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食品安全国际共治

2022-06-08

——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会议在京举行

本刊记者 张卫

6月1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办的“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会议”在北京首都大酒店举行。会议的主题是“食品安全 国际共治”,来自全球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四大国际组织、二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机构嘉宾、中国政府与食品安仝相关的各部委官员以及近三百余名来自全球学术帆构和产业界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自2013年成立以来,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举办的最高规格和最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大会分为六大版块,演讲主题分别为食品安全全球共治、食品安全法制前沿、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食品安全科学监管、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利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首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在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今天,食品的生产、销售、使用链条早已超越了传统国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部门能够仅仅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能确保本国人民的食品安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迅速提高,他们需要更加充足、多样、有营养和安全的食品。滕佳材表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用有限的监管资源去满足人民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成为了考验全球各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一道难题。

除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需求的提高,复杂的监管现状也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挑战。滕佳材分析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种养殖和食品生产领域,经济全球化推动着食品供应链在国家间延伸,大众媒体和自媒体不断把一个个食品问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传统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

如今,面对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监管压力,全球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传媒界也都在寻求变革。以中国为例,滕佳材介绍说:“经过两年多来的改革和调整,中国正在形成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行政法规体系,建立起集中统一的,从中央、省一直到市和县共四级的食品临管体系。”

滕佳材还在发言中强调,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明确地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中国人民的食品安全。

滕佳材认为,中国在食品安全监督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与其在国际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密不可分。他介绍说:“仅在2014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先后与16个国家的监管部门或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这种国际合作的方式帮助中国利用合作、对话、协商等方式成功与各国就共同关心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信息交流、风险评估、检验检测等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取得相互理解。

滕佳材最后呼吁,各国应该本着合作的精神、发展的目标、安全的信念,在对等、可信和互补的原则下实现信息互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风险预知能力,共同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

随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先生进行了主题为“食品安全,共同的责任”的演讲。他说,推进并确保食品安全事关你我他,既是职责之所系,亦是生命之重托。食品安全关乎个人与家庭的健康和福祉,更是国家公共卫生的根基。李勇表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是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的成员,该组织一直视全球食品安全倡议为非政府主导的平台,将食品安全作为全球非竞争性问题来对待。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李勇倡导“多方共同应对”的合作模式。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中国正在进行的合作为例,李勇介绍说 “正是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协助之下,中国派出了第一批国务院高级官员赴海外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经济特区的经验。”

对于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李勇给出了较高的评价。他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加强监管、颁布和实施法律、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和公众意识。”他认为,设立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重要里程碑。

李勇透露,从下周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在总局及其机构集中建设食品安全培训体系,这是食品安全未来合作的起步阶段。

最后,荷兰王国驻华大使贾高博先生(AartJacobi)、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先生(Bernhard Schwartlander)就“食品安全:沟通、信任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世界银行中国、蒙古、韩国局局长郝福满先生(Bert Hofman)就“世界银行中国食品安全行动”的主题分别进行了发言。

贾高博先生(Aart Jacobi)说:“荷兰是向世界提供产品最多的国家,我们农业发展的成功主要依赖于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农业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农夫、政府和大学之间有紧密的合作,使得学术层面的创新能够得到快速的应用。当然,我们对于国际贸易保持开放的态度也是荷兰农业发展成功的重要原因。”2003年,荷兰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食品和消费者保障机构,这个统一的机构负责政府对于整个食品行业的监管,可以提高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国际合作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基于科学方法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保障消费者知晓正确的食品安全信息。”

施贺德先生(Bernhard Schwartlander)说:“全球各国工业化使得食品供应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也使得食品供应安全这部分工作变得更具有挑战性。” “现在消费者的信息非常丰富,这就需要风险的监管者,包括风险的监管人士,还有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企业、消费者之间进行更多的风险沟通。没有一个系统能够保证企业食品的绝对安全。所以,所有利益相关方要进行很好的团队合作。” “世卫组织与中国合作的历史悠久,为中国加强食品安全提供了很多的指南、建议。我们做好了准备,将继续在这一方面给予中国支持。”

郝福满先生(Bert Hofman)说:“我们致力于与中国政府进行合作,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食品系统,能够为中国提供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品,并且把中国的体系纳入到全球的食品体系当中,能够做到可持续性。我们建立了一个全球食品安全伙伴项目,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帮助我们提升食品安全的能力,并且也能够得到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支持和专长。我们非常高兴中国积极参与到这个合作伙伴项目当中,并积极参加全球食品安全伙伴项目新加坡年会。我相信类似这样的一些会议,能够帮助我们国际合作伙伴交流经验,可以给予中国更多的信心。但是,要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要适应中国的现实。”

