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英语自然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韵律研究——以“you know”为例

2022-06-08

单 谊

摘 要:说话者的语气、态度和感情色彩使话语的韵律特征产生不同变化,同时,说话者的思想正是通过韵律特征的变化得到确切体现。本文考察英语自然话语中话语标记语“you know”处于不同话语位置时表现出来的语用功能和韵律特征。研究显示,不同话语位置的“you know”发挥着不同的语用功能,同时,它在时长、停顿、音高和音强几方面的韵律表现也是不同的。“you know”在自然话语中的语用功能与其韵律特征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了话语背后潜藏的元语用意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英语自然话语 话语标记语 “you know” 语用功能 韵律特征 元语用意识

一、引言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会话分析的兴起,学界越来越关注话语生成和理解方面的研究。在研究会话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有话语标记语出现。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使话语单位有机联系起来,并指向言语交际的社会层面。话语标记语在元语言层面发挥作用,引导人们将话语理解为连贯的整体。除了话语构建功能外,话语标记语还能确保语言在具体社交语境中使用的得体性,帮助人们管理和理解会话语流,促使交际顺利进展。

研究话语标记语对揭示人类的交际能力,乃至语言的本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话语标记语是一种有效的语用手段,其典型的用法有两种:发挥关系功能,使话语中的语句连贯地衔接起来(James,1983;Stubbe,1983;Zwicky,1985),帮助人们理解话语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促使话语顺利进展;发挥指示作用,表明发话者对所言的态度或思维状态(James,1983;Zwicky,1985),明示发话者的内心思维,从而指示社交关系和人际关系。

研究人员试图从不同的视角诠释话语标记语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you know”作为典型的话语标记语,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他们以社会学、结构功能、话语生成和信息流、逻辑哲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为研究视角,对该标记语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认真研读了“you know”的相关研究后,我们发现: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研究都围绕其位置和功能展开,只有少数研究涉及到韵律;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选择一两个角度展开探讨,而较少采用多角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目前关于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研究几乎都是以日常会话为研究语料的。我们认为:韵律特征是自然话语的最基本属性之一,缺乏韵律特征内容的话语标记语研究是不够完整和全面的;话语标记语的位置、语用功能及韵律之间绝不是彼此孤立,而是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机构性会话与日常会话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话语交际形式,具有同等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可相互替代。因此,本文拟从位置、功能和韵律三个方面对机构性会话语境中英语话语标记语“you know”进行多角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韵律与位置和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

二、文献综述

自2 0世纪50年代起,国外学界对英语话语标记语进行了大量研究,概括来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研究取向:1.以Schiffrin(1987)为代表的话语连贯观;2.以Blakemore(2002)为代表的关联理论观;3.以Fraser(1999)为代表的语法─语用观。在国内学界,话语标记语研究起步虽晚,但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代表性研究视角大致有两种:第一,以冉永平(2000)、何自然(2002)为代表的语用─认知观;第二,以方梅(2005)为代表的语法化观。可喜的是,我国话语标记语研究从主要关注英语话语标记语(如王立非,2005;李成团,2009;等)迈向研究汉语话语标记语(如陶红印,2003;刘丽艳,2005;李咸菊,2008)。

国外很多学者(如?stman,1995;Fraser,1990;Schiffrin,1987;Erman,1987)都对“you know”进行过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标记语在话语中发挥的不同语用功能。尽管他们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但是其研究发现却惊人地相似:“you know”最常出现在话轮中间位置,发挥保持话轮作用;“you know”有时出现在话轮起始位置,起接管或发起话轮的作用;“you know”还可能出现在话轮结尾位置,用以强调说话者的心理情态。

