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论记者的问题意识与正确思维方式

2022-06-09

胡 蕊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中国 北京 100102)

【摘 要】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正确的问题意识,正视在新闻工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看不到”、“问不出”、“写不对”的突出问题。通过宏观上熟悉国家大政方针、与时俱进学理论;中观上了解社会民情、行业发展做专家;微观上以事物发展的转折点、突破点、特殊点为着手点,锻造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思维方式、专业精神,更好的为时代和社会发展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问题意识;思维方式;刻板印象

作者简介:胡蕊,女,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舆论学方向),任职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网络编辑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新媒体、新闻实务,曾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新闻媒体工作,有十年以上新闻工作经历,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网络表达:众意与民意》。

所谓新闻工作者的问题意识,就是对新闻工作者应该关注何种问题的一种自觉的理论意识。与其他社会阶段相比,和谐社会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特征,因而给其问题的设定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和不确定性,也使问题意识本身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1]。新闻工作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与问题打交道。如何更快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是记者每天面临的大“问题”。记者如何能每天有采访不完的好题目?写不尽的好题材?看到自己的大名频频出现在报纸电视上的那一刻,似乎自己所有的苦和累都得到了补偿。但令人苦恼的是,这样硕果累累的时候经常是别人家的,很多刚入行的新闻实习生往往眼巴巴地盼了一天,拿到的报纸上并没有自己的稿子。问题出在哪儿?

结合笔者的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1 发现“问题”成了“问题”

新闻职场的“菜鸟”主要的问题是“看不到”新闻。像戴着墨镜的人一样,看不到新闻,发现不了新闻。

“看不到”新闻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找不到。即没线索,初入行的新手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新闻,如何找新闻。其实线索其实就在身边,天天发生,自己却发现不了。新闻作为社会生活的折射,反映人们生活的实际状况,承担着知识启蒙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新闻工作者如何触接社会问题、发现真问题,关系新闻和新闻工作者自身存在的价值。按照对问题本质的分析,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的预设前提和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

另一种是丧失了新闻激情,觉得什么都没意思,这个不想写那个也不能写,简单的新闻写过了,懒得下功夫再从深度、角度等方面重新尝试这种题材的写作。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和真实性的原则,全面发掘问题的原因启示,系统认识问题的演进脉络,客观展现问题的发展现状。

比如每年的两会报道、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等,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记者经常碰到年年一样的感觉,新闻缺乏创新,感觉进入职业倦怠期。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认真反映和亲听人民呼声,关注民生焦点问题,与时俱进,保持对社会发展的好奇心。当前在以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的和谐社会环境中,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社会环境的守望者,聚焦于社会大变迁对普通人的生存所造成的影响及演变,并讨论公共管理话题,例如如何规避社会风险与代价,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这已成为新闻界一个重要问题。

2 分析表达也成了“问题”

不光是在找新闻时像戴着墨镜,有些记者写稿时也像戴着老花镜,把好好的新闻写得像雾里看花——要么说不到点儿上,读者读了“不解渴”,有隔靴搔痒的感觉;要么文章观点与事实有出入,“跑偏了”,稿子直接达不到发表要求。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信息传播时观点陈旧,思维固化。

在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刻板印象”。如果记者分析、表达新闻事件老是固守一个观点,不能与时俱进,就会产生新闻的固定思维。

比如消费的理念问题,在建国初期乃至相当长的时间里,媒体一直提倡勤俭节约,这是中华传统美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以后,商品经济繁荣,国家和政府为发展市场经济,鼓励个人消费信贷,提倡“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如果再宣传一条裤子补了又补打满补丁,就显得就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背景了。

再比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家庭拥有小轿车已经悄然普及,但通过百度搜索发现中国车祸死亡率已经多年为世界第一。很多媒体在报道车祸问题时一般都把原因归咎于司机违章驾驶,也就是司机素质低,开车不遵守道路交通规章制度造成。但这只是“习惯性思维”造成的“习惯性归因”。最近有学者撰文通过一个在国外开车多年“海归”司机在国内开车的司机经历对比,提出城市、道路高速发展,但交通管理理念和体系落后,应该像引入工厂管理的先进经验一样引进西方先进的交通管理理念;驾校应该普及最基本的驾车常识;购置科学的装备、故障警示设施,以科学的态度改进交通设施等,从另外方面揭示交通事故问题可能从驾校到交管部门到司机都有责任改进,发人深省。如果能采用正确思维方式,在分析相关问题时,记者自会打破传统的固态思维,全面客观看待。

