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资本获取 ——基于网络直播参与的研究

2022-06-08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在WEB2.0基础上的社交媒体成为大众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网络直播开始进入大众的生活。本文将大学生用户群在网络直播平台中的投入参与以及大学生社会资本获取的相关性作为研究重点,通过研究参与网络直播的不同方式,探究其对大学生社会资本获取的影响。


  关键词: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社会资本


  作者:吴江秋,廖世依(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厦门361021)


  一、概述


  (一)网络直播的兴起


  2015年,一篇“某主播直播吃饭睡觉月入百万”的文章在网络中一夜爆红。而在2015这一年间,网络直播平台呈井喷式出现。网络直播,这个最早仅由官方媒体通过官方网络渠道进行社会活动实时播报的传统传播方式,如球赛直播、大型社会活动直播等等,如今却发展成为了能够实现全民参与直播的社交方式。狭义上定义,网络直播指的是“主播使用视频录制工具,直播自己唱歌、玩游戏等活动,而受众可以通过弹幕与主播互动,也可以通过虚拟道具进行打赏”;其形式主要分为三类:“秀场类直播、游戏类直播和生活类直播”[1]。


  在网络直播中,人们将私人化的事物呈现得更多,分享程度加深,在直播中更直观地接触真实的人物和事物。网络直播产业的兴起,满足了人们实现信息共享和对他人生活好奇及窥探的需求。随着移动网络直播的到来,今后人人都能够举着手机进行摄像,将“覆盖领域广、门槛低、操作简便、交互方式更多元”的传播优势发挥到最大,实现“人人即媒体”的新格局。


  (二)社会资本


  20世纪70年代,布赫迪厄在《社会资本随笔中》首次提到“社会资本”这个概念[2]。80年代科尔曼系统性地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阐述[3],之后普特南引爆了这一研究热潮[4],在此期间已有众多学者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微观的个体,综合布赫迪厄、林南和博尔特等人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2,5-6],同时考量科尔曼在中观层面上的功能观和普特南的宏观阐述,本研究将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体行动者通过某种媒介或以某种形式建立起行动者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将有助于行动者获取所需资源或形成获取资源的能力,而这种关系及其获取的资源和能力就是环绕于个体周围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将对行动者起到影响态度、促进行动、实现目标或获得回报的作用”。


  二、文献回顾


  (一)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资本


  网络直播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关于网络直播的参与以及社会资本获取的研究着墨不多,但关于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资本之间的研究已得到较为充分的讨论。


  社交媒体兼具网络工具与媒介工具两种属性。从网络使用的角度来看,一些研究者持“时间取代效应”(timedisplacement)的观点,认为互联网的使用挤占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将会带来社会资本的下降,最具代表性的是普特南。从媒介工具的角度来看,部分学者认为大众传媒的负面作用将会引起社会资本的下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公民参与以及政治信任。


  但以普特南为代表的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广泛认同。随着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不少学者开始了新一轮的假设与验证,即新兴的虚拟社群是否可以缓解社会资本下降这一趋势[7]。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更为便利的交流与沟通方式,是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形式,甚至为现实生活中不擅于人际交流的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沟通管道[8],因而互联网的使用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这种“社会补偿效应”(socialcompensation)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林南。


  (二)文献述评


  网络工具的使用对社会资本造成影响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两者之间到底是存在正向抑或是负向的关系却存在巨大的争议。可能的原因是研究者们的视角各不相同,或者研究的范围过于宽泛。学者们对人们如何与网络互动这一研究问题时,许多的选择是基于行为的假设,而网络使用行为无疑受到了使用者所期望达到目的的影响。因此,关于互联网对于社会资本影响的争辩,关键问题还在于对互联网活动满足用户功能的判断[9]。


  在此过程中,网络使用者的特征与使用动机对社交网络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将会影响到使用者社会资本的构成与变化。在社交媒体的使用群中,大学生用户是尤为特殊的存在,拥有更快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好奇心。如今网络直播在大学校园内大行其道,大学生们在网络直播中的活跃性与参与度,使网络直播开始向社会各个年龄层的人渗透。因此,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与社会资本形成的关联性更是令人好奇。本文以网络直播这种形式的社交媒体为例,探究大学生们社交媒体的使用与社会资本获取的关联性。


