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TRIZ理论本土化过程探析

2022-06-09

裴 晓 敏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摘 要:TRIZ理论的推广不仅要与需求相融合,更要加强其自身理论建设,构建基于本土社会的理论,以促进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提出了传统和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会通的TRIZ理论本土化模式,探索了TRIZ理论由引进模仿走向创新和超越的根本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TRIZ;本土化;中华文化;综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58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45

0 引 言

英国数学家及哲学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里德(Alfred N0rth whitehead)说过一句寓意深远的话:“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发明了发明的方法。……那是打破了旧文明基础的真正新事物。”这句话在目前得到了更加明确的体现:关于发明创造过程本身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世纪之交,技术创新理论和方法在独联体、欧美以及日、韩等国家的教育界、工业界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TRIZ理论作为当今盛行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可看作是20世纪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TRIZ理论是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技术创新的各种方法、规律、工具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它起源于前苏联,流行并发展于欧美,被西方国家誉为的“神奇的点金术”。 TRIZ理论在西方国家的传播过程中得到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德国的研究者对TRIZ作了最大程度的扩充,并形成WOIS理论(为解决技术问题而构建的创造力和技术创新战略)、PI理论(以问题为中心的发明方案)和MIS理论(面向市场的创新战略)等;前苏联TRIZ专家Tsourilov博士移民到美国后创建了IMC(Inventive Machine Corp)模式,把TRIZ理论与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移民到以色列的TRIZ专家Filkosky为简化TRIZ使其便于被更多人接受而创立了SIT(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模式。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大陆就有少数科研人员和学者逐步了解和接触到TRIZ,并开始了自发的研究。自2001年TRIZ理论培训被正式引入到中国后,TRIZ理论也得到我国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在中国得到快速普及和发展。经过10年的探索与实践,TRIZ 在中国的传播工作进入了繁荣时期,现已形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科技中介机构等紧密协作的TRIZ 推广模式。在总结10年成就时,TRIZ理论“后10年”发展问题则亟待深入思考。

1 TRIZ在中国学术界的现状及本土化思考

自1999年第一篇TRIZ论文发表以来,10年来TRIZ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论文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见图1)。

TRIZ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就像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一样,经历了诞生期,进入成长期。但从研究内容上,按学科分类进行统计,TRIZ论文主要集中在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机械工业、企业经济、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涉及TRIZ在具体学科和领域的直接应用研究占总论文的比例达90%以上,而对于理论本身的建设和纵向深化发展的研究较少。创新方法的传播与推广是一项长期性的、创造性的工作,从文化和创造的视角对TRIZ理论进行本土化分析,以加强创新方法的理论建设,对于TRIZ理论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本土化既是本土文化传承的稳定存在样态,也是异质文化借鉴的“化为本土的”变化过程样态。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不论何种层面的文化或具体文化模式,只要是域外文化,必定要经历一个与本国的各种文化要素相互交融、对接调适的本土化过程,才可以深深植根于本国土壤之中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TRIZ的推广中,为与“本土需求”相融合,国内一些专家做了极具探索性的工作,集中表现在:①将“TRIZ”这一词语翻译为“萃智”、“催智”或“萃滋”,既有其发音的中文谐音,又表明它本身的来源是萃取了前人的创新智慧而得到的理论,即有汇集前人经验,增添士人智慧之意。②采用本土案例,精心选择中国科技史上的发明创新案例和大家熟悉的历史故事,以这些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故事来诠释TRIZ的精妙之处。利用中国化的名字和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案例来对TRIZ进行本土化的解析,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舶来品的陌生感,内容上感到贴近自身和富有亲和力,降低了TRIZ的学习门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把外来理论直接应用于本土社会。但任何外来理论要在本土发扬光大,还需要根据本土社会的特殊性对外来理论做出补充、修订和否定。通过补充、修订,使理论变得更为全面,并适应于本土传播。因此,要想实现从引进模仿阶段向超越和创新的飞跃,必须加强TRIZ自身理论建设,构建基于本土社会的理论。

