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思想

2022-06-08

摘要:本文将尊重历史文本,回顾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形成发展历程,总结其形成发展历程的特点,进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角度完整地解读其科学内涵,从中吸取历史经验,以实现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使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形成发展历程

1.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所提出来的,从此,中国革命改变之前线路,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军队建设在以上战略下成为党的核心和重要工作也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最早看见“生命线”的出现,是在政治工作比作“红军工作的生命线”时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标志性会议是在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这也是第一篇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的纲领性文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的全国政治工作会议是1934年2月7日到12日在瑞金召开的,会议中总结了红军政治工作八年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又系统全面的分析说明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重要性,巩固了概念,确定了其在革命军队中的重要作用。“生命线”的意义不止一次的被提起,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曾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点明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没有政治工作的革命队伍不是真正的革命队伍。这一报告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熟的标志。

2.文化大革命之前,我党坚持“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1949 到1956 年,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的阶段。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武装斗争转向和平建设。我党领导人根据社会建设的需要,又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社会主义建设和政治工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生命线”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在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下,广大工人群众怀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加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到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提前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在1957 年-1966年,在此阶段进一步的确定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就有发表说,从“生命线”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作为“生命线”的纲领性文件,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理论全面系统的进行了说明。

3.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党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再次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邓小平在1979年3月30日,发表了重要讲话《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是一盏灯,照亮我们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的道路,指引我们向新时期精神文化建设前进。

经济重心的调整在党的重心工作转移后成为一项繁琐而艰巨的任务,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了调整经济重心的任务和保证党思想行动上的一致性,就必须有效地加强和改善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多次强调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紧密相连,在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上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反对“一手硬、一手软”的偏向与错误。尤其是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否则,就会经济社会建设发生偏差。

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对“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论断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中央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就曾多次在会议中强调其重要性和地位。第四代领导集体总书记胡锦涛也为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重要文献,可见其重视度,不仅要理论,还要贯彻并落实,并稳固的发展。在同一时期,我党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最终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思想的演变特点

名称上,从“政治工作”、“思想工作”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演进。这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思想的名称经历了由政治工作、思想工作到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完善的过程,即内涵适用范围经历由红军工作到政治工作到经济工作再到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演进。这种演进就是基于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时代性和突出的实践性,可以说围绕每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矛盾不断创新。这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传统。

功能上,从政治导向功能到全面导向功能的演进。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思想经历了政治导向、思想导向、经济等一切工作导向的演进过程。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固然包括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但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全面进步,包括经济、文化、生态等等方面。

从价值取向方面看,一元价值转变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结合等多元价值。在革命战争时期,“生命线”的价值取向是服从、服务于军事斗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工作得到“生命线”思想的服务,从而完成新民主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党中央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明确了奋斗目标,逐渐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和文明。新世纪的到来使得我国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更个性化和多样化。所以,“生命线”在价值取向上,比任何阶段都复杂的多。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思想的科学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思想保证一切工作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生命线”,是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历史地位的科学定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每一条战线,每一种行业。如对思想政治教育放低重视度或偏离,其它不利思想就后乘虚而入,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影响社会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思想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能激励群众爆发出能量和奋斗精神,能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人民力量。首先要求人们的思想有新的转变,才能逐步实现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中心。思想为行动提供指南,即我们日常中常说的思想先行。要想人民能够自觉坚定的走党的路线,遵守党的方针和政策,就要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首先要以认识问题解决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地杜绝“糖衣炮弹”对我党地侵袭。党员和群众要时刻维持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对各种对我党不利思想的腐蚀防微杜渐,这是非常关键的。随时保持高度警惕,预防各种资产阶级思想乘机而入,如果放松了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警惕,社会主义建设队伍的战斗力就会下降甚至被瓦解,从而危害到党的事业。所以,我们必须预防和克服种种不利的影响,也是“生命线”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我们尤其要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加强,以便能够继续深层次的改革,以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曹普.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论断的演变[J].党史博采,2000(9).

[2] 刘仕清.永恒的“生命线”:试论“生命线”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价值[J].求索,2001(1).

[3] 刘海萍.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之我见[J].理论学习,2002(8).

[4] 姚岚.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 陈剑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历史考察[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