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

2022-06-08

摘    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照护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照护质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40例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照护模式的差异分为两个组别,一组是接受常规照护的传统照护干预组,另一组则针对症状情况采取对症照护处理,纳入针对性照护干预组。比较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分、照护质量评分。结果 针对性照护干预组照护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分、照护质量评分优于传统照护干预组,P <0.05。结论 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在照护中,针对症状情况采取对症照护对病情改善产生显著作用,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病情、生存情况的改善,是一种比较值得推广的照护模式。
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针对性照护 照护质量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终末期,其主要原因是心脏功能不全,造成静脉系统血瘀,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进而引起心脏血液循环紊乱。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明显不足,可供泵血的循环血量相对减少,导致肾功能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水肿出现。心力衰竭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疾病,而是一种由多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室或射血性功能障碍综合征,原发病的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生存年限有极大的影响。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无力,或因积液而引起的肺部充血和周围水肿。而心律失常也是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所以要重点关注,积极预防[1-2]。用心电监护认真监测患者心律、心率、呼吸、血压与之前发生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室重塑以及异常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加重了心肌损伤、心肌重塑、加快心力衰竭进展,影响患者预后和死亡。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病症反复出现,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这种临床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需要及时治疗和照护[3-4]。这类慢性疾患者者逐渐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这些消极情绪能激活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入血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并使肾上腺素髓质分泌大量茶酚类物质;不良情绪还能通过下丘脑促进肾上腺素产出类固醇,迫使细胞、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削弱机体抗病能力,使病情恶化。所以积极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避免触发各种应激刺激,是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关键[5-6]。本研究探讨了针对性照护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照护质量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40例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照护模式的差异分为两个组别,一组是接受常规照护的传统照护干预组,另一组则针对症状情况采取对症照护,纳入针对性照护干预组。当中针对性照护干预组男12例,女8例,48~84岁,平均年龄(59.21±2.45)岁。其中风湿疾病引起的心脏病4例,扩张性心肌炎引起的心脏病2例,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2例。按NYHA分级的心功能分级,Ⅱ级3例,Ⅲ级10例,Ⅲ级7例。传统照护干预组男13例,女7例,48~84岁,平均年龄(59.24±2.12)岁。其中风湿疾病引起的心脏病4例,扩张性心肌炎引起的心脏病2例,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2例。按NYHA分级的心功能分级,Ⅱ级2例,Ⅲ级10例,Ⅲ级8例。两组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一组是接受常规照护的传统照护干预组,另一组则针对症状情况采取对症照护处理:(1)休息照护。令环境宁静舒适,每日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新流动,温湿度适宜,方便患者休息。根据患者的情况,帮助患者选择高枕,半仰卧或坐位。在急性期可采用下肢脱垂或旋转结扎,减少心血量,改善肺部充血,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协助患者做好生命照护。合适的卧位,舒适的床铺,都可以使患者情绪稳定,还可使患者得到充分的精神休息,避免紧张、焦虑,保证充足的睡眠,缓解病情。护士操作要集中进行;固定时间段有效管理家属探视人数;病房清洁工作集中、迅速,尽量不干扰患者;入睡困难可采用物理疗法或药物疗法,视病情而定。心力衰竭患者常有水肿存在,管理皮肤完整性,勤翻身,变换舒服姿势,预防压疮。(2)氧气吸收照护:在4~6 L/min吸氧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采用鼻腔导管或鼻塞给氧,可改善气体交换功能,观察发绀的指甲、口唇、脸色变化,做好记录。选择静音湿化瓶,保持鼻腔湿润,吸氧管长度合适,使患者得到安全、舒适的照护。检测血氧浓度和血气变化;在输氧过程中指导患者不要随意调整氧流量,如有不适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远离明火。(3)疾病观察:当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时,应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准备急救用品和药品,配制除颤器,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律或心率变化。注意心律不齐的类型,防止发生恶性心律不齐。这种药用于治疗心律不齐的疾病,如利多卡因、心律平、心率减慢、异丙肾上腺素、维拉帕米、西地兰等。如果频发室性早搏,多发室性早搏,每分钟性早搏超过5次,每分钟心室性心率过快,心率超过50次,每分钟120次以上,应立即报告医师,给予适当的治疗。对于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的患者,起搏器要随时准备好。如有心室颤动,在最早发现的时间段进行心肺复苏。患者被心电监测后极易产生精神负担,也会产生被约束的不适感,护士尽早帮助患者适应环境,简单介绍心电监护仪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尽快消除紧张情绪。