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国家认同教育何以可能

2022-06-08

摘 要:国家认同教育是国民性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传统。在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面临全球化时代的挑战时,教育工作者探讨究竟如何有效实现“国家认同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个体对于国家的价值认同起源于个体身边的、可感的、切近的、面对面的具体人和事。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则需要以“直观可感”的方式,具体形象地呈现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以此引起学生丰富、生动的价值意识和体验的发生。

关键词:国民教育 国家认同教育 价值认同 基础教育

作者简介:胡萨,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国家认同教育是国民性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传统。“国民性”和“国家认同”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历史转型过程而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当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所有关于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不同选择之争,体现的恰恰是中国人在建立新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时所经历的困惑与矛盾。在21世纪的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问题不仅更加突显,而且更趋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入理解“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从学理上澄清国家认同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探索我国学校教育中如何有效实现”国家认同教育”无疑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民性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何以必要

“国民性”是指某一国家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民族文化精神特征,是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和国民全体的个性化特性相对应而言,“国民性”强调的是国家成员的类型化特征,即是一国国民所共同享有的、相对稳定的、趋同性的文化精神特征和行为方式。

然而,国家成员拥有这种“国民性”并不是一个人生而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而养成的。可以说,“国民性”问题始终是与教育相伴随的,国家成员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而习得和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语言、制度、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教育的重要意义也在于塑造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精神品格。

“国民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伴随着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而形成的。对于中国而言,“国民性”问题的源起则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它是在近代中华民族面对西方殖民者的野蛮侵略,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思想家们在救亡图存中所共同关注的急迫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于“国民性”问题探讨的两种理路:

其一,由“国民性”一说,发展成“国民性批判”思想,是中国近代思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严复、胡适、鲁迅等思想家对中国“国民性”问题进行反省、批判,他们沉痛地思考国民精神中存在的瘤弊,以及国民思想文化素质如何才有可能提高,这些无疑都是属于对“国民性”问题的一种探讨。

其二,由“国民性”问题而强调对国家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重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当国家深陷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危机之际,国人应当如何对待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思想家则认为其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将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置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之源头活水中,在此基础来领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之处,理解其历史合理性、维护其现实正当性。因此,国民性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批判“国民劣根性”,也不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全盘否定,或幻想完全重新植入其他国家的文明或文化。正如亨廷顿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现代‘国家’不能植根于她原先固有的‘文明母体’,而是千方百计与自己的文明母体断绝关系,力图想‘换种’而进入一个本不属于她的‘其他文明母体’,那么这个‘国家’就必然会成为一个‘自我撕裂的国家’,其前途多半是令人沮丧的。”

当然,梁启超所提倡的并不是文化复古主义,因此强调国家认同不是对其他文化的封闭与排斥,而是要寻找到中国人自己的价值理想。这种新的认同既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文化复古;也不是冒然地全盘西化,崇洋媚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立现代文化认同更意味着建立自己的国家理想和社会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建立了现代的文化认同,才会有真正的中国发展道路。”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将从“国家认同教育”的角度探讨“国民性教育”的问题。

二、国家认同教育意味着什么

“国家认同”究竟指的是什么,学界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解,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一问题就会有各自不同的回答。有学者从国家认同的主体的角度进行界定:个人维度上,国家认同是个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是个人对其所处的政治共同体合法性的主动认同;国家维度上,则表现为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性。有学者则将其概括为功能维度和内容维度两个方面,功能维度是公民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有哪些特点”的心理活动,在此维度上国家认同实际上是国家认异。由此,国家认同便成为国家利益的来源,同时也成为国家存在的合法性力量和黏合力量。至于内容维度,有学者将之概括为双元结构:一为国家认同的文化性层面,即公民对领土、主权、主流文化传统、信仰等方面的文化认可和心理归属;一为国家认同的政治层面,即公民对国家政权系统、政治制度、治国理念的基本认同。