在接下来的六大版块中,中外政府官员、学术专家、相关企业进行了交流发言,共同为食品安全全球共治献言献策。

在食品安全全球共治版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袁林先生说:“在最近几年中,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正在稳步提高,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排名第42,这处于所有国家的中上游,而在发展中国家处于上游。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致力于和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来为全球的食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面对全球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越来越复杂以及瞬息万变的形势,我们需要保持清醒,也需要在监管框架方面加强合作。首先,在全球层面,除了现有合作机制的发展和利用,我们应当考虑建立一个日常会议机制。在各国高级监管部门官员之间加强日常交流,并且进一步加强国际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交流监管信息、法律框架以及共享监管经验。第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建议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从基础能力建设和标准建设开始,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并且支持全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在所有的利益相关方之间考虑建立一个磋商和对话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各国政府可以提出政策研究以及能力建设的需求,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提供专业技术合作和知识支撑。”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中国关系事务)副部长罗杰先生(Roger Smith)介绍了新西兰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他介绍道,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是进行整合性的监管项目,监管范围覆盖了卫生、植物检疫、动物卫生、管理等各个方面。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有一系列的程序来进行动物、植物和食品的进出口的监管,另外还有风险管理体系。新西兰的食品安全监管框架整合了国际公认风险惯例的各个方面,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和监测与审核,而且是基于科学与风险来建立框架,并且还履行法律义务及其他国际义务。面对食品供应链日趋全球化这种现状,新西兰接受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最高残留限量标准,这样就避免了一些贸易摩擦。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朝鲜及蒙古国代表伯希·米西卡先生(Percy Misika)介绍了该组织在改善全球食品安全方面的战略。他说, “对于治理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有一些全球的工具,有一些全球的机构,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进行相关的工作。比如,我们有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还有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协议,这是在WTO框架下达成的协议。这些是用于我们确保能够对技术质量进行一个监督,对于整个包装的过程、各个方面的过程进行确保,而且能确保最后我们能够在各个地方使用统一的标准。不论是在我们的超市中所卖的食品,还是各个地方所卖的食品,都遵守着同样的标准。而且我们还有食品法典委员会,它是一个协调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这个委员会也积极地建立国家国内成员国内部的能力,以确保他们能够应用服务食品的标准。它是基于科学的标准所建立的,而且这样的标准能够确保本地所消费的食品是达到全球通用的标准,而且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没有进行任何掺假或者其他处理的。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其他国际组织,包括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最后他说, “食品安全控制的原则包括食品政策法律条例、食品控制管理、信息教育沟通、实验性服务,还有检验服务。如果这些不能建立起来,我们就不能确保有一个适宜的体系来保障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先生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长期的、复杂的,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中国的消费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另外,他认为食品全球化是必然趋势,食品安全全球共治既是现实问题也是未来问题,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食品安全是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实现科学有效的社会共治和全球共治,把食品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

在食品安全法制前沿版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先生、德国联邦食品农业部食品安全司国际政策处处长保罗·内伊先生(Paul Ney)、美国FDA驻华办公室助理主任伯乐(Patrick Bowen)先生和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品安全专员谭丽芬女士分别进行了演讲。

徐景和说,新的《食品安全法》从原来的104条增加到154条,对于原来70%的条款进行了适时性修改。这部法律确定了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理念,建立了科学完备、严格的监管制度。他主要从十方面介绍了该法的重要修改,一是建立了统一的监管体制;二是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三是建立了全程追溯追求;四是完善了问题产品召回制度;五是建立了食品安全责任约谈制度;六是建立了有奖举报机制;七是建立了网络食品交易管理制度;八是建立了完善的保健食品监管制度;九是完善了婴幼儿配方食品监管制度;十是加大了惩罚力度。

保罗·内伊(Paul Ney)介绍了食品安全在欧盟范围内的七大原则。一是食物链原则;二是生产者责任;三是食品的可追溯性;四是独立的科学风险评估;五是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分离;六是预防的原则;七是透明的风险沟通原则。在欧盟食品安全体系等级方面,第一级是政治层面,也就是欧盟委员会层面和德国联邦食品农业部以及16个州的部门;第二级是企业层面,主要进行食品生产和加工、零售企业的自我监测。

伯乐(Patrick Bowen)主要介绍了美国FDA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做法。FDA有一系列的专家和专业人士,负责所有各种食品的安全,包括化妆品、海产品、饮料、新鲜水果、蔬菜等等。FDA主要检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加工商,主要工作是核实他们是否遵守了相关规定。FDA还会进行进口产品的检查。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供应链安全带来的挑战,FDA变革了组织机构,比如建立了国外办公室,而且也增加了外国检查,还建立了专业的外国检查员团队。

谭丽芬介绍说,为保障香港的食品安全,香港地区实施了国际标准。面对一次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香港进行了两次改组,不仅人数从400多人提高到600多人,而且还把风险管理的力度大大加强了。但目前这个模式不能算真正的成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补、更正。

在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圆桌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监管一司副司长王平、荷兰皇家菲仕兰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邱肇祥先生、蒙牛乳业集团总裁孙伊萍女士、达能集团中国区主席秦鹏先生、丹麦阿拉食品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阿拉食品公司亚洲分公司总裁叶斯博·弗纳斯·柯丁先生(Jesper Fournaise Colding)就乳制品安全进行了对话。大家一致认为,质量和安全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只有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保障产品安全才能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

在接下来的食品安全科学监管、食品安全标准管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三个版块中,共有十几位中外政府部门责任人、业内专家和食品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精彩演讲,共同交流了中外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的现状、问题、解决办法等。

主题发言结束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先生做了大会闭幕词,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主持了闭幕式。

毕井泉说,为认真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致力于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致力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致力于食品安全风险的防范等工作,目前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

但中国食品安全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相当一部分农业种植养殖和食品加工的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食品安全标准还不够完善,监管视野还存在盲区,一些监管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实际工作距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的差距。

回归到本次会议的主题,毕井泉说,食品安全的监管实践需要国际合作,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从各国实际出发,又要符合国际通行的规则。从国际上看,这一领域的监管实践不过一百年左右,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起步更晚,互相通报食品安全领域的风险隐患、互相通报食品监管的法律技术法规,有利于相互学习借鉴、节约成本、少走弯路,共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食品科学的发展需要国际合作。食品安全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问题。现代的监管是建立在我们对已知世界认知基础上的监管。在食品科学领域,还有很多未被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已经认知的领域也还有很多不同的认识需要讨论和探索。这些都需要各国科学家们、技术专家们加强合作。

最后他说,“科学发现永无止境、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国际间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合作也永无止境。保障食品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愿意与各国、各界的同仁共同努力,携手共治,为保障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至此,2015国际食品安全会议圆满结束,旨在为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打造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探讨共性问题,强化国际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球食品安全的愿景也圆满完成。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