其次是报道新闻时厚此薄彼,以偏盖全。

在总体、本质、趋势上把握事物,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得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具体的了解,减少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这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但有的记者对素材的处理简单、偏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媒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比如某卫视曾在银行存贷款利率调整后做了一条如下《少还一元,20万车贷泡汤》的新闻,大意是某小伙因为粗心大意,没注意到利率调整,每个月少还了1块多钱,造成了个人信用不良纪录问题,结论是提醒市民注意,不要因小失大。这样的新闻出发点是值得称许的,提醒市民培养良好的信用卡使用习惯,加强对个人信用制度的重视。但如果把这样的一个征信不良现象只归因为消费者个人的原因,显然难以服众。因为只要稍具常识的人都会这样的一个问题:请问谁会为了一块钱不还而造成自己以后诸多的贷款之类的大事上不便呢?而且百度一下发现,这样的“粗心大意”的人还挺多的。

其实造成这样的不良纪录的新闻后面,还有其他社会、经济的原因:一是近几年,银行调整利率的频率明显变多,普通消费者有点目不暇接;二是城市人口流动性变大,个人联系方式变得复杂;三是个人征信制度应用与管理越来越严格等。上述诸多因素共同造成了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记者,作为媒体要发表这条新闻,仅仅把“棍子”打在消费者身上,显然是难以服人的,除了提醒普通消费者应该多加注意,至少也要揭示其他的因素,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事件。

三是舆论引导时不讲分寸,简单粗暴。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排在体相同的看法。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时,舆论甚至可以发挥政治、法律等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特殊的精力力量和道义力量[2]。但部分新闻的舆论引导难以让受众认同和接受。

例比如媒体近期热烈讨论的公交车上要不要给老人让座、广西玉林狗肉节(能不能吃狗肉)、同性恋的问题等等。要知道,公开调侃同性恋不意味着媒体的观念开放,吃与不吃也许和动物保护这样的新观念联系密切,而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座位问题不应单纯归因为个人道德的问题。

上述问题以简单的消息报道,单纯就事论事,显然不能满足读者的胃口与社会前进的需要,记者应该以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记者在新闻活动中必须围绕主流意(下转第252页)(上接第183页)识形态,不断学习以增强知识背景、开阔理论视野,并经常采取逻辑提问的方式,强化抽象思维训练。记者的采访与写作主要是通过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将事实予以公开,再由受众对事实做出价值判断。

3 解决上述“问题”的可循之道

一是宏观层面上,熟悉情况,与时俱进。解决观念陈旧,思维固化的问题。大到国家大政方针,小到行业、部门的工作进展,记者都要随时留心,积累学习。在一个行业可以坚持研究分析十年以上的记者,所谓的专业术语、大量数据,都不在是记者的采写“门槛”,也不会产生人云亦云的概念化新闻。只有充分熟悉和掌握国情民意,才能知道目前社会、民生的焦点热点问题,分清什么是行业、部门的工作重点,什么是当前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抓住这些问题,往往能有的放矢,捕得大鱼。

二是中观层面上,纵横对比、点面结合,以解决以偏盖全的问题。通过对行业、单位、部门的深入了解挖掘,通过对事物、现象一个时期以来的发展(纵向),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一个单位与其他单位的类比(横向),就能发现什么是以前报道过的,什么是未曾挖掘的,什么是新情况新问题,什么是值得报道的经验和成果……这往往能帮助记者发现和捕得“活鱼”。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报道原则,看真事、说真话,运用经验、逻辑和理性,全面、深入、客观地观察新闻事件[3]。找准问题所在,发现问题解决之道。

三是微观层面上,找“特点”,即寻找人物和事件的特殊点、转折点。这些往往可以使记者的稿件“活”起来、“动”起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加深读者印象。尽量避免找“老先进”、“老典型”,实在不可避免也应该着力挖掘他们的新情况、新故事。可以从人生和事件的转折点、促发点、特殊点开始提问采访,往往可以找到突破点。

问题意识,不仅是一种意识,而且是知行合一的自觉行动。需要记者在理论素养、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自我训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提出,世界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发展,无不在曲折中前行。当前在我们在新闻工作中提出问题意识,既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遵循,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新闻工作者抓问题应以推动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防止出现上述“看不到、问不出、写不对”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冯海波.问题意识与有效提问[J].理论界,2008,7:167.

[2]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121.

[3]花宇,黄露玲.问题意识:新闻人的自我修养[J].青年记者,2014(18).

[责任编辑:汤静]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