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质量在我手中学会把工作做细

2022-06-09

张雯 ZHANG Wen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76)

摘要: 近期研究室1召开了质量建设专题活动动员会,标志着为期三个月的质量整顿工作正式开展,本文结合在研究室2工作期间的工作对标分析了质量差距,对研究室1质量建设提出了改进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质量;零缺陷;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154-02

作者简介:张雯(198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工程师,组长,研究方向为总体设计。

1 相关党政文件要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2年质量工作要点》在第一章“2012年质量工作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精细化质量管理,强化全员零缺陷质量意识教育”[1]。2012 年2月29日,院发布了《关于印发院践行“零缺陷”管理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理念工作要求的通知》,明确了开展“零缺陷”管理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理念宣传、报道工作等九方面要求。

2 质量工作现状与对标分析

以基层研究室1为单位进行质量工作的对标分析,某室现有员工52名,下设5个综合管理小组。质量设计规范小组作为室综合管理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组长及组员共计6人,制定了《质量设计规范小组管理办法》,编写了9份质量及标准三层文件,策划了质量整顿活动内容,但与其他研究室有一定差距(详细对比见表1)。质量工作好坏不仅有赖于设计员个人的责任心还依赖于完善的组织机构建设和严密的工作流程,需要设计员、研究室和质量部门共同完成。

3 对质量工作的认识

3.1 树立零缺陷质量观念,让质量警钟长鸣于心中

“零缺陷”理念是 “万无一失”涵义的细化和延伸。“零缺陷”理念的内涵有三个层次:一是追求各项工作第一次就做对、做好;二是力求产品实现过程中各环节、各零部件、各项操作全面优质、准确无误;三是要求最终产品全面满足顾客需求,要求型号大型地面试验、飞行试验等任务圆满完成。“零缺陷”并不意味着必须是完美无缺的,而是一种追求完美、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心态,要饯行“零缺陷”管理,就要形成新时期有特色的质量文化,形成一种不容忍重复犯错的氛围。

在研究室2工作期间笔者参加过“警钟长鸣”主题质量日活动,也学习观看了大量质量警示录影片,从学习中了解到一个型号从方案论证到批抽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质量归零问题,而其中低层次设计质量问题比例达到80%,技术状态闭环控制又成为低层次设计质量频发的源头。而这些错误的造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缺乏知识,一个是缺乏关注。其中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实践来获取、深化和发展;而缺乏关注只能靠个人和组织用制度、用价值观、责任感和道德来共同来弥补。落实到日常工作的细节里,每一份数据、每一份报告、每一次仿真都会成为决定工作开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员心中要严格树立零缺陷质量观念,让质量警钟长鸣于心,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

3.2 养成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保质量就是保名誉 在开展1:1模装的过程中,虽前期已将模装图纸下厂,但跟产过程中仍然有大量工作要做,从结构布局调整到紧固件选择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设计人员亲自作决定,并且要不断修改三维模型和图纸,内容很繁琐,所谓“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没有人会主动约束你,但责任和压力会给你约束,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年轻人自然就成长起来了。

在研究室2设计员更多的是接触副主任设计师,一份报告发到组长那里都会经过层层把关,因此新人们的层级观念和质量意识极强,在重要场合的汇报都经过严格审查,为外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对于我们来说保质量就是保名誉,也许会失去一时之利,却有利于长远发展。

3.3 找到“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正确方法,以效率赢时间 “零缺陷”是一种理念,“一次把事情做对”是其核心和要求,要想“一次把事情做对”,就要在细上找方法。“不会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量的概念,不会用数据说话;二是工作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有效的参考与指导。航天工程是一门系统科学,在项目论证过程中要懂得用数据说话,对于不同技术状态要开展量化对比与分析,同时技术状态控制要采取相关措施,做到“状态有跟踪、变化有依据”。复核复算就是用数据说话的典型实例,当然也要针对项目特点,对于不同阶段的项目采用不同的对策,避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4 对加强质量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4.1 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提高责任意识 ①深入学习“三个吃透,三个再认识”、各级领导关于任务书评审问题的讲话精神、集团公司关于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和各级领导关于强化总体建设、质量管理、班组建设等方面的讲话精神,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发动;②开展“如何把工作做细”讨论活动,组织开展争创“精细化工作标兵和精细化管理班组”活动,牢固树立低层次质量问题不出工程组的班组管理理念;③集中观看《质量警示录影片》,开展质量建设工作讲座;④编制近年质量问题典型案例汇编,组织开展质量问题典型案例学习活动。

4.2 开展设计纪律整顿,提高执行力 ①对产生质量问题的报告进行复查,对标型号相关资料,梳理存在问题,并请设计人员在室内进行座谈;②结合某项目审视确认改进及归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措施落实情况的闭环确认;③组织开展“质量在我手中 学会把工作做细”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在各室营造和培养细致工作、提高执行力的工作氛围和工作习惯。

4.3 开展基础建设工作,提高专业能力 ①梳理专业间接口,明确各专业输入输出文件,并严格按照专业分工及流程开展工作;②梳理总体与分系统、单机间的技术接口是否协调,研究改进任务书编制和管理,细化、量化总体对各分系统、各专业的要求;③加强各专业设计师手册的完善及培训力度,进行开卷答题及新入组人员考试;④成立组内技术把关组,发挥老员工专家作用,形成总体报告出组讨论、重点报告出室讨论的制度;⑤开展两周一期的专家讲坛和知识卡片推广,持续进行国内外技术跟踪并定期完成综述报告。

4.4 加强相关制度及机构完善,为质量工作保驾护航

①技术状态把控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因此制定设计或研试文件代号规则,便于开展技术状态把控;②研究室与质量部门联合开展质量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并在工作中严格落实;③开展五位一体设计文件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该体系由设计模板、设计要素、设计说明书、技术状态履历及三级审签要点五个要素组成,形成之后共同指导设计文件编写[2];④形成重要项目关键节点复核复算制度,并召开评审会;⑤梳理系统级、分系统级和单机级试验项目,研究第三方试验评价体系;⑥对于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质量工作突出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定期举行优秀报告评比,正面推进质量建设工作。

5 结束语

海恩法则强调: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启示:说明设计人员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能力素质的重要性,让我们牢牢记住“质量在我手中”。

在质量制度及建设处在新时期部门来说,相应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措施还正在完善,更需要我们设计人员增强责任感,归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将失败转化成经验的财富,丧失了敢于胜利的勇气和信心。我们要借此机会深刻反思、提高能力,学会把工作做细,深入开展整顿工作,找到有效方法,确保后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冰雪.浅淡实验室管理中质量工作计划[J].求知导刊,2014.

[2]张虹,季凤来.航天预研项目各阶段质量工作探讨[J].质量与可靠性,2014.

[3]王卫东.“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J].中国质量,2007(0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