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云南茶叶产业协同发力 价格上扬显露新气象

2022-06-08

编辑 吕田

2014年,云南茶叶总产量33.5万吨,普洱茶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达11.4万吨;毛茶产值111亿元、成品茶产值170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36%,均创历史新高;而普洱茶产值也首破百亿元,达101亿元。与2007年普洱茶市场的动荡相比,云南茶叶产业近些年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平稳”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创造出这番新气象呢?

价格持续上扬 透出一番崭新的绿意

据普洱市思茅区统计,2015年元旦节期间,区内自驾车辆达16990辆,接待游客达46888人次,而这些游客的行程大多围绕一个字——茶。就如普洱茶区围绕“茶文化”作出的文章一样,尽管眼下国内茶叶市场特别是南方市场出现低迷,但品味云茶产业在过去的一年却颇有茶的真味——苦中回甘、滋味悠长。

农业厅的数据显示,2014年,云茶总产量33.5万吨,增加2.5万吨,增长8.2%;普洱茶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达11.4万吨。2014年,云南省毛茶产值111亿元、成品茶产值170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36%,均创历史新高;而普洱茶产值也首破百亿元,达101亿元,增加31.4亿元,增长45%。

这其中存在古树茶、名山茶市场保持高热、价格持续上扬的因素。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春秋两季,班章、冰岛、景迈山、昔归等地的春茶价格上涨幅度为30%-50%,这些地方的古树茶已经成为云茶的一大卖点。在2014年初,就有业内人士预计,当年普洱茶的波澜将自古树茶而起,一直延续至2015年。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云南茶产业与2007年前沾到“普洱茶”三个字就上涨的“高烧”已经有了区别:热度集中在普洱茶中的特色茶、名品茶。但对于整个云茶产业而言,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跳出市场的迷雾,转到云南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层面,一些新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看清云茶的发展动向。

强化基地建设 要做一片纯净的绿叶

2007年,普洱茶市场价格出现剧烈震荡,影响延续多年,这也让茶区、茶农、茶企看到,以什么样的思维来培育产业至关重要,发展一定要平衡好“快”与“稳”的关系。

云南省农业部门对云茶产业确定了“稳定面积、提质增效”的方向。确定方向后该如何落实?强基地、促加工、优结构、树品牌、拓市场、秀文化,其中,原料生产放在首位。

2014年,有一组数据比云茶的产量和产值更值得关注。去年,全省创建农业部标准茶园14个,创建面积达1.5万余亩;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优势农产品茶叶示范基地17个,创建高优生态茶园面积达1.77万亩。农业部门全年完成茶叶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0万亩、绿色防控25万亩、无公害茶园达520万亩、有机茶园达39.2万亩、“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茶园达190万亩。在不断提升高优生态茶园比例的同时,云南省于2014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有机茶生产技术规范》,进一步提高云南有机茶的发展水平。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选,去年云南省有18个县入围2014年全国重点产茶县百强,是入选全国茶叶百强县最多的省份,而昌宁县获2014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将人类的农业活动有机融合于茶-林-绿肥立体栽培的生态系统之中,与自然和谐发展,云茶的这一生产传统正在得到重视与发展。2014年10月,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就将这一生产特性,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展区进行了展示。

经过茶叶市场起起落落的这些年,云南不少地方、不少企业明白了,茶叶的竞争不只是市场的竞争,其根本是原料基地的竞争,建设符合现代人生态环保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高产生态茶园是云茶的必由之路。

提升产品品牌 壮大产业多姿的绿树

除了普洱茶,云南还有另一片传奇的茶叶——滇红。印象中国滇红文化茶馆在伦敦揭牌、滇红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14年的这些信息向外界打开了观察云茶的另一扇窗。

尽管现在普洱茶的省外知名度要远远高于本地其他精制茶,但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下,云南优质的生茶资源也在寻求多样化、精品化、品牌化的发展。

2014年,从总体结构上来看,普洱茶、滇红茶两大茶类产量占全省成品茶总产量的71%,成为云南省茶叶代表性骨干产品。普洱茶产量11.4万吨,增加1.7万吨,增长18%,占成品茶总产量的50%;滇红茶产量5.3万吨,增加0.4万吨,增长7.7%,占成品茶总产量的21%。此外,以天士力帝泊洱、贡润祥、云白药天颐等茶企为代表生产的茶粉、茶膏、茶饮料及化妆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也丰富了云南茶叶的产品结构。

一边是产品类型不断增加,另一边是产业集中度和商品品牌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目前,云南省通过QS认证的企业达1000多家,产值过亿元企业有24家,增加3家;产值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有30多家,增加6家;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70多家,增加15家。云南茶企业中有7个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有50多个获“省著名商标”,大益集团、滇红集团、勐库戎氏公司、下关沱茶集团4家茶企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这明确显示出2007年之后云茶的格局变化——龙头企业正带动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挤压小、散、乱的生存空间。

而与云南茶叶相关的文化产业建设则成为云南省茶产业突破一产,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敲门砖”。在2014年全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选中,普洱茶品牌价值为52.10亿元,市场竞争力第一,成为普洱旅游产业的亮丽名片。一些州市也在深入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提出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临沧市凤庆县要打造“中国红茶之都”,保山市昌宁县欲叫响“昌宁红”。普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等地还以千年古茶树为重点举办祭茶祖活动,融入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哈尼族等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着力打造少数民族茶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为发展观光农业打下了第一根桩。

当2015年春天走近之际,关于茶的话题正在升温,不过内容已不只局限于那几座山、那几棵树,还有着茶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多样的民族文化、有机的农产品和有实力的企业……相信所有要素的协同发力,会让多姿的产业绿树焕发出勃勃生机。

(来源:《云南日报》)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