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探讨

2022-06-08

1辽宁沿海旅游业发展状况

辽宁沿海旅游包括辽宁省内六个沿海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这六个城市分别为: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辽宁沿海旅游区不仅是环渤海旅游区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其北接沈阳经济区、南邻山东半岛、东近朝鲜半岛,西毗京津冀城市群等特点,使得其战略位置非常显著。同时,区域内的交通网络日渐完善、经济发展强盛、文化历史悠久等特点,为其旅游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特别是在2014年世界旅游业发展低迷,影响辽宁沿海区域旅游出现暂时下滑后,在2015年该区域旅游市场再次出现复苏,且近两年发展势头稳健,这都成为推进辽宁沿海旅游业发展的助力因素。此外,该区域旅游资源优越,以滨海旅游、宗教旅游、湿地温泉旅游、节庆旅游等多元旅游文化为特色,并拥有众多A类景区,其中5A级景区数量更占全省的一半的比率。因此,研究辽宁沿海旅游资源及其合理配置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2旅游资源及资源配置的概述2.1定义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影响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是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国家旅游局2003年出台的《旅游规划通则》中捉出,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可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具有自然属性的“硬件资源”,如:旅游地独特景观、旅游服务设施、交通条件等;也包括具有人文、社会属性的“软件资源”,如:完善的旅游服务接待环境、旅游法规等。对此,本研究对旅游资源的定义为,能引起旅游者旅游兴趣,为旅游地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各种因素。

而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研究各种资源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中获得最佳的使用和分配。具体包括,一方面在资源条件给定或有限条件下,如何使各种资源发挥更大效用,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资源在产生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如何将投入成本减为最小。2.2研究现状

对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研究,有不少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展开调查与分析。

首先,从研究方法上,有学者从理论研究方法人手研究旅游资源的最佳配置问题,如透过经济学投入产出理论分析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用经济学观点研究旅游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旅漪资源投入产出关系、寻求最佳投入数量组合。有研究指出,旅游部门提供的旅游产品数量已定,要求旅游部门以最少的费用进行生产;而旅游部门成本费用已定,要求旅游资源进行最佳配置,获得旅游产品的最大化。也有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如对广西百色旅游资源合理配置进行了调查。对福建省绿色生态和红色旅游等两类旅游资源提出优化配置的构想及具体对策。 其次,在研究视角上,有研究透过旅游资源对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等不同角度出发,评述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配置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有学者就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应从环境影响、资源、生态伦理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以构建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配置综合评价模型,从经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有学者对于旅游地实际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基础上,从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评述,并提出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而在对辽宁沿海区域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上,目前所展开的理论研究颇多,但实证调查研究相对不足。其中能结合区域旅游实际情况,遵循旅游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行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的研究就更为有限。对此,本研究在分析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基础上,结合该区域旅游资源的特征,从板块设置和路线设计上提出旅游资源优化的若干建议。3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3.1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要讲求整体性

微观上,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仅关系到旅游地的旅游项目、旅游事业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因此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要讲求整体性。3.2旅游资源的配置要与保护同步进行

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当某些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过度开发后,会破坏原有的旅游生态系统,并难以修复,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因此,旅游资源要进行适当的规划与开发,优化与保护同时进行,不能只追求旅游资源带来旅游地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旅游资源在配置和开发后如何能永继发展,防止旅游资源在开发后出现“早衰”甚至消亡的现象。3.3旅游资源的配置要考虑到地方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

目前,在辽宁沿海各旅游城市之间,有些地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区域内旅游资源配置的整体规划。经常出现某一地区的旅游项目出现经济效益后,其他地区一窝蜂进行复制、摘抄,盲目投资建设,开发不久就出现项目萎缩或烂尾,收益无法得到回报,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学者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重复建设,旅游业无序竞争的问题,导致旅游产品重复性强、互补性羞,拉低了区域整体旅游业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利用必须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3.4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要考虑显性和隐形成本的投入

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不仅受到传统的成本和利润的影响,隐性成本也不能小觑。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着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等隐性成本,经济利润核算公式应考虑到这些隐性成本的作用。但在现实中,不少旅游企业片面追求旅游资源的高利润、高产出,这往往以高隐性成本的投人为代价,未有做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4辽宁沿海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总体构想