创新方法要在中国稳健地发展不仅要‘照着讲’,还需要“接着讲”。“照着讲”就是一种传承,要把前人的思想观点和精髓吸收过来;“接着讲”就是要发展和创新,“照着讲”和“接着讲”协调发展是实现TRIZ 在中国发扬广光大的关键。随着TRIZ理论和实践的发展,TRIZ本土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引人注目。TRIZ理论的“本土化”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战略上,需要与中国文化和哲学相融合,充分发挥东方思维之特长;在战术上,须固本培元,集TRIZ理论与传统创造技法于一体,走一条传统和现代协调发展之路。本文借鉴刘仲林教授的“大创造观”构想,以“综合创新”为引领,创建传统和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会通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理论。

2 TRIZ与传统创造技法的结合

自TRIZ舶来品进化中国以来,创造学界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坚持原有创造技法的地位,对TRIZ始终持观望态度;另一种则极力推崇TRIZ,并以“最神奇、最实用、最有效”冠之,全盘否定传统创造技法。实际上,创造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创造方法一直为创造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30年的历史,创造学的传播和发展已经历了引进消化、推广培训(1980-1985)阶段,应用开发、成果展示阶段(1985—1994),并进入独立研究发展,形成学派的阶段(1994—现今)。中国创造学已经得到深化和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在这种大背景,TRIZ理论作为一种现代的创新方法,其推广过程不能完全摒弃传统创造方法,而应汲取传统之精华,扬长避短。

自1941年奥斯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创造技法以来,现常用的技法有上百种,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国内对传统创造技法的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刘仲林教授把创造方法分为组合系列、联想系列、类比系列和臻美系列。与这些相比,TRIZ理论不仅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并提出了一种类似于数学解题的TRIZ创新模式,即先把一个具体的问题转换为TRIZ标准问题,然后利用TRIZ体系中的理论和工具方法获取TRIZ的通用解,最后将TRIZ通用解转化为具体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TRIZ理论和传统方法并不是完全割离的,在利用TRIZ工具从抽象的解决方案模型到具体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传统类比、组合、联想、臻美等思维和技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下面以类比方法为例来进行说明:TRIZ解题思路主要是通过类比抓住问题对象与所提供的创新原理在某些本质属性方面的相似性,再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特定条件,利用已取得的成功案例或TRIZ庞大的知识库中的类似问题,把陌生的对象和已知的对象相比,把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相比,求解应用于领域问题的解决,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四十个创新原理作为TRIZ工具的核心,可以作为一种通用模板应用于任何问题或任意领域。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创新原理往往会表现出感知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的根源就在于“所写的东西”和“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戏剧性的差别。只有在利用类比的方法来使用这些创新原理的时候,这些模板才能发挥作用,这就需要运用类比方法来提升对创新原理的理解,这同时也提示TRIZ的“本土化”过程不能完全忽视传统创造方法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常有学者提出这样的问题:TRIZ不仅可以创造性地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非技术问题,如此优良但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使用它呢?这与TRIZ本身的客观原因有关,那就是其体系复杂,内容繁多,以至于全面学习和掌握它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正是因为其复杂性特点,对于刚刚学习过TRIZ课程的公司员工而言,很难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内自觉而有效地利用TRIZ解决问题,TRIZ专家成为其他技术部门的专家不是那么容易。而传统的创造方法虽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难以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障碍,却容易掌握、易于普及,能产生大量创新设想。因此,要想让TRIZ由专家走向大众,向大众普及,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创造方法之优势,把过于庞杂的TRIZ体系分解为若干类型的方法,简化TRIZ的方法、工具和应用程序,用尽量少的语言将各自的精髓予以总结,并将这一精髓用传统语言来命名以便可以顾名思义,有于人们花费相对较少的时间即可把握其本质,这对于TRIZ的教授和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

