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黑龙江省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06-09

摘 要:甜玉米要想获得优质高产,就要抓好品种的选择与隔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防治病虫、适时采收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甜玉米;栽培;品种;播种;管理 

  甜玉米籽粒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10倍,主要用于加工成甜玉米罐头或鲜穗上市,炒菜生食均可,以其食味甜美,消化率高,深受人们喜爱。黑龙江近年来因种植甜玉米经济效益好,推广面积越来越大。甜玉米要想获得优质高产,就要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1 品种选择与隔离 

  1.1 优良品种的选择 

  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三大类型,应依据生产目的,选择不同品种类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的,应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以作罐头制品为主的,则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此外,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2 严格隔离,防止串粉 

  甜玉米在种植时要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甜玉米隔离开,防止相互串粉。通常采用的隔离方法有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空间隔离一般距离400 m以上,如果有树林、山岗等天然屏障,隔离距离可适当缩短。如采用时间隔离,播种期应相差15 d以上。 

  2 整地 

  甜玉米地耕地整地质量的好差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为使玉米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掌握好甜玉米地耕地整地技术很重要。 

  2.1 甜玉米播种前精细整 

  地为甜玉米的播种和种子萌芽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一般要求地面平整,土壤松碎,无大土块,耕层上虚下实,团粒结构多、土质松散适度,土壤肥力高,供肥保肥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土体构造,耕层深厚的土壤。 

  2.2 翻、耙、耢整地 

  一般深度20~25 cm,翻后需耙耢达到平整细碎土块。这种作业有利于疏松土壤,掩埋残茬,消灭杂草,同时,结合有机肥、底肥、全程一次肥的施入。 

  2.3 轮作与倒茬 

  轮作可以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有利于不同养分合理使用,特别是在施肥少的情况下,有利于残肥利用;轮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有助于防治病虫害;有助于防除和减轻田间杂草的危害。 

  3 播种 

  3.1 种植密度 

  应根据品种特性、种植季节、水肥管理水平和果穗的商品要求,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种植(6.0~6.5)万株,行距65 cm,株距25~30 cm。 

  3.2 适时播种 

  甜玉米的播种季节安排应结合市场供应时间、消费量、果蔬加工厂的生产季节忙闲和前作收获期等综合考虑,最早播种期可在气温稳定通过12 ℃时开始播种,采取地膜覆盖可提早10~15 d播种,采取薄膜育苗移栽,可提早20~25 d。 

  3.3 精细播种 

  甜玉米特别是超甜玉米淀粉含量少,籽粒秕瘦,千粒重只有110~180 g,相当于普通玉米的30%~50%,发芽势弱,拱土能力差。应活当浅播,播深超甜玉米一般不超过3 cm,普通甜玉米不超过4 cm。土壤水分达田间持水量的50%~60%为播种的适宜墒情。甜玉米种子易受地下害虫及鼠类危害,可用广谱杀虫剂3%呋喃丹颗粒剂拌种(加少量水使杀虫剂附着于种子上)。 

  3.4 封闭除草剂 

  播种2~3 d内喷施封闭除草剂,一般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剂1500 g加40%阿特拉津乳剂4500 g兑水750 kg水中,充分混匀,用喷药机均匀喷施于甜玉米田中。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田间管理 

  玉米出苗后三叶间苗五叶定苗,多留5%的计划苗,以利多次拔弱株,提高整齐度。苗期适当蹲苗,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55%时浇水。 

  4.2 中期田间管理 

  防治玉米螟:玉米小喇叭口期或大喇叭口期,选用1.5%辛硫磷颗粒剂加细沙或细土1∶5配比丢玉米心叶,每株1~2 g,或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加细沙或细土1∶5配比丢玉米心叶,每株1 g左右。此期需水量较多,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65%~70%时浇水。 

  4.3 科学施肥 

  根据测土结果配方,进行平衡施肥和使用配方肥,应保证每亩施纯氮25 kg、纯磷9 kg、纯钾10 kg、硫酸锌1~1.5 kg、磷钾一次施入,氮肥在播后25 d、45 d时分别按1/3、2/3的量追肥。 

  4.4 玉米后期田间管理 

  防治第3代玉米螟:玉米后期第3代玉米螟主要危害果穗及花丝,可用敌敌畏600倍液滴花丝。 

  甜玉米生长后期锈病防治:在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1500倍液喷雾,大小斑病可用75%退菌特600倍液喷雾。要及时发现对症用药。 

  玉米抽雄后15~20 d需水量最多,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浇灌浆水。 

  4.5 人工辅助授粉与去雄 

  散粉期人工辅助授粉,可使籽粒饱满,散粉期遇连续阴雨时更要加强人工辅助授粉。为减少养分消耗,在授粉结束后,可把雄穗全部剪去。 

  5 防治病虫 

  甜玉米植株比普通玉米甜,极易招致玉米螟、金龟子、蚜虫等害虫,应及早防治。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要保证甜玉米的品质,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最好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玉米害虫。防治玉米螟,重点可以在甜玉米大喇叭口期接种赤眼蜂卵块,也可以在甜玉米心叶末期,用每克含有(50~100)亿白僵菌的菌粉0.5 kg,拌成5 kg左右的颗粒剂,投入心叶,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保证甜玉米品质。化学防治忌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在生长后期(吐丝后),可用拟除虫菊酯农药喷施,也可采用其他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药液灌心、药粉涂抹等方式防治。 

  6 适时采收 

  6.1 成熟度的判断 

  鲜果穗上市的采收适宜时期为乳熟末期,因为玉米籽粒含糖量在授粉后20 d左右(乳熟期)最高,此时甜度最高,品质最佳,收早了,籽粒内含物太少,含糖量低,风味差;收晚了,虽果穗较大,产量高,但籽粒内糖转化为淀粉,果皮变厚,吃到嘴里渣子多,失去了甜玉米的特有风味。甜玉米种适采期有差别,一般春夏在授粉后19~24 d即可。在田间确定采收期时,可以通过看花丝变化、手指挟嫩籽粒、品尝甜味等经验性方法来确定是否可以采收。适采期甜玉米花丝枯萎变黑,穗顶籽粒饱满,顶端的苞叶开始变松软。 

  6.2 采收与包装 

  采收时左手握住茎秆,右手握玉米穗,用力一拉即可掰下。甜玉米掰下后,基部需修整斩齐。采收时鲜苞不要在阳光下暴露太久,否则苞叶失水变黄,甜度下降,影响外观品质。一般清早或傍晚采收为佳。甜玉米采收后,其含糖量会逐渐下降,采收后应及时加以处理,以不超过12 h为宜,最好是随采收随上市,采收时要带叶。超甜玉米糖分下降比普通甜玉米慢,在室内存放2~3 d或冰箱内存放7 d,甜度变化不大。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