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

2022-06-09

 

  摘 要:在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中,农机与农艺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目的在于为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农作物的种植从传统的散、乱、小的模式中发展到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就农机农艺结合的发展阶段、发展问题等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发展阶段;问题 

 

  一、前言 

 

  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农机农艺相互结合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农艺,包括育种目标和栽培技术注重高产量,不考虑机械作业的适应性,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作业机具开发困难大;农机研发对农作物的生物特性。以及区域差异关注不够,导致机械适应性差。农机农艺发展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农机农艺的相互关系及农机农艺结合的必要性 

 

  1.农机与农艺关系 

 

  农艺指农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艺,包括品种选育、栽培方式、种植制度等,涉及到农作物发育、生理等各方面。农机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农机与农艺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农机是农艺技术实施的载体。农机与农艺的最终结合点是为农作物生长和生产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一方面,农机适应于农艺的需要进行研发。因为农作物有特定的生长环境和生理需要,农机根据农作物的生物特性、种植环境、种植制度、地形地貌等要求。为达到农艺技术实施效果进行研发,论文网站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密切配合。另一方面,农机由于机械或者技术等问题不能有效的实现农艺目标,则需要通过培育适合于机械作业的作物品种。优化适合机械作业的栽培模式等方式调整农艺自身来重塑农作物群体特征。达到农机作业的可能性。我国地域广阔,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0.15hm,耕地经营规模小,同一种作物在不同区域、同一种作物在同一区域其种植方式、品种选择千差万别。农艺制度的不规范和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低,对机械的应用形成了制约和障碍。因此,我国农机农艺结合应重点考虑统一、改进农艺制度,为农机作业提供可能和方便,提高农机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农机应改变传统小、乱、散的局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更好的为农艺服务。 

 

  2.农艺农机结合的必要性 

 

  农艺农机的联系不仅仅是技术的联系,二者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对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及整体的经济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代农业生产的目标是高产、高效、优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农机的研发与灵活使用入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体现在农艺的布局上通过集中管理和培育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减少农机的投放量,提高机械工作效果;区域化则体现在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不同来设计不同的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要求。农机的研发与灵活使用体现在技术经济对整个农业生产效益的影响上,农机研发本身存在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所以要强调农艺的适应性;要注意农机的机动灵活以及耐用性和可靠性,保证农机在不同的环境中能顺利工作,获得预期的效益。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现在,我国的农业管理部门也特别出台和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意见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鼓励农机装备和农艺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扶持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服务,加快农机农艺的融合。 

 

  三、农机农艺结合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农机农艺发展过程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在实际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机和农艺的改革和发展都经历了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就好比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一样,从互相促进、再到互相不适应、再到互相促进的一个发展模式,然后进行农艺改造的过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艺农艺结合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操作,使得机械接入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益。农机农艺创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农机不断地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机械化改造,从而适应大规模、区域化的农业生产的阶段,而农艺创新发展,是在实现了一定的机械化农业操作后,对整个农艺技术进行更新创造,进一步做好农机发展和建设,从而将农机和农艺有效的结合,使得整个农机和农艺发展过程更加的合理化。 

 

  四、做好农机农艺融合工作的建议 

 

  目前,农机农艺结合中仍存在农机单一化农艺多样化、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业生产的规模小无法达到农机生产要求、农业种植与培育观念落后僵化的情况,这给农机农艺的创新结合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做好农机农艺结合工作,加强相关技术与理念的培训是基础,促进农业生产的整合与合理规划是前提。农机农艺结合涉及到农业种植技术改进、农机科研、相关配套技术的推广、农机的生产制造、政府管理部门的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要做到各部门人员的协调组织与实践中的切实应用就要从思想上改造农民的观念,管理部门做好整体规划,全面协调研究机构、生产单位与操作实体的组织配合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机农艺的融合。做好农机农艺技术的合力研究,通过农机农艺技术的分区域化实施,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完成农机农艺融合的有效方法。农业生产中,技术是关键,在遵循区域自然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对农业种植形式进行重新布局,在现有农机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种植培育方式,实现农机农艺的配套升级。尤其是在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现代农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实现农机智能化操作,对农作物的培育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灾害进行预警,对农机农艺的协调性进行评估,对实现农机农艺高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农机农艺结合,最终达到组织协调、生产配合、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目标。 

 

  五、总结 

 

  国内外经验表明,农机与农艺结合相互适应、互相促进,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机技术、农艺技术都在不断发展进步。既有各自的先进性。又有各自的局限性,发展是对立的统一。在发展 中优势互补。使农业装备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产生良性循环,必将产生出1+ 1>2的效果。实现农机与农艺以及农业各生产技术的结合发展。是一个在生产实践 中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进一步研究如何发展和充分利用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农业技术装备结构 增强农业生产和抵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发展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必将带来一次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世武,陈志,杨敏丽 . 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 [J]. 中同农机化,2011(04):11-16. 

 

  [2] 康丽清 . 农机农艺融合助推农机化发展 [J]. 农业工程,2012(12):10-12. 

 

  [3] 宋纯军.浅谈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的结合[J].科学与财富,2011(06):24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