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

2022-06-08

杨 洋

(河北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首先基本上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特别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飞跃,并开创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阐释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以及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等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贡献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46-04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二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的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就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般关系做了系统的阐述,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就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异化观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等做了陈述。通过这部著作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今天仍然需要我们认真研读马克主义经典著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关于意识形态的探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开篇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当时在德国思想界,黑格尔哲学体系开始解体,大众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民族精神受到了打击,人们的思想出现了迷茫,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一时间形形色色的学说泛滥。针对这种现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有必要对当前存在的这种现状进行揭露和批判,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变化为引子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

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意识形态”的概念,借指当时德国存在的一系列虚假观念体系,由此展开对这些虚假观念体系的批判。在马克思眼里,无论是黑格尔哲学体系、费尔巴哈哲学体系或者是鲍威尔等人的哲学体系都只是“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天真的幼稚的空想”,他们的哲学思想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颠倒了物质和观念的关系,脱离了生产、生活实践,都是虚假的观念体系,他们从虚假、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用观念的东西代替现实的存在。

其次,马克思除了在意识形态方面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观念进行批判,同时他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里马克思赋予了“意识形态”具体的含义,所谓意识形态就是指统治阶级提出的代表其阶级利益的一整套的思想体系,用以维护和巩固其阶级利益的工具。

然后,马克思将“意识形态”借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他指出:“每一个企图推翻旧的统治阶级,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同时马克思也指出:每个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都是以阶级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的,而新的阶级特别是革命阶级的出现源自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迫切要求新的革命阶级的出现,新的革命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有自己的阶级思想,因此新的意识形态应运而生。同时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使得这种意识形态愈发具有普遍性,成为主流的统治思想。

最后,马克思在论述“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时候还用来描述一系列社会现象。

二、关于唯物史观的系统论证

(一)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体系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他们一方面摆脱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体系的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历史观从人的意识出发,“绝对精神”作为他哲学体系的主要观点,片面强调了人的精神作用,夸大了人的意识的作用,无形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割裂开来。

费尔巴哈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针对黑格尔“绝对精神”下抽象的人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但是费尔巴哈哲学体系主要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唯心主义倾向,同时也指出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中,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社会实践与“现实的人”之间的关系等缺陷,为唯物史观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二)唯物史观的提出——“现实的人”的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系统阐释唯物史观的同时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一概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对唯心史观进行批判的同时,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我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随意想出的,他们不是教条的,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唯物史观的前提基础就是“现实的人”。

那么什么是“现实的人”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纳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内涵的解释的4层内容:一是“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二是“现实的人”一定是实践活动中的个体。三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的。四是“现实的人”具有社会性。这4方面密不可分构成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本质。

(三)唯物史观的具体内容

1.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科学的阐释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中,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的提出生产关系这个词,而是用交往形式借指了生产关系。在原文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到“私有制的产生是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的”,这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旧的交往方式“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的,后来逐渐变成了它的桎梏,成为它的制约,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开始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2.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市民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指的是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是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种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含了整个社会的全部的信息。经济基础、物质生产条件作为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同时作为市民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决定了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的阐释

在《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当社会消灭阶级之后,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一定要改变片面发展的状况,使他们达到脑力和体力相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人。”恩格斯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阐释大概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包含了人的体力、智力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指的人具有能够在众多领域得心应手的才能,并且能够独立的进行创造;再次,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能够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展示自己的个性,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马克思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因此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整个社会的发展源自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对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机遇。

2.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公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过这样的阐述: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每个人的发展是由他们所处的阶级决定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劳动本身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存在使得每个人不再是劳动的主体,只有通过消灭异化的劳动,才能消灭阶级,才能解放劳动,劳动者才能获得劳动自由,只有人全面占有社会材料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消灭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分析了旧式的分工对于人的劳动的异化以及个人的片面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旧式分工的存在造成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片面畸形发展。“任何个体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是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只要他不想失去维持生活的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劳动者由于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他们成了生产的工具,资本家为了提高生产率,使得劳动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都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部分,造成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所以,只有消灭旧式分工,劳动者才能够从旧式分工中解放出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劳动,享受劳动带给人们的乐趣,这样人的社会性才能够得到完全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交往理论与世界历史观念的提出

