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何谓哲学”与“哲学何为”

2022-06-08

  最近一些年来,相当一部分哲学工作者不是直面社会现实,而是退回到所谓的纯粹学术研究之中。在哲学的研究中,注重的是哲学史、某个哲学家的思想或某一专题,对于哲学经典文本,愿意下大力气去进行背景介绍、概念分析、意义诠释,却不注意哲学研究在当下对社会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研讨。这显然是把理性的分析和批判与当下社会实践割裂开来,哲学家不是现实生活的实践者,而是所谓哲学史的仲裁者。这样,当下的中国哲学就表现出明显的与社会现实相背离、与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倾向,哲学被社会边缘化也就成为必然而然的事实,出现了所谓“哲学危机”。


  面对哲学界的这种现状,我们重新思考哲学的本质、职能、作用,努力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或许对当下中国哲学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


  何谓哲学?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命题。但一般而言,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是人类特有的理论自觉。而且从整个世界而言,哲学大致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至前2世纪。在这几百年内,在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百家哲学流派,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在中东产生了以利亚、以赛亚等先知,而在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更是开启了“哲学的童年”。对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以“轴心时代”来形容其文化成就之辉煌:“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注]这就是说,无论哲学史家们对世界各大文明体系的哲学有多么不同的定义和判断,但从哲学起源上来说,哲学是人类在其文明进程中必然要发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所追问的是对自然、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解答,但它又不是宗教神学的附庸,而是人类依据理性对这些问题的探寻和反思。


  此后的数千年,各个国家的哲学发展各有特点。以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为学术而学术”的传统,突出了“爱智求真”的特点。这样,在西方哲学中,首先是要确定一整套严格求证的方法:先是界定概念,然后是假设前提,制定逻辑推理规则,接下来就是按照这个前提和规则的层层分析、详细论证和真伪的判断。所以,西方哲学虽然五花八门,但其本质就是在热爱智慧的大旗下,积极探寻事物现象以及隐藏其后的本质,追求为万事万物奠基的“本相”,而不论这个“本相”是观念上的还是经验上的,表现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科学”,即形而上学。近代以来,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哲学出现了明显转向,不再像古典时期那样把哲学当作一门科学,也不像中世纪那样甘作“神学婢女”。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西方哲学终于重视对人的研究,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高扬了“人是目的”的大旗,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思想。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近现代以来,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全人类的解放当作自己的使命以外,大多数西方哲学流派受经验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主张仿效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以严格的逻辑推理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内容,以获得实用效果为目的,希冀建立一种排除形而上学、以获得知识的确切性和可靠性为追求的学问。由此就产生了实证主义思潮,经过“内在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持续推进,在20世纪进一步发展为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于是,出现了著名的哲学语言学转向。20世纪40年代后,分析哲学成为英美哲学的一个主要倾向,并由此表现出与欧洲大陆哲学的人文主义传统截然不同的目标和风格。在他们那里,哲学不再是关于观念论、本体论、认识论、世界观的学问,而是集中于语言、分析、逻辑、意义等问题,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语言意义的澄清和辨析。分析哲学在充实、完善哲学的分析手段、提高哲学表述的精确性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由于把逻辑和语言看作整个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实际上是把哲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当作了哲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大大降低了哲学探寻事物本真、追求真理和人文关怀的本质。


  还是在20世纪,不少欧洲大陆哲学家就对此提出异议,指出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虽然推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但它们取代不了人们对自身存在和超验问题的关心,更阻挡不了人们对绝对真理的追求。也就是说,它们不能代替形而上。胡塞尔提出现象学就是要“直面生活世界本身”,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则是把“拯救地球和人类”当作自己的使命,及至列维纳斯,更是基于对“他者”的尊重而要求把伦理规范当作“哲学的第一本位”。进入21世纪,英美哲学家对哲学的本质及其作用有了新认识、新理解,出现了实用主义的回潮,同时又注重“心智问题”的研究,因为哲学的语言问题归根到底是出在“人心”这里。最近几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哲学家们强调,传统的认识论、本体论研究要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成果,才能形成新的研究范式。这些新趋向当然是对单纯依靠科学技术的经验主义的一种纠正!


