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我国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员工素质关系探讨

2022-06-08

  零售业快速发展对于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指导下,在我国零售市场深度国际化的背景下,提高零售业发展质量具有战略意义。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衡量各类经济组织,包括国家、行业和企业运行质量和竞争力的常用指标,零售业也不例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这已成为国内外权威专家和组织的共识。迈克尔·波特指出:生产率是竞争优势的根本,是维持长期经济活力的基础;“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胡鞍钢,2003);世界银行也曾指出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是持续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根源。因此,分析研究我国零售业的TFP及其影响因素很有价值。
  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对零售业的关注与研究较少。通过查阅2000年以来的文献发现:学者们分别在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对我国零售业TFP进行了测算分析。在行业层面,研究TFP的文献只有刘似臣和魏芳兰(2010)的一篇,他们采用2004-2008年的省际和不同所有制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对零售业的TFP增长进行测算并分析了地区间、不同所有制间的差异;而刘勇和汪旭晖(2007)、楼文高、沈莲莲和冯国珍(2012)、徐健和汪旭晖(2009)等仅对零售业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研究。可见,学术界在行业层面研究我国零售业TFP的文献的确很少,且没有对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数据处理也不够严谨。基于此,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拓展:一是在测算零售业TFP增长及区域差别的基础上,研究员工素质对零售业TFP增长的影响程度,试图探求TFP增长的内在动因;二是使用更新的面板数据,以反映零售业TFP变化的最新情况;三是对数据的处理更加精细,以便得到更加可靠的结论。
  研究方法
  生产率分析是研究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被认为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本文通过DEA-Malmquist指数研究TFP增长及其原因。数据包络分析(DEA)这一术语是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首次提出的,是评价多投入和多产出的“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DMU)间相对有效性的方法。其优势在于:一是不需要给出明确的生产函数;二是决策单元可以是多投入和多产出的作用过程;三是评价结果与量纲选择无关;四是不同生产规模的企业具有可比性等。该方法是根据一组投入、产出观测值,采用数学规划方法,以估算出有效生产前沿,再对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进行比较,在有效前沿上的DMU投入产出组合是技术有效的,否则是技术非有效;而生产前沿面的推展称为技术进步。决策单元的TFP增长(变化)是技术效率提高(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计算TFP变化的综合效果,目前最被认可的就是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现在简称Malmquist指数)。
  Malmquist指数最初由瑞典统计学家Malmquist在研究多个群体的消费特征差异时提出,卡夫斯、克里斯滕森和迪沃特(简称CCD)于1982年将这种思想运用到生产分析中,通过距离函数之比构造生产率指数,并将这种指数命名为Malmquist指数。它是基于时期s和时期t技术的Malmquist数量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公式如下:
  (1)
  上式可分解为:
  (2)
  (2)式等号右边的前半部分为EC,后半部分为TC。根据(2)式,Malmquist指数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分解为反映靠近或背离生产边界的技术效率指数(EC)和生产边界移动的技术进步指数(TC)。Malmquist指数大于1,表示DMU在t时期的生产率比s时期高;小于1时则表明生产率退步;等于1表示生产率水平不变。TC和EC数值的含义与马氏指数相同,不再赘述。这样DEA-Malmquist指数就可以从纵横两方面科学地评价DMU的生产率。本文使用的是专业软件DEAP2.1。
  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指标选择应注意三点:能够客观反映DMU的竞争力水平,是主要投入、产出指标,而且衡量标准尽可能统一;尽量避免投入(或产出)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根据Golany和Roll提出的经验法则,投入与产出指标总数不能超过决策单元数的二分之一。据此标准,同时考虑数据可得性,本文选用限额以上零售业的资产总额、劳动和主营业务成本作为投入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作为产出指标。
  上述指标中劳动指标比较特殊,既可以仅反映劳动力数量,也可以同时反映劳动力质量(即素质,下文皆用“素质”)。仅反映劳动力数量的指标即从业人数,而准确反映劳动力素质的统计指标却很难找到。有的学者如Wang和Yao等以6岁及以上人口为对象,以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衡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但这假设学历年限与素质成正比,同时忽略了我国劳动力流动性较强这一现象,因此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近年来,理论界衡量人力资本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其中之一是以工资报酬为基础的方法;国家统计局的董礼华(2012)认为在成熟劳动力市场中,劳动报酬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劳动者素质高低。因此,本文用从业人数与平均工资的乘积,即工资总额反映各省零售业员工的数量和素质。为了研究员工素质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作用,本文用员工数量和工资总额分别作为劳动代理指标进行Malmquist指数分析。本文定义:用员工数量测算的TFP指数,称为非体现型TFP指数,这正是大多数文献测算的TFP指数;用工资总额测算的TFP指数,称为体现型TFP指数。根据归因理论可知,两者差额大小反映员工素质对TFP指数的影响。
