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散文教学的难题

2022-06-08

有学生向我推荐了一篇题为《下山才算成功》的散文,说是写得不错。拿来一看,文章大意为:一般人们,把在登山过程中攀上巅峰当作成功的象征,然而在登山家看来,登顶只算是实现了目标,却不能叫成功。有记者采访登上珠峰的运动员,问他:“什么叫成功?”他说:“下山才算成功。”由此,作者感慨:什么是成功?首先是活着;其次是登山家所储存的体能和勇气够不够下山的使用。进而联想:上山和下山,也适合于观察那些走红的新闻人物,看他在八面风光之中是否谨慎,是否骄狂。之后展开说理:运动员要下山,做官的要下山,人人都有下山的时候。正当中年,老年悄至,算不算下山?算。不少进入老年的人没有掌握下山的要领,因而不幸福。结论为:下山是比赛的后半段,也是接近终点的一段,它才是真正成功的标志。

诚如我的这位学生所说的,这是一篇不错的文字。不过仔细想了一下,似乎又觉得有些不足。文章从运动员的上山下山谈起,联系至人生的“上山下山”,说出了善始善终才是成功的道理。这样的叙述其实有些程式化,而阐明的道理也有千人一面之感。这让我思考怎样才算是一篇好的散文的问题。

按照文学原理的解说,散文作为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包括拿历史作题材的历史散文,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探讨人生真谛的杂文随笔,与新闻相结合的报告文学,同地理相结合的游记,以及和其他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科学小品等。如果说,诗歌偏重抒情,小说塑造人物,戏剧展开冲突,那么散文则兼而有之。

要说好的散文的标准是什么,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真情,有人认为是平淡……难以概括出能涵盖一切的标准答案,这就给散文教学带来了难题。既然好的标准,各人有各人的解释,那就不妨从需要避免的问题入手。

没有真情的散文不能算是好的散文。这里所说的真情是指作者没有亲身历练过的情感。没有亲身历练过的情感,说起来总会有些隔膜,表现在文字里的“真情”就有“同质”的弊病,没有“独特”的气质。同样是表达“母爱”这一主题,史铁生的《合欢树》就有令人震撼的情感力量,因为史铁生在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母爱”,是他亲身体验出来的。作者因为年纪轻轻就陷入瘫痪,情绪变得非常狂躁,总是想方设法地要找一个可以让自己“清静”的地方,而对母亲的不断“跟踪”感到厌烦,当时的他,丝毫没有理解这是母亲对他的爱。多年之后,他成名了,需要和母亲分享他的成功的欢乐,而母亲却已离他而去,此时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感情的悲喜,精神已经成长到一定的高度,回头认识到母爱的无可替代时,只能在回忆中去品味其中的幸福与苦涩。很多表现“母爱”的散文,之所以缺乏这种催人泪下的感情力量,在于作者没有史铁生这样的特殊经历,或许可以借用其他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但终究是间接的,“真”就有缺憾。

只是卖弄知识的散文不能算是好的散文。有些散文乍看之下,繁花迷眼,但也只是“繁花”而已,没有实实在在的“果实”。写散文当然需要丰富的知识作铺垫,不过丰富的知识也只是养料,如果不能孕育出不俗的思想,“养料”就成了“废料”。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学小品,涉及到荔枝的形态和果实与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引用的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二十多处,却没有卖弄知识的嫌疑,因为这些引用增强了一般人们对于荔枝的可知。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是为了整体介绍荔枝的形态,当然古人对于荔枝的认识有正确,也有错误,又有语焉不详的地方,作者都给予了辨正,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用郭明章(朝代不详)的“飞焰欲横天”(《荔枝》诗)、邓肃(北宋)的“红云几万重”(《看荔枝》诗),是为了说明荔枝的颜色令人赏心悦目;引用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方面印证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讽喻杨贵妃的奢侈生活来表现荔枝的珍贵。充实文章内容的同时,主要还是为了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同时增添情趣,丰富情感。如果不是为了这样的目的,只是为了充实内容罗列材料,成了堆砌,文章也就会失去“生命”的光泽。

趋时的迎合潮流的散文不能算是好的散文。正因为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浮在表面的现象未必是其本质。既然如此,认识生活的本质就需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反复的过程。匆忙地撷取几个花朵,以为就能反映整个春天,难免会有以偏概全的失误。当然不排除有些趋势和迎合潮流,并非是作者的天真幼稚,而是有其深意焉,那就不是文品的问题,而是人品的问题了。鲁迅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评论白莽(即殷夫)的诗歌,就没有趋时也不迎合潮流。其一,白莽的诗多取材于革命斗争,为无产阶级讴歌,与当时的诗歌主流格格不入:“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所谓的“有别一种意义”,未必是当时的人们都能认识清楚的。趋时的迎合潮流的评论家,不会关注这些“微光”和“萌芽”,为这样的“东方的微光”和“冬末的萌芽”张目造势。反其道而行之,这在当时显得那么得不合时宜,甚至有被杀头的生命危险。然而鲁迅对此却是义无反顾,评论白莽的诗,显然已经超出了评论一个作家的范围,成了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为揭露左联五位青年作家(白莽、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被反动派枪杀的暴行,鲁迅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来表达对被害革命青年作家深沉的爱,以及对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革命青年作家的恨。其二,单就诗歌的艺术而论,或许白莽的诗与“圆熟简练”“静穆幽远”有相当大的距离,被那些自称“某某派”的诗人所不屑,但鲁迅则是不吝其辞地以予赞扬:“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需要避免的问题还可以举出一些,其实也就是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由此,又让我想到了散文作家(散文写作)和小说作家(小说写作)之间的龃龉。中国古代,做散文的鄙视写小说的。当年韩愈写了一篇类似小说的文字《毛颖传》,引来了一片指责声。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为了抬高小说的文学地位,不惜在长篇小说里,增添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以此彰显作品的文学价值。现今,写小说的轻视做散文的,好像散文成了人人都可创作的“游戏文字”。曾是鲁迅的挚友林语堂因为“好心”地劝鲁迅多写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招致了两人的友谊就此断裂。鲁迅写过一篇《做杂文也不易》,为的就是给“杂文”(散文的一种)正名:“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从高超的学者看来,是渺小,污秽,甚而至于可恶的,但在劳作者自己,却也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和人生有关,并且也不十分容易做。”问题不在于“大”和“小”,“长”和“短”,是看能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能不能对社会现实有所裨益。

“不十分容易做”,就是写散文要避免“不真”、“卖弄”、“趋时”、“迎合”的弊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囊括了90余部小说,被称为是反映法国19世纪前期社会面貌的百科全书,而鲁迅的杂文集,共16本,可能从文字的字数上衡量,比不上巴尔扎克的数量,但谁又能说,鲁迅的杂文不是反映中国20世纪前期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呢?

如此,什么是好的散文,也许可以明了了。

 

(作者单位: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