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现代汉语双语教学改革初探

2022-06-08

张爱玲

摘 要:为了与国际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现代汉语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势在必行。这一教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要从选用优秀教材、提高教师英语水平、教学形式从实际出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多样化等几方面入手,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双语 教改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参与国际竞争,以便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200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在信息技术等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在接下来的2005年、2007年出台的文件中进一步要求,“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而且还成立了“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工作协作组”。由此可见,国家对双语教学的重视。国家之所以如此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逐渐与国际接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国外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1]。“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系统,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2]所谓双语教学,是指采用母语教学的同时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教学。对于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而言,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原版教材或自编外语(特指英语)教材,在课堂讲授、考核等教学环节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汉语和外语(特指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进行的教学。从长远来看,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际交流。

因此,现代汉语课程双语教学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实施双语教学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一大改革,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何进行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一、选用优秀的教材

任何一门双语教学课程首先要选择一本优秀的教材,优秀的教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选对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开端。由于现代汉语课程一直没有真正贯彻实施双语教学,所以目前国内没有已出版的现代汉语双语教材。自编也不现实,因为没有这方面教学的经验,即使编出来也不适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选择西方原版教材——美国著名汉学家Jerry Norman著Chinese(张惠英曾将它译成中文本,名为《汉语概说》)。该书作为现代汉语双语教材比较合适。它是一本专业性极强的书,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汉语的历史、汉语的方言、汉语的音韵、汉语的文字及汉语语法等几部分,与国内现代汉语教材编写体例基本相同。该书专业术语规范,章节安排合理,由浅入深。由于Chinese是按照西方人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编写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中国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加以适当地调整、加工,使教材具有实用性、规范性、可行性。经过几轮的双语教学之后,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原版教材或自编教材。

二、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

现代汉语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对于中文专业的许多高校教师来说,用流利、纯正的英语授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他们大都持有英语六级证书,但只是英语笔试好,听说能力欠缺,大多是“哑巴英语”,对学生的双语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现代汉语课程的讲解,教师必须提升英语水平。进修培训是提升教师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刘丽华(2008)提出,双语教学教师培训应该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甚至可以通过教师职前培训的方式进行。[3]康淑敏、崔新春(2009)指出,可以采取基于与强校合作的E-Learning 环境下的双语教师培训模式,走“引领—体验—探索—提高”的模式。[4]

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定期安排教师进修培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出国进修培训。学校安排教师到国外进行半年以上的出国进修,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方法手段,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二是国内进修培训。学校安排教师到一些知名高校、单位、培训机构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英语综合水平。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外教的帮助,加强英语听说训练,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作为学校,要做好监督工作,对教师英语水平进行定期考核,以便查缺补漏。教研室也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三、教学形式从实际出发

按照国际标准,双语教学指的是采用外语原版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的教学方式。国外的双语教学起步早,教学模式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沉浸式”模式(Immersion Model),即所有内容全用非母语进行教学模式;“过渡式”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即母语与目的语互为教学主体语言的教学模式;“维持式”模式(Maintenance Model),这种模式比较强调在学习、应用目的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

针对我国双语教学的形式,康淑敏(2008)认为,应根据双语课程的目标和专业课程特点,从课堂教学语言媒介的使用入手,形成由低到高的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即汉语铺垫式、英语引入式、英汉融合式和全英语浸泡式。[5]程昕(2011)提出,应根据课程语言特点,对内容兼容词汇较多的课程宜采用强化型双语教学模式,内容强制性词汇较多的课程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内容兼容词汇和内容强制性词汇相对居中的课程适合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从专业课教学的整体出发,这些模式可以归纳为从低到高的“渗透、整合、思维”递进式双语教学模式。[6]

根据现代汉语课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现代汉语双语教学形式宜采用过渡化教学模式,即从“维持式”→“过渡式”→“沉浸式”逐渐过渡过程,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中文系的学生学习的大学英语是通识性英语,接触不到专业英语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汉语语言学知识,学习英文原版教材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而且,中文系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不够好,若全用英语讲授抽象、难懂、枯燥的语言理论,除了部分英语听说水平好的学生听课没有困难外,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吃力。即使教师英语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不会十分理想。所以,一开始,先采用“维持式”模式教学,即:使用外文教材,以中文为主进行教学,只是在一些概念和术语方面使用外语。这就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使学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迫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英语学习。待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运用“过渡式”模式教学,即:一半用英语,一半用中文进行教学。直到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较高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浸润式”模式教学,即:全部用英语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接近学期末才能使用。

这就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英文教材,熟悉一些术语的英文名称;课堂上认真听讲,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查缺补漏。在师生双方的共同配合下,现代汉语双语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普及开来。现代汉语课程是概念性、知识性较强的课程,更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不但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便于学生做笔记,加深理解。为了避免用英语讲授单一、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辅以音频、视频、图片等手段进行教学。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二来,加深对抽象语言知识的理解、记忆。比如,讲授“文字”章汉字的演变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字(如“饮”“龟”“鱼”等字)的演变过程做成动漫效果,一步步地把演变过程展示出来,图文并茂,既有视觉效果,又有听觉效果,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再如,讲授语音的发音部位知识时,播放真人发音视频,把每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迅速、便捷地掌握知识。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现代汉语双语教学难度大,内容多,仅凭每周两堂课的时间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有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网络课堂来解决这一问题。在网络课堂里,学生可以下载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及图片、课后练习、往年试卷等内容。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上网自学,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

五、教学方法多样化

现代汉语双语教学不能一味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太多,信息量太大,只会让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疲劳。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适得其反。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法、讨论法、自讲法。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股脑地把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有些知识要通过启发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比如,讲授现代汉语的四个特点时,教师应通过举一些例子,启发学生概括出特点。因为学生经过大脑思考后获得的知识更易于牢记。讨论法在现代汉语双语教学中十分有效,大家一起讨论,既拓宽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教师以时、体、态为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它在现代汉语与英语中的异同。讨论结束,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发言,老师最后总结,详细列出异同点。这样学生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除了启发法、讨论法外,自讲法也是很不错的教学方法,只是有些教师比较保守,不敢尝试此法,一来担心影响教学进度,二来担心影响教学效果。所谓的自讲法,是指教师让学生当老师上台讲课的方法。教师提前安排某个学生讲授的内容,让学生课后准备。这样,学生为了满足好胜心,为了面子,课后会主动查阅大量的资料,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在备课的过程中,学生就慢慢把新知识掌握了,胜过老师讲授的效果。其他学生也会认真地听讲,观赏“老师”的水平,以便胜过他。这种心理也驱使学生无形中掌握了知识。教师只要做必要的点拨即可。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真是“一举三得”。

总之,现代汉语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掌握汉语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能够通过英语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本研究得到江苏师范大学教改项目[2014JSWJG]的资助,特此谢忱!)

注释:

[1][英]理查兹等:《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2]W.F.麦凯,M.西格恩,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1989年版。

[3]刘丽华:《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重庆为视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康淑敏,崔新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双语教学实践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9年,第3期。

[5]康淑敏:《从教学语言运用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以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实践为例》,外语界,2008年,第2期。

[6]程昕:《课程语言特点与双语教学模式选择实证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2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辛禄高.现代汉语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4).

[2]陈如.新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双语式教学[J].语文学刊,2006,(3).

[3]方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

[5]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6]麻彩霞.高校蒙汉“双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张爱玲 江苏徐州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22111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