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环境规则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低碳视角的分析

2022-06-08

邱晓兰 余建辉 福建农林大学

全球气候变化催生了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不仅是一场新的世界经济的竞争,而且还是一次新的国际政治力量的角逐。造纸工业是高碳产业之一,面对低碳、环保名义掩盖下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新形式,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低碳经济涉及环境规则问题,是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全球性特征,必将给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基于低碳视角分析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环境规则的变化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世界与中国纸产品生产与贸易格局

(一)世界纸业贸易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全球造纸产业的生产与贸易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全球纸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其中欧洲和北美是全球造纸产业生产与贸易的重心和传统区域,亚洲是造纸产业的新型市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线数据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纸和纸板的产量不断提高,自21世纪初开始亚洲纸和纸板产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2002年亚洲产量首次超过北美和欧洲跃居世界首位,2012年亚洲地区纸和纸板总产量达到1.8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高达45.15%。

从世界纸业贸易的区域布局来看,世界纸产品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2012年各大洲纸和纸板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是欧洲61.19%,北美洲18.69%,亚洲15.11%。欧洲纸产品的出口贸易占世界纸产品的出口贸易比重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北美洲则呈现迅速下滑趋势,亚洲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世界纸产品的进口也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2012年三大洲纸产品进口额占世界总进口的比重分别是欧洲50.41%,北美洲11.65%,亚洲23.71%,共占世界进口总额的85.77%。全球造纸产业的生产重心开始由欧美发达国家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纸业发展的引擎。

(二)中国纸和纸板生产的变动情况

根据中国造纸工业2012年度报告统计,2012年我国造纸工业的工业总产值高达7075 亿元,同比增长8.8%;规模以上造纸生产企业2748 家,解决就业人员70.38 万人,现代造纸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造纸工业从21世纪开始高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纸和纸板最大生产国,2008年纸和纸板产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线数据显示,中国纸和纸板产量从1961-2012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1-1980年期间为缓慢增长阶段,从1961年的253.11万吨增长到1980年的688.40万吨,二十年产量仅增加了435.29万吨。第二阶段:1981-2000年期间为快速增长阶段,从1981年的694.80万吨增长到2000年的3518.40万吨,二十年产量增加了2823.6万吨。第三阶段:2001年-2012年为超高速发展阶段,从2001年的3653.10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1.06亿吨,十一年产量增加了6947万吨。随着纸和纸板产量的增长,中国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从1961年的3.41%提高到2012年的26.54%。

(三)中国纸和纸板贸易的变动情况

中国造纸产业的贸易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是世界纸产品主要贸易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线数据显示,2012年纸和纸板出口额高达58.5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纸和纸板贸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1-1979年中国纸和纸板的进出口量和进出额都比较小,处于缓慢增长期;第二阶段:1980-1999年中国纸和纸板的进出口量和进出额都处于高速增长期;第三阶段:2000-2012年,从2000年开始中国纸和纸板的进口量开始震荡下滑,相应的进口额也呈现整体下滑趋势,相反出口量和出口额依然高速增长,而且速度加快,但出口额仍然低于进口额。

中国造纸工业属于新兴市场,行业生产规模和国际贸易迅速扩大,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行业并购、整合速度加快,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中国造纸产业与世界造纸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随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其进口的纸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各类贸易技术壁垒严重削弱了我国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了我国造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二、低碳视角下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环境新态势

(一)森林认证体系的推行

森林认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可持续森林管理认证,另一个是森林产品监管链认证。森林认证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来遏制全球非法采伐林木资源的行为,监督和引导企业采用负责任的方式生产和经营林木产品,确保其使用的林木资源来源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当前全球主要有两大独立的森林认证标准: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 (PEFC)和森林管理委员会(FSC)。经由FSC和PEFC两大认证体系认证的森林面积占认证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几。其中,PEFC认证的森林面积最大,占全球森林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但是PEFC主要集中在欧美等20个国家,而FSC 认证的国家涉及五大洲的 82个。到2013年5月,由PEFC认证体系认证的森林面积(FM认证)达到2.44亿公顷,共27个国家;由PEFC认证体系认证的企业数为9816家,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地区的64个国家,亚洲地区紧随其后。