  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是,中国古代虽然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学说,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哲学学科,人们过去常常把哲学思想称之为“道学”“玄学”“理学”等。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虽然也有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观等内容,但并不把这些内容截然划分开来,而是平行组合在经、史、子、集之中。我们的学问,重点是基于经验事实的道德教育和社会理想的塑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修齐治平”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把学术研究与个体体验和社会实践始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注重对人的道德、情感、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教化,注重家庭和社会伦理纲常的保护,注重个人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奉献,恰恰表达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很大意义上说,即使在五四运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这个观念仍然是我们的精神核心和价值基础。此外,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天人合一、古今变通、知行关系、形神关系、名实之辨等问题的探讨,涉及的这些基本哲学问题,在世界哲学版图上也占有不可或缺的独特地位。


  这里之所以提及五四运动,是因为到了明末清初,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强大,西方学术开始进入中国,开始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有为的知识分子为改变国家积弱积贫的面貌,大胆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不少人会通中西,开创了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道路。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我们是全方位地向西方看齐,在学术方面更是摒弃传统,提倡新文化、新学术,在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研究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是照搬西方经验,哲学社会科学体制建设没有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我国最早的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门,是在一百年前才建立的,它实际上是套用了西方大学的哲学系的做法,其授课课程唯独有中国特点的,只是增设了一门中华哲学史,其内容却零碎不堪。由此来看,20世纪初的中国哲学初创时期,其内容既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也包含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方法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间,我们几乎完全受前苏联的影响,照搬照抄联共哲学教材的观点,把哲学简单地归结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军对垒,这实际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图式化的解释,也是导致当代中国哲学不能前行的思想阻碍。但无论怎么说,经过中国哲学人的百年奋斗,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哲学确实形成了既有自身特色、又包括外来文化的包容兼蓄的特质,为推动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这个简单的对比,我们立即看到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异同,而且还看到中国哲学思维强调的“文以化人”这个主题与西方哲学中“人文主义”观念是高度契合的。这是因为,东西方哲学虽有差异,但不论是描述性的表述,还是规范性的要求,说到底,哲学的本质和作用就在于促进人的存在和发展。如果我们再看远一些,还会认识到,世界各国国情不一样,哲学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但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面对的都是人类的既具体又共同的问题,只是不同国家或民族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解答,表现出哲学的多样性。所以,哲学既有同一性,也有多样性;但从根本上说,哲学绝对不是限于书斋的学问,而是与人类实践生活密切相连的思想及其理论表达,这是哲学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前行的基本动力。哲学一旦脱离开这些基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我放逐,就一定会被社会所抛弃。


  二


  在我们承认哲学本质上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总结和概括,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的、以理论形态呈现的文化自觉的时候,同时也承认了哲学是大智慧,而不是某门具体的科学或知识,它研究和改变的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以及认识自己的方式,它关注的是世界的普遍性,它是在把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去关注如何使用科学知识,并对科学加以反思或超越。


  从人类社会发展方面来看,哲学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说,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表明,哲学为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哲学之所以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军事等产生很大影响,就在于它能够对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努力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提供理论支撑。可以说,人类思想文化里最精致、最核心的东西都体现在哲学思想之中。


  正是在此意义上,哲学是人们借助理性思维来促进对自然界、对社会以及对自身的把握的一门科学,其宗旨就是为人类一般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为科学认识历史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理论和方法。


  但是,哲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本质标志是,哲学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以人类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成果为基础,把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总体反思当作自己的职责。这样,与其他门类的学科相比,在知识的演进中,哲学只能退居于黑格尔所说的“密纳尔瓦的猫头鹰”的地位,这就是说,哲学是一种反思的学问,它的发问、分析和解决问题之道总是与现实有些距离。与此同时,哲学的这种优势也是劣势,它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普通大众,而它的问题又是人们始终会遇到的普遍性、永恒性的问题,而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之迅速则是以往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得哲学在对普遍性与特殊性、永恒性与时代性问题的处理上常常捉襟见肘,在创新能力上相形见绌,哲学研究的成果往往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出现了与现实生活不相匹配的所谓“灰色理论”现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强调哲学“是精神的整个形态的概念,它是整个客观环境的自觉和精神本质,它是时代的精神、作为自己正在思维的精神”[注]。


  从黑格尔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认识到,一方面,要发挥哲学的功能,让哲学回到实践中,并且去指导实践,中间是要经过一些环节的。哲学不是简单地跟在实践后面,人云亦云,而是要经过不断思考和分析,以特有的反思方式去关注、分析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最终提出自己的判断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我们切不可以此为借口,让哲学脱离现实实践。哲学是面向现实的、正在思维着的精神,它是社会现实生活在我们思想中的反映和观念表现,其反映越深刻,表述越准确,对社会实践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所以,哲学往往代表了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理性程度。我们由此就看到哲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认识到哲学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某种遐想,不是简单的文本分析,不是抽象概念的堆砌,不是所谓逻辑语言的表达。哲学能够成为一门绵延几千年而不衰的学科,恰恰是在于它努力联系实际,直接面对现实,能为现实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哲学的概念和范畴都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现实概念和现实范畴,也都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哲学的理论决不是抽象概念的集合,也不只是关于一般现象的理论,而是由具体概念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反映现实的本质理论。


