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诗经》中恶草的特性及其文化寓意

2022-06-08

蔡萌萌

摘 要:《诗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花草树木的世界,这些草木不是冷冰冰的客观实在,而是与人民的生活情感相关的物象。前人对于《诗经》中的植物有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草在《楚辞》中被划分为善草和恶草,王逸《离骚序》云:“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诗经》中也有类似倾向,“恶草”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和文化内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诗经》 恶草 特性 文化含义

恶草在《汉语大字典》中有一个解释是“有害的草,毒草,常比喻邪恶者。《诗经》中先民将妨害农作物的草当作“恶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恶草”的性质和文化内涵。

一、有害的草,在庄稼中妨碍植物生长

《诗经》中多次提到农业生产中锄杂草的诗句。《小雅·信南山》“畇畇原隰”,《大雅·生民》“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茨”在诗中表示一种田野杂草,需要铲除以利农作物生长。《周颂·良耜》“其鎛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田里的杂草影响禾苗的生长,故杂草就成为百姓眼中的恶草了。这里的“荼”,朱熹:“先儒說荼,但云苦菜,莫詳其為何物。”清·顾镇《虞东学诗》:“据《爾雅》注引此詩,以解委葉。攷《爾雅》又有蒤,虎杖之目。”“蓼”,孫炎曰:“虞蓼是澤之所生,故為水草也。蓼是穢草,荼亦穢草,非苦菜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蓼”是“苦菜”,清人張敘《詩貫》:“荼、蓼皆苦菜,可食,此則辣荼之屬。”经过分析,这里的“蓼”应为《本草纲目》中所说的“水蓼”。蘇恭曰:“水蓼生下濕水旁,葉似馬蓼,大於家蓼,莖赤色,水挼食之勝於蓼子。李時珍曰:‘此乃水際所生之蓼,葉長五六寸,比水葒葉稍狹,比家蓼葉稍大,而功用仿佛。’”

“稂”和“莠”也是恶草。《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狼尾草古名“稂”,《六家诗名物疏》:“罗氏曰:‘稂,恶草也。’”狗尾草古名“莠”,《尔雅翼》云:“莠者,害稼之草。”《國語》注云:莠,似稷而無實。“稂”形态与禾黍类相似,常杂生在作物中,不易区分。“莠”也类似,在幼年时形似禾稼,苗叶及成熟花蕊都类似小米,幼苗时二者不易区分,常形成田中杂草。后人将“不稂不莠”引喻为不成材、没有出息。

二、恶草不一定是和坏人联系在一起,它们的出现往往和缺憾的心境有关,描写忧愁烦恼的情绪,凭借草抒发愁怀

《诗经》中有许多弃妇诗描写弃妇的怨恨与不满情绪。例如《邶风·谷风》主旨是借葑菲之采,诉弃妇之难。“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说明女主人公被抛弃后的痛苦心情。“荼”,陆玑《诗疏》云“荼,苦菜,生山田及澤中,得霜甜脆而美,所謂堇荼如飴”,可见弃妇对比自己的生活,觉得荼甘甜如荠,用借喻的手法表现女子的辛酸。《小雅·白华》是一首弃妇写的怨诗。究竟这里的弃妇是不是申后不能确定,但这里的弃妇应是贵族女子。因为诗中“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这是发生在宫廷中的事情,女子思念男子,而男子却对女子怒气冲冲。“菅”即芒草,多年生草本,叶子细长而尖。其茎高可达三米,自古以来可作卧席。茎叶可制成绳索或草履,茎秆可构筑篱笆。芒草繁殖力极强,常侵入农地,农人视之为杂草。《白华》前两节“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肚兮。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歌是说菅、茅本是相亲相束为用,夫妇应彼此相爱如此。但女子的丈夫却遗弃了她,使她独处空房。以物喻人,表现了女子的辛酸。

《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这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读全诗,此诗应是一个少女思念少年,久久不见,对方已由小孩长大而感发的诗歌。主人公应该是两个青年夫妻,他们建立了小家庭,可婚后不久,丈夫被拉去当兵,一去多年不回家。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家,尽管勤劳劳作,田里的狗尾草仍然长势茂盛,越来越多的良田变成荒地,于是出现诗中的“无田甫田,维莠骄骄”。这里的“莠”写出了女主人思念丈夫,心力交瘁,内心的苦痛到了无法排遣的地步。

《小雅·我行其野》中与樗这种恶木与蓫、葍两种恶草关联的是主人公的悲惨婚姻和不幸遭遇。樗,即臭椿,皮较粗,木质疏,木材色白,叶有恶臭。臭椿的木材一无是处,形状不佳,材质疏松易裂朽,不但无法“入栋梁”,也不能制作器具,属于“恶木”之流。在《我行其野》中以“蔽芾其樗”以生长的臭椿来兴婚姻的失败,感叹遭人遗弃的命运。蓫,即羊蹄菜,仲春时生,多食致人下痢,味苦,“滑而不美”,故被古人认为是“恶菜”。葍,即旋花,“有臭气也”,田野甚多,很难锄治,属原野杂草。此诗借“蓫”和“葍”两种恶菜来比喻遇人不淑与遭人遗弃的处境。

三、用恶草讽刺时政

《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其果实布倒钩刺,繁殖与适应力极强,与“薋”即蒺藜均被视为恶草,两者种子都有刺,用以比作小人。《六家诗名物疏》“羅願云:幽冀謂之襢菜,其實如?耳,而蒼色,上多刺,好著人衣,一名葹,《離騷》以喻小人,所謂‘薋菉葹以盈室’是也。”此诗是一首思妇诗,主人公心中想念丈夫而不得,采卷耳也采不够一筐。下三节运用想象手法,运用许多忧伤的意向,表明在外丈夫的服役之苦和对家人的思念。

茨,即蒺藜,《本草纲目》中“宏景曰:多生道上及牆上,葉布地,子有刺,狀如菱。而小長安最饒人行多著木履,今軍家乃鑄銕作之,以布敵路,名鐵蒺蔾。”其果实长有尖锐的毛刺,常生长在田野沟坡或屋子前后,人走在上面,常刺痛人的脚,而其果实也容易附到衣服上,很难拿下,令人痛恨。《鄘风·牆有茨》“牆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言之丑也!”卫宣公死,宣姜与庶长子顽私通,生子五人,乱伦于后。茨者,蒺藜之草,这里以此草为比,揭露和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

《小毖》是《周颂》的短篇。孔颖达《毛诗正义》:“《小毖》,诗者嗣王求助之樂歌也。謂周公歸政之後,成王初始嗣位,因祭在廟而求羣臣助已,詩人述其事而作此歌焉。”近代学者多从此说,认为此诗是周成王的自警之词,要谨小慎微,防患于小,以免小祸致大祸。《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蓼是有苦辣味的草,这里用于指周成王年轻而处于辛苦之地,希望贤臣能助他一臂之力,治理好国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

[2]刘毓庆,李蹊.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3.

[3]周雪梅.《说文解字·草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6.

(蔡萌萌 山西太原 山西大学文学院 03000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