上述研究为我们分析“you know”的话语位置和语用功能具有借鉴意义,然而鲜有研究考察过“you know”在话语中的韵律表现。正如Muller(2005:5)所言:“这个领域的大部分研究人员在定义话语标记语时都没有考虑其音系特征(phonological features.”此外,这些研究几乎无一例外地以日常会话为研究语料,均没有在机构会话语境中探讨这一标记语的用法特征。事实上,话语标记语有其独特的韵律特征和重要的韵律功能(袁咏,2008)。“youkn ow通常构成一个单独的语调单位”(Er man,199 2:219),在话语中具有出各种各样的韵律表现形式,比如语调重音、后跟停顿、语音弱化等(Schiffrin,1987:328)。“you know”在机构会话中的韵律表现是怎样的?其韵律特征与其语用功能和话语位置之间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三、研究方法、语料及标注

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不对语料做人为调整以迎合适应分析人员事先确定好的分类范畴,而是把频繁出现的使用模式和频率分布作为基本证据来进行语言分类(Tognini-Boneli,2001:84)。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本文一切分析均从对语料本身的客观观察出发,进而对观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尽可能避免主观判断的影响,使分析结果贴近真实语料的用法特征,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自然话语的本质。

所用语料取自小型访谈话语语料库。我们用美国原汁原味访谈录组建时长近5小时的音频语料库,从中截取168个会话片段,包含332个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用例。这些访谈节目现场气氛活跃、轻松愉快、幽默风趣,内容涉及人物的亲身经历以及对人生或社会问题的看法。

语料标注涉及两个层面:话语功能标注与韵律标注。话语功能层面的标注就是对影响话语韵律特征的话语的功能因素进行标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话轮(话轮进展和话轮转换类型),话语功能(话轮构造单元和非话轮构造单元的功能类型),以及副语言信息(情绪、态度等)(熊子瑜,2003)。韵律标注是采用PRAAT5304语音分析软件,对话语进行韵律切分与标注,包括“时长、停顿、音高和音强”四个层级。在标注数据的基础上,我们根据“you know”的话语位置对其进行分类,探讨所有用例的语用功能及其韵律特征。

四、“you know”的韵律特征及其话语位置和语用功能

人们说话时总会有抑扬顿挫、缓急轻重等语调和语气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语段中话语韵律特征的变化引起的,是为交际目的服务的。话语的韵律表现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听话者对话语结构的感知和对话语意义的理解。话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韵律来发挥功能,如话轮转换控制,表达犹豫,管理人际关系,以及表达情绪、态度和情感(Nigel Ward,2004)。不同的韵律特征表达的功能会有很大不同。(王茂林,2011)

话轮是指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话语,其结尾为说话者和听话者角色互换或各方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为标志(李悦娥、范宏雅,2002)。语料中,“you know”位置灵活,有时出现在话轮开始位置,有时出现在话轮中间位置,也有时出现在话轮结尾位置。我们发现,话轮开始位置的“you know”(以下简为“youknow1”)发挥礼貌功能,话轮中间位置的“you know”(以下简为“you know2”)通常发挥文本功能,而话轮结尾位置的“you know”(以下简为“you know3”)则主要发挥放弃话轮的功能。

“you know”在发挥这些不同的语用功能时表现出来的韵律特征也是不同的。语料中,三种类型的“you know”在话语中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一)“you know”

在话轮开始位置,“you know1”通过假定听话者共有某一信息来拉近与听话者的关系,表达对听话者的尊重,其主要功能是请求听话者合作并接受后续话语内容。它通常用来引出“更重要”(Duncan & Fiske,1977: 171)的后续话语成分,即说话者想要表达并提请听话者关注的话语内容,同时希望听话者不要对此内容提出异议。这样,对说话者来讲,“you know2”就充当了“挽回面子”(?stman,1981:17,22)的手段。这就是“you know1”在语料中所发挥的礼貌功能。

自然语流中, 停顿可以出现在话语的任何位置(Goldman Eislera,1986)。我们发现语流中的停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语法停顿用来切分话语单位;表达停顿为组织后续话语内容赢得一定的思考时间;呼吸停顿则“取决于肺里剩余的空气量”。(Fujis ki & Sudo,1971)

