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杨朱关注个体生命的人生哲学

2022-06-08

  【摘要】:杨朱学说中,最为重要的是“贵己重生”的人生哲学,其实质在于提倡个体的生命价值与尊严,体现了战国时代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对之后中国社会以及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杨朱;贵己;重生;个体生命


  杨朱是先秦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学派思想在春秋末战国前期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据《孟子·滕文公》载:“圣王不作,诸侯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学本身并无鸿篇巨制传世,其思想散见于《孟子》、《庄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而《列子》虽被疑为伪撰,固然杂糅有魏晋的恣情放纵思想,但《列子·杨朱》篇仍留有不少杨朱一派的思想。杨朱的哲学思想从这些古籍资料可略见其貌。


  杨朱的思想与儒道墨等诸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其学说宗旨,属于道家,但与老子、庄子有别,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总体上看,杨朱不承认鬼神的存在,反对传统的君权和束缚个性自由的礼法等级制度,形成了“贵己”、“为我”、“重生”、“轻物”的独特观点,这些思想理论皆是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人的个体意识,他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极其深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高点。其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与关怀,在当时来说具有独树一帜的先见性,对后世亦有重大意义。


  杨朱的思想学说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他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高度重视。“贵己”、“重生”作为杨朱思想体系的核心,体现了他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珍视态度。他认为生命是最珍贵的,认为“我”的个体生命是绝对不可能用任何代价作交换的。


  杨朱对于“生命”现象的认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贵己重生”既是他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体现,也是他对生命认识的主旨。杨朱学说认为,己身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人生短促,所以应万分珍重,从性而游尽享人生之乐,这样的生命才是完整的。“生命”有着广泛的意义:不仅是形体的生灭,还包括了从性自然的境界意义。人生的根本目的是要“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既要保全自己的生命不死,也要保全自己的真实自然的性情,不因追求身外之物而有损于自己的身体,一旦违背真性,即使形体不死,也不是他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生了。杨朱哲学关于人生的态度十分明确,就是为己、为我。反映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念。主张人生在世,要抛却“物”的羁绊,为“我”而活,不要成为外“物”的殉葬品。生命是人的唯一,是一切外物附着的核心和根本所在,“贵己”的具体原则就“轻物重生”,而这种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利己”。杨朱所说的“我”、“己”,既不是受功名利禄、声色犬马所累的“我”,也不是寻求害人利己的“我”,而是“重己”“轻物”的“我”。如此一来,他既从生理上肯定了“我”的存在,又从精神上确立了“我”的品格价值,“我”不再是徒具神形的皮囊,也不是飘然于身体以外无法安生立命的精神符号,而是立身于真实世俗世界中形神兼具的血肉之躯。杨朱的“贵己重生”,所贵的是人的自身生命不受伤害,所重的是人的自身生命的性情不违背自然的规律,二者共同构成了杨朱的“生命”的概念。


  在哲学史上,杨朱第一个站在生命的一面突出了生命与外物的矛盾,这使他成为庄子的先驱。它所表达出的这种对个体命运的强烈关注、对个人生活价值和权利尊严的重视,以及对专制制度情揭露和对个人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最大限度宽松与宽容空间的向往,在当时独树一帜,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作为为一种在混乱与无序之中诞生的学说,杨朱的“贵己为我”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身逢动荡与转型、暂时失去统一价值规范和行为指引的人们的精神需求,给那些心灵蒙受重重阴影和痛楚创伤的人们以抚慰。


  而且这种学说在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史上,也有着非凡的意义。他所提出的“不以物累形”的养生观点,对于后来养生思想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生者异”、“死者同”的生死观虽然透露着“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的消极态度,但他对于生命本身的唯一性和平等性的认识,不仅在当时看来有着很高的价值,即是今天,从人权的角度看来也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杨朱哲学立足于生命的唯一性,在本质上捍卫了生命的崇高和尊严,这是非常可贵的。可以说,杨朱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关注个体生命的先驱。中国传统思想史在关注个人方面由此开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有极端重视生命的个人享乐主义;如具有明显魏、晋时代思想气息的《列子·杨朱》所宣传的“从心而动,从性而游”的思想;有鱼与熊掌兼得的完美主义,如中国历史上生活于官场,却又能洁身自好的士大夫们的思想;也产生了以关爱生命为基点的人文主义,如从先秦至今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的生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杨朱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论的思想,并对生命的存在给予正确的认识。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权平等,离不开尊重个体生命,这既关乎着个人价值取向,也关乎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而杨朱哲学对个体生命的关怀,给了很好的我们启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孙开泰.先秦诸子精神[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4]章双棣.吕氏春秋注[M].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6. 

  [5]《韩非子》校注组.韩非子校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6]楊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 中华书局, 1979. 

  [7]郭庆藩.庄子集释[C].北京: 中华书局, 1961. 

  [8]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9]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作者简介:王雅琪(1992.1—),女,河南郑州,西北大学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唐代文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