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公共卫生控制优化发展认知策略探讨论文(共4篇)

2022-06-08

  随着当中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公共卫生系统也正在逐渐的完善当中,其中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公共卫生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基本策略探讨


  杨学武(天津市津南区双港镇卫生院,天津300350)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直是政府组织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在公共卫生事件出现高频率的发生几率后,健康教育工作已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宏观角度来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涵盖范围十分广泛的事件内容,其事件包含了多个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也包含了任何地点、任何社会群体以及任何事件当中,因此在健康教育上,需从宏观范围进行全面计划,以系统式方式对各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针对性教育,且对教育内容作出可行性评估,切实保障健康教育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的作用及影响力。对此,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基本策略展开详细探讨。


  关键词: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基本策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所发生的突然事件对社会公众群体造成的危害,而危害主要指疾病或其它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的事件,事件整体具有社会性及突发性。在伴随我国卫生政策的不断完善后,各个当地政府开始实行公共健康教育措施,并根据各个地区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点及类型开展了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但是,因社会发展因素及人口流动等因素,许多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始呈现不定性现象,以往突发事件特征开始模糊,使得各个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实现可持续开展,这对公众群体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1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内涵及作用


  在第13届世界健康大会召开后,健康教育事件的主体已具有明确定义,其主要含义及意义在于:健康教育的活动内容及开展目的是以传播健康知识达到影响公众行为及思维的过程,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对公众卫生事件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消除,并对各个对人们健康造成影响的疾病做好预防工作,这是引导社会健康走向科学预防的重要举措[1]。在健康教育的实施渠道上,健康教育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以知识传播为主,通过知识改变人们的健康行为及见解和认知,并围绕各个地区开会组织传播,使健康教育更广泛的扩散于各个地区。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教育行为来说,健康教育的主要传播内涵包括:第一,与各个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将各个预警信息进行快、准的发布与通知,并引导当地保持积极心态应对不良事件。第二,与地方媒体做好密切沟通,结合实际情况将各个地方卫生事件进行准确发布,使其他地区人们做好警觉;第三,从多个渠道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方式及消除方式进行详细指导,并以简单的预防措施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几率,使社会保持稳定发展[2]。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教育的主要作用可具备三大优势。第一,健康教育是一项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手段及策略,该活动不具备任何一个界限,其需要全社会群众共同参与,从健康教育活动中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概率,控制其发展速度[3]。同时,若地区发生严重的疫情事件,其能够在健康教育活动下最大限度的减轻疫情对公众群体造成的危害,这是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健康教育知识能够减少各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现象,对各个事件起到关键性的避免作用。如,若某地突然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当地政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利用媒体信息将事件的危害性及各个预防措施进行扩散与宣传,使社会公众能够在获取媒体信息后做好防范措施,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4]。第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向社会公众群体传播健康教育知识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使社会公众群体对健康教育知识更为重视与关注,并在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会公众对事件的起因、过程及后果都有明确的认识,对后期所开展的健康教育知识也更乐意的接受,能够得到广大社会群众的认可。同时,在突发公众卫生事件发生后,健康教育的传播能够稳定社会群众的情绪,避免恐慌现象,帮助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危害防范意识,使公众对健康教育措施具备正确认知,这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5]。以往有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能够充分说明健康教育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即在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爆发后,社会公众群体因对该流感病毒的爆发因素及预防措施缺乏了解与认识,导致社会公众群体出现了严重恐慌现象,而该恐慌直接导致社会出现不符实情的谣言及虚假信息,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6]。而在2009年我国爆发猪流感后,政府及社会媒体开始广大宣传猪流感的爆发因素及预防措施,各个地方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健康教育工作,使得社会公众及时采取了正确的预防措施,并对该疫情有了正确的认识[7]。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策略


