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低速增长新常态下西安市高速逆袭的策略探究

2022-06-08

张翼

(中共西安市委办公厅,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如果中国经济就像一部分经济学家所预测的,迎来一个较长时期的中低速增长“新常态”,那么一些地区的产业和人群将面临新挑战,也将迎来新机遇。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如何在这场历史性的挑战中抓住机遇,或将迎来一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逆袭”,成为国家应对“挑战”的强有力支撑。

[关键词]高速增长;中低速增长;新常态;西安;中等收入陷阱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043

[作者简介]张翼(1988—),男,陕西扶风人,中共西安市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干部,高级商业电子商务师CCEBS,香港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硕士。

1 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已由高速换挡至中高速,包括吴敬琏在内的一批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将转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中低速。虽然分析预测众说纷纭,但是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中低速论”有其理论基础和判断依据。因此,本文观点基于一个假设性的前提,就是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2 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面临挑战和机遇

2.1中国经济步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并不是“灾难”,而是“硬事”,是“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这个长时间的奇迹,让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对高速增长习以为常、视为常态。特别是对国民来说,享受着高速增长带来的福利,习惯了时间线条、经济发展线条和生活水平线条的多头并进。

一朝步入“新常态”,很多产业、集体、个人都会不适应,因此笔者称之为“硬事”和“挑战”。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发展的具象描述,举例来说:1998年,我国一年新增网民150万人,2010年,一年新增加7000万人,1998年,1999年,2000年,今天的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相继成立,到2010年时,已各自发展到2~3万名员工。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的发展的具象描述,举例来说:小王非“985”、“211”大学计算机硕士毕业,加入刚成立的腾讯,32岁生日时仅股票已价值8000万元;小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28岁已当上某知名房企一楼盘小区保安队长,30岁进入中层管理人员行列。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因为社会的急剧变化,原有格局被不断打破,机会涌流,新人爬升速度快,教育回报率高,底层向上攀升的可能性很高。

但当经济步入中低速增长时期,这番景象会有很大变化。增速越低,各行各业的业务量增速也随之降低,甚至可能等于或小于个人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也就是说,原有的人力资源,通过简单的管理提升和技术升级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就足以应付次年的业务增量,便不会再需要新人、新岗位和新的领导层,就业、创业、升迁、涨工资的机会越来越少,产业和个人都面临着挑战。

但我们应当清醒认识,这种“挑战”并不是“灾难”,准确来说是瓶颈,因为与“灾难”对应的通常是毁灭,而与“挑战”对应的则是机遇和突破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勇敢面对这样的挑战。

2.2大环境的中低速增长,对西安和西安人来说,都是发展的大好“机遇”

在高速和中高速增长阶段,无论是对于产业发展,还是对于人的发展,都有着更多的、更大的机遇,因此发展起来会更“快”、更“轻松”。

但是,当经济步入中速甚至是低速发展阶段,机遇就离我们而去了,“快速”发展、“轻松”发展就与我们无关了?我认为并非如此,至少对西安和西安人来说绝不是这样。

如果把中国的区域经济用热力图体现,那么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都是大面积泛红,武汉、成都等排名较前的省会城市所辐射的地区绿中有黄,而西安则处在蓝中见绿、绿中微黄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就是通过快速填平洼地,率先冲上高地,带动整体增长,其实是一个局部地区由蓝色迅速度过绿色和黄色而直抵红色的过程。

因为举国都是“洼地”,从发展空间上来讲各地差别不大,而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和其后几个阶段的政策导向及一定的区位原因,这个过程中,资源和资本都向发展动能最强劲的区域快速流动,这些区域经济总量的蛋糕以一倍、十倍,甚至百倍千倍的速度急剧膨胀,带动着全国经济的“高增长”。然而,其他区域的增长则相对不那么极端,“跟着溜”“沾着光”,有快、有慢,机遇有的抓得多、有的抓得少,但总的来说,单拉出来看是算不上“奇迹”的。

当资源和资本源源不断涌入,这几极经济总量的蛋糕不断做大,在热力图上开始大面积飘红,随之问题就来了,因为红再往上只能更红,但转不了色、进不了阶了,不得不缓下来了。国家经济以这几极作为主要推动器,它们缓慢了,整体自然也就缓慢了。进一步看,恰恰是这个时候,国家经济需要新的推动器,资源和资本则要瞄准新的洼地。热力图上,越靠近红色,瓶颈效应越明显,越靠近蓝色,所需的培育时间越长。国家需要的是“刀下见菜”的接续动能,资源和资本要找的是“洼地”不是“深谷”,因此,绿色、黄色区域自然成了新的“热土”,新的机遇在这里叠加,新一轮的区域性高速增长也将从这里启动。