(4)饮食照护:给予低盐、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吃多餐,不可过饱,戒烟限酒。控制钠盐含量是控制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饮食清淡不可过咸,忌食咸菜、淹渍过的果子,熏制的食品也是高盐食物,罐头、酱汁都要警惕。每日摄入的盐分约为Ⅰ级5 g,Ⅱ级2.5 g,Ⅲ级1 g。若有水肿,则需低盐及低钾饮食。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每日或每周两次测量体质量,如果体质量每日增加,3 d内重量增加超过2 kg,应当提高警惕,上报医师,遵医嘱调整利尿剂剂量,反思饮食结果是否违反之前原则。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蛋白质日摄入量控制在25~30 g,卡路里日摄入量为600 kcal。在2 d后,蛋白质可以增加到40~50 g,热量可以达到1 000~1 500 kcal。疾病改善后,逐步增加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但是不要让患者的心脏超负荷。体质量肥胖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重视减肥工作,过多的重量加重了心脏负担,对心力衰竭病情不利。应该把体质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即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男20~25 kg/m2,女19~24 kg/m2。为了保护心肌,摄取足够的维他命和无机盐,应该吃更多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足够的钙质补充以维持正常心肌活动。无刺激食物,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不喝咖啡。(5)用药服务。利尿剂:白天尽量使用,防止夜间尿过多影响睡眠。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电解质状态,定期复查,防止低血容量、低钾、低钠、低氯等不良反应发生。药物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肌无力,腹胀,恶心等症状。严格记录24 h的摄入量和排放量,监测体质量变化,并向医师报告所有不良反应。对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排尿出现越早、尿量越多症状恢复越快;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掌握量出为入的原则,记录准确尿量对医师治疗有诊断意义。药物浓度要定期复查,洋地黄中毒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胃肠道症状及神经症状,服药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监测心率,切不可多服滥服。患者及家属发现恶心、呕吐、心跳减慢或新发心律不齐,应立即通知医师。药物灌服应以慢速为主,一般不宜过快[7-8]。心力衰竭患者静脉使用药物种类较多,注意药物之间配伍禁忌,单独输注的药物不能和其他药物同一管路,护士应精准配置准确给药。(6)给予运动相关知识教育。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根据心功能分级,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活动时间及方式,做到劳逸结合,不增加心脏负担。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室重构,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机体耗氧量明显减少,可促使肾脏血供增加,有利于消退水肿,缓解不适。住院期间应该在科学方法监控下,了解并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肌力情况及身体平衡状态,以适应不同方式、不同强度的运动。为提高机体顺应性,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及平衡运动训练。运动过程中通过血压、心率、心律及Borg评分去评价制定的运动强度是否合身,对心肺功能恢复是否有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运动时间及次数,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求快求强。(7)个体化进行心理疏导。慢性患者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评价出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计算SAS、SDS标准分,再根据2个评分表中的单项项目填报,了解患者不良情绪根源,做出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框架。支撑性心理干预:态度要积极,体现出尊重、真诚、热情、共情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愿意坦诚的倾诉自己的不良情绪,情感得到宣泄,心理上得到支撑。干预不良行为。仔细倾听,有情感上的交流,不做价值评判,发现患者不利于疾病恢复的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并及时矫正,但方式不能生硬,口吻保持柔和。交娱疗法:心功能Ⅰ、Ⅱ、Ⅲ级患者可参加不同的社会活动,以不引起劳累为宜。适宜的文娱活动可以增加生活色彩,丰富精神世界,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分泌快乐激素,消除不良情绪。放松疗法:睡眠、泡脚等放松方法可以使患者身心愉悦,思想也轻松飞扬,患者即刻就可产生放松的感觉。社会家庭支持:住院期间要有陪护,关心安慰患者,真心为患者付出,体谅患者难处。鼓励亲朋好友支持患者战胜疾病,树立患者自信心,减少消极不良情绪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分(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照护质量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则照护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行t检验,计数行χ2检验,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
照护前两组焦虑、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P>0.05;照护后针对性照护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分优于传统照护干预组,P<0.05。见表1。
表1 照护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照护质量评分比较
针对性照护干预组照护质量评分(94.42±3.11)分高于传统照护干预组的(82.12±0.50)分,P<0.05。

3 讨论

心脏衰弱时,心律失常会导致潜在的心脏疾病,如长期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导致心肌细胞肥大,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力衰竭时的神经激素作用有关。此外,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还与电解质紊乱和一些药物使用有关。现在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常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肺部充血和下腔静脉充血为主;与此同时,心力衰竭并非单独存在。并发症主要为心律失常。临床医学研究报道表明,心律失常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极高,猝死和心律失常是50%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所以,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需要有针对性的照护服务配合,才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治疗中出现意外[9-11]。