  2.1全面建设健康教育工作站


  完善的组织群体是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的前提,常规来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发生时情况普遍较为紧急,若在此时出现组织缺陷,则会导致健康教育工作难以迅速展开和运转[8]。例如,美国针对以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概率及事件类型建设了一套完善的健康教育系统,而该系统不仅包含了各个城市及村庄的健康教育机构,还包含了国家机构及非政府机构,其能够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立即将消息传达至各个地方,使各个地方机构能够以最快速度进行预防,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传播,该系统也充分表明了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9]。


  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牵涉社会各个群体及各个地方,其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需从多层面及多范围进行,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如实展开[10]。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部门主要由疾控部门掌控,但因社会的发展进步及新型疾病的不断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了许多系统缺陷及效率缺陷,各个地方政府组织作用未得到全面发挥[11]。对此,根据当前我国的健康管理现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改革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为完善各个缺陷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从建设组织群体进行逐步改革[12]。其建设方向可从四个方向进行[13]。第一,在全国各个省、市建设独立的健康教育机构,并且由专业的卫生行政局进行配合开展工作,围绕省、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14]。第二,在各个省、市区域的疾病防控机构中,将其与当地健康教育部门开展合作,并在疾病防控机构中配备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人员,使健康教育组织对各个疾病防控工作做到全面了解,从而掌握疾病预防措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开展[15]。第三,对各个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科学规划,如对省会城市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重点划分,着重针对社区、医院及学校等区域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由当地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大规模演讲活动,使不同职业领域人员对自身工作的健康防范知识有着明确认知[16]。同时,地方政府还需加强对乡村地区养殖行业的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着重加强人们对疾病及疫情的防范意识[17]。第四,对各个地区非政府组织所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给予支持与协助,鼓励与提倡不同层次社会人群积极参与至健康教育活动当中,将不同行业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进行详细指导与演说,使公众人民对健康教育事业有着明确认知[18]。


  2.2通过权威新闻媒介开展健康教育传播工作


  在以往,健康教育传播工作主要通过广播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及组织群体传播,而这些传播渠道都缺乏官方公认及可信度,在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夸大化或不符实现象,因此在传播过程中,社会群众所收集的健康教育信息普遍存在缺陷。公共卫生事件所牵涉的不仅仅是事件本身,其还牵涉着社会公众,因此在传播健康教育知识时,各个地方政府需改变传统传播观念,积极利用现有的媒体资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将准确信息传达至权威媒体,并与当地权威媒体形成长期合作机制,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传播,并在当地疾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将各个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进行及时宣传,使公众接收正确的信息内容。对此,在权威媒介的配合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发生后能够实现高效率传播,并在权威媒介各个宣传渠道中,使准确的健康教育信息快速扩散至各个地区,发挥新闻媒介的权威特质,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更具信服力。


  2.3进一步扩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开展渠道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在当前并不属于新型事业,其在早期20世纪时期的美国就已存在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并在美国地区从最初的起步活动至后期的成熟活动。在后来全国各个地区发生重大疾病如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后,美国立即作出有效措施对疾病作出了全面预防,使得疫情在美国地区未形成大面积扩散及传播。基于此,我国在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时,需将宣传范围及宣传渠道进行有效扩展,加快健康教育信息传播速度,并使更多公众群体接触和认识健康教育知识,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在宣传渠道上,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可结合当代互联网技术将健康教育宣传知识进行传播,传播方式可以动画方式、广告、文字、视频等方式进行,结合各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预防方法及控制方法制作宣传内容,使其在互联网平台的长期宣传下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对公众群体有着正确的引导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系着全国人民的健康及安危,因此在开展事件预防工作时,需从全国范围进行切实着手,在各个省、市建设专业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实现高效开展,增强公众群体健康意识。同时,在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中,其可借助权威新闻媒体及互联网渠道加大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力度,使人们掌握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识,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


  第2篇: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个人专业发展认知状况调查


  朱荣嘉1徐立明2刘韵一1谭靖宇1史书晓1杨晓尘1于玥琳1冯铁男1,3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2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人事处,上海,200020;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上海,200020


