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汉语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研究述评

2022-06-08

张迎宝

摘 要:从研究内容、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三个角度出发,对近三十年来汉语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发展趋向与有待探索的课题进行预测和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汉语中介语 篇章信息结构 二语习得

信息结构是篇章建构的核心要素之一。该要素一直是留学生篇章建构、习得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留学生篇章信息结构建构中存在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其后,不断有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与分析。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汉语篇章本体研究的蓬勃发展,国外先进理论的引介以及大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立,针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些成果不仅进一步深化了该领域的研究,而且大大提升了我们对留学生篇章习得机制的认识。本文拟对该领域研究的内容、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一、研究内容

从收集到的材料来看,学界对汉语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介语语篇的微观信息结构;二是中介语语篇的宏观信息结构。

(一)汉语中介语篇章微观信息结构研究

1.微观信息结构构建偏误研究

(1)表层语言实现形式偏误分析。该类研究主要关注汉语中介语篇章微观信息结构实现为表层线性语言结构时出现的衔接连贯偏误。具体研究涉及到以下6个方面。

照应与指称。曹秀玲(2000),肖奚强(2001),杨春( 2 0 0 4 ) , 徐开妍( 2 0 0 7 ) , 徐开妍、肖奚强(2008),吴若愚(2009)等学者都注意到留学生在进行信息结构表层形式的线性构建时存在先行词、照应语缺失、冗余,照应语指代不明,照应类型误用,指称词遗漏、冗余、误用、混用,指称对象缺失、模糊等问题。在这些研究中,对照应、指称偏误类型的归纳,各类型使用频率的统计以及对不同阶段留学生照应、指称使用规律的探索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替代。代替与照应、指称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学者在分析照应、指称偏误时往往涉及到替代偏误类型的分析(张述娟,2003;彭恒利,2003;陈晨,2005)。霍静宇(2004)、孔艳(2009)对外国留学生篇章构建中的替代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将替代偏误归纳成3种不同的类型:名词替代偏误、动词替代偏误和小句替代偏误。

省略。名词性省略是省略研究中的重点。田然(2003;2006)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NP”省略之间存在难度级差,其中句法位置不同的省略,偏误率高,习得最难;句法位置相同的省略偏误率低,习得最易。刘建霞(2005)、肖君(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各种省略偏误类型中主语省略所占比例最高。

篇章连接词。该类研究主要考察各种不同类型篇章连接词(逻辑关联词、时间连接成分、空间连接成分)的偏误类型与特点(张述娟,2002;李守纪,2002;王健昆、喻波,2006)。总的来看,归纳出的偏误类型大同小异,基本为冗余、缺失、误用与混用四种类型。

句式。陈萍(2007)分析了存现句作为句式衔接手段在越南留学生篇章微观信息结构建构中出现的偏误;孙雁雁(2008)则对“S+是不是”句式的五种衔接功能及其教学进行了分析。

词汇衔接手段。孙西瑾(2005)的研究较具代表性,他通过对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语篇中词汇衔接手段的分析,发现越南留学生在使用词汇衔接手段时存在原词复现频率高,同、近义词复现选择范围狭窄,喜好使用上位词,词汇复现密度不均匀且复现链单一等现象。高宁慧(1996)则发现留学生由于代词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衔接偏误可分为“不该用而用了、该用而未用、错用”三种不同的类型。

(2)深层信息组建偏误分析。与表层语言实现形式的偏误分析不同,该类研究关注留学生的深层信息建构,着力分析语篇的深层语义连贯、不同类型信息模块之间的逻辑衔接与组配顺序等。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王绍新(1996)、彭利贞(1997)的研究。前者分析了留学生篇章中交际目的与信息组配、事理逻辑与语言承接等方面存在的偏误;后者对中介语篇章深层语义连贯中出现的偏误及其原因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3)信息推进模式偏误分析。该类研究主要关注篇章微观信息结构新旧信息的组配与转换方式,篇章主位的选择以及主述位推进模式中存在的偏误。孙新爱(2004)吸收系统功能语法关于主位结构、信息结构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汉语实际对汉语中介语篇章构建中的主位选择、主述位推进特点以及偏误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一些颇具价值的结论。杨恬(2013)对70篇中高级留学生主—述位推进模式中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其数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级阶段出现的偏误明显高于高级阶段,主位之间的逻辑关系松散是中高阶段留学生极易出现的偏误,连续型推进模式是出现失误最多的主—述位推进类型。