通过听辨实验,我们认为“you know1”是一个韵律词,因为它的“几个音节听起来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它是一个‘F0变化组’”(王茂林,2011:28),而且它只有一个词重音。按照韵律词的这一界定标准,无论其后是否出现停顿,其韵律边界都很容易辨识,因而其后的停顿不是语法停顿。而且,在话轮起始位置,说话者肺里有充足的空气量,其后也没有停顿的生理需求。因此,“youknow1”之后的停顿属于表达停顿。

大多数情况下,“you know1”与后续话语成分之间没有明显的语音间断(停顿),其后紧接后续话语内容;但也有极少数情况下,其后也会出现一定时长的无声停顿或者其他的填充词(如uh等),然后再接说话者意欲表达的话语成分。如果说话者想表达的内容凌乱或者一时思路不清,“you know1”之后就会出现一定时长的停顿,而停顿时间的长短则反映出说话者组织后续话语所用时间的长短。统计表明,101个“you know1”中,91个(90.1%) 之后没有停顿,10个(9.9%)之后出现了30毫秒到105毫秒不等的停顿。

一般来说, 话轮起始位置的话语成分音高较高,因为说话者通常用提高音高的方式来抢占/ 接管话轮(Nigel Ward,2004),而且发起新话题的短语语速较慢(Hirschberg,2002:37)。统计显示,“you know1”的平均音高值明显高于同话轮中后续成分的平均音高值。此外,我们还认为话语成分的音高值与说话者对话语重要性的评价有关,说话者会借助提高音高的方式引起听话者对后续话语的关注:话语内容越重要,其音高值就越高。101个“you know1”中,每个的平均音高值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高于同一话轮中后续话语成分的平均音高值。“you know1”的这种高音特征充当了说话者发起或者接管话轮的韵律手段,一方面引起了听话者对后续话语的关注,另一方面又向听话者表明了后续话语的重要性。

我们发现,每个“you know1”的平均音强值几乎都高于同话轮中其他成分的平均音强值,而且所有“you know1”的平均音强值(88dB)明显高于所有“you know2”的平均音强值(78dB)和所有“you know3”的平均音强值(69dB)。这表明,“you know1”在话语中的音高分布与音强分布是成正比的。音强会随音高的增强或减弱而相应地自动增强或减弱。(吴宗济,2002)

此外,“you know1”的平均时长略长于同一个话轮中其他成分的平均时长。这表明“you know1”的时长和音高成正比分布。这一结论印证了文献中现有的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音高与时长成正比。(许洁萍,1999;仲晓波,2000;陶建华,2001)

一般而言,较高的音高,较高的音强和较长的时长通常会出现在话语的同一部分(Vaissière,1983:62)。与同一个话轮中其他话语成分相比,“you know1”的平均音高略高一些,平均音强略强一些,平均时长略长一些。

(二)“you know2”

自然会话语境下,说话者在即时语流中往往是一边组织话语内容一边将其说出,与此同时还会不停地解释、补充或者修正所说内容。在话轮中间位置,由于说话者的犹豫、思索、改变话题、斟酌恰当的词汇或内容,语流中会出现语塞现象或表达中断。此时,说话者可以通过插入话语标记语来赢得思考时间,以便更好地组织后续话语。话轮中间的话语标记语表明说话者有话要讲,具有把持话轮的作用,我们将这种功能称作文本功能。

332个“you know”用例中,199(60%)个出现在长话轮中间位置。当说话者无法成功地继续当前话轮时,就用“you know2”表明自己当前的“会话困难”和“试图克服这一困难”(Fishman,1980:130)的努力。有时候,说话者在话轮中间需要介绍背景信息、插入题外话,或者需要修订先行话语。此时,说话者用“you know2”用来填充语流中可能出现的语音停顿,向听话者表明自己还有话要说,只是需要时间来寻找相应的词汇或考虑接下来要表达的内容。这样,“you know2”发挥了保持话轮的文本功能,提示听话者等待说话者完成当前话轮。