  我们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哲学反对一切形式的教条主义,主张从一切思想教条中解放人类自身。哲学所说的反思,其宗旨就是要从思想中发现洞察未来的认识能力。所以,哲学的这种深刻性就表现在,社会越是发展,人类生活越是丰富,时代变革越是剧烈,人们就越需要哲学的指导和帮助,越需要哲学的发展。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任何一次巨大的变革和发展,都是以理论的转换和变革为先导,以思想观念的解放为前提;而吹响人类思想解放的第一声号角的,往往就是代表时代精神和先进方向的哲学。马克思为此高度评价哲学在此一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他说:“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由此来看,哲学就意味着“头脑的解放”,哲学的重大发展一定会推动人的思想的解放,而思想的解放就会引导人类事业的前行。


  哲学的这种重要而且特殊的作用,在现代中国已经彰显得明明白白。20世纪初,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使之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成为共产党人的理论武器,而且在实践中开启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成功。四十年前,在教条主义、个人权威盛行的年代,首先是哲学界开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并且由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如何使哲学无愧于时代,发挥哲学原本就应当完成的历史使命,就要求我们不是退缩到学术象牙塔之中,而是要让我们的哲学工作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重大的时代课题的敏锐反映、深刻解答,既不辜负时代的使命,同时还要推动哲学的新发展!


  三


  在讨论了哲学的本质和作用之后,就必然会对中国哲学现状作出我们的判断,必然会感受到当下中国哲学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脱离社会实践的问题的严重性。如此,哲学的转型也就必定会发生。按照库恩所说,这是科学进步中必然要出现的范式和概念的转换,而引发转换的关键因素就是一些新的假设、理论和方法的出场。库恩这样说:“科学家面临反常或危机,都要对现存范式采取一种不同的态度,而且他们所做研究的性质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相互竞争的方案的增加,做任何尝试的意愿,明确不满的表示,对哲学的求助,对基础的争论,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常规研究转向非常规研究的征兆。”[注]哲学的进步也同样如此,即从前科学进展到常规科学,一旦出现危机,就会发生科学的革命,再产生新的常规科学。


  但是,要实现哲学的进步或转型,关键是需要一种真正的思想范式的转换,一种在认识论、方法论和整个思想观念上的创新,然后才能做到学术上的重构。做到这一步,首先是要克服我们自身的思想僵化,在学科发展和建设中树立创造性的精神和勇气。中国古老的《诗经》曾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哲学的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但我们相信,只要人类还在,人的精神追求就不会停歇。中国哲学不仅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一定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做出贡献。其次是要正确对待当下哲学存在的问题,不能把人民大众和国家的期待与哲学学科的内在学术要求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而是要看到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只有让哲学与鲜活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建言献策与述学立论达到内在统一,我们的哲学才会有生命力。再次是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当代的哲学家只有不断努力创造,推动哲学事业不断前行和发展,才能使哲学真正配得上“时代精神”这个称号。


  当然,我们在实现哲学转型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处理好这样两种关系:


  其一是哲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对我们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知行合一,儒家文化关注的重点就是对人们的道德品行的教化和培养。因此,国人的思维向来是重实践、轻思想。但是,哲学是一门理论科学,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哲学的实践性,不重视理论的提高和概念的凝练,就会抹杀哲学的理论特色,甚至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反过来,如果我们过于突出哲学的思辨性,而不注意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就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所以,重视理论,同时也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发挥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作用。


  其二是东西方哲学相互学习和会通的问题。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对我们影响很深。在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中国哲学就是在外部文化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但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之间存在着一个文化间性的问题。反过来说,西方哲学在当下的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对中国学者来说,如何学习和继承东西方文明中的精华,用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并以此影响世界哲学,确实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使命。我们既要考虑中国的民族性特色,同时也要注意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结合,既要体现中国的原创性、时代性的创造发展,也要兼顾哲学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


  从中外哲学发展的进程来看,哲学的转向从来都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通过深刻的反思、艰苦的创造和具体的学理来实现的。在当下时代,哲学首先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以知识体系意识为主导转变为以问题意识为主导,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带动学科的新建构;二是从单纯的民族视域转变为世界性视域,以深远的历史视野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三是从哲学学科的分裂转变为学科融会——哲学不是一门具体学科,而是各门学科的总结和精化,所以,打破二级学科的分立,是实现这种转向的必要举措。


  当下,中国哲学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每一个哲学工作者都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推动和发展我们的哲学事业,展现中国哲学独有的特点和魅力!谢地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