  三、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动因


  (一)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形式


  调查显示,网络直播的重度消费者集中在20岁至30岁之间,比重超过了60%。而在这个年龄段中,大学生受众更是占有了绝对比重。大学生用户群具有父母给予的稳定生活来源、固定的爱好、较多的个人时间和对社交的渴望等特征,网络直播所具备的有别于其他社交媒体的特性更是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在网络直播平台中,大学生主要有成为网络直播主播和观看网络直播即成为网络直播受众两种参与方式。


  (二)大学生成为网络直播主播的动因


  1.大学生渴望被关注的需求


  当代的大学生个性十足,充满才华,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度和支持。网络直播则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学生们能够释放自己的个性,直观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相较于其他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的低门槛、低成本,需要用到的工具简单,直播内容相对不受限制,使人人都有“一夜成名”的可能性。大学生只要有意愿,就能成为一名主播,甚至能成为网络直播中的“网红”,发出属于大学生年轻一代人的声音,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在网络直播中公开自我而被人关注,且直播的观众达到一定数量,就能够收到鲜花掌声、资本和忠实的粉丝,使自我价值得到彰显和提升,这均是年轻大学生们所追求的。


  2.学生获得经济资本的需求


  网络直播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追捧。资本的快速增长使得“网红”主播能够从中获得巨额的收益。许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需要通过勤工俭学贴补日常生活开销,而成为网络直播则能够在直播过程中获得观看者购买道具的打赏并折算成现实的资本。观看者通过金钱购买道具打赏给喜欢的主播,主播则能从道具中获得资本收益。同时网络直播节目均是半碎片化的传播,没有固定的直播时间,只需要完成固定的播出数量即可,因此多数网络主播可在闲暇的时间内随机直播。若成为网络主播,不用像传统的工作有固定的上班时间,自由度高,大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课余时间随机安排。如此自由且收益高的工作,推动了更多普通大学生进入网络直播市场中分一小杯羹。


  (三)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的动因


  1.大学生社交的需求


  大学生期望在课余生活花费更多的时间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希望在大学生活中能够开展更多的社交活动从而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网络直播中的交往告别了传统的一对多的社交模式,可以做到多对多的社交形式,大大提高社会交往的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相比现实生活及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更多的关系网络。网络直播降低了神秘感,使得大学生能够近距离地与喜欢的明星互动,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或是在相同喜好的网络直播间内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网络直播的社交互动甚至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交往。


  2.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望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之下,对外界的信息高度关注。微博、网络社区和论坛对信息的分享和发布始终存在延迟效应,无法实时达到传播效果。同时多次传播也必然会形成信息的损耗和失真,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必然大打折扣。通过网络直播使得信息能够随时随地传播,人们可以把正在发生的事情在网络上实时直播,使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宛如在现场观看的感受。大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就能获得一手信息的新鲜感、参与感和满足感。


  四、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与社会资本获取


  (一)大学生成为网络直播主播与社会资本获取


  1.线上社会资本


  线上社会资本是在网络空间中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即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中用户的朋友数量和信息分享特点来分析线上社会资本的情况。大学生成为网络直播主播,甚至是直播平台中的“网红”,能够收获成千上万甚至是几十万的粉丝,其粉丝数量甚至超越了大学生所在学校的学生总人数。这是大学生在日常校园中通过社会交往结识朋友所无法达到的规模。在一次的网络直播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最高达几十万人,点击次数有数百万之多。主播通过受众发出的弹幕了解受众的需求,并在直播中通过行动满足受众的需要。主播和受众间双向的互动,使得信息获取和流通的速度大大超过其他社交媒体。信息相互间的传递,也使得沟通更为顺畅和直接。大学生成为主播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社会信任,面对面与陌生的观众形成交流、联系和互动,线上的社交提高了主播与受众间的彼此信任感。