可见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森林经营体制和水平要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森林认证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就国家而言,目前法国的CoC认证的企业数量最多,共2062家,占PEFC认证体系认证的企业数的21.01%;德国位居第二,共1553家,占15.82%;联合王国位居第三,共1163家,占11.85%;而中国仅有185家,位居30个国家中第12位。可见我国CoC认证的企业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使出口纸产品所使用的木材合法性证明实践操作面临困境。

目前越来越多的进口国家青睐经过森林认证的林产品。在实际操作中,森林认证体系往往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林纸产品出口贸易和造纸产业的竞争力的提高形成障碍。美国2010开始执行《雷斯法案》修正案,该法案要求提供林木资源原产地证明。此外,还有欧盟的《木材及木制品规例》、“木材法案”等都要求企业追溯木材和木制品的源头。欧美国家是中国纸产品主要出口国,这无疑对中国造纸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其传统竞争优势提出挑战。

(二)碳标签的兴起

碳足迹是指人类生产和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CO2的排放量。国际贸易的碳足迹主要是从贸易商品的生产和运输两个环节来测算的。碳标签是一种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用标签的形式标注出来的方法,表明了产品从原料、生产、运输、消费到回收等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碳信息,是碳足迹的量化标示。碳标签最早是由英国提出的,目前已有英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开始推出碳标签,主要用于食品类、服装类、玩具、家具、电池、生活用品等相应的产品。全球的一些超市,如沃尔玛等也将要求其供应商必须提供产品标签,否则产品不能上架。2009年,泰国要求对纸和纸箱类产品加贴碳标签。碳标签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政策,低碳经济时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更加关注低碳产品,碳标签成为引领人们低碳消费的重要方式。

随着各国对低碳经济的日益重视,碳标签有可能成为纸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国际通行证,不符合“碳标准”的产品将不能出口到相应的地区或者国家。碳标签的推广将会给我国造纸企业带来额外成本,降低造纸企业的利润空间,并给纸产品的生产制造、供应和贸易等形成巨大的压力。此外,碳标签是碳关税的前奏,欧美等发达国家完全有可能依据国内纸产品碳足迹标准来核定进口纸产品的碳排放量,作为向进口纸产品征收碳关税的税基。目前碳标签国际制度缺乏完善的国际贸易协调机制,一些发达国家就可能利用其国内标准来计算进口产品的碳排放量,这使我国出口到这些国家的纸产品将面临高碳足迹标准为基础征收碳关税,我国纸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受到打压。

(三)欧美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碳关税

无论是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是1997年通过的《京都协议》,这些国际公约的制定都遵循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通过法律强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控义务。欧美等发达国家认为只让发达国家承担强制性的节能减排的责任和义务,而不对发展中国家做低碳减排的强制性要求这对发达国家而言是极不公平的。为了更好保护本国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优势,发达国家以环保技术优势占据节能减排道义制高点,在原碳交易机制下提出了新的贸易机制——碳关税。

比如,美国最新《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就提出,如果进口产品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美国同行业的排放量高,总统有权对该类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欧美等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碳关税,表面上是为了节能减排,但更多的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抑制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确保金融危机之后自身的主导地位。作为世界纸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造纸产业具有明显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一旦欧美等发达国家实施碳关税,则会抑制我国造纸产业的出口贸易。

(四)森林碳汇机制的确立

全球气候变化促使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CO2的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森林碳汇国际法律机制在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努力中逐步形成。1992年联合国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承担义务,该公约于1994年3月正式生效,是世界上第一个为控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又签署了新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并与2005年2月份正式生效。该议定书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CO2排放与减排指标。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京都议定书》创造了三种补充性的市场交易机制——联合实施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国际排放权交易,目的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化解环境问题。以上三种机制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成为可以交易的无形商品。此后国际碳交易市场获得快速的发展,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国际机制。

2005年欧盟启动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以工业企业为管制对象,对工业企业分配排放配额,工业企业根据需要对配额进行买卖,如果企业的碳排放量低于其拥有的配额,则可以将剩余的碳排放权在市场上进行出售并获得利润,当企业实际排放水平超过其拥有的排放配额,则企业需要到市场上去购买碳排放权,否则将会受到处罚。欧盟碳排放贸易计划就要求对造纸行业的厂家实行碳排放量监控。日本和俄罗斯已经开始实行了碳贸易合作。

从《京都议定书》到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都说明了森林碳汇机制及其碳交易机制得到世界的认可,是未来国际贸易必须遵循的很重要的国际贸易规制,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国际法律机制。森林碳汇机制及其碳交易机制使我国造纸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造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三、低碳经济对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一)低碳成为我国纸产品出口新的贸易壁垒

