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论经济增长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2022-06-0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增长模式转变为资本深化的增长模式,前者能够实习产出和就业的同时增长,后者促进产出增长和提高劳动报酬,但有优点必然也有缺点。劳动密集增长模式导致劳动报酬的提高落后于生产增长,资本深化增长模式会使创造就业的能力不足。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现况,核心期刊查询资本深化增长模式更适于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市场经济增长。本文对经济增长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F249.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01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劳动力及就业都在迅速增长,而大量的劳动力却使就业需求加大,经济的实际增长与增长目标并不完全符合。在改革的初期,我国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众多的劳动者所产生的规模巨大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使增多就业机会,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而自20实际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逐渐显现出“资本深化”的特点,形成资本深化的增长模式,直接造成的结果是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下降,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劳动者“无事可做”的现象,这也使社会安全存在隐患。与改革初期相比,目前,就业增长严重滞后于劳动力供给的扩张。

  一、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快,致使我国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两种状态,即改革初期的劳动密集的增长与滞后的资本深化增长,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路径,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形成的提供就业能力也不同。改革初期的劳动供给和就业增长率远远高于后期,初期就业的增长率比劳动增长率要高,后期恰好反之。劳动力的供给下降会使就业也出现相应的减少,即劳动供给决定就业的增长,变现出劳动供给的关键作用。而就业的增长不是单方面随着劳动力扩张所变化的,还随着劳动力供给之外的因素而变化,如需求因素对就业的增长就有决定性作用。在改革后期,即1900年至今这一段时间内,就业增长落后于劳动供给增长的现象逐渐突出。

  改革初期,新增就业人数已超过新增劳动力供给,表明这一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超过劳动供给,这是因为此时期生产力解放,生产得以发展,需要较多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劳动生产。随之,新增劳动力供给与劳动需求之间的差别开始拉大,呈现出逐年拉大趋势。而随之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经济在迅速发展之后出现需求疲软、就业严重不足的问题,供求差别大。2002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又迅速发展,经济形势好转,就业形势从之前的严峻转变为缓和,但供求差别仍然存在。表明,改革以来,就业增长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逐渐减弱。间接表明,目前,就业形势恶化,劳动参与率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需求形成相互推动的关系。就业方面表明大量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了工业和服务业,吸引失业和半失业劳动力转移到生产中去。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同步,使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降低,使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的步伐减慢。

  二、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动态

  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表明工业化对我国经济有着重大影响,表现为我国工业增加值不断增长及工业经济增长推动非工业经济增长。工业部门具有动态规模效益,即有利需求因素与技术条件决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需求主要来源于消费和投资。从消费和投资的动态变化中可以看出,投资变成了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因素,消费需求所占的比例降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的模式为消费引发投资,使整体需求增长,使劳动力转移,提高工业部门的生产率,使生产和消费对等。造成此情况的关键一是工业在整体经济中比重的上升,二是平均化的收入分配格局。前者还包括工业内部一系列新兴的、耐消费的产业兴起,表现出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的趋势,完善了资源配置率。后者促进消费,使得加大生产力度,再诱导投资。

  我国经济制度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分配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中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平均化的分配方式为主导。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需求的关系不断变化,改革初期,我国经济的消费和企业的长期导向行为特征基本配合,但需求扩张与市场化改革相矛盾,并且改革削弱了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的平均化程度,致使消费降低,出现需求不足及通货紧缩现象。

  三、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就业含义

  对增长模式的就业效应而言,劳动密集型的增长模式能够创造出比资本深化模式增长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就业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工资降低会使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下降,造成宏观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工资较低会使资本对劳动的相对价格提高,使资本代替劳动。这两方面哪一方面占主导地位决定就业的增长。资本深化模式增长,会促使创造就业的能力降低,不能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展。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经济以劳动密集的增长方式获得了生产和就业的同时增长,但导致劳动报酬的增长落后产出增长,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份额降低,使收入分配出现问题。改革后期,资本深化增长方式使生产不断快速增长,并促使劳动报酬的不断提高,但创造就业的能力下降。而资本深化增长模式更加符合现今政府的目标,更具有可行性。但为提高就业增长,还必须在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需求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丁从明.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就业增加?[J].南方经济,2010(1):12-13.

  [2]田洪川.再谈经济增长对就业需求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13(5):42-43.

  [3]尹碧波.中国经济中的高增长与低就业——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陷阱[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4-5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