  2.线下社会资本


  大学生即使成为网络直播的主播,离开网络世界后也依旧是现实中的真实个体,参与网络直播同样与现实中的社会资本产生联系。从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来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状态的大学生成为网络直播,对其线下桥接型和维持型社会资本都将产生正面影响,使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更为自信和顺畅。大学生成为网络直播主播能使其获得更多关注、自尊、信任等,提高其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使其在个体层面上的社会资本有所增加。同样,大学生在线上获得的社会信任也使得其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的信任感增加。在线上获得粉丝,延续到现实生活中,给大学生主播带来更多的关注度甚至能够使其在生活中获得帮助。成为网络主播的大学生将会对社会、对自己的受众群体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与社会资本获取


  1.线上社会资本


  网络直播提供了一个直接的平台,超越学校、地域、层次,为观看直播的大学生搭建了关系网络的桥梁,使其超越了时间、空间限制在一个直播间观看直播并在直播过程中形成了互惠的规范,亦或是在直播后互相成为“粉丝”,通过私下交往、私信沟通等进行更深入的交往。这些交往能够提高大学生受众的社会信任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提高,形成共同的规范、价值观和互惠意识。另一方面,受众与喜欢的主播互动,或是在直播中感受喜爱的事物等等,能够零距离地获得想要了解的信息。大学生观看喜欢的直播,给喜欢的主播或是明星打赏,摆脱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感,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参与感。这些对大学生公民参与的提高均有帮助。由此可见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能获得线上社会资本。


  2.线下社会资本


  大学生在线上收获的关系,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联系在一起,并能够将线上的联系发展到线下,更快地收获志趣相投的朋友。将线上的关系延伸至线下,使大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大学生通过网络直播能获得实时的情况、第一手的信息等。通过观看网络直播这种群体性的行为,能够极大推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公民参与行为,提高其社会责任感,使其有共同参与的主动性。因而通过观看网络直播将提升其桥接型社会资本。


  (三)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对社会资本获取的消极影响


  1.线上社交影响线下社会资本获取


  大学生不论是作为网络直播主播,还是仅仅观看网络直播,过度投入其中无一例外地会使得线上的社交过多地挤占大学生的个人时间,从而导致线下的交往减少,对线下的社会资本获取造成消极影响。如前文中提到,由于过度投入网络直播,则会疏忽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流,必然会降低大学生的桥接型社会资本。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的社群活动减少,有可能导致大学生脱离现实中的生活圈,沉迷于网络直播中。相对应,使得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减少,降低其人际层面的社会资本。


  2.网络成瘾影响社会资本积累


  如今网络直播连续直播十几个小时成为家常便饭,受众则不间断地守在移动端的另一头观看直播。大学生翘课进行直播,甚至在课堂上观看网络直播时有发生。沉迷于网络直播,追逐资本和名利,人人都想成为“网红”主播。或是在网络直播中花费大量的金钱为喜欢的主播送道具礼物,期望通过网络直播与主播产生联系。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产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们桥接型社会资本的降低,严重者更是对粘合型和维持型社会资本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使得大学生的公众参与度降低,社会行为减少,对社会缺失责任感。


  五、对策与建议


  (一)引导大学生规范从事网络主播职业


  在移动网络的时代,社会资本的吸引、入行门槛的降低,人人都有成为主播的可能。不少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广泛的学识、过人的才艺,更容易在其中脱颖而出。因此校方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正确地了解网络直播这个行业,进行职业道德和伦理的培养。大学生选择网络主播职业作为就业方向,则应当规范地进入网络直播行业,以避免网络直播中的乱象,积极推动网络直播发展。大学生规范从事网络主播职业,既拓展了自身的就业选择,又缓解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引导大学生观看积极向上的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逐渐成为大学生社交活动的重要选择,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若能被加以积极的引导,则对推动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有积极影响。引导观看如突发事件、国家大事、社会事件等方面的网络直播,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获取,则能使其积极地开展公民行为,提升公民参与。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能够受到积极的引导,在线下也能有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社会事件。


  (三)规范网络直播平台


  前文中提到,网络直播时长从几十分钟至十几个小时不等,大学生在观看网络直播上花费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其他社交网络上的使用时间。过于投入网络直播,将疏远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网络直播的随播随看固然是其优点之一,但网络直播行业需规范化才能得到更为长远和健康的发展,如规范直播时间、直播时长等。网络直播行业走向规范,才能为大学生在网络直播平台中积累社会资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