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议中西医结合专业发展现状论文(共3篇)

2022-06-08

  最近年几来,随着当下医疗事业的一个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也就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本文叙述了什么是中西医结合的相关论文范文,来供大家借鉴参考一番。


  第1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


  闫思雨: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所增加,其发病率及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心血管疾病因其较长的治疗期和易于反复的病情,常常还存在许多伴发症,焦虑症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诸多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中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较单一的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更为有效。这一观点目前大多存在于散在的临床观察或疗效评价中,缺乏大数据的支持,也缺乏更为合理的进一步证实,因而作者对目前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比较,希望能对未来的研究和临床有所帮助与启发。


  方法:搜集并阅读大量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相关文献,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和代表性的文献,归纳总结出对于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目前较为认可的基本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案。同时,分析比较各文献对该疾病治疗之间的研究差异,进一步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笔者认为更为合理的研究方案供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结果:经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笔者得出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治疗普遍倾向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对于双心疾病,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联合心血管病药和抗焦虑药,但联合用药会使不良反应增多,甚至两方面的用药相互影响,降低疗效。第二,研究数据表明,单一的中医治疗见效较为缓慢,并且无法获得较为满意的痊愈率。第三,多项临床观察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效果、焦虑症状评分及对疗效的满意度等方面均占明显优势。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在临床的疗效观察中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借鉴。但多项临床观察中却显示出一个共同的有待解决的问题,绝大多数研究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均以加入一个方剂的使用代表在临床上加入了中医治疗,而“中医治疗组”也只选用一个方剂进行治疗。这不但影响了研究本身的说服力,更是对中医治疗的极大曲解。“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一种疾病有寒热虚实等不同证型,选药处方也当灵活应用。给所有患者使用同一处方,这本身就有违中医理念,中西医结合也绝非中药与西药的结合。故笔者希望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方面的临床及研究,不必拘泥于使用一种方剂,而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


  第2篇:龙江医派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特色浅议


  姜德友,吴佳姝(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摘要:龙江医派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即坚持中西医结合,倡导大医学观。高仲山先生在面临中医废止之际,提出中华大医学观的思想,为中医谋求发展。由于建国后中医药政策几经变换,龙江地区早期中医医家学习西医的代表人物有马骥、张琪先生,他们坚持执中参西、固本创新。随后西医医家学习中医,代表人物有黄殿栋、张亭栋先生,坚持执西参中、开创革新。龙江医家的优秀成果证明,正确的中西医结合道路是中医与西医相交汇的道路,需要掌握两种学科体系,采集长处以融会贯通,为龙江医派后辈子弟指明道路。


  关键词:龙江医派;中西医结合;大医学观;高仲山


  近现代以来,龙江医家纷纷投身中西医双向学习,高仲山先生率先提出发展现代化中医,坚持中华大医学观。因而龙江医派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中西医结合,倡导大医学观,一直引领龙江医家至今。


  1思想背景


  16世纪下叶,传教士将西方医学带入我国,随后的教会医院普及,人民对西医的认可度逐渐上升。至晚清时期,西方医学已然大面积输入中国。1929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部分人士鼓吹废止中医,遭到中医界全面反抗。种种历史过往促使中医医家反思己身,意识到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建国以来,中医药政策经历了4个阶段,1949年至1954年中医学习西医,1954年至1978年西医学习中医,1978年至1991年党中央大力推动中西医结合,1991年至今人大会议提出“中西医并重”,赋予中医西医同等地位,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2]。


  2思想实质


  2.1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交汇并非仅仅是中医学习西医。明朝隆庆年间,安徽省太平一带即有用种人痘之法预防天花[3]。1652年此法推广至日本,1688年俄国专门来我国学习此法并快速传入朝鲜,至18世纪中叶,人痘法这一免疫预防技术深入欧亚。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贞纳基于此发明牛痘后再度流入中国,成为当时预防水痘的惟一之法。从人痘法变成牛痘法,从国内到国外再到国内,这种过程正是中西医相互汇通的体现。时至今日,中医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时同样重视西医部分,而国外逐渐对针灸、中医药认可度提高。习总书记更是大力主张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两门不同体系的同种学科,通过优秀知识的传递学习与创新,形成更加完善全面的新体系。对于中西医结合的理解,绝非仅是盲目地作为中医学习西医,或仅是作为西医学习中医。所谓中西医结合的实质,无论立足于中医或是西医,当是掌握两种体系,吸取双方优秀的精华,摒弃自身的糟粕,形成现代化、科学化的中国医学观念。