从上述的理解中,我们能够看到,无论强调“国家认同”是对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心理归属,还是对政治共同体合法性的基本认同,国家认同的实质是一种价值认同。因为价值认同意味着社会共同体成员对特定价值原则的承认与共享,并且通过对价值原则意义的不断阐释与坚守,形成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导向,促成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国家认同意味着国家成员对某些价值原则的共同认可与遵守。“认同使民族成员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得到确认,一定的文化符号得到使用、相同的文化理念得到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得到礼拜、共同的行为规范得到遵守。”这种内在的认同感不仅能够长久地凝聚和维系着国民的意志和情感,并且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国家成员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维护国家之统一、民族之独立而前赴后继、矢志不渝。

如果说国家认同是一种“价值认同”,那么“国家认同教育”则意味着:一方面既要将民族国家所要求的民族情感、文化理念、价值规范内化为个体成员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即应当培养国民对其国家和民族所共同坚信的基本价值原则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要让个体成员将这些价值意识和观念外化为价值行为和习惯,即应当培养国民对这些价值原则的“认同行为”。由此可见,“国家认同教育”即包括对其价值观念、价值态度与情感、价值理性、价值信念的培养,也包含着对价值行动能力的培养。

三、国家认同教育如何有效实现

国家认同作为一种价值认同,并不是一个宏大或抽象的概念,它具体体现在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信仰认同等方面,其核心在于国民对于自己的国家拥有价值认同。但是这种价值认同是如何在年轻一代学生内心中实现的,这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对国家的价值认同是如何发生的?

学生对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价值认同,这原本是最自然的事情。祖国乃父母之邦,不由个体选择,不可随意退出,生于斯,长于斯,血脉相连,是个体生命和文化的基因来源。因此,国家成员对于自己的祖国拥有天然的熟悉和亲切,容易形成无条件的热爱和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

个体对于国家认同的起源,首先源自对父母、家人的熟悉和亲近,在与父母、家人亲密的生活中,孩子熟悉和理解了父母、家人的语言、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有着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语言、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实质上,个体对于国家的价值认同起源于个体身边的、可感的、切近的、面对面的具体人和事。

随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她不仅仅只了解身边面对面的人,个体可以超越自身经验有限范围的感受,而获得对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人和事的了解和认识。而这个过程恰恰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让没有亲身经历的孩子,可以通过教育而拥有亲身经历的体验。正是通过教育,个体能够更加深入地置身于某种文化共同体之中,其价值观念受其影响和塑造。

如果说“认同使民族成员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得到确认,一定的文化符号得到使用、相同的文化理念得到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得到礼拜、共同的行为规范得到遵守。”那么,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恰恰承载并传递着民族国家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实质上,正是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充实着、丰富着学生关于国家的理解和认同。学校教育应当主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实现对学生关于国家认同的教育,并以学校教育来协调学生关于国家认同的理解。

(二)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的价值认同?

学校教育如何能够有效实现国家认同教育,其前提是教师应当首先理解和尊重学生价值认同发生的基本原则,即直观形象的教育原则。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对于国家的“价值认同”并不是空洞、抽象地存在,这些价值原则总是体现在能够被直观到的人和事之中,只有在具体的行动之中才被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以“直观可感”的方式,具体形象地呈现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以此引起学生丰富、生动的价值意识和体验的发生。如果中小学校在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时候,教师只是空洞、抽象地讲解各种价值原则,往往很难引起学生内心形成深刻的价值意识和体验。教师应当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或者在具体的师生交往活动中,让学生直接地意识和体验到关于国家认同的价值原则。

具体而言,学校教育实现国家认同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学生在直接参与的相关活动和亲身感受到周围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实现着国家认同教育。这意味着国家认同教育不仅可以融入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效利用升旗仪式、传统文化节日、国家重大活动庆典、突发事件、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国家认同教育,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些活动流于形式。要让学生真心感受到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只有当学生内心真正有所触动时,开展这些教育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和激发学生对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认同。