  摘要目的:调查全国部分高校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对个人专业发展的认识,为提升公共卫生医学生职业发展认知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全国11所高校的130名公共卫生专业本科医学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73.85%的同学喜欢本专业,37.69%认为公共卫生专业将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92.30%的同学对就业呈较积极的态度,但82.31%对公卫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不了解。主要影响公卫学生的专业和个人职业发展认知的因素为性别、年龄和学校。结论:学生总体对专业认可度比较高,但对公共卫生产业未来发展的认知模糊,就业岗位较为单一。应在课程设置上与时俱进,重视与实践结合,拓宽学生视野。


  关键词公共卫生;职业发展;专业认知;人才培养


  SARS、H1N1、寨卡等传染病的爆发越发呈现出公共卫生行业的重要性[1]。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可以从发病与康复角度减少医疗支出[2]。未来,公共卫生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将日益增强。然而,基于一些简单的访谈交流,我们发现某些公卫医学生的第一志愿不是公共卫生专业,对学科了解不深,就业认知模糊,对自己的专业信心不足,可能导致公卫产业的人才流失。目前,有研究涉及应届生职业选择、业余生活与职业发展的关系[3]、就业趋势等[4]等,但对公卫专业自我认知方面的调查研究较少。本研究从个人对公共卫生专业的认知角度,系统调查公卫医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为公卫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意识提升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和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对4名不同类别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访谈对年级与学校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如下:本科一年级为低年级,其余(本科二、三、四、五年级、研究生一、二、三年级、博士生及毕业生)为高年级;根据2017年学科评估排名将学校分为两个类别,B+及以上的作为第一组别,以下为第二组别。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有效回收率88.46%。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方便抽样的问卷调查方法,采用的自编问卷内容涵盖三个部分:学生基本情况;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对公共卫生产业及其未来发展的认知;公卫专业医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认知。


  1.3统计学方法


  电子问卷收集完毕后由Epidata录入,进行统一审核与编码,导入R3.3.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及卡方检验或修正的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30份,其中,男生共44人,占33.85%;女生共86人,占66.15%。低年级学生共59人,占45.38%;高年级学生共71人,占54.62%。第一组别高校共52人,占45.22%;第二组别高校共63人,占54.78%。高校具体人数分布见表1。


  注:1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成果;2属于管理学院的公共卫生专业。


  2.2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对公共卫生及其未来发展的认识


  73.85%的学生在专业的认可度上表示认可本专业,不到半数同学大概知道公共卫生未来的发展方向(41.54%),37.69%的学生认为公共卫生将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超半数的同学(52.31%)表示对现在的专业课程设置不满意;62.31%的同学认为一次连续上2个课时最佳;79.23%同学认为需要加强相关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未来发展认识上,性别、年级、学校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女同学将公共卫生作为高考第一志愿的人数要多于男生。更多的女同学会认为公共卫生产业会得到大众的重视得以发展。见表2。


  在专业课程的满意度上,高年级学生的满意度要显著低于低年级学生,对公共卫生产业的预期方面,高年级学生预期相比于低年级学生信心有所降低,就业预期也有显著降低。表3列出了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指标。


  不同高校对公共卫生发展的认识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组别的学生大多觉得社会的知晓度及认可度低,第二组别还认为是公卫专业没有良好产业体系,表4列出了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指标。


  2.3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认识


  35.38%的学生有信心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56.92%的学生觉得不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10人(7.7%)对就业呈悲观态度。仅15人(11.54%)到公司实习过;仅16人(12.31%)知道合同研究组织(CRO)公司,绝大部分同学(82.31%)认为公卫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为政府或事业单位。性别、年级、学校对个人职业发展认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男生创业和利用自身技能创收的动力高于女生。男生对就业的担忧比例也显著低于女生,见表5。


  高年级与低年级相比对薪水的期望值普遍要高,担心在就业中学历不够或本科不是名校的比例比低年级低,见表6。


  第二组别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打算转专业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一组别高校。第二组别学生相对于第一组别学生有更清晰的职业规划。在毕业以后的工作方面,第二组别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打算去体制内部门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一组别。第一组别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努力提升绩点的比例显著高于第二组别。关于未来职业规划信息的来源,第二组别学生主要来源于父母、亲友或身边的人的比例显著高于第一组别学生,见表7。


