缔冠期刊网

《木版年画》教学设计点评摘登

2022-06-08

点评一(张丽霞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生军老师在准备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时,和其他参赛教师….样,付出了全力。对我这个市美术教研员来说,我市美术教研团队和王老师一起研磨这节课的过程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主要是围绕“如何设计才能科学而生动?”“如何能体现传统艺术课的醇厚味道?”“王老师如何展现出个人的风采?”等几个问题来进行的。

木版年画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只有把这节课设计得科学而生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传统艺术的距离。基于这样的考虑,王老师在整个团队研课的基础上.把木版年画的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他设计了“激情导入”→“欣赏武强年画,感受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探索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尝试印制,感受年画的独特魅力”“总结提升”这五个教学环节,以此串起整节课的教学进程。各个环节的设计既各有亮点,又各有侧重。观察上课现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而充满好奇、主动探究,时而积极思考、侃侃而谈,时而激情四溢、动手操练……学生们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他们对木版年画从一开始的不了解到越来越着迷,一直到最后由衷地对祖国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深深地赞叹起来。

《木版年画》这一课知识量大,若想讲好,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不行的。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知识储备丰厚,上课时自然会沉稳自信,不怕被学生问了“不该问”的问题。为了上出民间艺术课醇厚的味道,王老师做了大量深入了解木版年画的功课。他利用节假曰,带着相机到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产地去走访调查,向民间老艺人们请教,学习刻版和印刷年画的方法和制作要领。老艺人们听说他是美术教师,要给孩子们讲木版年画,都无条件地支持他、帮助他,有的还把自己收藏的年画送给他。王老师深受感动,他说:“我越研究木版年画,就越喜欢它,越想让孩子们好好了解它。”他把自己对木版年画的热爱之情带入教学,再加上自己对木版年画的深入了解,上课时知识与情感就能够自然交融,课也就讲得沉稳厚实,让人听完课后回味再三。

优秀的教学设计就像一艘设计精良的船,需要船长的高超驾驭,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王老师平时的教学风格生动、活泼、机智、幽默,学生上他的课时感到非常亲近。在全国赛课活动中,是一本正经、按部就班地上一节“表演课”,还是像自己平时上课一样做一次本色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忘记是在众多人的观摩下听课,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从而展现出个人的教学风采?石家庄市推行美术教师本色教学多年,王老师自然选择了后者。所以,在讲台上,我们看到王老师潇洒自然、诙谐幽默,与学生共享美术学习的快乐。反思各种评优课中都常见的现象——教师平时上课是自己,展示课就变成了演员,学生成了尽力配合老师的观众……这其实不应该是美术教学追求的状态。

教学是一种有缺憾的美,王老师的这节课也不例外。比如这节课的最后,如果能留出1至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对木版年画的认识,就更能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热情了。

点评二(白云云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非常传统的艺术形式。河北的土老师对武强版域非常熟悉,设计这节课拥有地域优势,他把武强木版年画分析得头头是道,说明课前做了充分而具体的准备,这电是打造一节好课的前提条件。这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严谨

基于“欣赏·评述”课型的特点,这节课的定位明确,在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的制定方面,教师显得尤为慎重,在字句的斟酌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

比如,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陈述中,教师强调“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木版年画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而与之对应的是教学重点“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与制作工艺”,这也正是学生学完这节课时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加以表现的“理解和感受”。

结构上的“滴水不漏”,还体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本上每一个环节、每一次互动都是围绕重点和难点展开的,鲜有不利于教学走向的因素。整节课教师围绕着了解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即表现内容、寓意、构图、造型、色彩,以及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即制版、印刷这样一个流程来展开教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王老师在设计教学流程、设置教学重点时,关注点始终放在学生身上,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性。

比如,在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木版年画的兴趣,他首先设置情境,布置“舞台”,并且用略显神秘的语气向学生描述学习“主题”——木版年画。在这样神秘氛围的渲染下,学生的好奇心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兴趣被激发之后,学生都很想知道老师到底卖的是什么关子,环节的开展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既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又契合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又如,在欣赏武强年画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王老师把黑板上的年画分发给各个小组,请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木版年画。这样的环节设置,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到活动中、全面进行视觉“阅读”的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亲自体验可以获得丰富的感受,另外,也可以照顾到“慢半拍”学生的心理感受,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学习任务。