然而,我们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通常看到学校虽然有时组织了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但是往往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走走形式,常常是“开大会,谈认识,表决心,喊口号,贴标语,唱高调”,这样的教育方式很难让这些价值原则真正打动学生,学生更难内化在自己心里,也就不会真正落实在行动中。学生往往是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这样的国家认同教育实际上已经沦为虚假的“教育”,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其教育效果的形式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这种形式化的国家认同教育提出过十分尖锐的批评:“儿童、少年、青年口头上会说他怎样热爱祖国,甘愿为祖国而牺牲,但是这些话本身并不能作为学生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程度的真正标准;教育的高明之处在于: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毫无热情地、不加思索地说出这些话来。因此,我们认为,坚决不要组织这样的竞赛,看谁把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说得(或写得)最漂亮。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取代了教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其实,原本这些活动都拥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对于国家认同的条件,比如一次奥运会的举办、一场国际性的比赛或演出、一场突发灾难的举国救援与无私奉献等等活动,都充满着实现国家认同教育的机会。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是带领学生参与到这些事情发生的真实过程中去,或者设置类似的情景还原这些事情发生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恍如置身其中,唤起他们对于祖国的深刻情感,从而真正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自己与祖国的历史与发展,自己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发自内心地为自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并且激动地想为祖国的发展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用最近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表达就是:真正有效的国家认同教育应当是“走心”的教育。

其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国家认同教育资源。因为信仰、道德、认知与行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学生的认识理解越深刻,信仰就越坚定,行动就越自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说:“人的智力发展越是深入而广泛,其信念就越坚定,在其道德实践中就越能表现出奋斗和变革的精神。”他在剖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何低效的原因时十分深刻地指出:“学校不一定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不仅是由于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实践。在很多情况下,即便在生活实践丰富多彩的地方,仅仅是因为活动没有思想的光辉,学生的活动对他们内心世界也没有发生应有的影响。——忽视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经常表现为教师在教给学生周围世界现象和规律的概念时,没有激发学生对人类智慧力量的自豪感,没有介绍人类为认识周围世界而奋斗的历史。”

因此,国家认同教育不仅可以融入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及一些班队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中,而且还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各学科教师应当将国家认同教育融人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性质特点和学生的意识水平发展特点,让学科教育自身所蕴含的国家认同教育的意义真实、有效地显现出来。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教授政治学常识,理解国家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其产生、发展的历程,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等问题,帮助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拥有一种政治理性的思考,从而使得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政治发展问题既不是漠不关心,也不会狂热盲从。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整合各学科所蕴含的国家认同教育资源,以相应的主题整体设计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中蕴含着的思想,是道德信念的源泉。”其实,学校教育中的各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关键在于教师对于这些教育资源有着多深程度的理解和把握。语文作为“国文、母语”是个体对于国家认同最直接、最内在的体现。因为对于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与对民族国家的热爱是一体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比如“寻找汉字里的中国心”、“在诗歌中品味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古典小说中理想人格的塑造”等活动,由此让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具体可感的语言形象联系起来,使得这样的价值认同有着具体、丰满的承载对象。实质上,只有当学生心里的价值感受和理解是被这些具体的语言形象和生动的故事内容所充实起来的,对于祖国的热爱才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因为,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从来都不只是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它是自我们出生以来就生活于其中的精神文化世界,是我们每天都与之打着交道而天然熟悉和自然亲近的语言。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其中饱含着我们中国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世界,它传承着我们民族和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维系着每一颗中国心和中国情,因为它是我们的“国文母语”。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联系历史课关于我们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国家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的历史认同感。因为“历史作为一个民族的生活经验,决不只是一些过去之事的单纯记录。它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人们正是从历史中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从历史中获得自己的民族意识和认同感。”

教师也可以联系地理课中理解我们国家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征与我们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的构成与发展,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语言、思想、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无不来自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历史传统和丰富地域特色的文明母体,帮助学生对于祖国的理解拥有更加真实的内容和丰富的质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民族的艺术(比如传统的民族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的独特性与丰富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国家认同教育资源,资源的丰富,表明了其实现途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应当对此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这对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对于民族国家是否拥有深刻的思想和真挚饱满的情感都会实际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当树立“教师即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师如果希望学生拥有良好品质,首先应当让自己拥有。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小学教师价值教育意识及其培养”(CAA120102)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王葎)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