“时势造英雄”“绿中微黄”的西安,真正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因为,如果在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蛋糕越大、增量越大,甚至当量级大到一定程度,发达地区数年的增长,会超过欠发达地区“老本”的几倍,再加上资本的风格就是“看涨”,越是盘子大、增量大的地区就越容易吸引更多资本,我们发展的空间就将极为有限,“追赶超越”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当经济增速陡然放缓,机遇的天平也随之猛地向我们倾斜,资源无处可落、资本无处可去,徘徊寻找新的根据地。

当然,迎来这种机遇的不仅仅是西安,而是中国大多数“绿色”“黄色”的第二、第三梯队城市和区域,关键就看谁能把握住机遇,成为资源和资本新的涌入地,成为新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地。

对西安人和到西安就业、创业的新西安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经济高速增长时,“北上广”机会多、发展好的说法绝对没有问题,因为虽然入局成本高,但你入局时是在坡上,坡度还很大,冲一冲上去了,回报就很高,成本可以补回来,还多有盈余。个人职务的提升和资本的积累都是大角度往上走的,发展起来很“快”,也相对“轻松”。

但是,当经济增长放缓,转为中速,再降为低速,并且走入“L”形,入局成本已经不能靠发展成果弥补,无疑就会让“北漂”“上漂”望而却步,并且这只是主观的。

客观来看,因为增长放缓,原来的社会空间,比如职位、收入等都相对固化,一个由低向高演进叠代的良性过程戛然而止了,已经入局、正在发展的人都面临着挑战和停滞,那么城市提供给外来者的机会当然会少之又少。而西安处在“U”形经济的第二拐点处,入局成本很低,发展空间很大。但由于副省级城市的身份,加上国家经济连年的高速增长,以及互联网经济下的大连通、大共享,西安的生活品质并不差于北上广深。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无论对于老西安或者新西安人来说,都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并且按照经济规律,这个时期不会很短。

2.3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的“逆袭”,将是国家应对“挑战”的强有力支撑

承上文,西安如果把握住了这轮发展机遇,抢占了先机,就能使资源和资本集聚,使市民大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极速上升,同时为外来人才和技术提供广阔的舞台,使我们完成一次真正的“逆袭”。

因此,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起推动器作用的将是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这场“逆袭”,将成为国家应对经济增速放缓这一挑战的重大战役和有力支撑。

当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创造新的“高速奇迹”,即会大大中和全国经济趋于低速的“大势”,使整体经济“L”形的拐点上移,形成躺倒的“T”形,长期中速甚至中高速增长,逐步使全国经济大面积“飘红”,使我国大步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中国会踏入“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吗?

笔者认为,无论是否踏入,中国是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等收入陷阱,说到底就是在本应由发展中国家高级阶段转入发达国家的关口,由于过度城市化,造成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

2014年,世界银行以人均GDP为标准对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组:人均GDP低于10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1045美元至4125美元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4126美元至1273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273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人均GDP为53980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标准,我国人均GDP仍然处于8000美元的中等偏上水平。也就是说,目前全国的平均水平正处于“中等收入”的中间区域,理论上讲,我们已经处在“中等收入陷阱”的边缘,甚至已经身处其中。

但是,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高差,从区域性的数据来分析,能够找到我国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例证。

天津、北京、上海、江苏的人均GDP均超过高收入门槛,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辽宁、山东等地人均GDP也已经超过1万美元,这些地区的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37%,相当于欧盟总人口,美国总人口的1.6倍。因此换句话说,在中国,已经有一个欧盟或1.6个美国体量的人民收入率先跨越或即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当然这只从数据对结构性特点的“冷分析”,但是从中也能够明显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就是一部分区域率先突破经济领域的诸多瓶颈,再带动其他区域以更小的难度过坎儿。

当前我国的“稳增长调结构”和“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战略,其实就是在暗自蓄力,打造跨越“陷阱”的新引擎。这个引擎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从老“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向“新三驾马车”(深度城市化、消费升级和“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4.0)的转型。

3 西安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给出的建议

一是抓有效投资。特别是基于提升未来城市人口综合生活质量的深度城市化有效投资。比如:城际铁路、地铁、地下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新一代互联网、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二是抓消费升级。主要是从排浪式、模仿式向品牌化、体验化演进。比如:针对中产阶层的更高品质消费,科技化、互联网化的信息消费等。三是抓全球化4.0。主要是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挖掘欧亚大陆上的消费和投资新需求,以及从“引进来、走出去”两个路径上挖掘新的发展动能。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R.拉迪.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M].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贾康,苏京春.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吴敬琏.中国改革三部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