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微博在高校闲暇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09

倪凰

摘要:充裕的闲暇时间目前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闲暇教育的重要阵地。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正在大学生中盛行。作者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闲暇教育的紧迫性,探讨以微博为抓手开展高校闲暇教育,提出了微博应用于高校闲暇教育工作的实践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微博,闲暇教育,大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微博正在大学生中盛行。随着国家双休日制度的实行、高校学分制的实行,使得高校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微”媒体成为大学生的对外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微博这把双刃剑正逐步占据了高校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如何使这一新生事物为高等教育所用,为高校闲暇教育开辟一片新教育阵地,成为我们应当探讨的一个问题。

1、以微博为代表性的“微”媒体特点

作为高校教育队伍,我们必须了解微博及其特点,才能更好利用微博服务于当前的高等教育。

1.1 微博的特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博早在世界范围内就已经流行开来,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创建的Twitter,但在我国来说相对起步较晚。自2009年8月开始,新浪微博内测版出现,中文微博才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大学生更是微博的主力军。尔后,以微博为代表性的一系列“微”媒体走红中国,比如,微信、陌陌、QQ空间、腾讯和新浪等各大微博。

第一,特点一:操作方式的多样化与便捷性。

微博就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手机、IM软件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操作微博,然后编辑以140个文字以内的简短信息进行发布,并实现即时分享。这个消息允许任何人(或指定群组)阅读以及评论。操作方式的多样化与便捷性,是微博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特点二:文字信息的随时性与即时互动性。

用户体验是事物传播的重要因素。只有用户体验良好,才能激发用户的联动性与带动性。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无论任何时间,在微博里写下自己的生活日记,对自己关注的“奇葩”事件及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看法,可以点“赞”使得自己的人际网络交往社交面拓宽。

2、“微”媒体社会下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与高校闲暇教育的紧迫性

2.1 高校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络生活成为高校学生支配闲暇时间的主要选择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并且同期统计表明,手机微博用户数量竟然高达2.02亿,超过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而在这些微博用户当中,63%的用户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67%的用户是年龄跨度在18-30岁之间的年轻人。显然,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微博使用正在盛行。这些数据均表明,在“微”媒体社会下,大学生在除去上课、做作业、预习和复习功课、吃饭、睡觉、洗澡等完成教学计划时间和生理需要时间后,把大部分的剩余时间,也就是自己的闲暇时间都花费在了网络生活中。聊天、看影视剧、听音乐给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带来的既有正面作用,但更多的只是负面影响。

第二,重物质消费成为闲暇时间支配的重要特征

高校学生的闲暇活动丰富多彩。网吧上网、“淘宝”逛街购物、KTV、爬山游水、户外旅游、看电影、迪厅、睡懒觉、玩网页游戏或者联网游戏等活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选择。虽然总的倾向是比较积极向上的,但是不难发现,存在着趣味不高、消极的、重消费的闲暇活动。从美国人纳什的闲暇层次理论来看,高校学生目前的闲暇活动主要集中在第二层次“零价值的纯官能享受活动”和第三层次“价值为一的单纯寻求轻松、刺激、娱乐活动”,而相对比较高雅的价值为二的“情感投入活动”和价值为三的“积极地参与活动本身”的闲暇活动比例非常小。

第三,随意性与从众性比例较高

高校学生对闲暇时间利用的随意性,时间安排缺乏合理性、计划性、不确定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有计划地参加闲暇活动。盲目与从众行为,极易导致消极闲暇活动的出现。而缺乏指导的闲暇活动,一旦被肆意地放任和放纵,往往还会引发社会问题,比如:犯罪、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违反传统道德、低级下流言论、散布谣言、畸形恋爱观,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上述现状,究其原因,其一,高校学生闲暇时间增多并且相当充裕。许多大一新生刚从高考时的升学压力中解放出来,感觉一下子适应不了大学生活,惰性增长,进而选择网络,随意挥霍和浪费闲暇时间,荒废学业。其二,高校学生对闲暇时间重视不够。普遍错误地认为闲暇时间就应该在“娱乐”、“消遣”中度过。其三,高校闲暇教育力度不够,缺乏设置正规的闲暇教育课程体系,对闲暇教育认识不清存在偏差,经常以“填满”闲暇时间为主,没有注意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可见,闲暇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为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

2.2 高校闲暇教育的紧迫性

信息时代的大学校园, 学习已经和原来初高中阶段的单纯地听课看书做作业不同。高校实行学分制,教育制度、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是导致大学生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的原因之一。而且,呈现的趋势是高年级的闲暇时间往往比低年级要多。所以,如果正确地培养学生选择有意义的闲暇活动,远离无意义的闲暇活动,成为高校闲暇教育急需思考的问题。高校学生群体本身自有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等特点与微博的特点的对接,使微博普及率较高。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微博带来的影响,真正地做到以“微博”为抓手,开拓微博式传播教育的途径。

3、利用微博开展高校闲暇教育工作的实用价值

国外的研究经验,提醒我们在开展闲暇教育时要找到模式与平台。在现今“微”媒体社会环境下,在高校学生已将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融入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的情况下,高校开展闲暇教育就不能无视微博的存在。相反,要想方设法地利用好微博这个机遇来开展工作,全面开启工作的新探索、新视角、新方式。