  本文使用的2005-2011年31个省、市、区(以下简称“省”)限额以上零售业指标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测算结果能够反映零售业完全开放以来生产率变动的最新情况。为使不同时期的投入、产出数据具有可比性,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除员工数量指标外,全部用当年的CPI进行平减。
  (二)我国零售业TFP增长分析
  将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限额以上零售业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输入DEAP2.1软件,选择投入导向、规模报酬可变假设和Malmquist-DEA模型进行处理,得到计算结果。计算分析表明,完全开放后的七年间,中国限额以上零售业非体现型TFP年均增长2.2%(指数减一为增长率,下同),其中年均技术进步率为2.2%,就是说非体现型TFP增长几乎全部来自技术进步(因为提高处理结果的精确度,结果可能会有微小变化)。这一数值低于刘似臣和魏芳兰根据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的结果,原因很可能与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有关,显示出TFP增长的顺周期特征;另外一个原因是刘似臣和魏芳兰没有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而体现型TFP年均增长0.9%,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0.8%,即体现型TFP增长近90%来自技术进步。
  两种TFP年均增长率的差为1.3%,而两种技术进步率的差为1.4%。这表明TFP增长的60%直接来自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技术进步则全部来自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总之,考察期间零售业TFP增长几乎全部来自技术进步;从增长动力看,TFP增长的60%直接来源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技术进步则全部来自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是对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极好印证。说明提高员工素质对我国零售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三)我国零售业三大区TFP增长分析
  为方便和相关文献进行比较,本文仍把我国31个省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经计算得出,非体现型TFP增长率东部地区的最高,年均2.9%;西部地区次之,年均增长2.2%;中部地区最低,年均增长1.2%。技术进步率的排列顺序和TFP增长率一样,东部最高(3.0%)、西部次之(1.7%)、中部最低(1.4%)。两者都表现为“中部塌陷”,这与绝大多数文献的测算结果一致。但是三大区体现型TFP增长率的排列顺序与非体现型差别很大,东部最低(0.6%),低于全国0.9%的整体水平;西部最高(1.1%);中部次之(1.0%)。体现型技术进步与体现型TFP增长类似,东部最低(0.6%),中、西部相同(0.9%),都高于0.8%的全国整体水平。这说明导致三大区非体现型TFP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中部塌陷”的原因是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如果三大区之间员工素质不存在差异,考察期间,中西部地区的TFP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中部塌陷”现象能够消除,完全可以实现地区间协调发展。
  总之,提高员工素质能够从根本上促进零售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加快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可以消除“中部塌陷”现象。
  对导致TFP变化及地区差异的其它原因,可以从行业内外两个层面,对构成TFP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以及更具体的细分指数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但这不是本文关注的内容,因此没有涉及。
  相关对策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提高员工素质对促进我国零售业TFP增长、技术进步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素质很有必要。在此提出如下对策:第一,树立零售业是高科技行业的观念。只有真正树立零售业是高科技行业的观念,零售企业才愿意重金招揽、培养专门人才,学校等教学科研院所才会注重培养人才。第二,国家政策支持。提高劳动者素质需要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同时,政策倾斜还可以将其它地区的人才吸引到中西部地区。第三,重视相关人才培养与引进。零售业最需要的是营销人才、物流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要满足行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引进人才。首先,要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引进通晓国际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物流与信息技术人才。另外,考虑到我国物流教育起步晚、师资力量薄弱、物流教育与行业需要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应优先实施物流人才战略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这些工作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还需要行业协会和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