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校思政课教学艺术研究

2022-06-08

高君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高校思政课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因而大学教师在传递和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艺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马克思主义的源头语言转化为让大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内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理论必修课是当今中国高校进行科学“三观”引导的主要课程,它具有传授理论内容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但是,广大学生并不能够对此类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即使是任课教师多次强调,学生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很多高校的这类课程都是大班授课、合班授课,一个授课班级可达一百人,甚至一百多人,老师上课只能泛泛地讲,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有的高校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课程和专业技术技能理论传授的育才课程相脱节、育人课程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脱节的现象。因此,高校教育各方面的不顺畅也易使学生陷入困局。

大学生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它直接关乎高校教育成果,直接关乎各类社会目标的实现。进入新时期以来,高等教育面对的青年群体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尤其是90后群体进入高校,他们较之以前的大学生有着诸多的新表现,有着诸多新的负担与困惑。总体来看,大学生群体积极向上、不懈追求,乐观活泼,前途光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许多令人担忧的非主流问题,造成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困局,并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这已是“客观存在,我们不承认、不正视不行”。这些给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少难题,而高校思政课作为连接学生和老师的纽带,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艺术不可缺少。

一、巧妙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都是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吸取真理的营养,大学生是潮流的代表,因此,思政课老师要注重结合校园文化把书本语言转变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把握好前面和后面两个层次上的语言转换技巧。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对文件、讲话、教材语言中的核心要素充分吸收和消化,然后,再通过多种多样合理的方式将自己吸收的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喜欢和愿意接受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内容。这两个过程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在前一个过程中,对文件、会话等教学语言没有深入领会和贯彻,那么就会产生“消化不良”学生也不会喜欢,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如果后一个过程不能做到贴近学生,那么学生也会索然无味,得听且听。

二、教学实践与时代特征相适应

目前,一些高校,特别是一本和二本学校,课堂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主,整堂课都是教师讲授理论,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兴趣,教与学严重脱节。究其原因,很多学生觉得这一类课程都很浅显易懂,自学也能学好,因此学生缺乏积极性,上课容易走神或者干脆旷课。而且大多数高校思政课,基本都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实践锻炼部分并没有显示出来,导致实践成了走过场、走形式,最终还是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元化,被二元甚至多元的想法所动摇。“坚持指导元化,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上,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单照搬它的现成结论,用它代替具体的科学用它剪裁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而是强调要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在观察和阐释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层面时就要准备好多手理论储备和事实论据。坚持正面的立场充分利用各种例证和数据来说明事实的确凿性,同时,要充分运用合理联想的方式。中国的论辩术中一直都有“善譬”的传统,对比与举例永远是一对说服效果的强力催化剂。

三、把教学过程社会化

马克思说过,人的根本属性就是人的社会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学有所成、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谋求幸福人生。人的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而不是单纯封闭在象牙塔内大彻大悟。所以说大学不是世外桃源,大学是个小社会,大学是大社会的缩影。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连接地气,走进社区、农村、厂矿企业,理论学习必须和社稷民生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会各领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研,关注民生诉求。学院设立社会实践奖,对社会实践做得好的学生颁发奖品和获奖证书,鼓励同学参加社会实践。实现课堂内外并重,理论实践融通。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今天的大学讲台,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尽管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此教学法,但是制作PPT的水平却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良好的PPT能给人爽心悦目的感觉,恰当地运用图片、表格、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充分激发教师教学的激情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互动教学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准备互动环节的设计。比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对一些问题师生共同探索;也可以是学生之间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在课堂讨论并得出初步的结论,然后老师进行指导或点评,得出最后结论。讨论交流既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学生灵感与创造力的过程,还是一个检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过程。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主,通过让学生分析、讨论各种案例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相应的实践知识。通过案例讨论得出的某些结论,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五、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要深入调查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对于一些有普遍性的思想问题可以组织相应的专题讲座来解决。思政老师,可以参与学生工作,担任任课班级班主任,或者学生党章学习小组指导老师等,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从而可以有效的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加强课堂教学以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迅速适应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才能拥有更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早日实现中国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 学习出版社,2009: 13.

[2]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M].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4: 85-87.

[3]张耀灿,曹清燕“. 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价值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4) :41-43.

[4]范益民.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分析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33-135.

[6]傅洪健等.当代大学生受众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研究[J].浙江学刊,2008(6) : 173-176.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思政部)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