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苔丝》中基督教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2022-06-08

  [摘要]通过分析《苔丝》中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原型,探讨小说体现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在看待罪与罚、牺牲与救赎、灵与肉、理智与欲望等问题上的冲突和融合,以及哈代创立新文化的愿望。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古希腊文化;冲突;融合;苔丝


  [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4-018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4.091[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哈代与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


  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是西方重要的文化传统,人们很早就认识它们的对立冲突以及融合互补。古希腊人力图使文化中灵与肉、理性与情感、神与人等对立物和谐相容,不像基督教过分强调灵魂也不像罗马文化过分强调肉欲。基督教强调平等博爱、生命婚姻的神圣、注重道德伦理、倡办福利事业等进步之处推进了西方文明发展,但到中世纪也有不宽容、封闭思想、压抑人性等负面影响。文艺复兴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化,主张满足人的欲望。近代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社会矛盾以及思想观念。哈代从小就受两种文化影响,打算长大当牧师。青年时接触批评宗教的文章,遂接受新思想抛弃宗教信仰。他受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内在意志论的影响,最后形成自己的进化向善论或社会向善论。他认为陈腐的基督教观念压抑人性、阻碍自由幸福、社会进步。他运用崇尚自由、解放人性的古希腊文化及其他异教文化批判陈腐的基督教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他赞美真善美、宽容、诚实、淳朴、不懈奋斗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他并不反对基督教中优善的方面。其作品中大量运用《圣经》的语言、典故、原型。《苔丝》有许多两种文化的词语、引文、典故和原型,体现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苔丝》作品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情节走向等大的方面以及具体的言语、行动描写等小的方面或明或暗的运用两种文化,巧妙揉合达到水乳交融。冲突与融合并不矛盾,它体现哈代对多种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以及文学佳作在思想内涵、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二、人物原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苔丝》三个主人公的神话原型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苔丝的希腊罗马神话原型主要是大地农神(Demeter;Ce-res)、月神(Artemis;Diana;Luna)和冥后女神(Persephone;Pros-erpine)。她的圣经原型是耶稣、夏娃以及受主救赎的玛丽亚等。苔丝名字意为harvester。她与少女们穿白袍过祭祀古罗马女农神Ceres的节日。此节日庆祝农神的女儿Proserpine从冥府回归即春回大地。与冥后相关暗示苔丝像被冥王劫持到冥府、郁闷的待在冥王旁的Proserpine一样,会在“黑暗和寂静”的境地被奸和后来的被迫与阿历克同居。安琪儿称苔丝“Deme-ter”和“Artemis(阿特密丝)”。阿特密丝与阿波罗是孪生姐弟,都有狂暴的报复性的一面。她曾报复阿克泰翁(Actaeon,首两个字母与Alec的首尾两字母相同)。阿历克被杀后天花板出现红心A血迹,暗指Actaeon和Artemis。Diana等同Artemis,“但后来,他们(罗马人)把她(Diana)与乡村丰产女神利伯亚混为一谈了。利伯亚是与利伯(巴克科斯)相对应的女神。”


  安琪儿·克莱尔身上的希腊神话原型是阿波罗,圣经原型是亚当和天使。Apollo可能意为“todriveaway(evil,etc)”,暗合他对苔丝的抛弃。他象征青春、光明正义、真理,是医药、净罪和梦之神。他有冷酷无情报复心强的一面,阿波罗爱恋的仙凡女子都没有好结局。克莱尔有真诚、耐心有礼、追求革新的一面,也有无情、不成熟、保守的一面。阿波罗曾到希腊塞萨利国(Thessaly)当牧羊人,无意中害死两友。克莱尔到Talbothays农场当牧人,害得挤奶工因爱他而受苦。词形上地名Thessaly可以看成是“苔丝的国度”。


  阿历克的原型是冥王哈得斯、酒神狄奥尼索斯(Bacchus、Liber)、阿克泰翁、还有特洛伊的亚力克山德罗斯以及撒旦。古希腊人对酒神非常喜欢,其庆祝仪式为戏剧的起源。酒神的老师是半羊神潘的儿子,这些神“本质特点是追求感官享受、耽于淫欲,滑稽可笑。性格中带有部分兽性……醉酒后疯狂娱乐。”阿历克本性风流轻浮,乐于花钱玩乐,暗合酒神的精神。酒神宣告被遗弃的阿里阿德涅为妻,照应阿历克在苔丝被弃后又得到她的情节。酒神还是花果之神。阿历克带着苔丝在花园和果园转圈,喂她吃草莓(暗指冥王给冥后吃石榴,伊甸园蛇引诱夏娃吃禁果)。他抽着烟欣赏苔丝的红色嘴唇和她的胸前的玫瑰。“(苔丝)天真地看着胸前的玫瑰花时,哪曾想到在那令人麻醉的蓝色烟雾后面坐着正是她未来的悲剧中的‘煞星’——她年轻的生命的光谱中的一道血红色的光。”嘴唇、玫瑰象征温柔美妙,但花也有刺;点燃的烟和烟雾象征撒旦、血光象征毁灭和仇杀。Alec和Alexandros即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名同源,意为thehelperofmen。阿历克在苔丝走投无路的时候给予帮助,在她受到恶妇纠缠和农场主刁难时也“保护”她。阿历克对苔丝说,“我便是那幻化作低等动物来诱惑你的老家伙”,暗指假好心帮夏娃的撒旦。


