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融合发展研究

2022-06-09

闫境华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加强的过程.通过对安徽省2000-2012年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进行定量和协调度分析,得出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并未形成协调融合发展,具体表现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协调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联系安徽省实际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融合发展的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工业化;城镇化;协调融合发展;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11-04

1 引言

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加强的过程.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为城镇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其他必要的发展条件;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发展平台,没有城镇化所提供的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就不会实现真正的工业化.根据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协调融合,过度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三种关系.若出现过度城镇化,则会造成大量城市人口未在非农业产业就业,从而造成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严重贫困人口增多等后果;若出现滞后城镇化,那么在农村中就会存在大量闲置的劳动力,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显然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融合发展是最有利的一种关系,所以研究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否协调融合发展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十八大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融合发展.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推动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融合发展对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 安徽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镇化率来表示,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和状况.工业化水平的测定通常采用的是工业化率、人均GDP、非农化率、劳动力工业化率等指标,为能够更好地反映工业化的内涵,本文采用工业化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指标来反映安徽省工业化水平的评判指标.

测度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通常可用IU 比和NU比两个指标之一.本文将采用IU比(即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作为衡量安徽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的评判指标.建立了如图所示的表1、表2.

2.1 安徽省城镇化现状分析

90年代中期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的建设也有所改善.截至到2012年,全省共设地级及以上城市16个,年末总人口为200-400万的地级城市数有2个,100-200万人口的地级市有6个,50-100万的地级市有6个,20-50万地级市有2个,基本实现了以省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中小城市为主体的城镇体系.由表1、表2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变化有以下特点:

(1)到2012年为止,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6.49%,城镇人口已经达到2784万人.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8%已经增长到2012的46.49%,而且2008年比2007年城镇化率增长1.8%,显然城镇率已经超过了40%的关口,并且正在向50%关口迈进,表明城镇化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2)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稳定,近十几年来呈现加速发展趋势.1991-1995年城镇化增长缓慢,1995年以后开始提速,2000-2012年城镇化率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6个百分点.安徽省各市都自主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促进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3)虽然安徽省城镇化率在逐年增长,但相对发达省份,甚至相对全国的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表四是安徽省与安徽其他邻省城镇化水平及其全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由图可以看出安徽省与全国城市化的平均水平相比,一开始大约相差8-9个百分点,近几年差距有所缩减,已经缩减到6-7个百分点.与安徽接壤的几个省份中除了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平均水平低于安徽,其他省份都高于安徽省.与沿海省份如江苏,浙江等差距进一步拉大,与山东省的差距在逐年缩小.与中部省份湖北省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由原来的相差大约10个百分点,缩小到大约7个百分点.安徽省与江西省的城镇化差距不大,有望超越.

2.2 安徽省工业化现状分析

安徽省是中部欠发达的省份,由于国家对中部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多等因素,使得安徽省工业总量不高.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的安徽省工业化率为30.49%,低于当年的全国工业化率平均水平40.85%.虽然2002年和2004年工业化率有所下降,但2000年到2013年安徽省工业化率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安徽省工业化水平从2000年的30.49%增加到2013年的46.89%,年增长速度约为10%.且工业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其中2013年的工业化水平46.89%与全国水平47%大体持平.

根据钱纳里划分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即人均GDP变动范围在364-728美元时,处于工业发展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变动范围在728-1456美元时,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变动范围在1456-2912美元时,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变动范围在2912-5460美元时,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工业现代化阶段.由表一和表三可以看出,2000-2004年安徽省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2005-2009年安徽省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2010年到现在,安徽省工业化发展已经迈入了工业现代化阶段.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IU比值明显大于0.5,表明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缺乏协调发展,且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表明一部分从事工业劳动的人口留在农村,未能有效地向城镇集中.不过也可以看出IU值在逐年减少,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偏差在逐渐缩小.

3 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度的测定

本文将运用多指标分析法进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分析

由于原始数据在数量级别和量纲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必须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具体方法为

其中:Wij为第j年的第i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Xij表示第j年的第i项指标的原始数据,MINj(Xij)表示第j年的Xij最小值,MAXj(Xij)为第j年Xij的最大值.

