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略述苏轼黄州时期的词作特色

2022-06-08

豆 争

摘 要:在“乌台诗案”以前,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是苏轼的主流思想。但是,经历过险些使其丧命的“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黄州。开始时,内心极度恐慌,之后慢慢地走出低谷,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佛老思想成为苏轼思想的主流,淡然、旷达成为他这一时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苏轼 黄州 佛老思想 超然旷达

苏轼是世人公认的旷世奇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但苏轼似乎生不逢时,踏上仕途不久便因新旧两党政见不合而请求外任,而且常常因怀才不遇而感慨良多。在“乌台诗案”以前,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占据苏轼思想的主流。这在其第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东坡时任密州太守,曾因旱灾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行官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一首出猎词。此时的苏轼,虽然不被重用,但仍是一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士,梦想着像周郎一样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仍然是其思想的主流。

同样是豪放词,被贬黄州以后所写的,被誉为“千古绝唱”,也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豪放词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却截然不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游览了黄州西北的长江边的赤鼻矶后,写下了这首有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知道,历史上建安十三年(208)孙刘破曹的赤壁之战,发生在湖北嘉鱼县,彼“赤壁”并非此“赤鼻”,这一点,才子苏轼不可能不知道。可见,苏轼不过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看到的同样是大好河山,想到的同样是三国周郎,也许心中还会闪过瞬间的建功立业的豪情;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轰轰烈烈的情感再也回不来了。“乌台诗案”以后,仕途空前失落,境遇尤其险恶,残酷的政治现实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如今早生华发,一事无成,除了自嘲多情、自伤幻灭之外,也只有以杯酒酹江酹月了。于是,人生如梦,消极遁世的佛老思想明显占据了苏东坡的内心世界,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也便显得淡然、旷达了。

的确,苏轼是个天才,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凡人。险些使其丧命的“乌台诗案”又怎能不使其思想发生根本的转变呢!死过一次的苏轼还怎能保持先前那种建功立业的豪情和霸气呢?从此,苏轼的创造中出现了一些以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为主旋律的词作,如《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

这些词有的感叹人生的短促、年华的易逝、世态的炎凉;有的借物喻人,悲叹自身的孤独寂寞,无人怜惜;有的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的心境。既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又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一个“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多么的孤独,又多么的无奈!但是,苏轼可以被打倒,却不会被打败。正所谓“诗家不幸文章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请看下面的三首词: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

元丰五年(1082)九月,苏轼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深夜归来,因为“敲门都不应”,所以“倚杖听江声”,继而规划了自己以后的生活蓝图:“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多么超然,多么飘逸,又多么富有浪漫情调!读者似乎看到了一位风神潇洒、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苏东坡正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飘然而去,慢慢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当中。这首词写出了谪居中的苏东坡的真性情。世道是险恶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是,苏轼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儒家的那种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思想暂时隐退了,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佛老思想成为谪居黄州时期苏东坡创作的思想主流。而且,诗的艺术手法也更加高妙了。正像他自己反复强调的“美常在酸咸之外”一样,好的作品,表面看好似随意而就,没有规矩,但越欣赏就越觉含义深远,匠心所在,也使读者倍觉清新。

下面这首《定风波》同样能表现这种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佛老思想,也同样能让读者感觉到词人在艺术手法上的匠心独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能处之泰然。多么的超然!多么的旷达!那么,如何才能“也无风雨也无晴”呢?那就只能“归去”,只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了。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至少不会再像那飘渺的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了。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苏轼终于走出了人生低谷,走出了孤独的困境,走出了“乌台诗案”的阴影。透过这首词,读者能清晰地看到苏轼那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看到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在黄州期间,苏轼还写过很多记述自己恬淡生活的作品,比如与太守徐君猷宴饮的词作,与朱寿昌等同僚来往的词作等等。的确,此时的苏轼真正融入了自然:思想超然了,艺术旷达了。正是这种超然、旷达,使苏轼度过了在黄州的艰辛日月。在黄州,苏轼的思想更加成熟了,在黄州,苏轼的心灵找到了归宿。“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这就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的境界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渊明等编著.历代文豪传[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2]徐培均选注.苏轼诗词选注[M].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3]林语堂.林语堂文集(第六卷)·苏东坡传[M].作家出版社,1997.

[4]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5]周汝昌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6]李灵年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析[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7]郑洛主编.文学短论鉴赏集[M].百家出版社,1993.

(豆争 江苏省泗洪县瑶沟中学 223900)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