(4)信息与语境之间的匹配偏误。该类研究主要是在语用学、话语分析的框架下,分析会话信息与语用环境之间的匹配偏误。杨石泉(1984)、毛悦(1997)对留学生的话语对策能力、理解能力、预测能力、交际技巧以及话语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归纳。吕文华、鲁健骥(1993),杨翼(1995)等学者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留学生在会话过程中的语用失误。述评:总的来看,微观信息结构的偏误研究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性。四个专题中,专题(1)的研究者最多,成果最丰富,研究也最为深入。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对信息结构表层语言实现形式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归纳,并通过错频统计与对比,确定了表层语言形式偏误中的核心与非核心类型、某一偏误类型中的核心偏误模式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留学生的偏误出现特点等问题。这些成果对对外汉语篇章教学极具参考价值。

专题(1)研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重复研究严重。选题盲目,对同一研究对象,采用同样的方法,重复研究,得出大同小异甚至雷同的结论。第二,偏误分析流于表层的描写分类。信息结构表层语言形式的线性符号特性,偏误呈现方式的外显性,可具操作性的分析方法,使大多数研究者喜好停留在篇章的表层对偏误进行描写分类,而学术价值高、分析难度大的深层偏误规律、偏误内在形成过程等的分析,则采取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的态度。第三,对偏误(error)与错误(mistake)不加区分。“偏误”是在不同发展阶段有规律出现的失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其研究有助于把握学习者的习得过程;“错误”则不具有这些特征。部分研究,尤其是横向、断面研究,若对两类现象不加区分,混为一谈,则大大降低了研究结论的普适性。第四,前期语料处理粗糙。很多研究前期的语料处理过于粗陋,没有考虑到语料的生成方式、所属的发展阶段、母语背景、语体类型等要素,使研究一开始即丧失了可靠性与科学性。从近几年学界研究的大背景来看,描写分类式的偏误研究,因为疏于对学习者内在习得规律的挖掘已屡遭诟病,从留学生的偏误事实出发,采用数据库或实验方法,结合学习者的认知,探索其习得特点、规律与影响要素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向。

与专题(1)相比,其余专题的研究要薄弱得多,尤其是专题(2)、(3)成果少,覆盖面狭窄且缺少深度与系统性。这种状况与专题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深层信息、内部语义以及外在的语境信息都具有构成参数复杂、可塑性强、易受交际环境影响的特点,这些特点增加了研究参项分离的难度。同时,由于缺少外在的形式标记,研究者往往需要凭借个人的认知对篇章中的信息、语义、语境进行主观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的结论很难客观化。要想突破这些瓶颈,除了积极吸收本体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外,找到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2.微观信息结构偏误成因研究

该专题着力研究造成微观信息结构偏误的各种内外部因素。

(1)母语负迁移。罗青松(1999)、陈晨(2005)都注意到留学生母语的篇章信息构建规则会影响到留学生篇章微观信息结构的构建,导致语篇中介形式的产生。赵成新(2006)研究则发现母语对留学生篇章信息结构的习得有空项、对称、非对称和斜配关系四种不同的影响方式。

(2)目标语规则泛化。彭利贞(1 9 9 7)、赵成新(2006)等学者的研究都证明对目标语规则的过分类推与泛化使用会使留学生在进行微观信息结构构建时产生偏误。

(3)释义误导。陈晨(2005)、孔艳(2009)等学者指出教师阐释失误、教材编写和训练不当等问题都会引发留学生篇章信息结构的构建偏误。

(4)语言外部要素影响。除语言内部要素和学习过程中释义误导的影响之外,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认知习惯等也会诱导留学生产生篇章信息结构的表达偏误。(彭利贞,1997;陈晨,2005)

述评:关注偏误成因的成果虽然很多,但是分布不太均衡。具体来说,关于母语负迁移与目标语泛化的探讨较多,其余方面的研究较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1)、(2)涉及到母语与目标语,研究中可以通过语言特征的对比寻找到偏误产生的“蛛丝马迹”,而(3)、(4)则牵涉到教学实践、文化思维等语言本体外的复杂因素,这使研究者很难把握并有效地论证其发生影响的过程。该专题研究的另一个弊端是很多文章对偏误成因的阐释过于笼统,对影响因素的产生条件、发生过程,缺少深入的分析及建立在语言事实基础上的严密论证。

3.微观信息结构要素习得研究

微观信息结构的构成要素很多,就已经收集到的材料来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留学生零形回指的习得(王红斌、李悲神,1999;田然,2005);复句的习得(黄立,2004);篇章连接成分的习得(宋治洲,2005;喻波,2006);句子时体成分的习得(赵立江,1997)。