  2.2大医学观


  高仲山,名仑,字仲山,为黑龙江省“四大名医”之首,开创龙江医派先河,提出中华大医学观,曾主编《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月刊》(后更名为《滨江省汉医学月刊》)杂志,著有《汉药丸散膏酒标准配本》《妇科学》等。由于为中医出身,故遵照毛主席所说的方法,指出中医作为中国特有的古老文化,需要“有批判地继承,吸收和继承其精华,批判和扬弃其糟粕。中医要科学化,再也不要用旧方式、旧方法培养旧式的新中医了”[4]。高仲山在中医科学化的方向及具体实施步骤方面,于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月刊上明确提出五条观点:第一,将固有学说中确有实效而理论亦合于科学原理者用科学方法解释之;第二,确有实效而理论不合科学原理者用科学方法证明之;第三,既无实效而理论又甚不合科学者废弃之;第四,凡汉医成法所无者设法补充之;第五,汉医所有之成法而为西医所无者保存而发挥之;第六,“聘请汉西医药通才及化学师、药剂师,丰其待遇,使无生计之累,以整理改进汉医药学术为终身业务,则戮力同心,精神贯彻,方可收整理改进之实效”。并进一步提出中医改进的要求有二:一是要求汉医学说与世界医学贯通融合,二是要求汉药化验提炼便于服用。他用科学方法整理中医,期待实现中医科学化。并通过认真分析中医学术特点,深刻思考中医学的发展之路,故而坚守中医立场,积极吸收西医知识以谋求中医发展,同时主张建立中西医两套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高仲山的领导下,龙江医派坚持中华大医学观取得了傲人成果。


  3医家发展


  3.1执中参西,固本创新


  3.1.1马骥马骥早在1936年即曾求学于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传染病学以及西医内外妇儿各科理论。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以中医学理论体系、思维方式为主体,同时吸收西医学的内容来整理发展中医学术及其应用。同时还应用现代科学仪器和设备进行客观的科学实证,取中西医之长,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分析以达到治疗目的。


  理论中,马骥从不盲目排外,对于现代医学及日本汉方医学均有系统学习研究,主张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辅的医疗模式,并互相印证、全面分析、融会贯通,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临床中,诊病十分细致,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兼以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为辅助。科研中,十分重视中医的现代化。认为“实现中医现代化,需要借鉴包括西医学在内的多种现代自然科学,才会有新的成就。但必须从中医本身特点出发,深入探求,否则舍本求末,总是不会有大成就的”[5]。马骥将自己50余年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输入电脑,经过精心设计,这项成果获得黑龙江省政府198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与科研组人员共同完成的“小鼠实践性肾盂肾炎及中药治疗的研究”,荣获1992年黑龙江省科研进步二等奖。


  马骥与高仲山位处同一时期,对于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已然较为深刻,并以身作则,汇聚中西,参酌中外,故而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医学观。在建国前后中医发展艰难的情况下,他把握时代发展方向,为中医药现代化贡献了全部力量。


  3.1.2张琪张琪于1941年参加高仲山所创办的“哈尔滨汉医学讲习会”,此间通过学习认识到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与中医理论间的差异。他主张“执中创新”,即强调以传统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为根,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再谈“创新”。他针对中西医结合提出需分清主从关系,当以中医为主、西医为从。


  在理论上,张琪虽支持中西医结合,但也意识到其中常见误区,不可盲目地将西医理论套到中医理论上。1964年他撰写《脉学刍议》,该书针对脉学中有关问题加以阐发,揭示出脉学根基仍在于中医基础理论,虽与西医心血管内容相通仍不可一概而论。在临床中他认识到中西医各自的长处,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同样借助西医CT、B超及生化检查等作为手段。如肾炎病人无其他症状但尿蛋白仍存,糖尿病病人三消症状消失但血糖、尿糖仍高,这些情况下需要针对无明显症状的客观异常指标进行辨证治疗。另一方面,他坚持中医治疗为主兼以西医治疗为辅。如慢性肾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中药清热利湿或补肾健脾,糖尿病、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血管及胶原性疾病等中西医药合用效果皆显著。在科研中,他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新思路。1962年他与单翠华合作研究,1981年此项工作被授予黑龙江省卫生系统科研成果二等奖,1986年被国家科委和卫生部确定为“七五”攻关计划[6]。