  3讨论


  从相关研究来看,公卫学生的择业呈现保守性和功利性,相关研究建议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引导其更多地为社会服务[5-6],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行如下探讨。


  3.1公共卫生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待提升


  大部分公卫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总体持满意态度,但对公共卫生产业的未来发展却不看好,不清楚公卫在未来国家产业结构中将会占据重要地位。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公卫专业的课程大多是传统的医学教育,和目前快速进行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有一定差距,导致学生对公共卫生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较为传统的阶段。


  大多数学生对目前课程设置认可度不高,这主要出现在高年级同学群体。高年级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密切,如通过互联网、参加实习等,感觉到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的差距,因此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底于低年级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年级学生的就业信心。


  3.2学生的就业视野有待拓宽


  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就业机构的主要是政府相关机构,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缺少对公共卫生产业的认识,不太清楚其他形式的工作岗位,总体上持创业观念的学生仍不多。相比而言,男生更倾向主动创造价值,创业意愿更高,更愿意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自己带来一些额外收入。男生对未来就业的焦虑程度也低于女生,女生更愿意在能力提升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如提升英文水平。


  高年级的期望薪水较低年级有明显提高,就业信心有所提升。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公卫学生的就业率较高,主要就业机构为政府相关机构,相关授课老师,特别是传统公卫的授课老师都介绍了公卫学生在政府相关机构的高就业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高年级学习的就业信心。但这对于公卫相关的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视野会受一定的限制。这种情况在第二组别学校较为明显,大部分学生选择传统的就业岗位,其他对传统公卫不感兴趣的学生倾向于转专业。而第一组别的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之上,更有意愿尝试有挑战性的职业。


  3.3重视对高年龄学生的教学,鼓励与高水平学校建立更深的联系


  年级和学校对公卫学生的职业认知和发展有巨大影响。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对社会的认知提升,专业认可程度有所降低。从访谈结果来看,这主要和公卫课程设置有关。相比于其他医学学科,如临床医学,公卫课程的设置内容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所学到的东西很难直接用于将来工作,相对来说,临床医学学生的所学知识就能够直接用于患者的诊疗。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科评估排名B+及以上学校的老师,有着更加丰厚的科研和工作经历,这些经历的传授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和眼界。从调查结果来看,第一组别公共卫生专业的医学生相比于薪资而言更注重社会知晓度与认可度,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不同级别学校的公卫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有差异,如在北大公卫学院,老师们会经常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实际的科研工作,与其他商业或产业机构开展相关合作,这些经历对会给学生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能够提升专业和社会认知,扩展他们的专业视野,给公共卫生产业培养更多多元化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公卫产业的发展。


  第3篇: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分工与优化


  李培炎1,2,张景童3,董倩3


  1.武警后勤学院研究生大队,天津300309;2.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天津300162;3.武警后勤学院学兵二大队,天津300162


  [摘要]目前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最显著的不足之一就在于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及对公共卫生事业进行政策上的支持,立足改变公共医疗的基础现状,促进公共事业的繁荣发展。该文旨在探索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分工,以及相关优化策略,为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模式;公共医疗;职能分工;职能优化


  随着目前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如今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增加,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伴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国际化进程加快等多因素作用,公共卫生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提升公共卫生管理的质量水平,保证人民健康,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分工研究,并对其现有体制进行优化,有着重要意义[1]。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国家医疗卫生水平不断发展,更需要积极优化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职能分工,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医疗技术的发展成果。该文旨在探索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分工,以及相关优化策略,为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公共卫生管理的特点


