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许平:好设计就是做它应该做的事情

2022-06-09

Q:苹果的手机也好或者是IPAD也好,已经对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您对此怎么看?

A:苹果能成为一个工具:应当深感荣幸。因为,现在能够成为工具的产品已经不是太多了。这意味着它可能已经很深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意识、使用意识里面,哪怕不是它的整体。像苹果这种用手指去触摸的使用形式,如果确实是已经渗透到社会意识里面去了,变成了人们去感触世界、把握世界的方式的话,苹果应当为此深感荣幸。其实,现在不光是苹果一家了’相应的其它公司也会有类似的产品。就像微软也把触屏用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上面,当我用了一段时间微软的触屏电脑,换回苹果时,会习惯性地用手去点击苹果笔记本的屏幕,发现它不动了。这说明微软的这个设计也从某种程度上嵌入到了我的生活里面去。新的技术在人的生活需求之间正在产生新的结合点,这应当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他会丰富人们和基础世界的一种关系。而这些厂家,不管是苹果也好微软也好或者其他的安卓也好,都在里面做出贡献。

Q:我觉得技术进步可能也给我们带来了了些困扰吧。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会说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面对面可能还会通过微信或者短信来沟通。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智能手机所掌控,每天有很多的时间会花在手机上。有时候会想,到底是我们拥有了它,掌控着它,通过它去掌控着生活;还是反过来,我们生活因为它产生了很多改变,我们的生活被它所掌控了?

A:这个话题就超越苹果了。这不光是苹果的问题,是智能光化技术对我们生活深入介入的问题,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新的技术,.也许是与现代的这种非常丰富的精神需求结合着渗透的如此之好的这样一个技术,它一定是在给你带来一种有功能的共识,也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侵害。其实这里的问题,并不出在技术本身,而出在人自身。人创造了这种技术,但是能不能很清醒的去掌控它,或者说是掌控自己,这其实对人的理性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在想这个情况肯定会有,但人类的理性总归会战胜对机器的过度依赖,会把自己和机器的关系放到一个比较适当的位置上。我想,很多的技术在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的一些对人类的反控制的现象,但是最终人类还是会把它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里面。所以,现在对这种通讯工具的过度依赖,和过度的使用,过度的渗透,其实是人类自身弱点的—种表现。我、相信人类的理性会由此而反省,出于一种对’它的反控制性,然后让它的关系达到一种平衡。应当相信人们有这个能力。

Q:我们在做策展的时候曾经考虑过把苹果手机出现之前各式各样的手机拿出来,和苹果手机出现之后各个品牌的手机进行对比。好像以前每一款的手机不管是诺基亚,西门子还是摩托罗拉等等,都外形都不太一样,但是IPHONE4出来之后所有的手机就都成了一个样,基本上都开始做这种可触摸的大屏幕。您认为是苹果的设计引领了了种潮流,还是说它这个设计本身很好,受到了其它商家的认可?

