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领略专家风采感受名师魅力

2022-06-08

文/刘 清

【摘 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育专家的课精彩互动,教学艺术高超。他们在课堂中善于引导,恰当评价;个性的交流,睿智的对话;巧妙地疏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法指导,真正“授人以渔”。最终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快乐,实现“愉快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引导;评价;交流;主体地位;学法指导

小学数学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几年,新课改提倡的种种新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名师们的精彩课堂成了一线教师追随的标杆。2010年10月16日,我和本校的五位数学老师怀着激动的心情远赴厦门,观摩了教育专家吴正宪、许淑一等名师的示范课,并聆听了他们精彩的讲座。特别是吴正宪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无不让人由衷地赞叹,让我受益颇丰。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来感染孩子。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四十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我细细品位她的课,有四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一、善于引导,恰当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可引导技术的好坏对于一节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吴正宪就很善于引导,能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成就课堂的精彩。在吴老师的《解决问题》一课中,当她出示小猴摘桃的情境图时,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有位学生回答看到了猴子,还有位学生回答看到了桃子。当两个同学没能说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时,她不是由着学生漫无目的,不着边际地说下去,而是立刻改变问题的问法:“孩子们,睁开你数学的眼睛看看,还看到了什么?”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便睁开了“数学的眼睛”顺利地说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弟弟采了4个桃子,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个桃子。这时,吴老师马上评价:“你不仅看到了桃和猴,还发现了重要的数学信息,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吴老师在她的讲座中也提到,教师的恰当评价很重要,你怎么评,学生就怎么走,你的评价反映了你的教育价值判断。

二、个性的交流,睿智的对话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更是师生交往,交流互动的课堂。”在《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刚开始还不会质疑提问的时候,吴老师反复提醒学生:“你问问他,为什么……”反复问几次以后,学生就慢慢学会了提问。如:当课进行到第二个环节时,出示题目:弟弟采了4个桃,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个,哥哥和弟弟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学生甲只列一个式子:4+7=11(个)。吴老师说:“会问话的站起来。”学生乙就问:“你的7怎么来的?”学生甲说:“我心里想的。”吴老师也故意搭腔:“对啊,我心里想着怎么不行啊?”学生乙接着质疑:“你没写出来,人家怎么知道?”吴老师抓住契机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数学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我们要让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黑眼睛、蓝眼睛的人都看得懂,数学是全人类交流的工具。”简单的对话,学生学会了数学学习也要守规则。整节课吴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质疑以外,没做任何的讲解,但学生学的似乎比老师讲解更明白。在吴老师引领下,课堂上展现出学生个性的对话,成就了课堂“生成”的精彩。

三、巧妙疏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吴正宪老师非常尊重每一位学生,她从不轻易否定孩子们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他们去认同,始终让学生站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她在讲例题“弟弟采了4个桃子,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个,他俩一共采了多少个?”有一个学生自始自终坚持他的列式:3+4=7(个)。他俩一共采了7个。面对这样一根筋的学生,吴老师此时此刻并没有放弃反而表扬他“不错,你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欣赏你。”这句评价语是在这个学生出现“一根筋”的时候说的。更可贵的是,吴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心的,没有一丁点儿讽刺的意思,听起来很受用。接着她向等于11的学生主动向他提问:“我问你,第第采了几个?”“一根筋”说:“3个。”向等于11的学生又问:“哥哥采了几个?”他说:“3加4等于7个。”再接着问:“那一共采了几个呢?”他大声地回答:“7个。”全场摇头,这下该怎么办?真是“一根筋”呀!我们为吴老师捏了一把汗,只见吴老师慈爱地笑着说,“你还7呢?”接着鼓励他在黑板的右上角画图,吴老师先画弟弟采的4个,问他:“哥哥画几个?”她抱起这孩子,鼓励他画画看,“一根筋”先给哥哥画了4个,吴老师追问到:“还要画几个?”他又画了3个。吴老师慈爱地问:“你给哥哥画了几个?”他说“7个。”“现在你能算出哥哥和弟弟一共采了几个?”这孩子说:“11个。7个表示哥哥采的,现在一看就知道他俩一共采的是4加7等于11个。”吴老师幽默地问他:“你还7不7了?”“一根筋”笑了,心服口服地说:“不7了。”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吴老师巧妙的疏导,终于引导孩子学会用画图的方式理解并会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一根筋”踊跃举手发言。我亲眼目睹一个理解力很差的孩子在她的引导下深刻理解了新知识,她真不愧是教育的艺术家啊!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贴近孩子们的心。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我想,她那慈爱的一笑和循循善诱的启发,那亲切的一抱对“一根筋”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对全班的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为在总结收获时,孩子们总说他们今天学得特别快乐,以前做应用题时,只是随便算一算,或者老师告诉他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今天的学习让他们知道了原来学习数学是那么简单,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画图,就解决了。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授人以渔”

俗话说:“给学生一条鱼,还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本领。”吴正宪老师就是这样实践她的教学课堂的。在课即将结束之时,吴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这堂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第一步:统观全局,了解情境中的情况;第二步:做出解题计划;第三步:实施计划,画图操作;第四步:回头看。这四个步骤就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个环节完成了对学习方法的整理内化过程,使得学生不但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学习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总之,吴正宪老师让学生吃“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一节好的数学课就是要像专家的课那样教师要善于引导,精于评价,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多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置疑,师生交流,生生互动,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成就课堂的精彩。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快乐,最终实现“愉快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贲有林.《小学教学参考》.中“名师网站”2005.2

[3]北京师范大学《吴正宪与小学数学》.2007.3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实验小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