(一)关于交往范畴的内涵的阐释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在谈到意识产生的时候,他们曾经这样说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直接关联的,是与人的物质交往,与人的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思想、观念、意识都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所谓物质交往主要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它是在物质劳动中发生的,同时又是物质劳动的需要,并且在物质劳动中发展;精神交往是思想、意识和文化的交往。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和其他各种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互相结合,物质交往中已经包含着精神交往和文化交往。可见,马恩的“交往”意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下,人与人之间物质和精神的普遍交流。

(二)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社会生产的前提

马克思指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然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离不开人类之间的交往的,因此只有交往人类社会才能够向前发展。“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增长而开始的,并且生产的本身是以人与人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三)交往构成了社会关系,交往的普遍性、世界性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人们的交往构成了负责的社会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交往的普通发展,交往不再是局限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业的发展,交往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种族,人类交往的范围开始越来越大,交往的深度也越来越大,交往开始走向了全球化、世界化,共产主义的实现正是建立在“生产力的普遍的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的基础上的”。

五、分工理论和劳动的异化

(一)分工的出现及其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分工只是单纯的自然形成的分工,并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开始出现分离后,标志着分工的开始。

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分工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真正意义上分工出现以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分工也出现了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的分工的出现也导致了所有制的变化。首先出现的是部落所有制。在这个阶段,生产力还很不发达,人们只有靠畜牧、狩猎、捕鱼、农耕来维持生计,因此这一阶段的分工只是自然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其次出现的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奴隶制的存在,导致分工更加明显,开始出现城乡之间的独立,分工也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然后出现的是封建等级所有制,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这种等级制度下分工则更加的明细,分工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发展。

(二)“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

分工是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并不断发展着的客观的具体历史范畴。分工从本质上讲是社会劳动的一种形式,是在剩余劳动实践的形成、生产工具的进步而引起的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口规模的扩张与集中、劳动种类的增进等客观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指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的分工最初只是基于自然生理层面的自然分工,最初出现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以畜牧业农业、手工业与农牧业、商业与生产领域的分离为标志的3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是由不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间的交换形成的。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分工”不过是“自然分工”的扩大,本质上依然属于自然的分工。

(三)“自发分工”导致“异化劳动”

马克思指出,分工还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证据,只要人们处于自发形成的社会中,只要分工不是出于自愿的,那么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就形成了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人们被这种力量驱使着,而不是人们驾驭着这种力量。分工一旦出现,每个人就有了自己的劳动范围,这个范围并不是他们自由的选择,而是强加的,他是不能超出这个范围的,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活动范围,人们可以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打鱼等等。分工,只要是“自发的分工”,就其作为一种活动而言,它就必然是异化的活动。“自发的分工”,就其作为一种活动而言,就是“异化劳动”——尽管在分工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一劳动活动异化性质的表现程度不同,并只是在大工业分工中才表现为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异化劳动”。

(四)分工的消灭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分工的存在导致了劳动异化的出现,因此要想消灭异化,就必须得消灭分工。那么怎样才能消灭分工?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分工的种类,进而确定消灭什么样的分工。上面已经论述了分工包括自发性的和自主性的。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自发性的分工才能使得劳动者摆脱这种劳动束缚,使人们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狭窄的专业活动范围。如何完全消灭分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摆脱自发性的社会分工。因此要想消灭分工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建立人类的普遍交往,实现共产主义。

六、其他理论贡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的著作,理论贡献十分巨大,除了上文阐述的一些理论观点以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中还包括共产主义思想、全球化理论、人的发展问题、自然观、文化观、所有制理论等,可谓丰富多彩。在当今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重新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有利于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16.

〔3〕陈荣妃.《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及其价值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3):8.

〔4〕张京国.《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科技创新导报,2010,(8):219.

〔5〕左乐平.《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共产主义理论研究.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3):67.

〔6〕王爽.《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思想辨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8):124.

〔7〕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40.

〔8〕程小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阐释.甘肃理论学刊,2010,(6):59.

〔9〕聂锦芳.重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价值.学习与探索,2012,(4):12.

(责任编辑 姜黎梅)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