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

2022-06-08

  〔摘要〕提高农民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农业信息化的目标,其关键是解决好农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建设问题。本文研究和探索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新模式,对于解决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总结国内农业信息服务的模式,结合“四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提出对农村信息用户有效服务的策略。并结合吉林12316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12316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6-0143-03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吉林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吉林省农村信息工作在促进吉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吉林城乡还存在着信息鸿沟问题,如何解决存在的信息鸿沟问题,提高吉林农民的信息素养,使吉林农民获取到及时有用的科技和市场信息,仍是吉林省农业信息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提高吉林农民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吉林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1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

  农业信息化是指为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吉林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信息保障,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高吉林农民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要吉林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需要及时有效的信息作保障。如何使作为农产品的生产主体的农民提高其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需要探索出一条为适合于吉林农村的信息服务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将对吉林的农业发展起到如下作用:

  1.1农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信息服务

  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占据有利的位置,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作为农业市场中主要的主体——农民,需要更好地认识并适应市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是使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基础,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对于农民获取和利用信息是有帮助的。只有这样,农民才能获取和利用科技和市场信息,并用其指导农业生产并帮助农民处理好生产、销售和消费间的关系。

  1.2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需要信息服务

  据统计,国内的农科教专业网站和与农业相关的其他网站上都有大量的农业科技信息,在这些网站上农民不仅可以获取商业信息,农民也可以通过农业专家系统及时得到专家的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上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使农业科学技术信息的得到及时的传播。

  1.3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需要信息服务

  现代农业的发展导致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的劳动力就需要转移,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各种障碍,障碍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低和掌握的就业信息少。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可使农民方便及时地获取劳务信息,所以说有效的信息服务有利于农民及时获得各地的就业信息,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农业信息服务采用的模式

  2.1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形式

  (1)龙头企业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提供服务的主体是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企业。它的信息用户是农民、农业企业、涉农管理部门,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他提供的农业信息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政策法规等。

  (2)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村合作社,服务的对象是合作社成员,主要给信息用户提供合作社内部需要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的手段是利用黑板报、宣传单,广播、电话,特点是针对性强。

  (3)科技大院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主体是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农民,主要给农民提供政策法规的信息,也提供科学技术信息、市场信息以及技术培训等。

  (4)农民之家模式,这一模式提供服务的主体是有关农业部门,提供服务的主体是由有技术的农民、农业企业的专业人员和农民专业协会。提供服务内容包括: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生产资料信息等。

  (5)网上服务模式,这一服务模式提供服务的主体是政府有关涉农部门。服务的对象是涉农企业、涉农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的内容包括农业企业的产品价格、品种、供求和市场信息。

  (6)网上劳务咨询服务模式,这一服务模式的主体是政府、农业管理部门。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农民和涉农企业,服务的内容包括:搭起企业与农民之间劳动力转移的桥梁。

  这6种信息服务模式,对促进吉林农业生产、增加农业产出效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2“四电合一”信息服务模式

  通过远程教育等手段,可以使农村共享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这对促进农村信息资源的利用是十分有利的。可以通过热线、网站、电视和广播四种服务手段,为全省农村公众用户提供种植、养殖、信息咨询、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涉农综合信息服务。

  3吉林省农业信息服务实证研究

  3.1基本情况

  目前,吉林省各市(州)大多成立了信息科或信息中心,大约占吉林省县(市、区)总数的93.4%,全省从事农业信息管理和技术人员2 648人,经过培训的乡、村、生产经营大户及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员23 636人,经过农业部认证的信息员达10 000多人。这些经过培训的信息员基本掌握了计算机使用基本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整理、分析、发布等技能,整体水平再不断提高。

  3.2信息服务功能

  3.2.1网站服务

  从2001年吉林农网开通以来,除了满足农民对网上的信息需求外,也成为各级农业系统网站信息的主要来源。各地也积极发挥市、县两级农业网站作用,为当地农民提供适合本地特点的信息服务。如东辽县泉太养猪专业合作社社长李辉经常上网查询生猪价格等信息,因价格掌握准确,一次性出栏1 000多头,增收10多万元。再如梅河口市进化镇农民张靖环,根据网上信息调整种植结构,每年增入8多万元。

  3.2.2平台服务

  自12316新农村热线和12582短信平台开通以来,积极利用两个平台为农民开展服务。2009年,12316新农村热线日均接听农民电话10 000多次,最高达200 002次,及时有效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信息需求。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两个平台信息服务,农民每年增收40多亿元。

  3.2.3媒体服务

  吉林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影响大、覆盖面广的信息传播优势,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全省35个市县创办各类农业信息简报、快讯等1 200多期。图们市农业信息协会每周编发一期《农业科技信息》,梨树县信息中心编发《梨树农业》简讯。四是开展现场服务。目前省里聘任各类涉农专家700多名,分布在全省各地,为开展现场咨询服务提供了方便。2010年夏季,吉林省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为帮助农民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受灾期间先后共组织300多名专家及时赶到受灾现场指导生产,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3.3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