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谈爱辉区玉米栽培技术

2022-06-09

摘 要:玉米主要采用通透密植栽培技术,以选用高产优质良种、精细整地、科学施肥、农机农艺融合保证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关键词:玉米 栽培技术 

  爱辉区地处北纬49°31′—50°51′,东经125°52′—127°39′,辖3镇8乡,89个行政村,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横跨四、五、六三个积温带。分为沿江平原区、半山区、山区。沿江平原区包括:黑河市区、幸福乡、四嘉子乡、爱辉镇、西岗子镇、坤河乡;半山区包括上马厂乡、张地营子乡;山区包括西峰山乡、新生乡、二站乡和罕达汽镇。沿江平原区:属四积温带及部分四、五过渡带,活动积温2000~2300℃,年平均气温-0.5~0.5℃,年日照时数2550~2900小时,无霜期110~125天,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山区与半山区:属五、六积温带,活动积温1600~2000℃,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85~105天,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年日照时数2450~2600小时。爱辉区现有耕地17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0.1亩。 

  玉米主栽品种是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利合16号、兴垦10号、边单3号等。现在倍受广大农户欢迎的是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 

  一、选地、选茬与耕翻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的地块,并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除草剂的大豆、小麦、马铃薯或玉米等肥沃的茬口。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翻一次。耕翻深度20~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按种植要求的垄距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镇压。 

  二、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根据生态条件,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生育期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播前进行种子精选、晒种并进行发芽试验。干籽种播种可选用药剂2%戊唑醇拌种剂,按种子量的0.3~0.4%拌种。 

  三、施肥 

  (一)有机肥。每公顷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肥30~40吨,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 

  (二)化肥。每公顷施尿素300公斤,其中20~25%做底肥或种肥,75~80%追肥,施二铵200公斤做底肥或种肥施入,同时,施钾肥90公斤、锌肥7.5公斤做种肥。 

  四、播种 

  (一)播期。5~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高产期在5月5日~15日。 

  (二)种植方式。采用60厘米或65厘米标准垄直播。 

  (三)播种方法。按种植密度等要求,可采用人工播种和机械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的播后隔天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镇压后覆土厚度3~4厘米。 

  (四)种植密度。标准垄通透密植,一般密植品种保苗7.5~9万株/公顷,稀植品种保苗6.5万株/公顷。同时,还要依据选用品种的耐密性、栽培水平科学确定种植密度。品种耐密、土壤肥力好、栽培水平、施肥水平高的区域要增加密度,反之,要稀植。 

  (五)播种量。按种子发芽率、种植密度要求等确定播种量。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每公顷播量是30公斤。 

  五、田间管理 

  (一)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块选用苗前化学除草。玉米苗后3~5叶期,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进行苗后除草。苗前:选择用90%乙草胺1400~2200毫升∕公顷+70%嗪草酮400~800克∕公顷;或用90%乙草胺1400~2500毫升∕公顷+75%噻吩磺隆20~30克∕公顷。在施药时可加喷液0.5~1%的植物油型助剂,喷液量以400~600升∕公顷为宜,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苗后:选择用4%烟嘧磺隆1500毫升∕公顷;或4%烟嘧磺隆750毫升∕公顷+38%莠去津2000毫升∕公顷;或4%烟嘧磺隆750~1000毫升∕公顷+70%嗪草酮100克∕公顷。人工喷液量300~500升∕公顷;机械喷液量150~200升∕公顷。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5~1%的植物油型助剂均匀喷到杂草上。 

  (二)查田补栽或移栽。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预备苗;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或移栽。3~4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三)铲前深松、及时铲趟。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没有使用化学除草药剂的,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使用除草剂的趟二遍。 

  (四)灌水。在玉米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 

  (五)防止倒伏。在玉米拔节初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喷施吨田宝,亩用量40~50毫升,兑水15公斤。 

  (六)虫害防治 

  1、黏虫。防治时期:6月中下旬。防治指标: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用量300~450毫升∕公顷,兑水300~450公斤∕公顷。 

  2、玉米螟。防治指标:每百株卵超过30块,或百株活虫80头。可用高压汞灯防治成虫。时间为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日期,每日21时到次日4时开灯。小雨仍可开灯,中雨以上应关灯。封垛防治:4~5月玉米螟醒蛰前,每立方米秸杆用100克(含50亿孢子∕克~100亿孢子∕克)白僵菌粉剂,使用喷粉器打入垛内;在玉米螟卵始盛期(大约在7月10~20日),田间放蜂一次放蜂,隔7天后进行第二次放蜂;或扒秆调查玉米螟成虫羽化达15%时第一次放蜂,羽化达45%时第二次放蜂。放蜂量第一次21万头∕公顷,第二次24万头∕公顷;砡米心叶末期(5%抽雄),用2.25~3公斤∕公顷的BT乳剂制成颗粒剂撒放。 

  (七)追肥。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进行,每公顷追施总氮肥量的75~80%,追肥部位离植株10~15厘米,深度8~10厘米。 

  (八)其它管理。拔节期前后,及早掰除分蘖,去蘖时应轻,避免损伤主茎;8月上、中旬,拿大草1~2次;玉米蜡熟末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晾晒。 

  六、收获 

  完熟期后收获,并要适时晚收。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