再如,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套色印刷是什么,王老师不仅亲自进行示范,而且还分组请学生尝试体验。对于学生来说,这种通过体验所得来的经验要大于理论学习所获得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教学设计文本没有详尽地描述学生分组印刷的过程是怎样的,读者只能凭想象。但可以明确的是,在短时间内的印刷尝试,目的一定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木版年画艺术特色与制作工艺的了解。所以,出于这一点考虑,这点微瑕应该也不算什么了。

点评三(张新江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1.可取之处

任何学段的美术课,都必须满足学生的发展所需,这是建立在教师对学情充分把握之上的。王老师的《木版年画》教学设计清晰地表述了对五年级学生群体和教材的综合分析,尤其是教学难点很接地气,放在了解木版年画制作的具体技能上。这既是立足于对教材文本的科学分析,又是结合学生实际做出的符合学生认知逻辑的教学设计。导入环节的魔术情境教学法和过程中的游戏教学法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好了铺垫。

2.有待改进之处

(1)“认识贴年画的年俗意义”这个环节有些多余。因为之前的“木版年画的表现内容和美好寓意”等教学环节,已经把木版年画的内容、构图、色彩、寓意等介绍得很清楚了,大部分也都与民俗有关系,所以,没有必要再设计这个环节。

(2)整个教学设计,前半部分逻辑严密、结构清晰,但是从第三部分的技能学习开始、到学生分组练习、再到作业展示等,都过于简单。在“探索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环节中,王老师一共使用了两种方式,一是观看武强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视频,二是教师现场演示。这本是解决教学难点的重要环节,又涉及技能学习的核心要领。但是,这里既没有教师的详细讲解,也缺少重要步骤的提炼总结,教学重点的解决显得头重脚轻。建议教师用微视频的方式,提前把民间艺人的制作视频和教师演示的方法步骤进行视频编辑,融合到一起。这样,既能有效解决教学难点,又能节约课堂时间,为学生的作业展示和交流留出足够的空间。

点评四(张蕾江西省上饶市逸夫小学)

笔者听过好几节不同版本的《木版年画》课,这次有幸研读了王生军老师的这一版,从中感受到他对这节课的设计之用心。对于本课的诸多优点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想借此机会与同行们探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1讲解构图特点过于笼统浅表

王老师通过观察、比较等教学方法总结出木版年画饱满的构图特点,是过于笼统浅表的。根据笔者的了解,木版年画的构图是非常讲究的。它的构图方式有对称式、中心构图式、展开式、散落式、阶梯式、适合形构图,等等。构图上追求“满”与“空”的对立统一。所谓的“满”,即是利用画中“空”的形象在“满”中求变化,达到画面既饱满,又能满而不挤、空而不虚(教学设计文本中的图10、图11的构图就是“满”)的效果。所谓的“空”的构图指的是:去掉背景,突出人物,简明扼要,画的“满”与画外的“空”,画的“密”与画外的“疏”达到对立统一(图12至图15的构图就是“空”)。对于木版年画这种独特的构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探究得更深入一些。

2.学生的自主探究不够充分

在“感受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环节,王老师运用了很多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和引导。但给我的感觉是,教师带着学生在走。其实,教师对五年级学生可以再放手些,让学生根据目标学会自己走。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的学生提供不同的相关资料,发放有针对幽的研究问卷,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方向,组织各个小组的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年画艺术特点中的一项,如题材、寓意、造型特点、构图、色彩等。学生在小组中有目的性地分析资料、讨论问卷,最后各组——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师生共同总结出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套染的概念不清晰

在“探索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环节中,学生看了木版年画的制作视频,又体验了一色一版的印制工艺,了解了分色套染的概念,但未必清楚年画中的这些颜色是如何套染在一起的。我曾听过浙江省吴兴实验中学徐军老师的《木版年画》一课,他制作了一件在空画框中用幻灯片表现套染过程的教具。每张幻灯片是一种分色,当它们逐一放入画框中,套色逐渐丰富,直至合成一张完整的套色年画。这个精巧的道具生动、直观地演示了套染的过程。如果本课也设计这样一个演示环节,会更有利于学生对年画印制这一难点的全面理解。

点评五(阮鸿雁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近几年来,“欣赏-评述”课由最初的“不敢触碰的美丽”逐渐变得炙手可热,在各级评优课、公开课中都能见到其身影。教师们也逐渐摸索出这个学习领域的教学路子和方法。而民间美术面临的逐渐消失、后继无人的困境也越来越受到美术教师的重视,在课堂中对学生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艺术价值观。王老师选择的《木版年画》一课很具上述两方面的代表性。下面谈谈笔者对本课的一些感受。

