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加强节能管理 推进节能技措

2022-06-08

  【摘 要】 达州作业区认真贯彻分公司及气矿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和要求,加强自用资源管理,积极开展创建节能节水型企业活动和节能减排工作,在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挖潜增效、推动技术改造的同时,夯实了基础管理工作,作业区节能节水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

  【关键词】 节能 管理 技措

  1 引言

  达州采输气作业区管理着位于达县、大竹县、通川区境内的五个气田(雷音铺、亭子铺、铁山南、五灵山、蒲西)和两个含气构造(龙会、茶园寺)。承担了达州市的民用、CNG的供气工作。现有单井站15座、多井集气站9座,增压站6座,气田水回注站7座,交接计量站4座,配气站2座,7条集输干线长达128公里。这些年来,作业区面临着生产压力大,能源消耗多等问题,严格从能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抓起,逐步建立健全了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节能管理体制,依靠加强能源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深入挖潜,年年超额完成气矿下达的节能节水指标,在节能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2 加强节能管理,实施节能技措

  作业区以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为契机,以节能降耗节支为中心,完善基础管理,深化节能经营业绩考核,落实有效节能措施,强化能源使用监管,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使各种能源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全面履行了能源管理职能作用,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节能效益

  石油天然气生产具有能耗大、环节多、连续性强等特点。提高全体职工的节能意识、深化节能管理,努力挖掘企业潜力,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效果的全面提升。

  2.1.1 建立健全节能管理体制

  成立了以作业区经理为组长的节能节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节能节水工作,设置节能节水岗,专人负责节能节水工作。建立了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及奖惩等制度,并将节能节水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了业绩考核范畴中,严格考核,节奖超罚。每年年初,作业区节能节水领导小组制定并发布该年的节能节水工作要点,指导全年节能节水工作的开展,查找用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节能节水潜力,明确节能节水方向,提出了对策措施。

  2.1.2 加强节能宣传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举办节能培训班,培训节能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班组骨干,使他们掌握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等。举办各种形式的节能技术交流会、现场会和研讨会,开阔节能思路,掌握节能动态,学会节能新技术。利用报纸、刊物、板报、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结合企业特点,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和进行经常性的节能宣传。举办节能知识普及讲座、节能演讲、节能知识竞赛、节能技术问答考试等活动,提高职工节能意识和节能技能。[1]

  2.1.3 实行能耗定额管理

  每年年初,按照气矿下达的能耗定额和各井站上年水电气消耗情况进行能耗定额分解。井站班组与作业区签订能耗定额合同,考核与经济责任制挂钩,调动了职工节能的积极性。按时保量地将月能耗数据、季度节能分析报告录入节能节水管理信息系统,为进一步摸清能耗情况,理顺了路子,找出了规律,使能耗数据趋于完整,为深入分析能耗和定额管理打下了基础。

  2.1.4 开展活动调动节能积极性

  开展以“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强化了员工节能减排的意识,形成“节能减排不是口号,落实行动从自己做起”的理念;开展“节能金点子”、“节能小窍门”征集活动,大力调动员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创建节能节水型企业活动,让员工参与其中,进一步增强了全员节能节水意识。

  2.2 抓住节能重点,实施节能技措

  实施节能措施时,必须与生产情况和企业发展规划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抓住节能重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2]节能技术措施归纳为如下:

  (1)通过降阻降耗工程,拆除亭3井、铁山4井、七里25井、蒲西3井等16个井站的19台水套炉,节约天然气约44万方。

  (2)淘汰落后耗能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将雷12井的手动排污阀改造为疏水阀。将西外站型号为S7-20KVA/6的变压器更换成S11M-30KVA/6的。淘汰井站上的汞灯,全部改为节约防爆型海洋王探照灯。

  (3)开展作业区基地小区水电气改造,对基地的232户住户重新安装水表、气表和水、气管线,将基地能源消耗纳入市场化管理,为作业区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年节约气量3.04万方,电量32.68万度。

  (4)改造铁山2井自流回注工艺。铁山2井是达州作业区重要的回注井,每月泵回注污水的时间为75h,每年转水电耗约4万度。通过技术人员现场调研,该站污水池比井口高2.9米,具有良好的自流回注能力,实施此项工艺改造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改造,铁山2井自流回注效果良好。此次工艺改造使用的材料为工程余料,既保证了施工用料的需求,又盘活现有资源。铁山2井实现自流回注后,不仅节约了转水电费,同时也减少铁山中心站员工的工作量,预计全年可节约4万度电,节省1800个工时,节能增效效果显著。

  (5)在雷14井、七里25井气井生产逐步恶化的情况下,分别开始采用连续加注起泡剂带水生产。根据气井生产动态情况,反复调整药剂加注量,不断摸索加注制度,逐步减少药剂用量,直至停止加注药剂。此项措施使得年节约起泡剂约22吨,节约消泡剂18吨。

  (6)积极推广应用节能节水“四新技术”。积极探索新型太阳能供电设备运用,预计在产量低、工艺简单,采用中心站模式进行管理,部分井站无大型用电设备的铁山4井中心站试用。开展LED灯具试点,目前在作业区西外输配气站、铁山增压站、五灵山增压站等井站试点使用了LED灯具。

  (7)对增压机润滑油进行分析和研究,将进口润滑油更换成国产润滑油。将铁山增压站作为润滑油国产化的试点增压站,率先采用国产润滑油,将原使用的进口美孚801润滑油(3.1万元/吨)更换为国产的南炼厂所产润滑油(1.9万元/吨),2010年5月压缩机润滑油开始在铁山增压站3号ZTY470机组上进行国产化试验,通过试验证明天然气压缩机润滑油国产化是可行的,取得良好的效果。铁山增压站5台ZTY470机组每月消耗润滑油约2.4吨,月节约润滑油成本约2.88万元,则年节约润滑油约28.8吨,年节约成本约34.5万元。

  (8)针对压缩机润滑油加注系统及冷却水系统等辅助系统进行改造,拆除和改装原埋地油罐,将润滑油加注改造为密闭输送系统,更换原润滑油输送管线为耐油钢编胶管,将滤油机更换为精油过滤精度小于5μm的滤油机;安装软水处理装置,向增压机冷却系统提供精处理的软水,大大降低了冷却系统结垢导致的故障引起的停机,也减少了纯净水拉运的成本。

  3 经验和体会

  多年来的节能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下几点:

  (1)节能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实行全面、全员、全工程的节能管理体制是节能增效的组织保障。

  (2)强化员工节能意识,实施能源定额管理,是实现节能增效的基本手段。

  (3)不断创新,推进技术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是实现节能增效重要途径。

  (4)加强节能管理,推进节能技措,是实现节能增效的根本途径。

  4 结语

  作业区在节能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们的能耗水平与其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节能工作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我们一定要在上级的领导下,向先进单位学习,大力开拓节能新途径,提高节能管理水平,使节能工作取得新成绩,为气矿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深化节能管理推广节能技术.石化技术,1995年,2(3):163~166.

  [2]潘希胜.全面管理节能增效.节能与动力.2003年,第五期:50~5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