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2-06-08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临床诊断或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通畅、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8.4%,阳性率为63.7%,钙化病变的敏感度为96.0%,阳性率为61.2%。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狭窄的诊断能力比较强,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无创检查、定位准确的优势,是诊断冠心病的理想检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螺旋CT冠脉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冠状动脉狭窄是指患者冠状动脉功能受到损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诱发管腔狭窄或冠状动脉血管壁被黏稠硬化物堵塞所导致血管腔直径缩小甚至出现闭塞情况[1]。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及血管狭窄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可以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血栓,威胁其生命安全[2]。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3]。近年来多层螺旋CT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4-5]。本文以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动脉成像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14日-2015年3月27日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临床诊断或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5~78岁,平均(53.2±2.3)岁,其中男78例,女4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26例,高血压者35例,高血脂者15例,遗传性心血管疾病者13例,心绞痛者36例,心肌梗死者13例。纳入标准:患者有明确的冠心病史或者经临床诊断疑似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间隔1周内先后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者、血液系统严重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者、对含碘对比剂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资料不全者及精神疾病患者[6]。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诊断方法 
  1.2.1 冠脉动脉成像检查 仪器使用PHILIPS公司所生产的64排brilliance CT机,检查前嘱咐患者12 h禁饮,并对其进行常规心率检查,将其心率控制在正常水平(75次/min以下)后方可进行检查;若患者心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可给予倍他乐克降低心率[7]。此外,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CT检查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平躺于扫描床上,连接心电门控,嘱咐患者屏气,之后进行轴位CT平扫,扫描范围为患者气管隆突水平至膈肌的下缘,包括整个心脏到大血管根部。在完成平扫后,对其进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先在患者肘静脉处快速注入非离子碘对比剂碘帕醇,浓度为370 mgI/mL,注射剂量为80~85 mL,注射速度5.0 mL/s,随后追加生理盐水40 mL,注射速度为5.0 mL/s。扫描参数设置如下:螺距0.2,球管每周旋转时间0.4 s,管电压120 kV,管电流800 mAs,层厚0.8 mm,重建间隔0.4 mm,FOV200 mm。采用阈值触发扫描,触发点设置在降主动脉,阈值130 HU,触发延时5.1 s。常规进行心动周期的75%和45%重建,数据传送到EBW 4.0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8-9]。 
  1.2.2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仪器使用万东CGO3000大型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患者取仰卧位,常规穿刺右腹股沟股动脉,引入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位为头位、足部、右前斜头位、左前斜头位等部位,右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位为右前斜头位、左前斜头位等部位[10]。 
  1.3 判定标准 将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动脉成像的检查结果,计算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标准:血管的狭窄程度采用直径法表示,即血管狭窄程度=(狭窄段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直径)/狭窄段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100%。通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壁不存在硬化斑块,其管腔内部通畅且光滑;轻度狭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狭窄在20%~45%左右;中度狭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狭窄在50%~75%;重度狭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狭窄在75%~98%;若患者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程度超过98%,完全阻塞,则为闭塞[11-12]。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图像进行分析,由两名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评定,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结构、病变位置、病变程度等,将其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13]。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两组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交叉记录,同一样本,进行3次重复性检测(无离群检验),研究所得数据均输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所得计数资料均进行 字2检验,计量资料均进行t检验,并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对冠脉血管狭窄的评估比较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全部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的评估(通畅、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准确情况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8.4%(122/124),阳性率为63.7%(79/124),钙化病变的敏感度为96.0%(119/124),阳性率为61.2%(76/124)。 2.3 两种检查方式造影显示结果比较 选择同一患者,男,49岁,分别进行两种检查方式,图1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重度狭窄,远段少量对比剂显示;图2显示清楚,其敏感性高,能够满足诊断的需要。 
  3 结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也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其血管腔变得狭窄或者发生阻塞,或者其冠状动脉的功能发生痉挛等导致患者的心肌发生缺氧,进而引起患者发生心脏病[14-15]。近年来,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冠心病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与其发生率不断上升明显相关,其发生人群也有年轻化的趋势[16-17]。冠状动脉狭窄可导致血管腔直径缩小,甚至发生闭塞情况,严重时还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就显得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患者的预后情况[18]。 
  冠状动脉狭窄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以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结果显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评估(通畅、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8.4%,阳性率为63.7%,钙化病变的敏感度为96.0%,阳性率为61.2%。说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率较高,敏感性较好,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红城等[19]以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也表明,64排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李福军等[20]通过研究也与其的结论基本一致,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结论也基本一致。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被誉为冠状动脉狭窄诊断金标准。但其检查费用较昂贵,且具有创伤性,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1-23]。而64排螺旋CT具有Z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的优势,结合回顾性或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使心律齐、心率在75次/min以下的患者冠状动脉清晰显像。其突出优点是不仅可以对狭窄情况进行评价,而且还能评价血管壁病理形态和心脏功能[24]。除此之外,64排螺旋CT不会对血管造成创伤,可以短期内进行重复检查,其安全性高,简单方便。但值得注意的是,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检查过程中,容易受到患者呼吸、心率、心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或对狭窄程度判断错误等[25]。因此,临床检查时,对于不能确定的病例或高危人群可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冠脉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狭窄的诊断能力比较强,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无创检查、定位准确的优势,是诊断冠心病的理想检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刚,成官迅,刘婷,等.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8(4):348-352. 
  [2]曾庆玉,邸杰,祖德贵,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率≥70次/分或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7):1413-1417. 
  [3]方胜平,王贤主,程卫东,等.前瞻性心电门控64排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6(1):76-78. 
  [4]夏宾,杨学华,高剑波,等.新双源CT flash扫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6):833-836. 
  [5]Borlongan C V, Stahl C E. Decreased plasma urotensin Ⅱ levels inversely correlate with extent and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2007,4(2):105-110. 
  [6]严丽丽,沈倩波,甘继宏,等.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18):46-47. 
  [7]孙凯,韩瑞娟,马利军,等.大螺距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1):49-53. 
  [8]王建飞,施有为,徐少东,等.双源CT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5):4-6. 
  [9]吕飙,周旭辉,王翔,等.64排螺旋CT对伴有钙化的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4):674-678. 
  [10] Park S J, Kim Y 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J].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0,28(4):81-95. 
  [11]罗方,刘畅,祝烨,等.双源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6):1029-1033. 
  [12]贺泽民.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104-10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