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论赵翼以“创新”为标准的诗学谱系建构

2022-06-08

摘 要:赵翼是清代重要的史学家、诗歌评论家与诗人。其诗学观念主要见于《瓯北诗话》之中。赵翼尊重古代诗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诗学理念。他以创新为标准确立一套“正统”谱系,对前人诗歌进行新的规整与评析。

关键词:《瓯北诗话》 创新 谱系

无论是宗唐,还是宗宋,传统诗学都是确立了一个诗歌的正统,并将其当作诗歌发展历史中的顶点,也是后世诗人应该努力达到的最高标准。诗人想要写出符合正统的诗歌,就要向符合正统诗学要求的古人学习。只是各家在学习古人的具体要求上有所不同。

赵翼对诗学传统是十分尊重的。他承认唐诗的正统地位,例如,他认为,吴伟业的诗歌就做到了“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宗派既正,辞藻又丰,不得不推为近代中之大家。”[1](P130)。赵翼还对与吴伟业同时期的“南施北宋”做了简要的点评,“愚山以儒雅自命,稍嫌腐气,荔棠则全学晚唐,无深厚之力”[1](P146)。在赵翼看来,虽然学习晚唐也能有自己的成就,但是诗学晚唐并不是学诗最合适的道路,晚唐的诗歌与盛唐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实际上, 赵翼并不赞成这种将诗歌分唐界宋的理念,正如其诗所言:“自身已有初中晚,安得千秋尚汉唐?”[2](P1375)但赵翼并不像公安派一样完全否认传统的价值。他认为,正是因为前人做到了创新,他们的诗歌才能流传至今。诗人应该学习和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再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情相结合,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实现诗歌的创新。所以,赵翼并不反对师古。他说:“今平心阅之,五古、五律,则脱胎于汉、魏、六朝、及初盛唐;七古、七律,则参以中唐;七绝并及晚唐。要其英爽绝人,故学唐而不为唐所固。”[1](P124)每个时代的诗歌发展有不同的特点,了解古人,学习古人,但不能被古人已有的框架所束缚。“效颦良可笑,拾唾亦足羞。”[2](P464)一味的模仿而不求新意的诗歌,是没有价值的。赵翼非常反对袭用,他在《瓯北诗话》中提到两条诗病,其中一条就是“古人句法,有不宜袭用者。”[1](P180)很多后世诗人对于前人诗歌的仿作,不但没有写出新意,反而失去了其原来的韵味。

在古代诗学传统的基础上,赵翼以自己的标准确立了一套新的“正统”谱系,来对前人诗歌进行了新的规整与评析。并以此为据,要求后学能以之为师法对象。

谱系,一般指的是记述宗族世系或同类事物历代系统的书,或是家谱上的系统、物种变化的系统。无论是哪种含义,实际上都是一种对事物发展历史的梳理和规整。中国传统诗学中虽然没有提出过“谱系”的概念,但很多诗论家的思想中都有过类似于勾绘“谱系”的表述。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就有云:“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3](P873)严羽重师法、讲求学诗的门径和程序的诗学观点也蕴涵着建构“谱系”的思想。从这之中,我们可以看出,谱系的确立一般是为了加固传统的制约,突出传统中的某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以实现更好地对传统的延续与传承。诗论家在对文学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提炼时,会对传统做出自己的选择,建构一个自己的谱系,以界定其所认为的传统中的“正统”脉络。这种谱系的建立常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能够很好地体现诗论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被大多数人所承认的正统,或是以儒家诗教作为谱系建立的标准,或是把唐诗、宋诗视为诗歌发展历史中的顶点及后世诗人应该努力达到的最高标准,以诗歌对唐音宋调的传承为标准建立诗学之谱系。对“正统”界定的标准不同,对诗歌发展历史的理解也就不同。而赵翼以创新为标准,对传统诗人诗歌进行选择提炼,建立了他所谓的“正统”谱系,这种对于创新的强调和追求,正是赵翼诗学思想的独创性所在。