1.本课亮点

(1)目标落实到位

王老师根据学情,将知识与技能国标定位在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与制作工艺,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对木版年画的理解与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感受传统木版年画的形式美感,热爱木版年画,激发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王老师采用欣赏、学习、游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欣赏、评述、感受技法、课后拓展等方面都达到不同层面的目标要求。

(2)教学形式多样

课的开始,教师通过张贴的年画创设情境,加上故作神秘的语气、魔术表演般的动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观看民间艺术家的不同制作技法,调动学生的动手兴趣。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示范印制,让学生体验印制年画,了解套染的制作工艺。虽是欣赏课,但教师没有忽略技能的训练,而是抓住学生爱动手的天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体验,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3)欣赏与评述兼顾

本课兼顾欣赏与评述,层次清晰,有递进性。一是赏年画,感受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二是观工艺,探求制作年画的方法;三是试印制,对年画制作方法进行再认识。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欣赏,多种感官参与,充分展示自我,感受到学的乐趣。

2.改进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色彩特点时,采用了游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年画,找色彩、贴色卡,从而发现年画的用色规律,较好地解决了知识难点。笔者建议这里可以插入一个色彩搭配练习,以此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情感。加上第四个环节的学生尝试印制,本课便有了两次让学生实践的机会。在这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将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技能技巧的学习相结合,能使学生对我国木版年画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以增强热爱之情。此外,在对比分析木板年画作品《门神》和《老虎》的造型特点这一环节,教师如能出示真实老虎的照片做对比,会更具直观性。

点评六(张艳红江苏省徐州市矿山路小学)

1.可取之处

(1)运用“发现学习”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

该课有三个环节体现出“发现学习”的教学理念。第一,教师把年画分发给小组讨论、交流和总结,让学生感受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第二,在分组讨论中,让学生探索木版年画色彩运用的秘密;第三,让学生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体验木版年画的质地。在这三个环节的设计中,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放在了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之后,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总结、思考和发现,来建构知识体系。看似简单的设计,却彰显了学生的“学为先”和教师的“教为后”的理念。这种注重学生发现过程,注重知识学习过程的课堂,才是“生本课堂”,学生才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巧设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师在教学中两次妙用游戏教学法:一是导入部分,把作品用绸布遮盖起来的悬念式游戏;二是请学生找找木版年画中的色彩秘密的参与式游戏。两处游戏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小学生认知和心理上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将游戏与教材相联系,让学生学得更“有劲”。两个游戏设计教法得当、目标明确,发挥了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功能,起到了以小游戏带动大课堂的作用。

2值得商榷之处

(1)教学思路不够开阔

本课整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感很强,教师虽然在部分环节运用了“发现学习”的教学理念,但是总体来说,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木版年画》包含的知识很多,那么,是以赏析为主,还是以操作体验为主?知识点需要讲多少?哪一个环节需要示范?何时由学生自主体验最好?这些都需要教师去把握。如果整堂课力求知识点面面俱到,那么饱满的教学设计反而会弱化课的开放性生成。因此,智慧的课堂应该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尽兴的课堂,而不是老师满意的课堂。

(2)学情调查不够,影响了课内动态学情的生成

五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具备初步的自主先学的能力。《木版年画》的文化习俗,学生可以借助查阅书籍或网络自主先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以学定教。这样,不仅可减少教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内容过多带来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课前有准备的自主学习,可以为学生课内动态学情的发展提供空间。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木版年画的知识积累,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探究木版年画深度审美问题上有更大的提高。

点评七(孟庆娟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教研室)

王老师能够紧紧围绕学科需要关注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木版年画作品,同时兼顾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众多优点,在此不一一列举。作为教研工作者,更喜欢抱着研究的态度谈自己的观点,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寻找不足,交流探讨,以趋完善。下面,笔者谈谈对本课的几点感受,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1.思考不够

本课设计的学生活动很多,但缺少一个真正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比如,在了解木版年画色彩特色的环节,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找颜色的游戏,却没有让学生思考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用这些颜色。教师直接总结答案,使得本环节的设计略显单薄。此外,教师可以加上一个课堂前测,了解学生对本课的疑问点,然后通过本课的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评述和审美的能力。

2.对比不强

本课教学重点落实部分,作品选择都以教师所在的河北武强的年画作品为主,但就中国的木版年画来讲,桃花坞、杨柳青、杨家埠的年画都是非常经典的,而且艺术风格有所不同,少了这部分作品的对比欣赏,感觉对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的认识有点偏颇。在解决重点问题时,教师可以在欣赏、研究的作品中加入其他年画产地的作品,这样既有横向对比,又有纵向对比,使学生能深入感受和理解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