述评:该专题是篇章微观信息结构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成果少且缺乏系统性。总的来看,这种现状除了与篇章要素习得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研究难度大有关之外,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缺少有效的研究框架、方法尚不成熟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汉语中介语篇章宏观信息结构研究

1.宏观信息结构构建偏误研究

不少学者的研究中都涉及到了该专题,但多数是顺带提及,论述非常简略。相比之下,吴丽君(2002)的研究要深入、系统得多,她以日本留学生中高年级的书面作文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汉语中介语篇章宏观结构、段落层次与主题构建的特点,总结了日本留学生篇章信息结构构建中存在的偏误。此外,吴文的研究非常注重与教学实践的结合,针对留学生的篇章结构偏误与目前的篇章教学现状,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2.宏观信息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张迎宝(2012)的研究较具代表性,论文提取了论证性语篇宏观信息结构的6个特征——信息层、信息点、信息量、信息模式、信息配列和信息模块间的功能关系,采用量化分析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韩日留学生论证性中介语篇章宏观信息结构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两群体在构建宏观信息结构时,遵循的主导建构原则相同,选取的核心型例一致,并且同等发展阶段上的学习者表现出的宏观信息结构建构能力无显著差异;两群体的个性差异集中体现为信息模型优选类别的不同、核心信息导入方式的差异以及子话题论据信息配置量的显著差别。

3.宏观信息结构要素习得研究

从笔者目前收集到的材料来看,关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少,只有张迎宝(2012)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韩、日留学生论证性语篇宏观信息结构构成要素的习得特点进行了分析。该文在分析不同构成要素的发展过程与特点之后,指出论证性语篇宏观信息结构各要素的习得是一个既具恒定性又具变异性,以量变为主、型变为辅的系统化连续进行的过程。述评:汉语中介语篇章宏观信息结构一直是对外汉语篇章研究中的“冷门”,成果很少,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也是针对某一类语体类型篇章、某一母语背景留学生所做的零散的、片段式的研究,缺少全面性与系统性。这种状况与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缺少本体研究的支撑,研究者很难从汉语本体研究中寻找到可资借鉴的、有效用于中介语篇章结构分析的理论模型;二是篇章宏观信息结构的特征提取较为困难,构成要素不易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二、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笔者收集了1984~2013年30年间关于汉语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研究的110篇论文。这些论文共使用到十种不同的理论,其中偏误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篇章语言学理论的使用频次①最高,分别为92次、78次和77次。这说明,30年间学界对于汉语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在篇章语言学的框架下,通过对比中介语与母语、目的语语篇之间的异同,分析留学生篇章信息结构中存在的偏误展开的。从发展趋势上看,1997年以前的研究主要以篇章语言学、偏误分析、对比语言学、汉语语段(句群)理论为主;之后的研究,理论基础大幅度扩展,理论使用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

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理论对篇章信息结构中涉及语言要素的部分具有较强的阐释力。比如,偏误成分的识别与归类,某一语言项的偏误表现与发展规律,某一语言点在中介语、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异同等。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就是在涉及分析二语习得主体的认知过程、影响其习得的社会文化环境时,往往解释力不足。从已收集到的文献来看,虽然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在目前的研究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二语习得研究新理论的涌现及研究视角从静态语言要素向习得主体动态心理、认知过程的转移,其“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不再出现。基于多元化理论的、全方位、多视点的研究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研究方法

按照研究类型的不同,收集到的论文可分为两大类:非材料性研究②与材料性研究③。研究方法上,前者以理论思辨④、经验总结⑤为主,后者以对比描写⑥、量化统计⑦和调查测试⑧为主。

根据表1的数据,近30年来汉语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研究方法的使用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材料性研究远高于非材料性研究,占绝对优势。110篇论文中,非材料性研究5篇,占4.5%,均为1997年以前的文章;而材料性研究主要集中在1997年以后,共有105篇,占总数的95.5%,远高于非材料性研究。这种状况的出现可能与研究对象的性质存在一定的关系。除了少数宏观角度的研究不需要材料之外,篇章信息结构的研究往往会涉及到具体的语言事实,这就使得语料的收集与分析成了该类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使得材料性研究成为该类研究的主导。

第二,“对比分析”是材料性研究中使用率最高,居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从收集到的论文来看,材料性研究中,以“对比描写”为主要方法的文章最多,共有59篇,占56.2%,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方法;其次是“量化统计”,共35篇,比率为33.3%;使用率最低的是“调查测试”法,共11篇,仅占10.5%。