围绕旅游资源合理配置中的整体性、配置与保护同步、要考虑旅游区实际发展需要和注意显性和隐形成本等原则,本文以A级景区数量分布为基础,以各地旅游景点类别为依据,充分分析辽宁沿海区域的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特征,就如何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上,提出三大板块构建的思路和旅游路线优化的建议。4.1 三大旅游资源板块的构建

(l)打造辽西(锦州、葫芦岛、盘锦)宗教历史文化、自然观光及海岛文化旅游板块。

据统计,辽宁沿海旅游城市的西部——锦州,拥有丰富的山川、滨海等自然旅游资源,寺庙文化的观光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似北镇为例,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居锦州各县区首位,数量接近30%;青岩寺风景区、医巫间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名闻省内外;盘锦的红海滩风景区业颇有盛名。应以此为中心,延伸至凌海市的岩井寺景区;义县的万佛堂石窟、奉国寺及宜州化石馆;锦州市内的北普陀山风景区、广济寺/市博物馆,这一板块的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宗教寺庙文化、自然风光特色,旅游资源已显著成效。鉴于此,辽西地区应重点打造北镇市为中心,并以盘锦、凌海市、锦州市内为依托,全力推荐宗教文化及自然观光型旅游项目,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建立市场竞争力强的辽西宗教文化和自然观光旅游板块,创建特色旅游品牌。

此外,结合锦州南部滨海新区及辽西南葫芦岛地区所拥有的滨海休闲度假、古城文化、海岛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资源,因此其旅游定位应为推进海岛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应以锦州的大小笔架山岛、葫芦岛的葫芦山庄、兴城古城、阳光海岸度假村、菊花岛等特色的旅游景点为节点,精心设置旅游路线,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海岛旅游品牌,建设竞争力强的辽西南海岛文化旅游板块。

(2)构建辽南(大连、营口)滨海休闲旅游板块。

这一板块的旅游资源融合了滨海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的特色,这一板块应若重打造并实施辽南滨海休闲旅游精品发展战略,培育滨海休闲旅游品牌,推出精品旅游项目及路线,以现有的成熟5A、4A级景区为依托,发挥品牌效应,带动正在筹建的其他5A级景区的发展,形成具较强竞争力的滨海休闲旅游板块。

对此,应构建板块内两个特色的旅游区域,一是以大连的南部近海的老虎滩海洋公园(5A景区)、金石滩景区(5A景区)、圣亚海洋世界(4A景区)节点形成的大连滨海旅游区域;二是以营口的月亮湖景区(4A景区)、仙人岛白沙滩黄金海岸(4A景区)、望儿山景区(4A景区)、虹溪谷温泉旅游区(筹建中的5A景区)为节点构成的营口滨海休闲旅游区。

(3)培育辽东(丹东)自然观光旅游板块。

丹东地处辽宁东部,山川、海岛、江河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且森林覆盖面积大、植被储备丰富,孕育了丹东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观光型旅游资源相对发达,其中自然风景区数量占全市的80%。此外根据各类A级景区的数量看,其宽甸县、东港市两地的景区数量又超过全市的60%。对此,辽东地区应重点打造自然观光型的旅游板块,其中以宽甸县、东港市为中心,延伸至市内、凤城,以鸭绿江风景区、凤凰山风景区、天华山风景区、天桥沟和黄椅山森林公园为节点,构建辽东自然观光风景区,强化以山川、江河为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4.2构建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线路

(l)构建跨市旅游优化线路。

应利用现有便利的交通体系和基础旅游服务设施,设置科学旅游线路,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例如,在构建的辽西宗教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中,要凸显宗教文化旅游的魅力与特色,应开设连接青岩寺风景区、医巫闾山风景区、岩井寺景区、万佛堂石窟、奉国寺、北普陀山风景区、广济寺/市博物馆等精品旅游景点的辽西宗教文化游线路。在全力打造辽西南海岛文化旅游板块中,应开设大小笔架山岛、葫芦山庄、兴城古城、阳光海岸度假村、菊花岛等特色海岛旅游路线。而在构建辽南滨海休闲旅游板块中,应充分结合大连及营口地区部分成熟的滨海休闲旅游资源(如老虎滩、金石滩景区),精心设置旅游路线,如健全辽南营口至大连滨海环岛游路线,以点带面,深入挖掘其旅游资源的价值。

(2)完善市内旅游优化线路。

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部分城市具有群聚特性的旅游资源,如:丹东全市分布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观光式旅游资源;盘锦主要以红海滩为主的绿色旅游资源等。对此,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配置各市区内部的旅游线路。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