  张琪位列首批国医大师,同样与马骥、高仲山等多位先生投身于建国前后中医变迁的浪潮中,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贡献。他于理论、临床、科研中均坚持中西医当结合,但一再强调必须分清中医为主的地位。


  3.2执西参中,开创革新


  3.2.1黄殿栋黄殿栋于1944年自哈尔滨军医学院毕业,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后方医院外科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主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科主任等。著有《骨科临床检查法》《骨外固定学》《腰痛病》《中医伤科学》(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四版教材),发表论文120余篇,是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开创者之一。


  黄殿栋论文虽多,但因时间久远多不得观阅。1983、1986、1988、1989、1990的5年间,他的多篇论文先后荣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1990年获奖的“肩肘带治疗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一文更是解决了中西医历史遗留下难以解决的课题。其流传的事迹较少,但在其中西医结合著作中可窥得一二。黄殿栋出自西医学院,受到西医严谨科学的精神熏陶,多临床钻研,并将心得体会与发明创造撰写成论文供他人效法,更在骨科治疗中摸索出西医、中医的优势所在。并将传统的正骨手法与西方治疗手段相结合,形成了保守与手术、药物与非药物、中药与西药相结合的独特治疗思路,临床疗效显著。在面对保守治疗、西医手段难以改善的情况下,他努力学习中医传统熏洗法治疗骨伤,如以“汉防己洗药”加醋治疗足跟痛[7],应用骨科洗药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8]等。并先后担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系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研究导师,邓福树、张晓峰等龙江骨伤科医家均深受其影响。


  身为西医,他却广学中医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运用于临床中,摸索出独特的骨伤治疗思路,促使龙江骨伤科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点。他还无私地将自身经验认真带教,培养出一批批中西结合骨伤科人才。


  3.2.2张亭栋张亭栋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此后参加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走上中西医结合道路[9]。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是使用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曾发表相关论文102篇,著作3部[10]。


  砒霜治病中西方有其历史根源,但未能获大众接受。1971年韩太云发现民间药方,以砒霜、轻粉、蟾酥等药物合用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1972年与张亭栋合作研究,经实验检测发现全方中砒霜为有效成分。张亭栋集中于白血病的治疗,两相结合,奠定了他以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基础。1979年,他撰文明确指出,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55例中,通过不同治疗手段配合癌灵一号注射液,总缓解率达70%,其中有12例完全缓解[11]。张亭栋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美国杜邦科学技术创新奖、世界尤里卡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10],2011年他与屠呦呦一同荣获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12],2015年荣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3],同年他又与陈竺院士共获第六届唐氏中医药发展奖[14]。在一系列荣誉背后,张亭栋仍朴素地坚持中西医结合道路,明确指出在双重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拟定适宜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可以提高疗效无可非议[15]。


  张亭栋勇于开创研究新方法,多年潜心于临床与研究,结合中西医的优势,为世界医药做出了卓越贡献。


  3.3结语


  龙江医派杰出中西医结合医家还有王春来、于材声、王刚、徐启营、张述刚、刘元章、聂运升、郑玉清、王德敏、贾宝善、包福助、盖世昌、王玉玫、邓振鹏等,他们靠自身经历证明中西医结合道路当为中医与西医双向研究,采集长处以融会贯通。无论是通过中学西、西学中还是后期中西医结合教育,龙江医家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倡导大医学观,继续为现代化医药事业增砖添瓦。