3.评述不足

既然是“欣赏·评述”课,就要有欣赏感知,还要有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评述。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写了“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木版年画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评述这一方面还需加强。例如,第四环节的“师生共同欣赏不同地域的木版年画”可以改为“用本课学习到的欣赏方法,去评述其他地域的木版年画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点评八(黄华山东省淄博市杨寨中心学校)

1.本课亮点

(1)教学情境创设巧妙

王老师以“揭红绸、赏年画”活动导入课题,通过范作欣赏、佳作欣赏、情境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实物触摸、感受分享、评价交流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版画的深入了解,拉近了学生与这一传统艺术的距离。

(2)在引导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赏、思考、讨论、游戏、交流、探究等活动,探知木版年画的造型及色彩特点,过程推进有序,方法与策略有效生动,并通过小组探究、讨论、视频观看和动手实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3)教学节奏张弛有度

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围绕教学目标有序推进,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2.改进建议

(1)教学重难点没有有效强化

在环节二探究“年画的内容和寓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过于简单。教师应通过较为充实的范画或图片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年画文化的熏陶,从而促使学生对其感受理解的内化生成,而不是简单地总结为“内容的多样性、美好寓意”;在探究木版年画的构图时,可以通过疏密、均衡等形式的示意简图,让学生了解其构图特点;在探究造型手法时,可以通过提炼部分有代表性的人物、动物造型简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并加以感知,以此推进学生对造型手法的认知;在感知年画色彩时,可以通过色彩拼贴等方式,让学生在知晓民间美术色彩单纯、鲜艳的基础上,感知、理解民间美术传统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情趣。

(2)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作为“欣赏·评述”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观察、欣赏的同时,感知、理解、描述、分析美术作品。在环节四中,学生尝试印制武强年画后,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包括我国其他地因的木版年画艺术,并对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分类做简要介绍,以增强学生对这一民族艺术瑰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探知与了解。

(3)鼓励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对年画的感受、感知可以通过多样的表述、评价方式和探究成果展示等加以呈现,从而使评述课堂更加多彩。

(4)教学环节有待整合

环节二中,教师可以将内容、寓意和意义整合为一个板块,提高课堂教学韧度,避免探究内容繁杂、冗长。

点评九(秦绪春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外国语学校)

王老师的这堂课,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能够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化;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过程清晰,富有节奏感,是…节极为成功的美术课。

1.本课亮点

(1)地方特色鲜明是本课的一大亮点。民间美术的色彩、样式等与学生常见的现代样式不同,教师通过引趣、欣赏、讲解、讨论、体验等环节引领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地方特点、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等,还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体验年画分色套染的制作工艺,散发着浓浓的地方气息。在这样“玩”的过程中去体验民间美术,使学生有了深入的体会,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可圈可点。

(2)教学方法多样,手段丰富但不花哨。如在“感受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这一环节,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体验,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参与课堂活动,课堂练习扎实有效;在“探索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环节,视频展示和教师示范的设计很好地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知识技能的坡度,层层递进,便于理解和掌握。

2有待商榷之处

(1)在讨论“年画内容中的美好寓意”时,五年级学生难以总结出准确的答案,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总结。本课重点是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教师在介绍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部分下足了功夫,无论是课件展示,还是讲解分析,包括学生的思考回答都有充分的展示,对于理解木版年画的特点很有效果。但在制作工艺环节的介绍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每个小组只尝试一种颜色,课堂上应该有色彩整合的“套色”过程,以便于学生理解年画的特点,能够更好地突破“认识木版年画一色一版、分色套染的工艺方法”这一难点。

(2)对于木版年画这一学习内容,从色彩感知、造型了解到内容寓意,教师都能详略得当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但对木版年画制作过程的要点解读得不够。针对五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增加教学深度。木版年画这一民间美术包含着先辈们千百年持久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些都是现代人应该学习和继承的。对木版年画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造型、色彩和简单的印制上,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应给予进一步的分析和介绍。木版年画要经过构图、勾描、雕刻(包括线版和色版)、印刷(包括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过程。只有当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用敬畏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民间美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才会更有着力点。

点评十(朱成斌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教学研究室)