当前主张低碳经济的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掌握了关于碳排放技术和碳排放标准的制定主导权,发达国家拥有较高的低碳技术,而中国造纸技术水平较低,还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同时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因此纸产品的生产和运输表现出高碳足迹,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都无法与造纸发达国家抗衡。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引进低碳技术和生产设备都需要高投入,而且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造纸产业的高碳足迹现象。发达国家极有可能利用其拥有的低碳技术优势来形成对进口产品的贸易壁垒,制约我国纸产品的出口贸易。

因此,碳标签、碳关税等低碳规制一旦在国际贸易中实施,必然抬高我国纸产品出口的门槛,对我国造纸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法国政府于2010年通过“新环保法案”,要求出售到法国的商品必须贴上碳标签,这无疑成为我国纸产品出口的新贸易壁垒,并增加我国纸产品国际贸易摩擦。

(二)削弱我国纸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现代化的大型造纸企业对劳动力的用量很小,大型的造纸企业往往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来操纵和管理,因此劳动力的质量对于提升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说至关重要。而对于中国纵多小规模的造纸企业来说,劳动力仍然是其重要的资源,因此中国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仍然是中国造纸企业的资源优势之一。就劳动力资源禀赋系数而言,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禀赋系数大于1,而德国、芬兰、瑞典、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造纸强国的劳动力资源禀赋系数都小于1,可见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裕。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资源优势,纸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因而纸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然而随着油价上涨、运输费用的增加和工资的普遍提高,在纸产品出口方面,中国的比较优势正在消失。

碳关税、碳标签和森林认证必然会极大地增加出口纸产品的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使纸产品的出口成本大为增加,丧失价格优势,降低其利润空间,最终导致造纸企业竞争力持续下降。我国纸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日国家,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作为高碳产业的造纸产业很容易受到欧美日国家强制要求的碳关税、碳标签和森林认证的限制。低碳规制环境下,我国造纸产业具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必将下降,纸产品出口将面临市场萎缩的巨大危机,大大降低纸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三)纸浆等纤维原料进口将受制于国际市场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线数据显示,中国造纸的木浆原料和废纸原料都严重依赖进口。2011年,中国木浆进口量为1.51千万吨,将近占世界木浆进口量的30%,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废纸进口量为2.81千万吨,将近占世界废纸进口量的50%,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造纸产业对进口原料的依存度达40%以上,很容易受制于国际市场,如俄罗斯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曾经两次提高原木出口关税,由于我国的原木进口70%来自俄罗斯,这无疑增加了造纸企业生产成本。森林碳汇机制的确立和森林认证体系的推行,将加大中国进口纤维原料的难度,纸浆进口价格和质量也受制于国际市场,从而制约制浆造纸产业的发展。

当前,因为森林碳汇机制的制定和实施时间较短,对纸产品贸易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森林碳汇问题对世界纸产品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碳贸易的兴起,未来森林经营将突破目前传统的林木资源的获取和交易,林产品贸易出现新的分支,这势必会对纸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提出新的挑战。此外,森林认证作为强制性认证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低碳时代,森林认证的推行和普及将对原料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造纸产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低碳规则将促进我国造纸产业的技术创新

低碳规制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短期内低碳贸易规则会恶化我国造纸产业的出口环境,降低其国竞争力,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碳标签、碳关税、森林认证等绿色贸易壁垒会促使企业和国家加快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提高纸产品的质量,降低能耗和CO2等废弃物的排放,增强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和抵消因碳关税引起的出口环境恶化等消极影响。比如,森林碳汇机制会促使我国增加和改善森林数量和质量,提高木浆原料的供给能力,缓解造纸产业高速发展与木浆原料供给的矛盾;森林认证体系的推行更会促使我国造纸产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重视环境保护和纸浆纤维原料来源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我国纸产品的国际市场地位;碳标签的推广还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倒逼企业生产更加低碳的产品,降低能源消耗,有利于我国造纸产业向低碳生产模式和低碳经济转变。

可以肯定,全球纸产品的生产和贸易重心将逐步由欧美发达国家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转移。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都积极制定战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暖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时代,造纸产业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世界贸易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新的贸易规制。发展低碳经济使中国造纸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也为提升中国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次“良机”。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