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语域理论视角下《生死疲劳》中的权势关系构建

2022-06-08

赵丽丽 成汹涌

摘 要:语言的选择取决于交际双方权势关系的相互作用,权势关系既寄寓语言又反过来受语言的影响。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域下,运用语域理论分析《生死疲劳》中的权势关系构建。研究发现: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通过语旨、语式与语场三个变量的构建,影射了人物无时无处不在建构和维护自己的权势地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生死疲劳》 语域理论 权势关系

一、引言

《生死疲劳》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仅用43天就完成的长篇巨著,于200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凝结了莫言40年以上的心血,也是莫言自己最中意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生死疲劳》运用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和六道轮回的佛教观念的完美结合展示了中国乡村从解放初期到新世纪前后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探索了世间的喜与悲、生与死、痴迷与顿悟。

莫言凭借《生死疲劳》获得了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纽曼华语文学奖。文学评论界把这本书誉为“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1]。这样一部惊世骇俗的巨著自然会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如论《生死疲劳》的土地情结[2]和民间立场[3];《生死疲劳》中的农民形象[4]和历史文化内涵[5];及《生死疲劳》的叙事艺术和文体特征[6]和英译研究[7]。本文从语域角度解读《生死疲劳》中的权势关系构建,旨在探索在以政治话语为主的背景下人物的语言如何体现其权势关系,及二者相互制衡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权势(power)及有关概念是由社会心理学家 Brown 引入到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Brown[8]认为权势是“至少两个人之间由于在同一领域不会有权势的情况下导致的不对等关系”。“权势也可以理解为一方对另一方有意施加的可预见性影响的能力”[9],主要由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辈分及性别因素造成。简而言之,权势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的不平等关系。根据Foucault[10]的观点,哪里有语言哪里就有权势,权势是话语运作无所不在的关键性支配力量。在言语交际中,权势方会比较强势,而非权势方则处于从属地位。“权势关系对言语行为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对说话内容的限制;2.对参加者之间社会关系的限制;3.对参加者在话语中占据主体地位的限制”[11]。权势关系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换言之,权势关系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掌握权势的一方会一再强调他们的权势,而非权势方会试图争取权势,这也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可以说权势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始终在社会斗争中赢得、维护或失去[11],这也决定了权势关系的动态性和相对性。权势关系既隐藏在语言之中又反过来受语言的影响,而语言的使用与变化取决于语域。

语域理论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12]首次提出,源于应用语言学的“语言变体”。“语域理论是指语言的使用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13],而语域这一术语指“使用中的变化”,包括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场指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及描述的内容;语旨指交际参与者及交际双方的关系,包括他们的身份与角色等;语式指交际中使用语言的方式,如书面语或口语等[14]。三个变量分别对应于概念、人际与语篇纯理功能。Martin[15]发展了语域理论,在Martin的模式中,语旨包括三个基本变量:地位、接触与情感,这里的“地位”(交际双方在文化社会等级体系中的相对位置)相当于权势[16]。地位/权势是语旨中的一个变量,且受到接触与情感的影响,例如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由权势导致的差距;感情投入的越多,丧失的权势越多,可以说身份差距和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与语言的选择密切相关[17]。权势与语旨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而语域的三个变量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18],这也决定了语式与语场会对交际中的权势关系产生影响。不同的语场中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也不同,如甲方是医生,而乙方是工程师,在讨论病情时甲方是权势方,在讨论工程建设时乙方为权势方。语式是交际媒介在社会符号上的反映,在交际过程中参与者可以选择一定的语式来构建、维护自己的权势地位,如选择文明高雅的书面语以建构自己的权势地位。

三、《生死疲劳》中的权势关系构建

《生死疲劳》讲述了现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变形记,以政治话语为主的年代为背景,透过土地改革、合作化、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带有政治烙印的字眼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发展历程。《生死疲劳》以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为主线,以动物的躯体,人类的灵魂,审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如解放、合作、改革和开放等都带有时代烙印。他们都是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其中有人满怀政治抱负向主流社会靠拢,而有人坚守脚下的土地抵抗主流社会,他们不断的追逐、玩弄、抵抗、屈从权势,但最后一切来自于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19](P509)。在那样一个阶级意识突显的年代里,权势关系瞬息万变,而语言的使用是实现权势关系最基本的形式,那么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如何在语言中体现?语言又如何影响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这也是选择此语篇的原因和出发点。

(一)《生死疲劳》中语旨构建的权势关系

在第一部第三章中,西门屯的最高领导人洪泰岳去质问蓝脸并逼他入社,被蓝脸拒绝后恼羞成怒,而蓝脸的妻子迎春向洪泰岳哀求,对话如下:

(1)“洪大哥,您千万…”

“不要大哥长大哥短的,”洪泰岳轻蔑地…对迎春说,“我是书记,我是村长,我还兼着乡里的公安员!”