“you know2”在语音上是相对独立的韵律词,不依附于前后话语成分。语料分析显示,“you know2”在话语中出现的位置灵活,只要在可能出现表达停顿的地方,说话者就可以插入这个话语标记语来填充言语空隙。

“y o u k n o w 2”前后有时不出现停顿,有时其后或其后出现停顿,还有时其前后均出现停顿。199个“youknow2”中,43个(21.5%)前后都没有出现停顿,52个(2 6 . 3 %)前面出现停顿,3 8个(1 9 . 1 %)后面出现停顿,66个(33.1%)前后都出现停顿。这些语音停顿,和“you know2”一起为说话者思考和组织后续话语争取了时间。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语流中的停顿时间不能太长,因为“有停顿的地方,就有失去话轮的危险”。(Braga &Marques,2004)

与同一个话轮中的其他话语成分相比,“you know2”在音高和音强两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有时平均音高略低一些,但平均音强略弱一些;有时虽然其平均音高略低一些,但平均音强却相差无几;还有时其平均音高略高于先行话语成分但略低于后续话语成分,但其平均音强却略强一些。就所有“you know”用例而言,“you know2”的平均音高略低于“you know1”的平均音高,但略高于“youknow3”的平均音高,其平均音强值也表现出同样的分布特征。

与同话轮中其他话语成分相比,“you know2”的平均时长有时略长一些,有时略短一些。这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用于组织后续话语的思考时间的长短:思考时间越长,“you know2”时长就越长。但就所有“you know”而言,“you know2”的平均时长要比“you know1”略短一些,但比“you know3”平均时长略长一些。

(三)“you know3”

出现在话轮结束位置的“you know3”主要发挥放弃话轮的功能。此时,作为让出话轮的标记,“you know3”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示听话者接过当前话轮:通过疑问语调让听话者就当前话轮中的提问做出回答;通过陈述降调表明说话者已经完成当前话轮,接下来没有话语要说。

自然语流中的无声停顿有两个原因:生理局限和交际意图。前者源自于呼吸表现和生理限制,而后者与话语隐含的语用目的有关(Braga & Marques,2004)。我们发现,32个“you know3”中,11个(34.3%)用例之前没有出现停顿,21个(65.7%)用例之前出现了停顿。这个位置的停顿在一定程度上也隐含了说话者意欲放弃当前话轮的语用意图。

统计表明,“you know3”的韵律表现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所有“you know3”的平均音高和平均音强均略低于所有“you know1”和“you know2”的平均音高和平均音强;所有“you know3”的平均时长比所有“you know1”和“youknow2”的平均时长略短一些。而且,与同一个话轮中其他话语成分相比,其平均音高略低一些,平均音强略弱一些,平均时长略短一些。

“you know3”的这种韵律表现与其所在的话轮位置有很大关系。话题末尾短语的调域较窄,音高较低,语速较快(Hirschberg,2002:37)。一般来说,完整的句子里句末的低音点最低(王茂林,2011),这就是“末尾降调(final lowering)”效应。“you know3”的这些韵律特征,表明说话者已经完成当前话轮。

五、结语

话语的韵律特征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影响听话者对话语结构的认知和对话语意义的理解。我们认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是通过其韵律特征来实现的。说话者往往可以最大限度地借助时长、停顿、音高和音强等韵律手段来表达其交际意图。理论上讲,通过分析韵律特征,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话语的交际功能。话语的韵律特征与其语用功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鲜有研究探讨韵律与语用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Braga &Marques,2004)。鉴于此,我们尝试考察了“you know”的语用功能和韵律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

现代化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将话语成分的韵律特征量化,用客观的数据直观地反映说话者发话时抑扬顿挫的节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直观的韵律参数来揭示潜藏在话语背后的元语用意识,进而更加准确、全面地发掘话语的语用功能,因为“韵律是讲话的本质部分”(王茂林,2011:17)。然而,自然话语交际的实时性、现场性和交互性使得话语成分的韵律表现复杂多变。这也正是韵律特征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的主要原因。可以说,自然话语中,话语成分的交际功能及其韵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即时交际语境,是动态的,因而要考察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无疑是一项艰巨、繁杂的任务。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粗浅的初步尝试。

