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吸收塔除雾器优化设计和运行维护

2022-06-09

  摘 要:除雾器是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的重要设备,本文从叶片形式、空塔气速、整体设计以及冲洗过程设定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结合一些工程实例,提供了在设计和运行维护中的一些建议,可通过选择合理的参数,权衡相关制约条件,从而确保除雾效率,避免设备结垢和堵塞,维持设备的良好运行。 

  关键词:烟气脱硫;石灰石/石膏法;除雾器 

  0 引言 

  除雾器是烟气脱硫的重要设备,如果设计不当,除雾效率低下,极易导致烟气带水,严重时会出现“石膏雨”,雾沫夹带较重时还会进一步影响系统的水量平衡。除雾器如果维护不当,会引发设备堵塞结垢,造成设备损坏,严重时会发生坍塌。 

  由于建成项目的除雾器改造存在各种限制,经济上又有劣势,使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如何通过选型与优化设计,合理的运行维护,来确保设备的良好投运。 

  1 设备简介 

  除雾器是化工设备中常见的气液分离装置,根据烟气脱硫系统中雾滴分布情况一般选用的是挡板型除雾器。这类除雾器的工作原理以惯性碰撞为主,气体在曲折的倾斜通道中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流动,由于流向多次被改变,致使液滴在惯性力作用下,撞击在挡板表面而被捕捉,并受重力作用,逐渐向下聚集到挡板底端并流出。 

  除雾器的叶片参数包括:流程数、流程长度、片间距、高度和倾角等。技术性能指标包括:空塔气速、除雾效率、操作压降和防堵性能等。脱硫系统采用最为普遍的形式是平板式和屋脊式。安装位置多位于吸收塔上部,也有位于出口水平烟道中。除雾器普遍采用波纹板组件组装而成。为防止液滴在除雾器波纹板上结垢,需周期性进行冲洗。 

  2 叶片的选择 

  脱硫除雾器叶片最为常见的是两种形式:正弦波型(在叶片拐弯处设集液沟),三个流程的折流板型。这两种形式在脱硫项目中都有广泛运用,除雾效率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正弦波型的叶片设置集液沟的初衷,主要是防止二次夹带。集液沟能够有效收集板面上的液滴,从而阻止液滴被气流再次吹走。但集液沟在遇到含固气流时会失效,因为它很快就会被堵塞。山西兆光二期2×600MW烟气脱硫工程,采用了两级都是正弦波形带集液沟的叶片形式,其除雾效果与同容量的项目不带集液沟的叶片相比,在烟气条件和塔内运行差异下,由厂家的测试得出,出口液滴含量分别为68.32mg/Nm3(标况,干态)和55.86mg/Nm3(标况,干态),可见集液沟优势并不明显。因为气流的含固性质,反而是叶片光滑、平整的叶片更易避免结垢。建议在工况较好的二级除雾器上采用带集液沟的叶片。三流程的折流板叶片的优势在于流程数的增加,提高了它的分离效率。但同时它的操作压降也较两流程的叶片要大。因此在工程中,较多的是采用以两流程叶片作为一级除雾器,而将三流程叶片作为二级除雾器。这种联合使用,既考虑了除雾效率,也避免了较大的操作压损。叶片采用PP塑料,最高耐温小于85℃,叶片厚度一般3mm,片间距20~40mm,二级除雾器作为精除,片间距也会相对小一些。 

  3 稳定烟气流速 

  塔内气速是影响除雾器除雾效率的重要因素,二者的变化规律:在临界流速以下,效率随气速的减小而下降;超过临界值,气速增大,效率会急剧下降。临界点的原因,是产生了雾沫的二次夹带,即分离下来的雾沫,再次被气流吹走。 

  设备的临界气速能够达到6m/s,吸收塔的空塔气速可选择3.5~5m/s,一般在4m/s左右,既考虑利于反应的流速,同时又兼顾塔的经济性。通过除雾器的气速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结垢堵塞,降低了通过面积,也可能是煤质变化,烟气波动。由于受电煤紧张的影响,烟气实际情况要比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存在较大差异。在运行中,气速的波动,应作为除雾器状态的跟踪参数。 

  4 脱硫系统的整体设计 

  除雾器的性能和系统的整体设计密切相关。在塔的构造上,除雾器最低的冲洗层距离最上的喷淋层距离为3~4m,且必须大于2m,这段距离主要为了使液滴能够充分沉降。近年来为压缩塔成本,某项目将此高度减少至1.8m。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一级除雾器即出现了堵塞。因此该高度还需在设计中严格控制。吸收塔液气比受脱硫效率和运行能耗两大因素的制衡,大型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一般选取8L/Nm3以上的液气比。为追求高的脱硫效率,越来越多的项目选择了液气比上限运行,导致除雾器负荷过大,除雾效率下降。实际上,液气比一味追求上限,只能有限提高脱硫效率,选取适当的液气比,可改善除雾器的运行工况,减少烟气带水。 

  5 确保冲洗有效 

  除雾器后夹带水分的最小保证值,一般在75mg/Nm3左右。吸收塔运行中,除雾器冲洗水受水量平衡和除雾器防堵两方面的制衡。在工况波动的时候,诸如SO2浓度上升,机组低负荷运行,吸收塔常会处在高液位运行,除雾器冲洗受到制约。 

  如果停止除雾器冲洗,结垢和堵塞很快就会造成操作压损的急剧上升,一般除雾器的压损须控制在200pa以内。如果此时强行对除雾器进行手动冲洗,势必会引起吸收塔溢流,造成水量的浪费。控制逻辑上,一般选择延长冲洗周期。以河南某电厂除雾器冲洗为例,正常工况下,一天有12个冲洗周期,每次间隔2小时,每次冲洗持续2小时。但在低负荷工况下,每天只能进行3次冲洗,冲洗间隔达到了8小时,除雾器的运行工况十分恶劣。这样的处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个制衡矛盾的冲突,仍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除雾器的损害。因此在低负荷运行时,应密切关注除雾器的压差变化。通过适当加大废水排放,确保除雾器冲洗不能停止。 

  6 结论 

  除雾器作为吸收塔的重要设备, 其设计选型和运行维护都对设备具有关键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设计和维护上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1)将带集液沟的叶片和三流程叶片作为二级除雾器,一级除雾器尽量选择平整光滑的叶片。(2)空塔气速为4m/s左右,并在运行中记录气速波动,作为除雾器的一项跟踪指标。(3)应适当选择塔结构和液气比的参数。(4)确保冲洗有效,尤其是在吸收塔高液位运行时,通过增加系统排水,保证除雾器冲洗程序不能停止。 

  参考文献: 

  [1]郝吉明,陆永琪.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4). 

  [2]董谊仁等.塔设备除雾技术[J].化工生产技术,2000(07). 

  [3]宋长清.大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用水分析[J].水利电力机械,2006,28(02):11-1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