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玉米新品种登海605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2022-06-09

  摘要 总结了玉米新品种登海605的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健壮个体和长势均匀一致的群体、加强生育期田间管理,促长保绿防衰,促穗大粒重、完熟期收获,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总结了其超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超高产栽培。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登海605;特征特性;超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059-01

  于2010—2012年连续3年进行了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登海605超高产攻关栽培试验,试验田玉米产量分别达到14 814.0、13 870.5、16 593.0 kg/hm2。现将登海605特征特性及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主要特征特性

  通过2010—2012年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观察(表1),登海605属中晚熟品种,株型紧凑,夏直播120 d左右成熟,全株叶片数19片,株高270 cm左右,穗位高105 cm,穗粒数550(大田)~600(试验田)粒,千粒重390 g左右(7.5万穗/hm2)。茎秆粗壮,植株清秀、活秆成熟,籽粒脱水快,底部茎节较短,穗上部茎节长,抗病、抗倒。相对其他中早熟品种,登海605授粉后30 d之内籽粒重量增长缓慢,授粉后30~60 d粒重日增加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总结3年超高产试验结果(表1),登海605达到15 t/hm2的产量因素为:有效穗数7.5万穗/hm2,穗粒数600粒左右,千粒重390 g。

  2 超高产栽培技术

  许昌市玉米超高产攻关要同大田生产相结合,如种肥同播、宽窄行播种与等行距播种、追肥时期的提前和追肥次数的减少、玉米后期病虫害的喷药防治(可用机防)、后期干旱不浇水。总之,超高产玉米生产中品种是关键,肥沃的土壤是基础,科学管理是保障,适宜的气候是先决条件。

  2.1 培育健壮个体和长势均匀一致的群体

  2012年攻关田采取大小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方式,平均小行距40 cm、大行距80 cm,等行距60 cm,大小行利于人工田间作业和后期通风透光,等行距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和机械收获。2种行距对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发育矛盾无特殊效果,由表2可知,在种植密度相同、等行距与宽窄行种植的产量无明显差异。

  许昌地区温度适宜,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217 d,≥0 ℃积温5 359 ℃,≥10 ℃积温4 500~4 600 ℃,秋作物全生育期 >10 ℃积温为2 000~2 500 ℃,年均日照时数2 190 h。2003—2011年平均年降雨量836.7 mm,且60%集中在夏季7—9月,光、温、水同步性很强,此条件下有助于促进玉米的高产。许昌地区的夏玉米要想获得超高产,其栽培的播种期应选择在6月5—10日,10月上旬收获,全生育期 约为120 d,以满足玉米生产中各种条件的要求。播种时为了对地下害虫进行防治,要采用包衣种子,以有效地减轻玉米粗缩病、黑粉病等的危害;播种时,应做到种肥的异位同播,以防止出现烧苗现象[1];播种后的当天或第2天应及时做好浇水工作,保证苗匀、苗齐[2-3]。播种量一般为留苗量的110%~115%。为了解登海605合适的种植密度,2012年在许昌县农技中心试验田地进行了种植密度的试验。由表3可知,在5.205万~7.575万株/hm2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由7.575万株继续增加到8.325万/hm2,产量有所下降。超高产条件下,该品种最佳留苗密度为7.20万~7.65万株/hm2,相比6.00万株/hm2和8.25万株/hm2分别增产13.1%和16.7%,均达显著水平。高产攻关试验表明,登海605超高产栽培最佳种植密度是7.50万株/hm2,为保证此密度,播种时多下种10%~15%,以便在玉米定苗期剔除弱苗,留壮苗,提高群体整齐度[4]。

  播种后直接浇水,预防发生缺苗断垄现象,达到苗齐、苗全。出苗后及时喷药,防治粗缩病、蓟马、灰飞虱和黏虫的发生。对于田间杂草,可在定苗后选择硝磺草酮1 500~2 250 mL/hm2对水450~750 kg/hm2于行间喷洒于地表[5]。

  2.2 加强生育期田间管理,促长保绿防衰,促穗大粒重

  提高登海605前期日照时数,有利于提高后期的粒重(表4)。攻关试验表明,玉米超高产总施肥量:施氮(纯N)60 kg/hm2、磷(P2O5)225 kg/hm2、钾(K2O)450 kg/hm2。20%氮肥、全部磷肥和60%钾肥(折合尿素138 kg/hm2、磷酸一铵510 kg/hm2、氯化钾450 kg/hm2)作种肥,于播种时施入。播种后30 d(小喇叭口前期)追施50%氮肥和20%钾肥作供秆肥,满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需求,促进秆壮叶大,提高单株叶面积。播种后45 d(大喇叭口期)追施30%氮肥和20%钾肥作供穗肥促进穗分化,建成充足的库和源。随着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微量元素逐渐成为增产的限制因子。在播种期随种肥施入硫酸锌30 kg/hm2+硫酸铜30 kg/hm2。玉米大口期(播种后40~45 d),用1.8%阿维菌素600 g/hm2+苏云金杆菌3 000 g/hm2+微肥750 g/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喷施,防治后期玉米虫害和增加结实粒数。

  2.3 完熟期收获,提高经济效益

  乳线消失、黑层形成、苞叶枯松标志玉米进入完熟期即可收获。夏播玉米一般于10月5日左右苞叶枯松,不同年份因播期提前、推迟和后期积温、光照高低变化而提前或推迟。随着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中晚熟玉米品种采用直播晚收技术,不会耽误期刊网小麦播种。

  3 参考文献

  [1] 王友华,王成业,许波,等.夏玉米苗期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5(9):111.

  [2] 段迎先,王学峰.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种业导刊,2010(3):28.

  [3] 杨利华,张全国,张丽华,等.冀中南夏玉米进一步高产核心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9(S2):205-210.

  [4] 袁文先.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12):18.

  [5] 席新顺,刘新凤.夏玉米田化学除草的几个技术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2(7):2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