我们通过对“you know”的个案研究,试图探讨英语自然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和韵律特征之间的关系,从韵律角度验证话语标记语元语用功能的互动性特征,从而加深我们对话语标记语背后潜藏的元语用意识的认识。我们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话语标记语韵律特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有意识地将韵律研究与其他层面的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推动语言学与言语工程的发展。

(本文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重点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14Z078]。)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Blakemore,D.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Braga,D. & M.A.Marques. The pragmatics of prosodic features in the political debate[OL].http://www.iscaspeech.org/archive,2004.

[1]Duncan,S.J.and Fiske D.W.Face-To-Face Interaction[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77.

[2]Fishman,P.M.Conversational Insecurity[A].In Howard Giles,W.Peterson Robinson and Philip M.Smith(eds).Language: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C].Oxford:Pergamon,1980:127-132.

[3]Fraser,B.What are DMs?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7):931-952.

[4]Fujisaki,H.& H.Sudo.A generative model for the prosody of connected speech in Japanese[A].Annual Report of English Research Institute[C].University of Tokyo,1971:75-80.

[5]Hirschberg,J.Communication and prosody:Functional aspects of prosody[J].Speech Communication,2002,(36): 31-43.

[6]Goldman Eisler,F.Psycholinguistics:Experiments in Spontaneous Speech[M].London and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8.

[7]Grosjean,F.,L.Grosjean & H.Lane. The patterns of silence:performance structures in sentence production[J]. Cognitive Psychology,1979,(11):58–81.

[8]James,A.R.Compromisers in English:A cross-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ir interpersonal significanc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3,(7):191-206

[9]Muller,S.Discourse Markers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 discourse[D].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5.

[10]?stman,J.O.You Know:A Discourse Functional Approach[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1:28-56.

[11]Schiffrin,D.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2]Stubbe,M.&Holmes,J.You know,eh and other “exasperating expressions”:An analysis of social and stylistic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pragmatic devices in a sample of New Zealand English[J].Language & Communication, 1995,(15):63-88.

[13]Zwicky,Arnold M.Clitics and Particles[J].Language,1985,(2):283-305.

[14]Tognini-Bonelli,Elena.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M].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1.

[15]Vaissière,J.Language independent prosodic features[A].In A.Cutler & R.Ladd(eds.).Prosody:Models and Measurements[C].Springer Verlag,1983:53-66.

[16]Ward,Nigel.Pragmatic functions of prosodic featuresin non-lexical Utterances,http://www.isca-speech.org/archive,2004.

[17]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J].中国语文,2005,(6):16-23.

[18]何自然、莫爱屏.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1):1-6.

[19]李成团.话语标记语you see 的语用功能[J].外语教学,2009,(5):15-19.

[20]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1]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2]刘丽艳.话语标记“你知道”[J].中国语文,2006,(5):423-432.

[23]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4):8-14.

[24]陶红印.从语音、语法和话语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谈话中的演化[J].中国语文,2003,(4):291-302.

[25]陶建华.汉语文语转换中韵律模型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论文,2001.

[26]王立非、祝卫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J].外语研究,2005,(3):40-48.

[27]王茂林.汉语自然话语韵律模式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8]许洁萍.基于言语数据库的汉语韵律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所博士论文,1999.

[29]薛媛、刘吉林.访谈会话中话轮把持的语言标记及其语境顺应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6):79-83.

[30]熊子瑜.自然语句边界的韵律特征及其交际功能[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31]袁咏. 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中话语标记语的韵律模式——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纵深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

[32]仲晓波.普通话重音的知觉及其声学表现[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所博士论文,2000.

(单谊 浙江杭州 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31002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