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

2022-06-09

  摘要:休闲农业是近年来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分析、比较现有闲农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休闲农业是以“三农”为背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村环境,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以休闲农场为载体,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型态,并分别从资源基础、经营内容、服务宗旨、体验价值、产业提升等5方面对休闲农业的内涵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体验;概念

  “休闲农业”并非一个世界通用的术语,在中文和英文中尚无一个明确对应的词汇。从中文看,“休闲农业”一词最早确认于1989年台湾大学举办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但因早期阶段人们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且缺乏理论上的指导,休闲农业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即便是“休闲农业”一词传入大陆后,大陆学者、政界、业界均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定义,直至目前仍出现“观光农业”、“乡村旅游”、“都市农业”、“旅游农业”、“农村生态旅游”、“体验农业”、“农家乐”等令人目眩且数量众多的词汇。从英文看,在不同的国家,也有多种表述,如Ruraltourism,Agritourism,Agrotourism,Farmtourism,Entertainmentfarming,Villagetourism,Greentourism等多种词汇,亦常被相互替代使用,未能达成国际共识。而如何把“休闲农业”译为英文,也存在着不同的争议:郑健雄等主张用国际通行术语Agritourism;陈墀吉和陈桓敦、段兆麟等主张用直译,即Leisurefarming或Leisureagriculture。为了推进休闲农业的系统深入研究,有必要对国内外不同概念进行分析比较,从内涵上找出具有相对一致的看法。

  一、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与相关概念界定从欧美学术界所使用的术语来看,最为常用的就是Ruraltourism、Agritourism和Farmtourism,Inskeep认为以上概念可以相互替代,没必要加以区分。如果把这三个术语均看成是对“休闲农业”的界定,则国外有关休闲农业的定义是较多的,有关学者关于休闲农业的定义。

  提出者定义提出时间DART营运中农场的旅游或休憩事业。1974Hoyland营运中农场提供的短暂住宿或间接游憩设施。1982Frater生产性农场经营的旅游事业,该事业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增补作用。1983L.A.Dernoi基于农场的生产、接待、娱乐设施而开展观光或度假活动,旅游者可以在农场里尽情享受乡村生活。1983Murphy以一些旅游活动来增补营运中的农场的主要功能。1985Wales等不拘形式大小的营运农场中,以农业为主、旅游为辅的活动。1986Denman等营运农场中农民主动给旅游者提供设施的旅游活动。1990pearce农场主以所有者身份积极参与小规模旅游的—种经营形式。1990GilbertTung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1990Davies等乡村旅游的一种,游客付费可留宿分享农场生活。1992Roberts人们远离平日生活及工作,在营运农场中从事一些活动。1992Clarke一项旅游业务,至少能使消费者意识到农场环境。1996Weaver等营运中农场环境与商业性旅游的有机结合。1997Ilbery等可概念化为一种另类的农场企业,是七种“农场事业发展途径”中的一种。1998ArieReichelOdedLowengartAdyMilman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具有农村区域的特牲,如旅游企业规模要小、区域要开阔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1999Deborahetal

  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2005Sonnino农业经营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的一种与农业活动有关的接待活动。2005Busbyt和Rendle(2000),曾慈慧(2002),成升魁(2005),原梅生(2008)。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乎所有的定义均强调了“农场”或“农场主”,这是国外学术界在给休闲农业下定义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与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关。在当今的发达国家,家庭农场是占主流的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无论是乡村旅游抑或是其他乡村休闲活动,往往与“农场”环境密切相关。在发达国家中,欧洲各国的休闲农业普遍发达,而美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程度并不高。在欧洲,休闲农业的主要经营型态就是所谓的“农场旅游”(Farmtourism)。通过这种经营型态,休闲活动与乡村地方经济结合得更加紧密,更有利于乡村地区的发展,从而欧洲各国政府和欧盟也往往对这种经营型态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在“农场旅游”中,旅游业务显然比其他的旅游形式与农业的结合更为密切。不过,C1arke坚持认为,“农场旅游”(Farmtourism)与“农场上的旅游”(tourismonfarms)不同:在“农场旅游”中,农场与食宿服务是分离的;而在“农场上的旅游”中,农场环境及其本身都与旅游产品(如参与农活,农产品采摘)结合在一起。

  二、台湾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界定

  1989年,台湾“农委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所召开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1990年成立“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后,即开始推动“休闲农业”,1992年底公布实施《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休闲农业”成为一法定用词。台湾“农委会”所制定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中,对休闲农业所提出的定义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自从“休闲农业”这—概念得到确认以来,诸多台湾学者都试图对休闲农业下定义,然而,各家学者因立场不同而有不同的阐释。

  提出时间江荣吉指观光或娱乐而经营的农场,是为观光或娱乐农场,探讨此类农业的经营管理,即为休闲农业。1989卞六安是指以农村丰富的景观资源,满足社会大众游憩娱乐的需求者,即为休闲农业。1989孙树根是一种精致的农业,不但要生产出某一种形式的农产品,而且还要提供休闲服务的产出。1989林梓联指在一个农村聚落集团中,同时包含森林游乐、生鲜采果、观光农园、垂钓抓捕、教育农园、乡土文物、民俗技艺及民宿农庄等综合类型的休闲活动者,即为休闲农业。1990肖昆杉是以农业或农业区为基础,发展出休闲功能的农村服务业。1991陈宪明在有生产性的农村环境上,发展的观光游憩业。1991林晏州指凡运用农村资源来进行休闲游憩的产业发展。1992徐明章凡是在农业初级生产过程中,带入一些非农业活动,不论其属商业、教育或其他性质,只要提供休闲活动者,皆属之。1995郑健雄陈昭郎是结合农业和农村等有形资源及其背后隐含的休闲观光、教育体验与经营管理能力等无形资源所形成的一种新兴休闲服务产业。1996林梓联指利用农村自然环境、景观、生态、农村设备,农村空间、农特产品及文化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观光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市民对于农业与农村田园生活的体验。1998刘健哲是利用农业环境的独特性、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农村文化的乡土性、农村景观的优美性等各项农业与农村的丰富资源,提供都市人或旅游者闲暇时调剂身心、享受绿意盎然的田野风光、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以达到休闲度假目的的一种事业。1999林英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