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2-06-08

乔平平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外贸加工企业,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产业配套水平较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其加工贸易所占的比例很小。近些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已达上限,土地、水电等资源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发展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不断弱化,而中西部地区在资源、劳动力供给上的比较优势日趋突出,呈现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巨大潜力。

因此,无论是为了保持我国贸易优势,还是为了发展区域经济,加工贸易产业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都非常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做好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现状分析

(一)加工贸易布局发生较大的变化

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之前一直处于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中西部地区为辅的不均衡局面。随着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的逐步转移,我国外贸的区域布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2006年到2013年,上海、广东等地的外贸总额在全国外贸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均呈现了下降趋势:上海从2006年的12.92%降至2013年的10.61%,广东从2006年的29.95%降至2013年的26.23%,两地分别下降了3.72和2.31个百分点(见表1)。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使其更加合理、有序、高效,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势在必行。

(二)中西部地区成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

为了适应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继而顺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分三批先后确定了44个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2007年11月公布了9个承接地,即湖北武汉,江西南昌、赣州,河南新乡、焦作,湖南郴州,山西太原,安徽合肥、芜湖;2008年4月公布了22个承接地,即山西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益阳、永州、岳阳,河南郑州、洛阳,湖北襄樊、宜昌,陕西西安,江西吉安、上饶,安徽安庆,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包头,四川成都、绵阳,重庆,广西南宁、钦州,宁夏银川,海南海口,云南昆明;2010年11月公布了13个承接地,即广西北海、梧州,吉林延边,辽宁锦州,福建龙岩,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宜春,四川德阳,安徽巢湖、马鞍山,湖北荆门,湖南常德、衡阳。截止到目前,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本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工作,各个承接地仍在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措施。

(三)中西部的外贸总量有了质的改变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外贸成交量因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些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包括四川、重庆、陕西、云南、江西等地区,其外贸总额在全国所占的百分比均呈现上升趋势:重庆从2006年的0.31%提高到2013年的1.65%,陕西从2006年的0.30%提高到2013年的0.48%,云南也从2006年的0.35%升至2013年的0.62%,江西从2006年的0.35%上升至2013年的0.88%。由此可见,产业转移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外贸增长趋势。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承接的产业除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包含其中;二是转入企业大部分是“部分搬迁”,少数为“整体搬迁”;三是产业转移的重要驱动力是民营资本和外资;四是产业转移的投向地与来源地较为集中。

二、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配套能力不足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商品进出口主要针对海外市场,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地只有具备一定的产业配套设施和条件如物流、交通、信息等,才能实现从进料加工到成品出口。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相关产业配套率已达到96%以上,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率还不到30%。衡量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指标就是产业配套率,对加工贸易产业来说,更是如此。较高的产业配套率不仅可以降低加工贸易生产、研发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仍较为落后,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工业园区远离城市中心,采购机器设备、原材料的渠道受阻,缺乏相应的配套生活环境。因而总体看来,中西部地区亟待完善和建设产业配套体系,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从而提高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力。

(二)产业转移承接地加工贸易的层次和水平不高

目前,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矿产品、农副产品、纺织品等,而机电、电子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较少。2012年,中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能力,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总数是3651家,占比24.6%,相比2006年,比重下降16.5个百分点。整体而言,中西部的加工贸易层次偏低,加工贸易企业的盈利空间狭窄,严重阻碍了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资金的引进,难以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多以代设计和代加工为主,缺少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导致产品的利润率和增值率较低,处于产品价值链的末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和品牌被淘汰出局。2013年中国500强品牌中,有85个来自西部地区,比2005年减少9个。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缺乏带动性强的配套协作的龙头企业,加工产业链短,加工深度不足,处于“单一工序、一进一出”的阶段,不能有效地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

(三)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加工贸易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加

加工贸易的最显著特点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关键问题就是物流。我国物流基础设施16%分布在西部,30%分布在中部,54%分布在东部,因而物流成本从东部到中西部会显著增加。目前,海洋运输仍然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由于中西部地处内陆,虽然现有的交通网较为完善,但对加工贸易而言,无论使用何种运输方式,高昂的国内物流成本仍会导致交货周期延长、运输成本增加。降低成本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而物流成本是东部的加工贸易企业迁入中西部后的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如果认为中西部的经营成本过高,对内迁就会持观望态度。

(四) 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生态环境恶化

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一些高排放、高耗能产业大量转移到产业准入门槛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由此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从2004年到2011年,中西部地区钢铁、煤炭、有色金属、造纸、化学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760.4%、907.3%、781.2%、448.5%和521.7%,由此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废气排放量增长191.1%,固体工业废弃物增长146.3%,能源消耗量增长70.6%。中西部地区如果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继续承接污染严重的项目,势必会加重生态环境负担,阻碍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的对策

(一)以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发展新型加工贸易

当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以全球价值链为基础,以外资为主导。这种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外资主导下的加工贸易,使我国始终处于“微笑曲线”低端,难以突破技术落后的局面和摆脱技术依赖地位。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我国应以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为契机,发展以国内价值链为基础的新型加工贸易。具体来讲,要充分发挥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将全球价值链的研发、生产、技术和营销等环节“国内化”,引导西部地区承接原材料供应、加工组装等末端生产环节,中部地区承接少量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集成等中间价值环节,东部地区承接研发、设计、品牌等顶端技术环节。

(二)加快中西部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2013年,我国66.1%的进出口商品通过水路运输,水路运输也是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使用最广的运输方式,东部沿海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会阻碍外商进入非沿海地区,高昂的物流成本也会给本就获利微薄的加工贸易企业带来极大的成本压力,同时也会影响报关和交货效率。因此,我国一方面要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运输效率,加快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另一方面要在中西部建设一批保税仓库和保税物流园区,增加出口加工区的物流功能,做好工业园区的规划,改善投资硬环境。

(三)提升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配套体系

目前我国44个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的产业集群程度较低,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应当优势互补,建立一批特色鲜明、设施功能完善的工业园区。因此,中西部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地要鼓励当地资本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同时引入上下游的配套产业,提高产业集群水平以引入东部地区的重点加工贸易项目。要提升加工贸易产业的相关配套体系,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从产品或产业出发,加强产业内的协作团结,有效引导承接地与转出地之间的对接,减少区域间的无序甚至是恶性竞争,务实改革,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2)要在产业内外持续提升政策体系、加工制造、人力资源、融资体系、同行及相关企业的整体配套水平,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配套企业群;(3)要倡导企业向下延伸物流产业链,向上发展零部件产业链,以满足加工贸易产业链整体发展的需求。

(四)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加强转移承接地的园区建设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总计44个,大多数承接地主要依靠海关特殊监管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平台和载体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如江西省总计94个工业园区(开发区)在201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31.43亿元,投产企业达7569家,是2008年的3.2倍;园区招商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486.66亿元,是2008年的28.7倍。再有江苏省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以项目合作、产业对接为重点,通过南北共建开发园区,使苏北地区加快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苏中地区提升加工质量,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苏南地区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在江苏的开发区集中了大约70%的加工贸易,吸纳了全省实际到账外资的75%以上,成为江苏省内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由此看来,我国应加强政策引导,在现有的44个转移重点承接地大力推广承接地与转出地“共建园区”的做法,加快承接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和设施建设,提高承接地的产业集聚水平,推动承接地加工贸易的集约化发展。

(五)充分利用内资,发挥民企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江西省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的实践表明,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推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应着重政策引导,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努力推进减轻企业负担、税收优惠、金融促进等方面政策创新,在给予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进出口资质、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转变长期以来加工贸易以外资为主导的局面,同时也要为个人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个人创业,更好地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