  1.1层次分明


  公共卫生管理除了具有公共卫生管理的复杂性外,还具有公共卫生管理层次性的显著特征。层次特征分析主要是基于对社会系统中公共卫生管理形式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①公共卫生管理在国家的管理体制中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不同的医疗机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它们大多与行政级别相关联,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形,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有相应的卫生部门,期承担着相应行的行政区的公卫职能,体现了公共卫生管理的特点[2]。②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在社会层面,也具有层次性,这是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对应服务人口的主要体现,当然,这与行政区的划分有关,行政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当然,这里的服务范围不能被理解为特定的服务级别,而是更多的管理服务。层次性特征对公共卫生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能有序进行。


  1.2复杂性


  公共卫生管理作为一项制度,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公共卫生管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复杂性。复杂性的特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层次分析:①从公共卫生管理本身的性质来看,其最基本功能是保障社会医疗卫生的质量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简单地说,医院、疾病控制机构、食品和药品监管机构都是公共卫生管理范畴,这时可以看出,丰富性、管理性要素在自身的基础上还具有复杂性。②从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层面来看,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职能,使得管理过程必须清楚了解不同机构的固有职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给公共卫生部门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同样体现了其复杂性[3]。公共卫生管理的复杂性特点,可以不断促进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2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分工


  2.1有序分工对实施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意义


  有序分工对实施公共卫生管理事业有重要意义,是使医疗卫生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复杂性的特点是搞好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工作,并进行相应职能分工的原因之一,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复杂性,使工作有序进行。公共卫生管理事业职能分工是以社会的地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的,并进行相应的工作安排。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将大型公共卫生管理事业体制划分为职能分工,才能做好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工作。并按秩序进行。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有序发展对其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4]。只有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各机构和子系统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促进公共卫生的发展。因此,要优化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分析,就要注意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有序发展。


  2.2工作的专一化对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事业职能分工的意义


  劳动分工专业化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工作有序发展的层面上,而且体现在一个更重要的层面上,即是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可以是专门化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公共卫生管理体系非常庞大,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里的专业是指公共卫生管理体制下的不同机构,各机构的专业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公共卫生管理的划分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化。职能分工的意义在于,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是专门进行的。②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分工使公共卫生管理的不同子系统在同一职业和环境中发展,促进了工作的深度和有效性,也体现了专业化的推进[5]。专业化分工的工作,符合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特殊发展,可以积极增强公共卫生管理的专业水平,更科学地开展工作。对促进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3公共卫生管理事业优化策略


  3.1建立预测机制


  建立重大卫生事件的预测机制对于优化公卫管理至关重要。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的挑战变得越来越严峻。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一般是被动的保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预测。研究公共卫生领域的威胁,采取积极措施,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重大卫生事件的预测机制具有以下功能:①充实相应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相应的科研机构,开展研究,分析公共卫生中的关键因素,如相关病毒、化学病原体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保健措施。做出相应的指导。②关注环境的变化,研究空气和水等生活空间元素,探讨污染空气和污染水对公共卫生的影响[6]。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使我们对公共卫生管理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学,更有效地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3.2建立应急机制


  根据公共卫生的现状,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突发性的应用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安全的危险性越来越大,超级病毒的出现,环境的恶化,病原体数量的增加,容易出现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此外,目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般来说,公共卫生管理遇到的困难是非常严峻的。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而目前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也有相应的应急机制。但是,由于机制的设计理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用新的思路来建立应急机制。研究认为,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原则是:反应速度快,控制及时,措施有效[7]。


  3.3建立信息化机制


  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各项工作的发展。因此,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是公共卫生管理的一种技术创新和尝试,可以显著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内容丰富,管理过程复杂,应用信息技术和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可以在网上完成多项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应用智能系统,简化大量工作,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水平[8]。


  4结语


  该文探讨了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划分和优化策略,分析了公共卫生管理的特点和分工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意义及公共卫生管理的优化策略,一般来说,公共卫生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要积极开展研究,促进其发展水平的提高。


  第4篇:浅论控制公共卫生疾病的有效途径


  岳红芹(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周家卫生院,山东淄博)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现状的论述与分析,探讨加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方法引用事实列举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分析制约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诸多原因,探讨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结果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的需求这一新形式,并承担其应有的历史使命。结论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管理,全面的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与管理;途径