  第3篇:我国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张静1李婧1王朝辉2吴玮2王明民2


  1青岛大学,青岛,266003;2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青岛,266003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现状,为促进其发展提供思路和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中西医结合专业建筑规模与床位情况、设备配置情况、医疗卫生服务情况、人员情况、学术与科研情况等。结果:90%的传染病医院设置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专业现有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数的10.9%,平均拥有卫技人员36人,年龄多集中在30-40岁及20-30岁。诊疗疾病集中在肝病、艾滋病和结核病,88.9%的专业表示患者来源匮乏,70.4%的专业需自筹科研经费。结论: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率较高,但普遍面临实力悬殊、病源缺乏、诊治范围窄、人才匮乏及梯队设置不合理、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亟需政府投入及院领导重视。


  关键词:医院管理;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


  传染病医院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承担着各类传染病的防治以及协助国家相关部门检测传染病流行趋势并及时采取应急医疗救治的责任[1]。近30年来,中西医结合专业将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思维与现代医学药学技术相结合,在传染病的诊治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国特色的传染病诊治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临床疗效也渐渐显示出优势和生命力[2]。本文对我国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促进其发展的策略。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在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中随机抽取30家传染病医院为样本医院,并发放调查问卷。


  1.2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根据《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要求,自行设计问卷并形成初稿,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规模与床位情况、设备配置情况、医疗卫生服务情况、人员情况、学术与科研情况、培训与继续教育情况等。依据专家论证意见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形成定稿。


  1.3统计学方法


  对所收集数据采用EpiData3.1录入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检验录入,并使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为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抽样调查的30家传染病医院,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区。其中,三级医院23家,二级医院7家。27家医院设置了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率90%。


  2.2建筑规模与床位情况


  中西医结合专业现有平均建筑面积为1486.4m2,占医院总建筑面积的3.4%,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建筑面积分别平均占医院总建筑面积的4.2%和3.8%。中西医结合专业平均床位数为64张,占医院总床位数的10.9%,其中三级医院平均为71.2张,二级医院平均为38.2张,床位数量最多的专业拥有床位230张,占全院总床位数的20.9%。


  2.3设备配置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7家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均与医院其他专业公用大型诊断设备,有66.7%的专业拥有舌脉四诊诊疗仪、肝病诊疗仪、低频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等小型治疗设备,96.3%的专业拥有熏蒸床、中药熏蒸仪、电脑远红外按摩床、中药离子导入仪等理疗康复设备。


  2.4医疗卫生服务情况


  2.4.1医疗服务提供情况。27家样本医院中,中西医结合专业2014-2016年年均门诊人次分别为17714、20005和21847人次,年均住院人次分别为1144、1228和1210人次。


  2.4.2接诊疾病情况。中西医结合专业门诊接诊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疾病为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癌和结核病。住院患者的疾病谱排名前五位的疾病为乙肝、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结核病。


  2.5人员情况


  2.5.1人员总量。样本医院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平均776人,其中中西医结合专业为36人,占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4.6%。三级医院平均为41人,二级医院18人。专业中非在编人员16人,占专业卫技人员总数的44.4%。返聘人员数占专业人员总数的1.8%。


  2.5.2岗位分布。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师、护士与其他类别的卫技人员分别占总卫技人员的34.3%、64.6%和1.1%。卫技人员年龄多集中在30-40岁及20-30岁,分别占35.2%、32.5%。职称以初级人员为主,占55%,其次是中级人员,占27,8%,高级人员所占比例仅为16.6%。人员学历方面,以本科为主,占41.5%,其次是大专学历,占29.3%,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占4.9%、19.5%。


  2.6学术与科研情况


  承担教学工作的医院共22家,其中三级医院21家,二级医院1家。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来源为国家、省直辖市部委、专业(学术)机构、市科研经费以及自筹的医院分别有7、9、11、13、19家。2014-2016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3篇,其中二级医院4.2篇,三级医院27.4篇;获得科研成果奖2.8项,其中二级医院1.4项,三级医3.2项;以主编身份完成的专著2.5部,其中二级医院1.3部,三级医院2.8部。


  2.7培训与继续教育情况


  在设置人员培训的医院中,其他岗位人员转岗到本科室前的培训时间多为1-3个月,占33.3%,培训时间1年以上的医院有5家,占18.5%。94.4%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会定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每家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均有继续医学教育或学分考核制度,平均每年送往上级医院进修人员2.1人次,每人平均进修时间为5.8个月。


