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2022-06-08

  摘要:自从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波及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演化为欧债危机,不仅对欧洲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更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不良影响。中国与欧盟经济关系密切,故难以在欧债危机中独善其身。本文通过分析欧债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得出了几点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欧债危机;影响;启示


  中图分类号:F81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290-01


  一、欧债危机形成的原因


  (一)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欧洲各国财政长期高赤字


  由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盟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欧盟2009年至2014年GDP增长率分别为-4.4%、2.1%、1.7%、-0.5%、0.1%和1.3%。欧元区国家2009年普遍出现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3%的情况。在危机的冲击下,失业率不断攀高,就业条件日趋恶化。对于欧债危机的起始地希腊来说,经济结构不合理,严重依赖旅游业和航运业,更难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刺激经济,各国不得不使用高赤字的财政政策。


  (二)欧元区货币和财政政策二元结构为债务危机埋下祸根


  欧元区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但与其关联紧密的财政政策框架却未能形成。欧盟1997年通过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了欧元区的各国年度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但这一规定没有充分考虑欧元区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故这一规定始终未能得到严格执行,关于债务的标准实际上丧失了约束力。因而,欧元区国家失去了利率和汇率两大工具。只能依靠财政政策来调节各国的经济。且一些国家遇到经济困难时只能依靠成员国彼此之间的互救互助,欧洲央行却不能对某一国家实行单一的救助。


  (三)欧元区各国经济结构失衡


  欧元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法国等国经济发展较发达,德国一国的GDP就占欧元区GDP总量的20%。而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经济相对落后,且这些国家在经济体制与运行方式上与德法等国也有较明显的差别。在欧元区成立之后,德法等核心国利用制度、技术和资金优势,享受了地区整合和单一货币区域的好处,垄断了欧盟对外出口的绝大部分份额。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优势与劣势越来越明显,甚至出现了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经济强国无法带动弱国发展,经济弱国的放缓同时拖慢了强国发展的脚步。发展后劲不足,又要筹措资金偿还不断到期的债务,所以欧债危机愈演愈烈。


  二、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外汇储备缩水,外债风险增大


  根据相关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投资于欧洲的外汇储备的收益率近年来已降至零,甚至一度出现负的收益率。用真金白银换来的外汇储备因为主权债务问题货币当局超发货币和该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而缩水。根据渣打银行的统计,中国外汇资产中欧元占比达到25%,因欧元贬值使我国损失达到了350亿美元。


  (二)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


  欧盟没能有效的遏制希腊债务危机,使得现在债务危机已经波及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大有席卷全欧之势,使经济危机之后的欧洲经济复苏难上加难。西方国家持续高失业率、高通胀、内需不足,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大,贸易壁垒手段层出不穷。而欧盟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这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中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出口又受到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经济造成很大压力。


  (三)金融市场受到冲击,金融安全受到影响


  投资者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担忧愈加严重,从而使国内金融市场短期内受到很大冲击。欧债危机实质上是信用的过度扩张。与欧盟联系紧密的中国国内企业即及银行面对的风险也会随之加大。此外,中国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较大的隐患,很容易受到金融体系震荡的影响。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金融监管部门也进一步加强了观测和预警,并采用了对冲等手段确保中国经济不受大的冲击,确保金融市场能够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三、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一)正视地方债务风险,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问题


  2015年中国地方债务大约为16万亿人民币,约占GDP的24%。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不断从银行取得信贷,加大对公共项目的投资力度,偏好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希望以此拉动GDP增长。而这些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自偿能力较低,这就给地方政府留下了未来的债务负担。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欧元区较为贫穷的国家如葡萄牙等国通过实施过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赤字来拉动经济。再加上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较低,更使得部分省份财政收不抵支。因此,我国有必要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问题,以及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起的信贷风险,严防由此转化为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在运用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问题。


  (二)外汇储备多元化,降低外汇储备缩水风险


  中国具有高额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发达国家的国债,但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现实说明这种做法也不是绝对安全的。欧元贬值直接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缩水。故在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上,要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方式,除了购买发达国家国债,也可以让外汇储备机构参股国际上的优质企业。此外,还要注意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使我国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推进金融市场监管改革,保证金融业健康发展


  欧债危机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难以寻求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律。特别是当前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以及大宗商品、黄金、原油期货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使得这些市场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波动性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要积极推进对金融市场监管体制的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在新常态下运行的公共财政体制,保证金融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郑佳正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