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邓小平论“总结经验”

2022-06-08

隋月英

摘要:“总结经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为什么要总结经验、总结哪些方面的经验、怎样总结经验、通过总结经验能得到哪些基本结论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邓小平;总结经验;理论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理论——邓小平理论。而总结经验的思想,则是渗透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在因素,这些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总结经验是领导者实现正确领导的重要途径

在邓小平“总结经验”的理论中,他特别注重强调总结经验的重要性。他认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通过正确地总结经验而形成的。早在1956 年他就指出:“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

他强调:对领导者而言,总结经验是实现正确领导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邓小平反复要求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经验,积累经验。他强调,“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领导干部“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决心要坚定,步骤要稳妥,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改正不妥当的方案和步骤,不使小的错误发展成为大的错误。”他清醒地认识到,及时、科学地总结经验有利于“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所以,“我们要冷静地回顾过去,着眼未来,总结经验和教训,认真处理面临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坏事变成好事,从事件中得到益处。”“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总之,中国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

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就是努力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五六十年的时间,如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算起,要用上百年的时间。”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可能犯错误,怎么办?“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

二、总结经验理论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总结经验是邓小平领导实践的重要方法,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邓小平对经验的总结,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既包括国内的经验,又包括国际经验;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经验;既有对过去历史的经验总结,又有对改革中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的总结;既有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又有对资本主义成功经验的总结。所以,其总结是全面的、系统的、自觉的。

邓小平认为,首先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他详细总结了从1958 年到1978 年这20 年的经验,指出了“左”的错误的危害,强调在中国要“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同时,还要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总结历史经验,不仅要总结本国的经验,还要总结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我们搞建设有三十九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光凭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解决不了问题。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还要吸收国际的经验。”针对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挫折和失败,邓小平总结道:“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所以,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仅要总结本国的,还要总结其他国家的,特别要学会总结国际上一些成功国家的经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我们更应以开放的视野,博大的胸襟,认真吸纳国际上一切成功的经验,以顺利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

最关键的是,要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邓小平认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不断地总结经验,创造出新的经验。一方面,要善于总结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经验、新创造,如对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管理问题,邓小平指出:“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这几年我们走的路是对的,现在是总结经验的时候。……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另一方面,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这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善于总结实践和群众的经验,是我们正确决策的前提。

当然,还必须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团结。”

三、总结经验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总结经验是邓小平治国方略的重要一环,而如何总结,既体现了一个战略家的智慧,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邓小平指出,总结经验,首先就是要科学地总结。科学地总结,就是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总结经验,“我们也应该只能采取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新的历史条件,提出新的问题、新的任务、新的方针。”过去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基本国情做了错误估计,所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三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所以,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解决的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总结,还必须“按辩证法办事”,总结规律性的东西。邓小平有句名言,“按辩证法办事”,按辩证法办事就是要尊重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时,必须总结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是要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直到1978年底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非常严肃和认真地总结了建国后的近30年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现在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是改革开放,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我们的根本路线,就是把工作重点转到建设上来,不受任何干扰,一心一意,坚定不移地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

其次,要全面总结。要保证经验的科学性,就必须强化全面性。其一,我们不仅要总结正面的经验,而且要总结反面的经验。正面的经验可以使我们找到达到成功彼岸的捷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面的经验可以“促使人们思考,使人们认识到我们的弊端在哪里”。其二,不仅要总结本国的经验,而且还要总结外国的经验。中国的发展无疑主要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但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和总结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以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其三,不仅要总结历史经验,还要总结现实实践的经验。“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总结现实的实践经验,是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少走弯路,是“摸着石头过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要及时地不间断地总结。总结经验不仅要科学、全面,而且还要及时、不间断。邓小平反复告诫我们:“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事情,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但处理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小错误难免,避免犯大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每走一步,都兢兢业业,大胆细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就做些调整,使之符合实际情况。”在大胆闯的过程中,“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只有及时地、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少犯错误、少些曲折,才有助于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

第四,科学地总结经验还必须优化制度环境。总结经验是需要条件的,而党内民主制度的健全则是举足轻重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毛泽东“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没有党内民主或民主制度不健全,会助长官僚主义、专制主义,不利于总结经验。

当然,科学地总结经验,也离不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就不会及时地总结经验,修正错误,也不会用正确的和错误的经验,正面的和反面的经验,来教育干部、党员和群众。……及时总结经验,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检查工作。这样,就可以不使小错误发展为大错误,发展为路线性的错误;就可以使党员和干部从正确的经验中受到教育,也可以把错误变成肥料,将坏事变成好事。”所以,在总结经验中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思想作风,及时发现问题和失误,纠正和解决问题,少犯或不犯错误,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一个党犯错误是难免的,就是犯了错误,也要由自己去总结,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靠得住。”

四、总结经验得出哪些结论

通过总结经验得到了许多结论,这些结论也使邓小平的这一理论更加完整。其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基本路线。

第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第五,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扬民主、健全法制。“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局面,这就是我们今天和今后要努力实现的政治局面。”“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绝不允许有任何动摇。”

第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打破僵化,“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中国要发展、要前进,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打破原有的一些僵化观念,在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上、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上、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在评价毛泽东等杰出人物问题上,等等。

当然,邓小平同志总结经验得出的具体结论还有很多,如“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需要开拓创新精神”等等,它们对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等有着极其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又一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学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