  《苔丝》中的神话原型是一个相关联的系统,有的很明显,有的较隐晦巧妙。原型运用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弗莱认为现代悲剧的神话原型运用模式属于“反讽”一类,“(这种悲剧)是想清楚地揭示悲剧中截然有别于英雄主义的‘总是太凡人化’的方面。”“这一相位强调主人公的人性,最大程度地减少观众对悲剧中的事件不可避免要发生的感觉”也就是说,哈代的悲剧人物是现实中的凡人,悲剧发生有性格和环境的原因。既运用原型,又立足现实。


  三、罪与罚、救赎与牺牲、灵与肉等的文化冲突和融合


  《苔丝》的神话原型系统体现两种文化看待罪与罚、救赎与命运、牺牲与抗争、现实与信仰、灵与肉、理性与非理性等方面观念的对立。苔丝有類似耶稣的忍耐和牺牲精神,又有报复性狂暴的一面。她违背习俗为夭折婴儿洗礼,让人想到圣母对耶稣的哀悼。古希腊有罪者逃到阿波罗神庙便可受净罪,神话中有许多赎罪的途径。但小说中救赎却成了反讽,克莱尔虽安慰杀人的苔丝却无法拯救她,结局如古希腊悲剧的命定一样。苔丝躺在悬石神庙祭献太阳神的石上,两人的话表明她是为光明和理想牺牲的。苔丝虽有耶稣的影子,但克莱尔说“这里不是为上帝而是为太阳”牺牲的却暗示她的牺牲又不像耶稣。与耶稣自愿自择为人类牺牲不同,作者把她隐喻为预言暴政终结的普罗米修斯。这样现实主义处理让基督式救赎和牺牲显得荒唐和违背人性。最后安琪儿带着苔丝妹妹往前走隐用了《失乐园》中人类始祖走出伊甸园的意象,似为人类指出希望:乐园虽失但人性已觉醒,人类可以努力改善环境,追求进步。安琪儿的姓与名体现了哈代对待两种文化的态度。


  天使和阿波罗无情惩恶的方面,让人联想上帝和律法的严峻,体现了罪与救赎的冲突和矛盾。耶稣是宽容博爱的象征,也曾宽恕过妓女。哈代意识到当时现实与观念间矛盾重重、道德标准有双重性:各阶层因社会发展而更加追逐欲望的满足和今生的享乐,传统观念却陈腐保守;男子放荡可以不受惩罚或负责任,但道德舆论又压迫着所谓的不洁的女子。苔丝与亚历克的纠葛也有自身的过错和性格的原因,但当她看清亚历克的虚伪自己不过是他的玩物时便决意离开,犹如决心向善的玛丽亚或皈依的保罗。但哈代强调传统道德对苔丝、安琪儿和民众影响之深。她的罪感成一种潜意识折磨她。她自认有错,所以对安琪儿的抛弃不敢抗争,背负道德的十字架走向刑场。安琪儿像带来惩罚的天使和阿波罗一样,把苔丝推向绝望之地。书中说他“仍然是习俗和传统的奴隶”。


  太阳神和酒神分别是理性和非理性、理智与欲望、灵与肉等对照的神。阿波罗象征节制、秩序、纪律、理性,所以克莱尔克制亲吻苔丝的冲动,找妻子也出于经营农场的实用目的。哈代说“如果他的兽性更多一点,说不定他的人品反倒会更好一些”。他把苔丝捧为贞洁的“阿特密丝”,认为自己俯就选一个贫家女为妻就该得到贞洁女子。得知苔丝的秘密之后他便过分理智,考虑的是社会的鄙视和自己的受骗,表现出自私狭隘的一面。亚历克则体现了人类在性上非理性、本能的一面。他虽自比撒旦,但并非大恶棍,长得“像头漂亮高大的公鹿”(暗指阿克泰翁的神话),“轮廓野蛮,面庞和灵活大胆的眼神里却有一种独特的力量。”他如酒神一样追求感官享受,风流轻佻。他一时头脑发热成为忏悔己过的布道师,再见到苔丝时又把道理抛弃疯狂的追求她来。可见哈代对企图依靠教义来救赎灵魂的有效性是否定的,也表现欲望对人的驱动作用。苔丝身上也有性本能对人的影响。阿历克在花园对她的调情让她“半是乐意半是厌恶”,丰满美丽的她也喜欢异性的青睐。与阿历克的交往,也是天真少女对俊男的殷勤的回应。如果她厌恶他就会警惕并理智,不会在情急下跳上他的马。失身之后,她还有一段时间被迷惑、打动,“糊里糊涂地投降过,”丧失理性。后再次与亚历克的同居则是出于经济、歧视的困苦和救家人的牺牲,并非爱情。亚历克与苔丝的非婚性关系和安琪儿与苔丝的无性婚姻形成对照。他們对性的态度,体现两种文化的冲突。基督教认为婚姻神圣不可离婚,奉行一夫一妻制,告诫不可犯奸淫,禁止不正常的性。古希腊神话则充满对欲望的释放以及神的“放荡”。哈代借小说三个人物在性和爱上的悲剧暗示:过分的放纵肉欲与没有爱的结合是可鄙的,但过于空灵幻美没有性的婚姻也是可悲的。他在小说中涉及了保守的维多利亚社会不愿谈的问题,探讨性与婚姻、性与爱情、灵与肉的统一与分离,批评当时的婚姻和困难的离婚制度。苔丝提出离婚,但安琪儿说他不懂法律,指的是当时的《离婚法案》和离婚制度。如果社会道德宽容,如果离婚容易,小说中主人公的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也许是矫枉必过正,副题“一个纯洁的女人”挑战了当时保守的观念。小说发表后虽受到攻击,但后来的社会发展表明“哈代的伦理观尽管不合于世俗,却更高尚,更属于基本性”。哈代对西方观念的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作者:谢灿琛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