  3讨论


  3.1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率较高,但不同医院专业实力悬殊


  调查结果显示,27家医院设置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专业设置率达90%,但不同地区的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在建筑面积、床位数量、设备配置、诊疗人次数、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实力悬殊,部分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形同虚设。发展不均衡的原因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医院级别等客观因素相关外,还与各地政府对传染病医院的投入有关。目前,各地区的卫生支出存在差异[3],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支持传染病医院各专业的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相形见绌,而这些地区恰恰是传染病的高发地区。


  传染病医院主要承担公共卫生责任,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正外部性,故医院硬件设施建设、人员培养等不应该完全依靠自身,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偏远地区的医院,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其的投入。首先,应加大对其整体尤其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扶持力度和资金补偿力度;其次,应针对传染病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度提高患者的医疗报销比例[4]。


  3.2中西医结合专业病源匮乏,数量不足


  调查显示,2016年中西医结合专业诊疗人次较2015年环比减少了1.5%,反映出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病源的匮乏。这与目前传染病医院整体缺乏核心竞争力、传统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传染病归口管理制度不健全、民众对传染病的误解、传染病医院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有关[5-6],还与专业未形成特色品牌和优势以及医院领导不重视有关。


  针对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病源匮乏的问题,一是要充分运用政府资源,规范传染病患者归口管理,严格准入制度[7];二是院领导应高度重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突出医院中西医结合特色和优势;三是学科应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尽快形成专业诊疗特色,将发展方向与规模、学术交流与促进、人才培养与引进、专业学习与提升等结合起来,建成拥有优秀学科带头人、专业人才结构合理、技术与学术水平较高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团队;四是扩大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评价和接受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治疗,及时获取就医信息。


  3.3中西医结合专业诊治范围狭窄


  传染病医院主要以内科治疗为主,其治疗的病种是38种法定传染病[8]。由于传染病医院自身的特点和专业局限,决定了医院业务范围相对单一,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中。本研究提示,27家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诊疗范围狭窄。需要突破单一学科建设的窠臼,大力发展综合学科来“反哺”专科,提高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和学术水平,以专业化带动医院的全面发展,走“专科特色,综合发展”的道路。


  3.4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梯队设置不合理


  目前传染病医院人才流失严重,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更是难求。由于经济不景气、职业风险高、位置偏僻等原因,传染病医院在人才引进时处于劣势。人才招聘进来以后,由于在发展前景、晋升、培训等方面不占优势,优秀的人才大多流向更具竞争力的医疗机构,致使人才引进来也留不住。本调查发现,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平均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人,仅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4.6%,普遍面临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还面临人员结构过于年轻化、人才梯队断层现象明显和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


  打造高质量的人才梯队,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关键。①应该加强医学院校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设置力度和培养力度,从源头上提高人才质量,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储备优秀医学人才。②开展定向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吸引鼓励优秀、年轻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来传染病医院服务。③留住专业中现有人才,优化内部人才的培养机制,增加中西医结合人才参加学术交流、培训讲座的机会,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将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发掘医务人员潜力,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④建立名老中医“师带徒”制度,充分发挥老一辈中西医结合专家的传帮带作用[9]。⑤积极引进人才,尤其是引进高质量人才作为学科领军型人物。


  3.5中西医结合专业科研水平较低,支撑经费不足


  由于传染病医院自身软硬件条件有限,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专业科研项目的开展,且使得科研立项难度较大。本调查显示,63.3%的传染病医院需自筹专业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另有研究指出,部分医务人员参加科研的目的仅为职称晋升需要,往往投入精力不多,较多的科研项目重复进行,取得的成果不尽人意[10]。针对此问题,中西医结合专业应搭建专业科研平台,营造创新氛围。①鼓励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工作,通过临床研究和评价的方法学实践,对疾病提出中西医结合的优化治疗策略和方案以及确定中药在其中的作用和定位,把科研创新重点放在传染病的诊治上,开拓符合传染病医院特点的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转化途径。积极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②促进多学科融合,尤其是中医与西医的融合,将中医的辨证论治和西医的循证医学进行有机结合,紧跟科学发展的前沿,大胆引进、探索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使治疗方案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疗效。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