在《瓯北诗话》中,赵翼选取了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业和査慎行这十家诗人进行评价。这些诗人的时代、创作风格、历史地位各不相同。这种“谱系”与其他诗论家有着明显的不同。从诗人的选定上,就可看出赵翼的创新。最初的《瓯北诗话》在诗人的选择上与现在所看到的并不一样,洪亮吉在看到初稿后,并不赞同赵翼将査慎行单独放为一卷,但赵翼不仅没有将査慎行删去,反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高启和吴伟业。[4]赵翼将当代的诗人与李白、杜甫等人并列于书中,正是看到这些诗人体现出的较强的创造性。

赵翼十分重视创新的意义,他在论及历代诗歌时,也多肯定有所创新的诗人。赵翼突破性地开始正视元代、明代和当代的诗歌。此前人们对于诗歌价值的肯定虽不再只固守于汉魏、盛唐,也逐渐认识到了宋诗的价值,但是元代、明代和当代的诗歌依然没能得到世人的认可。赵翼看到这些时代的诗人虽然整体水平并不算很高,但是他们都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他们的诗歌也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赵翼不仅对这些诗人进行了详细的评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还专门在书中把他们写得比较好的诗句摘录出来。例如,赵翼将高启看做继承李白最为神似的诗人,认为朱彝尊、査慎行的水碓及观造竹纸联句要胜过韩愈、孟郊的联句诗的水平。[1](P31)

在评论传统大家的时候,赵翼的关注重点也与其他人不同。赵翼认为,作诗,就是要表达前人未曾表达过的内容,要用前人未曾使用过的形式。传统大家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创新。赵翼看到了这些大家们在诗歌体裁、格律规范、句法、韵的使用等方面都的许多创新之处。例如,“杜诗又有独创句法,为前人所无”[1](P19),“昌黎不但创格,又创句法”[1](P32)。赵翼甚至注意到,白居易在他的诗集中以格诗和律诗分卷,开创了“格”与“律”的对立。[1](P41)赵翼不仅关注诗歌的形式,更强调内容上的创新。赵翼将《长恨歌》视为千古绝作,认为白居易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有声有色,可歌可泣”地写入长篇古诗之中,使得当时“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调之。”[1](P37)可算得上是一种创新。赵翼还提倡诗歌要写当时的重大历史生活题材。赵翼对元好问的“以宗社邱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1](P117)也很是赞赏。

赵翼还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常常发现诗人还未被挖掘出来的成就,洞察诗人诗歌中不一样的美。在常用来作五言古诗范本的《北征》和《南山》的优劣问题上,赵翼就提出了与黄庭坚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南山》无法与《北征》相比。同时,赵翼还注意到了白居易的五言古诗《游王顺山悟真寺》(即《游悟真寺诗》)要比这两首更为精妙。因为这首长达一千三百字的诗不但做到了景物描写写一处就是一处,不可替代,而且通篇为平韵,逐层铺叙,没有一句多余,比那两首更有难度。[1](P33)

赵翼在苏轼一卷曾对“新”作了定义:“意未经人说过,则新;书未经人用过,则新。”诗人如果做不到创新,那就会陷入“拾人牙后,人云亦云”“抱柱守株,不敢踰限一步”的境地之中,这样是难以自成一家,难以成为诗歌大家的。[1](P63)

由这些可以看出,赵翼是以创新为标准确立他所谓的“正统”谱系的。赵翼不仅把“创新”视为确定一个时代、一个诗人的成就地位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也将其看作诗歌历史发展中应该被巩固延续的传统。“李杜诗歌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P630)诗歌的价值不在于谁是正统,不在于传承自哪里,而是在于创新。而且赵翼的创新观念,不仅是理论上的阐述,还有实践上的要求和探索。用创新的标准评定前人的成果,用创新的理念要求自己的实践。“创新”贯穿赵翼诗学思想的始终。

注释:

[1]霍松林,胡主佑校点,[清]赵翼著:《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2]李光颖,曹光甫校点,[清]赵翼著:《瓯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4]赵兴勤:《赵翼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