“书记,村长,公安员,”迎春怯声道,“我们回家就商量…”[19](P22)。

洪泰岳是高密东北乡资格最老的地下党员,也是他在土改时宣布将地主西门闹正法,在革命期间立过汗马功劳。而迎春原是西门闹的小妾,后来改嫁蓝脸,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迎春是根不正苗不红,毫无社会地位可言的。因此权势关系就出现在二人之间的对话中。迎春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洪泰岳噎回去了,而他对于迎春称他为“大哥”极为不满,一再重申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迎春只能重复洪泰岳的话,不敢多言半句。权势方洪泰岳由于其社会地位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可以决定说什么及怎么说,而非权势方迎春只能随声附和。但由身份地位造成的权势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受接触与感情因素的影响。在第二部第十九章中,西门金龙劝蓝脸入社时,时而彰显自己的权势时而隐藏。西门金龙是西门闹与迎春之子,西门闹死后蓝脸成为其继父并将其抚养成人。西门金龙本应感激蓝脸的养育之情,但由于两人的政治立场不同,逐渐产生嫌隙,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也让二人的对话产生微妙的权势关系:

(2)“爹,”金龙说,“…但我还是叫你一句爹。”

爹摆摆手说:“…千万别叫…”

“蓝脸,”金龙说,“我只说一句话…你俩一起入社。我现在说了算…决不让你干一天重活…您该享点清福了。”

“我没有那福气,”爹冷淡地说。

“你爬上平台…望望,”金龙说,“您望望高密县…这个黑点就是你!”[19](P172)。

作为高密县银河公社的西门屯大队革命委员会主任,西门金龙完全可以采取强制手段逼蓝脸入社,正如蓝脸自己所说:“金龙还是有几分良心的,他完全可以组织人把我弄死…但他心软了…”[19](P173-174)。在对话的开始金龙不情愿地叫蓝脸爹,觉得他不配,因为二人身份悬殊甚大,一个是革命委员会主任,一个却是全县唯一的单干户,人民公社的敌人。但蓝脸对他有养育之恩,就勉强叫一声爹,而蓝脸对此并不领情,金龙随即直呼其名,凸显了自己的权势。但在接下来一段苦口婆心的劝说中有用到“您”字,可以说金龙有意隐藏自己的权势,毕竟面前站的是自己的父亲。这一感情因素让非权势方蓝脸掌握了话语权,因为每次金龙开口他都用极短的话噎回去,使金龙不得不转换话题。

(二)《生死疲劳》中语式构建的权势关系

洪泰岳长期参加革命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好口才,当他劝蓝脸入社时说蓝脸应该娶苏寡妇,蓝脸反问他为什么不与她结婚?这一句话噎的洪泰岳无言以对,看似失去了主动权,但其良好的语言素养让他义正言辞,并化被动为主动,对话如下:

(3)“老洪…你为什么不与她结婚?”

“…蓝脸,我代表党,代表政府,代表…给你最后一个机会…希望你悬崖勒马…迷途知返,…识时务者为俊杰…”[19](P21)。

在这一段话中,洪泰岳用了“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和“识时务者为俊杰”等一系列书面语和文言词汇,他尽量用文明标准的语言以彰显自己的权势。就连在与庞抗美对峙中也都用了书面语,如“勾搭连环”“狼狈为奸”等。而当时的洪泰岳已经不是高密县的领导人,社会地位比庞抗美低,为挽救这一劣势地位,洪泰岳在骂庞抗美时也没有选择民间的俗语,而是带着知识分子的腔调,他试图在语言上弥补社会地位上的劣势。

(三)《生死疲劳》中语场构建的权势关系

在牛犟劲的第十九章中,蓝解放想参演金龙排的戏,参加红卫兵,便向其询问排戏的情况,对话如下:

(4)我支支吾吾地说:哥…我想…我想演那个叛徒…

他眉毛上扬…用极蔑视的口吻说:你没有资格!——为什么?…我反到没资格?