3 TRIZ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会通

TRIZ理论提供了创新的规律、方法和算法,创新的发展的确有其客观规律,但是,也应该看到,创新方法不同于纯粹的自然科学,它本身有着很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色彩。“很难想象不真正懂得现代西方科学思想,可以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创新突破,可以赶上西方先进水平;同样难以想象不懂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可以在21世纪创造中国科学的新时代。” TRIZ理论起源于前苏联,盛行于欧美,中西方传统文化与思维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充分发挥中国原有文化的内在精神,才可以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以滋养本土文化。

3.1 TRIZ理论与中国特色辩证法的融合

其实,TRIZ理论远非只从技术上着眼,而应高屋建瓴地从哲学思维上着眼。它的精髓不存在于一些极富操作性的创新的工具当中,而是存在于更深层次的哲学层面之中,提出了以矛盾解决为核心标志的崭新的辩证式创新观。TRIZ的核心是解决工程领域的各种各样的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而技术矛盾来自于物理矛盾,技术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就可以上升为物理矛盾,换言之,在每对技术矛盾的核心下面都隐藏着一对物理矛盾。TRIZ理论对待矛盾不是逃避、不是折衷或者妥协矛盾,在解决物理矛盾的四大分离方法上,是通过对整体或局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割或对立,来打破折中来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理想解。在西方的辩证法中,正题后面的是反题,这一矛盾由合题来解决,其推理的最终目标虽然是解决矛盾,但解题过程注重的是分割和对抗性,西方的这种抽象同一性观点让思维陷入了一系列不相容的对立中,用这种方式解决的矛盾的结果就是机械的。

TRIZ其解决矛盾的思维方式与中国的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方法不同,但其解决矛盾的最高追求“最终理想解”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相似之处。最终理想解是一种终极状态,是矛盾消长到一定的程度时事物发生质的飞跃后形成了新的和谐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与其相应的中国哲学发展了一种中国特色的辩证法。它主张把矛盾做统一体的固有内容来把握,同时又主张把统一与和谐作为矛盾的本来根据来把握。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张载认为所谓道就是太和,这所谓太和是至高无上的和谐,这和谐不排斥矛盾的,相反、沉浮、升降、动静等对立与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国的辩证法对待矛盾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矛盾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而是通过矛盾双方的共融来吸收、同化和超越,使对立面相反相成、和衷共济,其最终落脚点是浑然一体的“一”,里面蕴含着“太和”的含义。

中西辩证法各有所见亦各有所蔽,应综合二者之长,利用中国的辩证法化解西方人意识上的尖锐问题,更利于人们有序地解决技术中的物理矛盾问题。

3.2 TRIZ理论与中国传统思维特长的融合

TRIZ的创立者Altshuller从开始就坚信发明问题的基本原理是客观存在的。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创新和生物系统的进化一样,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设计者运用TRIZ理论,首先将特殊的问题归结为TRIZ的一般问题,再应用TRIZ理论寻求标准解法,最后演绎成初始问题的具体解法,按照这种程序化的操作和严密的逻辑分析,就能很快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是西方的思维特长,即形式逻辑思维,就是要把过程说清楚,并把它公式化。TRIZ这种思维方式虽然具有严谨性,但对于创造而言,如果把创造方法完全具体化,也就很难达到创造的高峰,那就像钱学森所说:“创造方法要是真成了一门死学问,一门严格的科学,一门先生讲学生听的学问,那大科学家也就可以成批培养,诺贝尔奖金也就不稀罕了。”

