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2022-06-08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地区高校187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及特点。结果发现:(1)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水平整体程度不高,处于中等略偏轻水平;(2)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显著;(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工龄差异显著,职业倦怠在工龄上的发展状况呈U型分布;(4)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婚姻状况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大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78-02 
   一、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个性养成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人员不稳定、发展前途模糊、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1,2],这极大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与辅导员的访谈中发现,很多辅导员身上已经存在工作紧张、身心疲惫、情绪低落等典型的职业倦怠症状[3]。因此,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总体情况及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方法,对于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及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5]。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连市部分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包括三所本科学校,一所高职院校。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 
  2.研究工具。采用由Maslach和Jackson编制的《职业倦怠量表(MBI-GS)》。该量表共包含15个项目,3个维度: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成就感低落。采用0~6的7级评分,0代表“从不”,6代表“总是”。其中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强;得分越低,倦怠程度越低。而在成就感低落维度上,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低;得分越低,倦怠程度越高。 
  3.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 
  (一)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 
  依据Ivancevich&Mattesor的观点,认为采用七级评分时,平均数在0~2之间为低度倦怠,2~4之间为中度倦怠,4~6之间为高度倦怠。依据此标准,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属于中度倦怠。其中情感衰竭最严重,其次为成就感低落,然后是去个性化。从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来讲,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与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这使高校辅导员长期处于工作琐碎、压力大、责任重的状态下,因此他们更容易出现焦虑、压抑等情绪低落状态,最终导致情感衰竭[6]。与此同时,外界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自身对于职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付出与回报相差较大等问题也常常困扰着辅导员,使得辅导员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满意度降低,自我评价下降[7]。虽然辅导员有较高的情绪衰竭和较低的个人成就感,但在人际关系上没有表现得疏远与冷漠。 
  (二)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 
  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显著,其中女性辅导员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及职业倦怠总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男性辅导员[8]。这与女性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在工作、家庭中承担的角色比重有较大关系。 
  (三)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工作年限差异 
  从职业倦怠的总体来看,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工作年限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发展状况呈U型分布[9]。经过多重比较发现,辅导员职业倦怠(7年以上)>辅导员职业倦怠(5~6年),辅导员职业倦怠(1~4年)>辅导员职业倦怠(5~6年)。在去个性化维度上,各工作年限组差异显著,其中辅导员职业倦怠(7年以上)>辅导员职业倦怠(1~4年),辅导员职业倦怠(7年以上)>辅导员职业倦怠(5~6年)。在成就感低落维度上,各工作年限组差异显著,其中辅导员职业倦怠(1~4年)>辅导员职业倦怠(5~6年)[10]。在情感衰竭维度上,各工作年限组差异不显著。 
  (四)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婚姻状况差异 
  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婚姻状况差异不显著,但是已婚辅导员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未婚辅导员。分析其原因主要与已婚辅导员所承担的双重角色有关,既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又要做好家庭的照顾者。然而由于高校辅导员本身工作内容的广泛性及工作时间的连续性,使其在很多时候难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给已婚辅导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四、研究结论 
  1.在职业倦怠水平上,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水平整体程度不高,处于中等略偏轻水平。 
  2.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显著。女性辅导员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三维度及职业倦怠总量上的得分均高于男性辅导员。 
  3.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工作年限差异显著,职业倦怠在工作年限上的发展状况呈U型分布。 
  4.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婚姻状况差异不显著。但已婚辅导员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未婚辅导员。 
  参考文献: 
  [1]温永慧,汪宗美.从职业倦怠问题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96-98. 
  [2]芮丽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34):43-45. 
  [3]徐长江,时勘.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3,(6):81-86. 
  [4]张名艳.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3):86-87. 
  [5]郭志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2):109-110. 
  [6]蒋丽琳,覃干超.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32):64-66. 
  [7]梁丽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调查分析与干预措施[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74-75. 
  [8]李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及自我修复策略[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2-106. 
  [9]邹群,田铁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2,(1):73-76. 
  [10]刘凤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心理管理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8,(24):82-8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