第三,较之于其他方法,“量化统计”法与“调查测试”法的优势明显,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向。使用大规模语料进行定量分析的论文,主要集中在2003年以后,并有继续增长的倾向。这种趋势受到两个要素的影响:一是该领域研究方法的转型,从以往单纯的定性、对比分析方法逐渐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过渡;二是国内外各类大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陆续建立。“调查测验”法的使用率一直比较低,这跟该方法操作的复杂性有一定关系,但从国内外研究的大环境来看,该研究方法因其具有实证性特点而拥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向。

三、研究趋向

(一)理论基础将会进一步扩展,理论使用的多元化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随着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语言习得、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逐步成熟,学者们将会更多地把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来。

(二)研究方法上,材料性研究仍然会占据主导性地位,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量化研究、调查实验性研究以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将会增多。

(三)研究内容上,部分专题的研究呈现精化、细化、纯化的趋向,并且涉及到的课题越来越多。具体来说,以下课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1.汉语中介语成品语篇信息结构的研究。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微观信息结构方面。因此,今后我们一方面可以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母语背景、不同语体成品语篇的信息结构进行精化、细化、纯化分析,进一步深化微观信息结构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语篇分析的各种成果,加强汉语中介语宏观信息结构层面的研究。

2.汉语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对比研究。大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立为我们运用量化方法开展对比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依托这些不同类型的语料库,我们可以进行不同母语背景、不同水平、不同语体汉语中介语语篇之间的对比研究,口语与书面语中介语语篇之间的对比研究以及母语、目标语与中介语语篇之间的对比研究。

3.与篇章信息结构的习得、发展以及信息结构构建的认知过程相关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是教学主体,对学习主体关注较少。具体来说,与学习主体相关的研究将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二语习得者篇章信息结构的习得、发展过程以及影响要素;学习者篇章能力发展中的学习策略;学习者个体差异与篇章能力发展的相关性;学生篇章信息结构构建的思维过程、构建策略与影响要素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研究刚刚起步,有大量问题亟待探讨,值得我们大力开掘的领域。

(本文是201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论证性语篇信息结构习得研究”[批准号:14Q02]、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语类理论视阈下的对外汉语篇章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A069]、广州大学2013年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项目“基于语类、语域理论的对外汉语篇章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YY20134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由于部分论文在写作中使用了多种理论与方法,因此我们统计的是每种理论与方法的使用频次。即部分论文会被多次统计。

②非材料性研究指不使用语料与调查数据,主要依据个人的经验、思辨进行的研究。

③材料性研究指在语料分析、量化数据或调查测验基础上,依据材料或数据进行的研究。

④理论思辨指用思辨的方法来探讨篇章教学的理论问题。

⑤经验总结指依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的方法、规律或发表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⑥对比描写指通过小规模语料对比中介语与母语、目的语语篇之间的异同,归纳描写中介语语篇的特点或偏误类型的方法。⑦量化统计指在对比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语料分析对相关的研究项进行数据统计。

⑧调查测试指使用问卷调查、实验、测试等实证方法收集数据验证假设的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曹秀玲.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篇指称现象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0,(4).

[2]陈晨.英语国家学生中高级汉语篇章衔接考察[J].汉语学习,2005,(1).

[3]高宁慧.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1996,(2).

[4]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刘建霞.韩国留学生叙事语篇中名词性词语省略的偏误分析[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1).

[7]毛悦.对一次留学生话语能力测试的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7,(3).

[8]彭利贞.论中介语的语篇层次[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孙西瑾.越南留学生词汇衔接手段中复现手段的考察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孙新爱.主位—述位理论和留学生汉语语篇教学[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1]孙雁雁.问句的衔接模式及其在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体现[A].走向世界的汉语教学探索:第四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2]王绍新.超单句偏误引发的几点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

[13]吴丽君.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肖奚强.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偏误分析丛论之三[J].汉语学习,2001,(1).

[15]杨石泉.话语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

[16]杨恬.主位——述位理论与中高级留学生的语篇偏误考察[J].外华文教育,2013,(1).

[17]杨翼.语用分析在高级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1995,(3).

[18]张述娟.外国留学生汉语语篇中逻辑连接的偏误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02,(2).

[19]张迎宝.汉语中介语篇章宏观信息结构对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0]赵成新.从中介语语篇偏误看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张迎宝 广东广州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51000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