创造学家奥奇(R.Oech)将思维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软思维,另一种是硬思维。硬思维是一种阳刚思维,是西方思维的特长,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逻各斯”的“尚理”而演化出来的形式逻辑思维,一般表现为严密的逻辑推断和定量,亦称概念思维;软思维是一种阴柔思维,是中国文化特长的东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范畴“道”之“尚象”而演化出的思维方式,又称为意象思维,软思维一般表现为隐喻、想象、直觉等。创造活动的本质是直觉与形式逻辑相统一的过程,由于其主体的辩证本性,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创造性:一是直觉与逻辑概念自发渗透的无意创造;二是直觉与逻辑概念互相渗透的科学创造;三是直觉与逻辑概念高度融合的理性创造。创造思维的过程直觉与逻辑的关系是互补的,这种互补不是一种外在的拼合,而是内在统一性和渗透性。TRIZ对于创造过程中“提出”问题,即促使概念“产生”方面显得无能为力,而在寻找新创意的萌芽阶段,则非常有效。因此,在TRIZ推广过程中不可过分强调其形式逻辑思维过程,而忽略了诸如直接、顿悟等因素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只有突然出现灵感或产生顿悟的阶段才摆脱了旧经验、旧观念的束缚,产生超常的新观念、新思想;也只有通过两种思维方式的交融,使两种思维方式扬长避短,比翼齐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Altshuller曾明确指出,“创新算法的发展方向将沿着更广泛地考虑心理因素,使算法更加灵活”,这也正说明创新需要逻辑、直觉、技巧的有机结合。

3.3 两种创造境界的融合

TRIZ实现创新的最高追求是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即任何技术系统在进化中倾向于变为越可靠,越简单,越有效、理想化。它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IFR有四个特点:①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②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③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④没有引入新的缺陷。任何技术系统在进化中趋向于越可靠,越简单,越有效,趋向于理想的技术系统,最终的理想境界是其质量、尺寸、成本、能量、消耗都趋近于零,但却不妨碍其执行特定的功能。IFR倡导集约化,即以效益、效率为根本,在提高要素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回报;它力求理想化,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努力实现虚拟化。

梁漱溟指出:“创造可大别为两种:一种成己,一种成物。”TRIZ理论中的IFR是创造成果的最高物质形态,是“成物”层面的最高追求,是外在的、静态的。而“成己”是内里的创造,是内在的、本质的方面。中国创造学所注关注的核心问题,不是各式各样的创造方法,而是万法归一的创造之道,“创造之道”是创造者在创造实践中对创造技法的超越而达到的一种境界,是“成己”层面的最高追求。只有把握了创造之道,才把握了创造的本根。

“中国创学求道图”(见图2)和“TRIZ创新求‘道’图”(见图3)反映了着眼点不同的东西方创造观。西方着眼创造可说可授的层面,目标在于“成物”;东方着眼创造的不可说不可授的本质,以“创”为核心,通过体悟天人的创造历程,达到道的人生最高境界。东西方创造观的优点也正是各自的缺点,只有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完整意义的创造。在TRIZ本土化的进程中,在加强人之“外面的创造”的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人之“内里的创造”方面,只有“成物”与“成己”相结合,聚中西创造之精髓,方能达综合创造新境。

4 结语

TRIZ本土化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推广普及中不能拘泥于在具体学科和领域的直接应用层面,而应对其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特征来做更多的中国化思考。因此,TRIZ的推广应考虑科学方法与中国哲学思维的有机结合,从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把握,改进和完善TRIZ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工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TRIZ创新方法学体系。通过TRIZ与传统创造技法以及东方文化思想的融合,充分发挥我们东方思维之特长,创建中外融合的、理实交融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这既是东西方创造学的互惠,也是传统创造学与现代创新方法的际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尤里.萨拉马托夫. 怎样成为发明家—50小时学创造[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常爱华,许静. TRIZ 在中国大陆传播的现状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

3 赵敏,胡钰. 创新的方法[M].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4 甘自恒. 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根里奇.阿奇舒勒. 实现技术创新的TRIZ诀窍[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 王悦,张勤,张劲. 科学思想与创新素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 根里奇.阿奇舒勒. 创新的算法—TRIZ、系统创新和技术创造力[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8 刘仲林. 中国创造学概论[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9 刘仲林. 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张岱年“综合创新论”钩玄[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责任编辑 孟 恒)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