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棚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2-06-09

摘要介绍了大棚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覆膜、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技术;大棚;播种覆膜;田间管理;采收

  大棚栽培马铃薯效益好,较之春季大田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上市20~30d,增产7.5~15.0t/hm2。因马铃薯生长周期短,上市早,可实现大棚马铃薯—瓜类—延秋蔬菜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极大提高了复种指数及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1播前准备

  1.1土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浇灌条件好、质地松软、土层肥厚、透气良好、适宜块茎生长膨大的砂质土壤。

  1.2建棚

  三膜栽培棚高2.3~2.4m、宽6m,单行种植8垄马铃薯,行距70cm。二膜栽培棚高1.8~1.9m、宽4.5m,单行种植6垄马铃薯,行距70cm。大棚长度均以30~50m为宜,便于通风换气,预防病害发生。

  1.3品种选择

  1.3.1荷兰15(费乌瑞它、鲁引一号、荷兰七号)。早熟品种,增产潜力较大,薯型好,芽眼浅,口感好。抗病毒能力弱,退化快,易感晚疫病,不抗环腐病、青枯病。

  1.3.2早大白。早熟品种,扁圆形,芽眼浅,表皮光滑,抗病毒能力较强,退化慢。增产潜力较小,不抗晚疫病、环腐病。

  1.4种子处理

  1.4.1切块。切块前,先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消毒刀具。提前20~25d开始切块,保证每块有1~2个芽眼,每块25~30g。切块应在靠近芽眼的地方下刀。小于50g的种薯不切块;50~100g重的薯块可以从顶部到尾部纵切2~4块;100g以上的薯块,从尾部开始切块,按芽眼螺旋形向顶斜切,最后把芽眼集中的顶部一分为二。

  1.4.2催芽。取切好的薯块150kg加2.5kg滑石粉、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g、72%农用链霉素粉剂15g混合拌匀。将拌种消毒处理过的种薯稍晾后,直接放到催芽棚内,挖好畦床,摆3~4层薯块,盖上2~3cm的湿润细沙土,在床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拉紧压实。20d后,检查薯堆,待薯芽长达1.0~1.5cm,就可扒开薯堆,检出种薯,使芽见光绿化锻炼1~2d播种。生产上,每块种薯留1个健壮芽,最多2个。

  1.5整地施肥

  先将地块整平,便于以后浇水。提前深耕20~25cm,旋耕2遍,晒垡,等待到时播种。施用硫酸钾三元复合肥(20-5-20)2250kg/hm2、有机肥3000kg/hm2、生物菌肥75kg/hm2。有机肥、2/3复合肥用于旋耕时底施,另1/3复合肥穴施在播种沟内。此外,为防治地下害虫,可用10%辛硫磷颗粒剂60kg/hm2拌土撒施,或15%毒·辛颗粒剂60kg/hm2拌土撒施,播种时再顺沟喷1遍毒死蜱。

  2播种覆膜

  2.1栽培时间

  大棚三膜马铃薯12月中旬开始播种,下旬结束;大棚二膜马铃薯1月上旬开始播种,中旬结束。

  2.2播种方式及密度

  依据垄宽70cm,在大棚内用田园开沟覆土机拉线开沟,沟深5cm,沿沟单垄播种,也可“品”字形双垄播种,播种后,进行2次覆土起垄,封垄高为25cm。荷兰15的播种深度为10~12cm,密度以60000株/hm2为宜;早大白的播种深度为5~8cm,密度以75000株/hm2为宜。除草剂使用施田普或乙草铵,覆膜前及时喷施除草剂,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立即覆盖地膜。应注意的是,大棚马铃薯不提倡使用除草地膜。

  3田间管理

  3.1破膜

  大棚马铃薯出苗时,棚外气温较低,破膜时间可适当推迟。破膜最好选择晴天,晴天棚内温度较高,膜下温度更高,出苗后如不及时破膜,幼苗将被“烫伤”。

  3.2温度管理

  出苗前保温,保持地温不低于7℃。若较早播种,遇到极寒天气,二膜栽培要在大棚内做一层弓膜,防止幼芽受冻。出苗后,前期以保温为主,当棚内温度达到35℃以上,一定要及时通风,晚上温度低于8℃,及时闭棚保温。3月中下旬以后,要注意调控白天温度,若棚外气温已超过18℃,10:00以前要进行两边通风,确保棚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5℃;晚上最低温度高于8℃,可以昼夜通风,如遇寒流,要及时闭棚。到了4月中旬,气温稳定后,可以去掉棚膜,使其在自然环境下生长[3-4]。

  3.3浇水施肥

  播种时一定要足墒下种。苗齐后,要适当浇水,可以促苗早发,增强抗寒能力;发棵期加大水肥管理,及时浇水,浇水后及时中耕,增强透气能力;开花后,马铃薯进入薯块膨大期,需要较多的水分,一般需浇水2~3次;后期水分不易过多,否则会造成烂薯。注意马铃薯收获前1周内,不要再浇水。结合浇水可进行施肥,第1次在苗期,可随水追施硝酸钙镁冲施肥150kg/hm2,或尿素150kg/hm2;开花后,随水追施硝酸钾水溶肥150kg/hm2,10d左右再追1次;中后期喷施0.2%~0.5%磷酸二氢钾或活性叶面肥2~3次。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1次(如膨大素)[5-6]。

  3.4病虫害防治

  大棚栽培马铃薯,常受早疫病、黑胫病、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蚜虫、螨虫、蓟马、潜叶蝇等危害。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或无病品种;二是药物防治。青枯病、黑胫病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早疫病、晚疫病发病初期,喷洒72.2%霜霉威(普力克)、80%代森锰锌、58%甲霜灵锰锌、72%霜脲锰锌、(克露)、福美双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等。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每隔7~10d喷药1次,连续喷洒2~3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

  4采收

  出苗60~70d为最佳收获期。根据市场价格可适时早收,淮北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

  5参考文献

  [1]陈兰瑛,李良英,瞿晓苍.商洛大棚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4(4):122-123.

  [2]张建伟.临洮县塑料大棚马铃薯早熟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4(5):71-72.

  [3]刘世海.早春塑料大棚马铃薯全膜种植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7(3):179-180.

  [4]叶巍,陈世军,王兆萍,等.塑料大棚马铃薯防寒早熟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3(4):68.

  [5]王富平.临洮县大棚马铃薯复种大葱高效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3(4):58-59.

  [6]陈爱山,纪宏,葛建忠.大棚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5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