——吕秃子是雇农子弟…就是死路一条!哥四下里看看…压低了声音对我说:…一家单干户…吊在树上活活打死…等群众觉悟了…也不愿嫁给一个单干户。”[19](P168-169)。

西门金龙所谈内容是为什么不让蓝解放参演和单干户的下场。作为西门屯大队革命委员会主任,西门金龙自然知道其中的内幕,因此用了四百多字跟蓝解放解释,而蓝解放却一句话都插不上。二者对此话题所占的信息量严重失衡,导致权势关系的出现。西门金龙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话题以建构和巩固自己支配性的权势地位,而蓝解放对此无从得知,则处于附属地位。

四、讨论

《生死疲劳》着重讲述了以西门屯为代表的乡村人的生活变化和身份变迁,以上分析影射了在如此喧嚣的年代,即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也被社会主流意识所洗礼和改造,他们搞经济运动,搞政治斗争,言语中充斥着权势话语,其中洪泰岳和西门金龙最为典型。洪泰岳习惯于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压制他人,经常把代表党代表人民之类的话挂嘴上,把其权势寄寓语言之中;他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却选择书面语形式而没有选择口语化的形式与农民交流,以建构和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即使在恼怒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口不择言,依然用知识分子的腔调以瓦解对方的权势地位。西门金龙受感情因素的影响,在与其父亲交谈中没有完全彰显自己的权势,而在与其兄弟的对话中,他选择自己所熟知和有利于宣扬自己意识形态的话题内容,以建构自己支配性的地位。他们不断通过语旨、语式和语场建构自己的权势地位,可以说他们都是政治和权利的奴隶,内心权利欲望的膨胀让他们迷失了自我。价值观的混乱和理性的缺失让他们肆意妄为、口出狂言。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异化让他们的权势观念溢出,处处使用权势话语,时时不忘建构和维护自己的权势地位。

五、结论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探讨了《生死疲劳》中权势关系的构建。研究表明,语篇中权势关系的构建分别体现在语旨、语式与语场三个变量中,权势关系的形成与相互制衡映射了在以政治话语为主的年代里人们对权势的痴迷。但权势是动态的、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人们可以随意夺得或分享的东西。权势欲望使人陷入贪、嗔、痴的生命困境,正所谓迷己为物,失于本心,这也和莫言选择“生死疲劳”作为书名的用意相契和。

注释:

[1]李敬泽:《“大我”与“大声”——<生死疲劳>笔记之一》,当代文坛,2006年,第2期,第4-6页。

[2]杨婷:《走不出的高密东北乡——论莫言<生死疲劳>的土地情结》,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266-269页。

[3]梁小娟,陈祖如:《偏离于民间立场之外——评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96-99页。

[4]杨齐:《“落后”农民形象的嬗变——以欧阳山<前途似锦>与莫言<生死疲劳>为例》,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期,第92-94页。

[5]孙子雅:《月下那抹高贵的蓝——从蓝脸形象看<生死疲劳>的历史文化内涵》,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68-69页。

[6]高培华:《<生死疲劳>的叙事艺术和文体特征》,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7]邵璐:《翻译与转叙——<生死疲劳>葛浩文译本叙事性阐释》,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第6期,第96-101页。

[8]Brown R.W.&A.Gillman.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Sebeok T.A.(ed.).Style in Language, Cambridge:MIT Press,1960:252-282.

[9]Wrong,D.H.Power:Its Forms,Bases,and Uses,Oxford:Blackwell,1979.

[10]Foucault,M.The History of Sexuality,Trans.Robert Hurley.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8.

[11]辛斌:《语言 语篇 权力》,外语学刊,2003年,第4期,第1-6页。

[12]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Baltimore:Edward Arnold &University Park Press,1978.

[13]卫岭:《语域分析:理论与实践》,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2期,第22-26页。

[14]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15]Martin,J.R.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Amsterdam:Benjamins,1992.

[16]赖良涛:《语言与权势构建》,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第3期,第159-163页。

[17]朱永生:《权势因素与同等关系在称呼语中的表现》,外国语,1990年,第2期,第41-45页。

[18]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莫言:《生死疲劳》,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赵丽丽,成汹涌 河南郑州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45000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