从整体来看,《木版年画》一课教学目标清晰、结构严谨,知识内容的呈现循序渐进,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特别是课堂导入精彩,教师能抓住学生对事物好奇的心理,通过对罩着红绸布的木版年画及制作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接着用神秘的语气简要描述了木版年画的古老历史、制作方法和历史价值,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对木版年画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做了很好的介绍,体现了课堂导入的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及艺术性的要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学习木版年画的色彩知识,这些都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该课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在此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1该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重在“赏”和“评”,因此,要重视学生的欣赏感受。但本课教学对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欣赏存在数量不足、面上不宽、点上不深的现象。现代媒体技术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完全可以展示大最的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木版年画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生有丰富的感知,才能有更多的知觉体验和理解。

2.教学内容以武强木版年画导入,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人点,但仅仅以武强木版年画的欣赏学习作为主要内容、而将其他不同地域的木版年画只作为简单的拓展欣赏,这与课题不符,也与知识与技能罔标中“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与制作工艺”的要求不符,有以偏概全之嫌。教师可以武强木版年画为一条线,结合我国不同地域木版年画的欣赏、比较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不同地域传统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了解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

3.木版年画教学的文化内涵有待增强。“新课标”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目标中指出,要在文化的情境中认识美术。木版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欣赏教学中,在关注年画的吉祥文化寓意的同时,要对武强木版年画中的多神崇拜、忠孝节义、民风民俗等文化内涵适当拓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木版年画的文化意义。

点评十一(朱传斌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

看了王老师的《木版年画》教学设计,笔者感到到其文本规范详实,完整地呈现了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高超,能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顺利地表达,克服异地教学由于地域差异导致的学生在认知方面的不足。此外,教师将木版年画实物展示给学生,并介绍了年画的形式、内容和用途,既生动直观,又简洁明了,给学生以亲近感。与此同时,笔者认为该课也存在几点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教师在导人环节展示的木版年画有些重复。比如,图3、图4是以童子为题材的年画,图6、图7是表现美好生活的年画,图8、图9是表现古代故事的年画。课堂一开始就展示较多的年画作品图片,小学生反而会迷失方向。建议教师只需从各个题材中精选一张。图5展示的是贴在门上的年画,教师可以将图片放大给学生看,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年画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能欣赏到年画的内容。

其次,在“了解木版年画的构图、造型与色彩的特色”环节,教师请学生研究一下木版年画在构图、造型和色彩上有着怎样的特点。我认为,从教学案例文本中无法看出教师引导学生研究了木版年画的构图。一般在分析构图时,我们会联想到横构图或者竖构图等,显然王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分析了年画的造型和色彩。

最后,笔者还有一点疑惑。王老师在导人环节说,从河北带来一种既珍贵又有特色的画—武强年画,由于武强年画是木版印刷而成,即木版年画。教学设计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武强木版年画的时候,也多次使用“木版年画”这个名称,这是否妥当?众所周知,木版年画还包括各个地方的年画,武强木版年画与木版年画并不能划等号。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应该用“武强木版年画”更为准确。

点评十二(江沙湖南省长沙市清水塘第二小学)

本课教学中,教师以武强年画为切入点,分析了木版年画的内容寓意、构图造型、色彩搭配和年俗意义,不但介绍了木版年画的印制技术,还介绍不同地域木版年画的鲜明特色。教师以一种“讲故事”的语言进行教学,轻松随意,思路清晰,使学生听起来不那么累。但是笔者也提出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与同仁们探讨。

1.教师在请学生探讨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时,应强调它的艺术功能:由于木版年画一般是在喜庆节日里张贴使用,因此,内容以欢乐、吉祥为主,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年画的形式是随着人们的需要而变化的。例如:图1《门神》,含有“御凶”的意思,既能祈求平安吉祥,也能装饰门板。

2教师在讲年画的内容与题材时,应让学生欣赏更多的不同题材和内容的年画;对于个别年画的内容和题材要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而不能一味地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年画取材于社会世俗生活,大都是以神话传说、花卉人物、鱼虫鸟兽等为内容。

3.对于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教师让学生直接摸木版,这非常好。但是,教师接下来应讲明各地印制木版年画的木版基本都采用坚硬、纹理细腻的梨木、枣木雕刻。木版年画的印刷方式有:①分版彩色水印;②先印人物、背景轮廓的墨线,再以人工敷彩。欣赏木版年画制作流程的视频时,教师应总结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画稿、勾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

4.教师在最后的总结中应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习俗的改变,传统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逐渐被现代印刷品所取代。我们应从传统的年画文化中汲取营养,加以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为民族文化振兴找到源头活水。

启事

本刊下期点评案例为“《侗乡稻草龙》教学案例”,欢迎广大读者登录本刊网站( www.cnartedu.cn)“热点论坛·大家评课”频道参与点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