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理论的生活意蕴

2022-06-08

李朝伟

(华侨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人的需要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重要内容,分析把握马恩关于需要范畴的生活意蕴,才能正确理解人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历史唯物观点对人做了科学的分析,并形成了基本的需要理论。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我们能够深刻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需要的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需要理论;唯物史观;生活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46-02

一般认为,马克思对人本质的思考是一个从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向唯物主义历史观逻辑演进的过程。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现实性上考虑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设关系的总和;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时期,这部被认为是马克思哲学成熟的作品里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首先满足生存需要的生产,其次要满足引起新的需要的生产,最后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生产力的在生产。笔者认为,要将需要和人类历史存在相结合来研究,把需要放在人类生产序列之中来理解,放在人们生活的历史性逻辑当中来考察。

一、《形态》中需要理论的逻辑关系

首先,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厘定了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及对象——“人”,“人”即存在于不受任何事物支配的现实生活之中,从事劳动、进行物质生产等实际活动的个人,并且这些人的生活过程可以在意识形态上有所反映。他们把人确定为出发点,逻辑起点,把人的需要的满足作为价值尺度,把人的解放和自由作为价值的最终归宿,这是符合历史逻辑和现实生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他们把哲学从天国带回到人间,把哲学家学院里的生活的意识还给了世俗的人手中。这是一种生活还原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逻辑思辨,符合现实生活考察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的,彰显了真正的人的主体性。因为他们从现实的历史出发,强调人的能动性的积极作用,生活不是高悬于人类生活之上的无法改变的存在物,而是一个在人类生产生活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认识人的主体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其次,在《形态》中,他们论述了人类历史起点的三种关系,即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从属关系。夫妻关系是人类在维持自身增殖所必然产生的关系。当家庭人口增多时,在夫妻关系的基础上就形成了家庭关系。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家庭关系维护的不仅仅是血缘关系,而更重要的是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当这一需要继续增长的时候,家庭关系不得不从属于社会、国家,最终家庭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也就是从属关系。他们指出考察家庭不应只局限在“家庭的概念”上,而应当根据现有的经验材料,把家庭放在历史中来看待,物质、人、需要这三方面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要把它们联系地、发展地、统一地放在一起来看。我们应当看到在劳动和生命的生产都包含着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一对双重关系。再次,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与交往关系始终与其所在的社会和国家相联系。《形态》中强调,社会关系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不同的生产关系包括物质和精神关系都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人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生产活动,必然会发生一定的社会、政治关系,而这一联系又是双向互动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描述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既是生存需要的满足,也是个人发展创造的满足,同时还有关系的转变。生活的意识由自发变成了自觉,从我活着变为我要如何活着,人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发生了变化,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中、在人类的生活中生成变化着。

二、《形态》中需要理论的具体内容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需要理论的理论内涵,即需要作为人的内在的规定性,不仅对人的活动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随人的活动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人类生存即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能够生活。马克思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就是依据生活需要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指出,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给予上述事实应有的重视。离开现实的生活谈论历史、人类发展,是不可能把握其本质规律,得到恰当的结论。第一个历史事实是容易理解的,关键问题是第二个事实,即在生产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与之相关的需要本身、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又会引起生产主体人的新的需要,这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历史活动”。由此可以得出,马克思是把需要是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要素,而需要又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和展开的。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了需要的满足和发展这一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需要理论。

第一是社会交往理论。需要、分工、交换很早就进入马克思的研究视域,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就有系统论述。人在生活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自然形成不同社会关系。同时,已经形成的社会关系受生产力的制约又影响着生产和需要。马克思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类交往的问题,明确指出人的语言和意识完全是因为生产生活当中迫切的交往需要而产生的。第二是分工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需要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分工由最原始的性行为的分工发展成职业分工,由偶然的自然分工发展成社会分工,由自发分工变成了被迫分工,而真正的分工形成的标志是体力脑力分工。分工一方面促进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压抑着人们的劳动的自由和对生活的选择,以至于真正的需要被遮蔽。需要贯穿于人类分工发展历史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从远古时期采摘狩猎开始,直到现代大工业时期,人们每一次分工都来自于人们当时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生活场域不断扩大,由此产生的需要势必造成更为精细的分工和更多的需要。这个过程就真实地存在并反映在人类现实历史生活之中。第三是人的需要层次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会根据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产生出不同层次的需要,比如发展的需要、情感的需要等。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首先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这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存的需要不再成为目的,就产生享受的需要,这时的社会就产生了不同的阶层,一部分人的生存需要只是手段,追求更高的发展的需要才是目的;另一部分人则要担负起同时满足自己和他人的生存的需要。马克思通过一般的生活需要,分析了现实生活需要受到阻碍的根本原因,最后分析出人类未来发展的生活样态,即人人都在满足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而其他需要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的社会前提是生产力极大发展。第四是需要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活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但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影响和制约着人的需要,上层建筑就规范和影响着人的需要。在资本主义时代,人人看似都可以自由的购买商品,却没有注意到背后的那只手——资本,商品的生产完全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的需要就是赚取最多的利润,这也就导致了需要的全面异化,人人都不是为了满足直接的需要而去劳动,而是资本家为了赚取利润,工人为了获得工资。马克思批判私有制条件下需要被异化的现象,资本积累越来越多、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但是掌握生产资料的人对他人的需要并不关心。个人的实际需要被占有欲驱动,促使他们不断占有别人的劳动来满足自己,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以异化劳动的形式实现的。这种无限的物质占有欲,不是人的自然需要,而是“社会地产生的需要”,是私有制条件下人需要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五是共产主义理论。生产力的发展本来应当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压抑了人的需要,改变了劳动的真实目的,因此势必造成:从事最剧烈的劳动,但获得与之不相称的生产成果,受其他阶级剥削压迫,与其他阶级激烈地对抗。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就在于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使人的需要复归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在批判异化需要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需要体现为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预见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能够保证社会成员需要都得到满足的生产和交往社会组织。在这个社会里,生产成为需要的生产,片面的、虚假的需要被消除,创造性的劳动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手段。这一时期人需要的特征是:(1)克服了以往社会形态中人需要的片面性,人的需要呈现全面性和协调性;(2)人的需要呈现多元性,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由此可见,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彻底实现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典型特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此提供必要的条件。强调需要的重要意义,不是承认绝对理念、宗教、意识等决定生产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需要反映着主体和客体的矛盾统一”。因此,全面理解需要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关键。

在纷繁复杂、快速变化的当今社会,消费异化、盲目扩大产能、环境污染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似乎都可以在需要理论中找到一些病因和解决的方法。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是在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的前提下对我们发展出现的问题给出的药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保证经济的稳定有序增长,另一方面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林香.理解需要的四个维度——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55-58.

〔3〕魏强.马克思恩格斯需要范畴的意蕴探析——从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出发[J].湖北社会科学,2012,(7):13-15.

〔4〕赵甲明.马克思考察意识形态的方法论[J].河北学刊,2010,(11):141-144.

〔5〕李金花.需要、交往与分工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三大基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文本学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7):12-14.

(责任编辑 孙国军)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