与传统的闲暇教育方式相比,利用微博来开展高校闲暇教育有几个优点:

第一,微博的普及率高,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提高闲暇教育效果。

微博深受人们的喜欢,建立在微博基础上的教育平台能够吸引学生关注。学生的闲暇生活半径不再受限,而是可以与本校、本地、外地等其他院校的大学生进行沟通,借鉴他人的闲暇活动。微博回复的即时性,使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微博进行“对话”。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在微博上的反馈,提供闲暇活动指导。学生可及时了解生活误区在相互回复中共同进步。

第二,微博有助于高校闲暇教育队伍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目前对于各大高校而言,教师的交流受到限制,但是,微博使得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相同专业教师进行相互交流成为可能。在微博里,可以创建关于高校闲暇教育或者闲暇教育内容的微博群。这对于提高高校闲暇教育队伍的教育水平具有正面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将学业导师列入到闲暇教育队伍中来,可使得闲暇教育达到影视欣赏、文学创作、体育、表演、心理咨询等各方面的“全师育人”。

第三,微博在闲暇教育上具有低成本、低风险、高回报的特点。

微博对学生闲暇时间的指导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天气的。它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指导,实现实时性指导。在网络生活占据了高校学生的大部分闲暇时间的现实情况下,利用微博来开展闲暇教育收效颇丰。学生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转向高品质、高层次的闲暇活动。

4、微博应用于高校闲暇教育工作的实践途径探索

4.1 利用微博“大V”效应,创建“学生明星”微博,引领高质量的闲暇利用

发挥微博的明星效应,创建一批能深入人心的“学生明星”微博。引导学生多关注高校中涌现的感人事迹、见义勇为事迹、“学霸”事迹、荣誉证书事迹等各类健康向上的、在学生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代表所创建的微博,向这些学生领袖学习,培养高雅的闲暇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校友会和校外发掘资源,寻找出一些社会贡献大、有涵养、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力高的专家学者来建立微博,吸引学生关注,从而开展闲暇生活指导与教育。

4.2 利用微博的人际交流特点,构建网络虚拟闲暇教育课堂

通过微博即时抒发思想和观点的特点, 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互相添加关注的方式以随时了解对方的动态。教师将闲暇教育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及闲暇技能的掌握方法等一起发到微博上,学生通过登陆微博,进行相互探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平台的共享性与公共性等特征的优势,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几十地交流。高校学生还可以针对自己产生的疑问,在微博上给教师留言,利用微博的“@”功能,指定老师回答,这样就既能避免了直接与教师交流时的害怕,又能使教师及时修正闲暇教育内容。

4.3 挖掘微博上的各类资源微博,构建闲暇资源平台

目前,微博包含了种类最为全面的各种微博账号,只要点击搜索功能,便能寻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闲暇活动或项目。微博的诞生,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提供了可能。高校闲暇教育队伍必须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要充分利用微博,收集有利的闲暇资源账号,并引导学生关注,使微博资源为闲暇教育所用,最终形成一个拥有各类资源的闲暇教育资源平台,为开展闲暇教育提供软件保障。另一方面,加大硬件闲暇资源的投入,比如,篮球场、运动场、宿舍健身小场地等等。通过这些平台的构建,实现以微博为载体,与微博之间实现对接与逐步融合,潜移默化地产生积极的闲暇教育工作效果。

4.4 利用微博,大力加强高校闲暇教育的师资建设

微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邀请国内外著名的闲暇教育专家开微博,与开展闲暇教育的教师进行经常性地“对话”指导,以获取闲暇教育的新教学方式。聘请专家为高校的闲暇教育兼职教师,对高校的闲暇教育工作直接进行指导。

4.5 利用微博,加强学生闲暇技能,开发学生创新潜能,设计闲暇教育科学引导机制

训练和加强高校学生自己能在闲暇时间参与有意义的、高质量的闲暇活动所需要的技能,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正确的闲暇态度,自主地去选择层次较高的闲暇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心自由、安全是人的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开设一定比例的闲暇技能方面的教育课程,对学生的闲暇技巧和技能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学生闲暇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21世纪,闲暇时代也正向我们靠近,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待微博这一网络媒体的两面性,趋利避害,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高闲暇素质的未来生活创造者。同时,也努力克服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之服务于高校闲暇教育工作。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闲暇教育这个重要话题,不断研究和开拓微博网络平台在大学闲暇教育中的新领域与新视角,促进高校闲暇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庞桂美.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休闲伦理及其道德价值[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2]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877dcf00581b6bd97f19eaa4.html.IJPA,2013-1-15.

[3] 魏亚琴.闲暇教育,一个高等学校不容忽视的话题[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01)

[4] 柳平.美国关于闲暇教育的研究[J]. 外国教育动态. 1986(05)

[5] 徐辉,蔡志良.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探索.高等教育.2002,(5).

[6] 杜向民,饶凤陶.试析闲暇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1)

作者简介:

倪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