综合系数的计算:要计算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综合系数,首先需确定权重,选取权重的方法为变异系数法,具体操作则如下:

(1)计算出标准化后各组数据的均值Wij、标准差δ及标准差系数δi.公式为

(2)由上式标准差系数δi计算出城镇化权数ε和工业化权数η,公式为:

(3)计算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综合系数A,B

(4)计算协调度及协调度系数

协调度则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协调发展状况的尺度,协调度越大表示协调状况越好,协调度越小表示协调状况越差.为了防止在某些情况下协调度难以反映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实际情况,所以引入协调度系数.具体公式为:

其中:R为协调度,D为协调度系数,α、β为待定系数,由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综合系数相差不大,所以一般情况下α、β可各取0.5.运用正态分布函数模型和均匀分布函数模型可将协调度系数分为六个等级,如图表5所示:

基于以上建立的模型,由表1和表4及2000 —2012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了如表7所示的图:

4 安徽省协调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安徽省协调度存在的问题

由表5可以看出,安徽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系数除了个别年份,整体上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但是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随着国家总体工业化的发展,安徽省与全国的工业化平均水平差距逐渐拉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省城镇化综合系数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拉大.从上图可以看出,2000—2012年安徽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度系数在逐年提高,即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程度在逐年改善,但是整体上仍处在不协调的状态,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态.

4.2 协调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工业总体上处于产业的中低端发展水平.制造业,传统行业比重偏大,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薄弱,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设备水平不高,且高污染行业较多,无法实现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外资引入情况较差且利用率不高,市场化水平较周边省市仍有一定的差距,未能很好的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且随着周边地区的发展,价格优势被削弱,资源拥有量不足.

(3)农业人口过多,未能较好实行农业现代化,劳动生产率较低,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使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

5 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发展绿色经济

安徽省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传统产业,要想提高工业化水平,就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发挥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及第三产业,发展例如交通运输、餐饮业等的服务业和商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建立集群化生产基地.还应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及旅游附带业务的发展,尤其是黄山、池州等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安徽省的工业的发展不可以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应当放弃原有的工业化模式,大力发展能耗少,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融合发展.

5.2 促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城镇化的进程

由于安徽省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要想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安徽省的农业生产率不高,这样使得很多农民无法从第一产业中脱离出来从事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机械设备,优质化肥农药及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从而减少农业就业人员,使得土地相对集中,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产业工人和价格剪刀差带来的资金积累,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村人口对城镇产业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消费能力,推动城镇化发展.

安徽省是一个大量劳动力输出的省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采取省内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在安徽省内,在十八大提出的土地可以自由流转的政策下,政府应对有意于扎根城市的农民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来鼓励土地流转,并且帮助这些农民工解决住房,子女教育及户籍等问题.对于那些有意承包土地的劳动力,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对他们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安徽省外,安徽省政府应与接收劳动力的省份协调,建立相应的对接机制,鼓励劳动力的转移;还应联系东部沿海地区的其他省份,构建相应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安徽省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5.3 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要想安徽省工业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就需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安徽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现代中药、纳米技术、生物制药等领域,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产品.为更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具体需要以下几个措施:

(1)政府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及融资的体系,帮助企业解决人力资本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

(2)政府应增强人力资源优势,壮大科研人才队伍.加快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科研人才,所以政府还需要加大科学教育的力度,加大对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的科研投入,并且定期为企业培训员工以此来提高员工素质.

5.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市场作用

为了加速工业化发展,就必须要实施开放战略.政府应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引导省内企业开拓思路并广泛与国内外同行联系,使省内企业得到良好发展.还应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扩大宣传力度和范围,以此吸引国内外企业来安徽省投资办厂.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合力推动,为促进城镇化发展,政府应该逐步强化市场的作用,以市场为辅助力量,通过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来实现要素合理配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君.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2):18—19.

〔2〕黄群慧.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6(2):213—214.

〔3〕谭鑫,朱要龙.云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3(5):93—94.

〔4〕雷军,苏风昌,等.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5):112—114.

〔5〕刘菊,赵伟峰.新型工业化—安徽工业强省的战略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08(8):81—82.

〔6〕任志安,赵静静.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04(3):87—88.

〔7〕汪浪,曹卫东.近10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科学决策,2014(2):22—24.

〔8〕刘奇中.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2):14—15.

〔9〕李霞,朱艳婷.城乡二元体制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2(3):109—110.

〔10〕张亮.安徽城市化发展水平现状、特点及其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40—4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