A:这两个选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啊,这两个选择是一个事件的两步。第一步是做出一个很好的设计,第二步才是引领了潮流。我想这也是技术发展到这个程度以后的一个必然走向。关键还是触屏技术成熟了,就把原来的非常复杂的控制都集成在一个触屏的技术里面去。我记得,当时苹果好像是提出了_一个很好的思想:希望用一个键解决本来要用很多个键解决的问题。这一点就使得它外观上硬件设计大大减少,就只有一个返回键还保留着,其他全部都改成了触屏,节省下来的面就都让给了屏幕。这样的一个思路,就是要把技术的可能性用到极致。苹果之所以能够在同类产品中显得比较有人气,还是因为它有很多这种很聪明的处理方式。它很善于把一些与个人的感受相关的元素揉进来,揉到一个非常理性的产品里面去。我记得最早做水果糖(IMAC的设计)造型的时候,它也是率先把电脑从_个本来方头方脑傻呼呼的样子,—下子改成带有水果糖味儿的那种彩色的外观。把人对味觉的感受揉到了对色彩的感受和视觉感受里面去,这是它比较聪明的—点。后来,它在触屏的设计中,又把游戏的元素揉进去了。像这些都是属于它的一些点子,是它设计的思路的一个变化,是苹果比较成功的一面。但是它失败的时候也挺多的,在做水果糖系列之后其实做了好多好多类似的产品,还把苹果分成了男款和女款,也挺搞笑的。过于为技术成功亢奋以后人类会显得很幼稚。那个时候,用透明塑料做了很多产品都是失败的。苹果很多失败,我们忘了,只记住他成功的一面。在他做了那款水果糖的设计之后还出了一个失败的设计。当时,他们别出心裁把地开关放在了电脑顶端,让好多设计师为此而深受其害。因为开关在的电脑顶端,是手最容易搭到的地方;人们经常会把手搭在机箱的上端,然后说话做事聊天。有的时候把一杯咖啡就放在上面了,还有人是把一摞打印好的文件放在上面,经常—不小心就触动开关,机器就关机了,一天的活就白做了。后来吐槽的人太多了,所以很快就退市了。当时开发的这个是失败的,就是在他开发的那个最成功的之前的一款。但是因为后来的太成功了,人们就忘了之前还有那么惨的一段。

Q:我们这次展览的大题目叫“什么是好设计”,最后想请您谈一谈您觉得什么样的设计是好的设计?还有就是未来的设计会是什么样的?

A:做它应该做的事情的设计就是好设计。其实现在有好多设计的功能都是多余的,那就是做它不应该做的事情。设计应该是很朴素的,应该是像本来就在那儿存在—样,让人感觉到很亲切、自然、合理,这就够了。但是现在,好多的设计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要在很多的产品里头突出自己,老在那儿咋呼:我在这,我在这,生怕你注意不到他,像这种类型的设计通常都不会是太好的设计。

Q:还有个问题是想问您,3D打印出现了之后,有人提出“人人都是设计师”之类的观点并引发了系列讨论。您觉得未来的设计会是什么样的?

A:设计会不会成为一种只有少数人掌握的固有的、专门的一种职业,我觉得这确实是个问题,会牵扯到社会未来的一种结构性的安排。其实,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应当让设计成为一种普遍的修养,这是我一直提倡的。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我在湖南做的讲座还讲到“让设计成为一门修养”。我当时讲,设计里面很多的思维,很多的情怀,应当是包含在很多种职业,包含在很多种劳动行为,很多种工作内涵里面去的。只要是具备了这样一种情怀,这样的一种眼光,’这样的一种能力,就会把这工作做得比想象中的,比人们常见的,更提高一个层次,这是设计的一种功能。具备这样的一种能力是作为人的一种修养,这种修养应当是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场合能够使用,能够形成的。如果真是到了这个时候的话,我想这个世界会变得有趣很多。当然回过头来说,设计还能不能成为—项吸引入的、独特的工作,我想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因为,它总有一些特定的要求,总有一些特定的工作的复杂性,总有一些特定的探索需要人去专门花时间、花精力来做。设计会作为一种职业存在,但是,我想不会存在那么大量的设计师。设计师将来在这个社会如果存在,确实应当是有约束的。社会应当容纳多少设计师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种自然的淘汰以后才会逐渐逐渐回到一个比较适当的关系,比起这个,其实我更关注的是:设计师不应当让设计这个行业变得更加商业,用此来换取他生存的权力。当然如果说不用这个来做,用什么来代替,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我总觉得现在的这种用专利、用排他性的一种权利去维持设计师的生存,不是一个太聪明的办法。在这点上我还是赞成中国人的一句老话,叫做:学问乃天下之功绩。意思就是说每一种智慧天生的就是应该拿来给每一个人分享的,而不是为你自己获取利益的,设计师也应当以这样的一种胸怀去做。但是这样的话,他在一个商业社会里面生存就会变成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点时间才能找到答案。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