  0引言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这是吴仪副总理2003年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对公共卫生所做的定义。提高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水平,不仅有益于国民的身体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国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公共卫生的管理是一种由政府支出的、为全民提供的健康服务或者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为全民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健康宣传和咨询;对辖区内慢性病患者进行常规监测、指导用药;对辖区内老人、0-6岁儿童、孕产妇进行系统的健康咨询和管理;对辖区内的慢性病、传染病、老年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进行预防控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等。


  1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现状


  2003年全球性非典(SARS)疫情的爆发,使我们在疫情的应对过程中认识到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不足,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制度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建立,至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我们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起步晚,因此基础设施还不成熟,制度还不完善,公共卫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系统尚处于建设发展阶段,与全民的健康生活所需要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还有很大差距[2],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和把握


  目前不少疾病的病源和发病机制已经被阐明,很多地方领导认为不需要再在公共卫生领域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公共卫生事业的经费紧张、设备陈旧、信息不畅通、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3];


  1.2普遍存在着重治轻防的意识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是基层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往往把疾病控制机构当成可有可无的、半行政半业务的办事处,应付工作,甚至认为卫生防疫工作者是滥竽充数,根本不把他们当作医生看待;


  1.3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投入不足


  在我国,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大城市80%的卫生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占我国人口80%的广大基层和农村,却只有区区20%的卫生资源,卫生经济学家们称其为“倒三角”。再加上各项公共卫生经费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致使公共卫生资源的短缺越发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可以说,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及投入的不足,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4]。


  2加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


  控制与管理公共卫生疾病,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进行:


  2.1针对高危疾病,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树立“预防先于应对”的观念,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对可能的公共卫生疾病做好预防与控制预案,认真做好相关疾病的检疫、免疫工作。对高危性疾病要做好预测、预防,加强对此类疾病的安全防范,认真做好相关疾病的免疫接种,防止高危性疾病疫情的爆发[7]。


  2.2针对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积极做好相关内容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社会所拥有的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网络等各类公众媒体渠道,大力宣传公共卫生疾病的预防与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健康生活、健康工作的现代健康意识。一方面让公众对公共卫生疾病加深了解,提前预防,崇尚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另一方面在公共卫生疾病突发时也能减少恐慌,积极自我应对,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损失[8]。


  2.3针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应建立一支专业水平出色、素质能力超群的专业防控队伍


  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消毒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人员进行各专业知识的定期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增强专业素质[6]。


  2.4针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应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控制系统


  第一,对现有的公共卫生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相关部门(如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的信息沟通,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协同能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疾病的信息和人员准备;第二,对现有的公共卫生疾病控制部门进行跨机构、跨行业、跨地域的整合,建立公共卫生疾病应急指挥中心。优化和完善各机构原有部门的制度和各子系统,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建立合理、完善的卫生事件应急制度,从而建立健全应对公共卫生疾病突发事件所需要的预防控制系统、疫情信息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卫生监察执法系统等,提前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通讯手段,使已建立起来的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系统与时俱进,做好对公共卫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2.5调整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比例,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投资力度


  要根据卫生部发布的相关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意见,对控制公共卫生疾病的工作应加强重视,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拟定预控公共卫生疾病计划,加强控制公共卫生疾病的力度,加大人、财、物等资源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投资,改变我国卫生资源分配“倒三角”的分配比例,加大对基层和农村的资源分配[5]。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与公共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做好公共卫生疾病突发时的保障与应对,使公共卫生的医疗设备与技术、物资与经费、相关的医疗人员等得到保障,并可以进一步完善、优化。


  3讨论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是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提出的健康定义。健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是一种基本人权。而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公共卫生体系,正是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保障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由于起步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人们对公共卫生疾病的认识还不高,对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还有所欠缺;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疾病,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正视我国现阶段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不足,努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一个科学、完善的公共卫生系系。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