心脏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目标是预防猝死,促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一定改善,避免使用加重心力衰竭而引发新的恶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其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方法,应加强照护。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导致其生活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对原发患者采取积极治疗,控制症状等照护措施。在照护过程,采取有效针对性方式的照护,有利于对症实施照护措施,更好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极大程度减轻病痛,减轻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12-15]。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后,加重了原发病的症状,使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和自我认知功能都消退,导致自我否定或使治疗依从性低下,反而上升了患病率和病死率。这说明有这种消极新状态的患者应及时诊治,尽早干预,及时实施针对性照护,效果显著。消极心理状态是一个需要关心关怀的疾病,医务人员和家属一定要重视并长期投入情感。针对一些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非常必要。
针对性照护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照护方式。相对于传统照护模式,针对性强,能更好地围绕患者的需要和病情,提供适宜的照护服务,这对于提高照护质量,改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性照护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患沟通,充分掌握患者情况及照护需求,将人文关怀融入照护工作中,使照护措施的实施更符合患者的个性特征、治疗需求及实际需要。根据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发生后心悸、胸闷等症状所引起的心理压力,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照护,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并通过安抚、陪伴、健康教育等方法减少了对治疗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健康饮食、科学锻炼等照护服务,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采取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强的照护措施,可取得更好的照护效果[16-18]。
研究显示,针对性照护干预组照护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分、照护质量评分优于传统照护干预组,P<0.05。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在照护中,针对症状情况采取对症照护对病情改善产生显著作用,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病情、生存情况的改善,是一种比较值得推广的照护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丽莉.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9):84-86.
[2]许芬.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4):158-159.
[3]刘爱琴,沈燕.系统护理对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效果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8):278,240.
[4]吕旭英,侯军文.胺碘酮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意义[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4):20-42.
[5]张涛,王恩漫.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评价[J].健康大视野,2019(16):181.
[6]兴东梅.一体化护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9,14(6):132-134.
[7]何晓婷.延续护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遵医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0,33(2):485-487.
[8]陆安婷.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4):127.
[9]许祖存,齐华英,胡新春,等.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要点[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4):2284-2287.
[10]杜杰,吴琼,冯敏.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5):110.
[11]吕静.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27):171.
[12]董利群,汤婷婷,孙妍.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对各项健康行为评分的影响[J].家有孕宝,2021,3(9):226.
[13]张慧弟,邬海燕,都静.家庭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69-70.
[14]杨杰,刘亚希,常煜苓.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0):118.
[15]邓莉莉.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研究[J].东方药膳,2021(4):147.
[16]刘承霞.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全方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5):160.
[17]王盘.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20(26):147.
[18]庞瑞杰.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影响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7):15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