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

2022-06-09

  摘要:近年来,为顺应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国际发展潮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中国植保界适时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并在实践中按照此理念的要求着力推进植保工作。本文通过对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历程和工作举措等内容的深入剖析,充分阐述了其在植保体系、治理对策、技术模式、服务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重大进展,全面总结了其在提高植保技术到位率和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贸易安全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并在深入分析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事业的5点建议。

  关键词: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发展与展望

  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种植业大国,粮、棉、油、糖、菜、果、茶等主要作物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前列。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于我国生态条件复杂、耕作制度多样,农业有害生物多发、频发、重发。据记载,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超过1700种,包括害虫830种以上、病害720种以上、杂草60种以上、鼠害20种以上,其中可造成严重为害的超过100种。农业重大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4亿~4.67亿hm2次,防治面积4亿~5.33亿hm2次,挽回粮食损失6000万~9000万t、皮棉150万~180万t、油料250万~270万t。按FAO自然损失率37%以上测算,若不采取防控措施,全国每年因病虫为害可造成损失粮食1500亿kg、油料68亿kg、棉花1.9亿kg、果品和蔬菜1000亿kg,潜在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

  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新要求,植物保护工作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与时俱进、革新理念、创新发展,才能顺应潮流、乘势而上、有为有位,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应运而生。

  1、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概况

  1.1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形势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要尽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具体要求为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适应这一新形势,植保工作必须转变职能,为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贸易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1.2适应植保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绿色消费,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最新潮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为适应这一新任务,植保工作必须转变工作职能,着力满足“绿色”消费需求,服务“绿色”农业发展,提供“绿色”植保产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提供有力支撑。

  1.3适应生物灾害发生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变化、国际贸易频繁、病虫对农药抗性增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生物灾害呈现诸多新特点。一是有害生物暴发频率逐年提高。20世纪50~70年代,每年约有10种有害生物暴发,80、90年代每年约有15种有害生物暴发,而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暴发的有害生物增加到30种左右。二是迁飞性种类此起彼伏。1995~2004年农区飞蝗连续9年暴发。1998~2004年草地螟连续7年大发生;2005~2008年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下称水稻“两迁”害虫)连续4年大发生。三是流行性病害种类连年猖獗。2001~2005年小麦条锈病连续5年暴发。2004~2007年水稻稻瘟病连续4年大发生,且在东北稻区大面积发生。四是区域性有害生物种类突发成灾。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螟虫、小麦吸浆虫每年发生面积分别超过133.33、2000、233.33万hm2次。2003~2006年害鼠年均发生面积0.37亿hm2次,涉及1.2亿农户。五是抗药性有害生物种类加重发生。已有500种以上的有害生物对常用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稻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了中、高度抗性,小麦赤霉病菌在安徽等地有2%~7%的菌株对多菌灵产生了抗性,棉铃虫对抗虫棉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由0.6%上升至2%~8%,有潜在抗性暴发风险。六是检疫性种类大肆侵入。入侵种类由20世纪70年代的1种增加到80年代的2种、90年代的9种,进入21世纪以来突升至20种以上。适应这些新特点,植保工作必须转变职能与工作方式,从容应对。

  1.4适应变革传统植保理念的新要求

  面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形势、植保工作的新任务及有害生物发生的新特点,现代植保工作必须创新理念、转变职能,要大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所谓公共植保,就要把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公共”性质,从事“公共”管理,开展“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所谓绿色植保,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绿色”职能,满足“绿色”消费,服务“绿色”农业,提供“绿色”产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于2006年3月31日在北京植保高层论坛上初步形成,2006年4月13日在湖北襄樊召开的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2007年6月14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现场会上全面推进。

  2、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进展

  2.1植保体系不断创新

  初步形成了以县级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一主多元”新型植保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公共植保系统与多元化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系统。1998~2008年10年间,国家累计投入33.7亿元,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植物检疫、农药检验检测、农用航空等4大类项目1079个,其中省级农业有害生物监控分中心26个,地、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站814个。

  2.2治理对策不断创新

  一是飞蝗生态治理对策。大力推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狠治夏蝗、控制秋蝗,长短结合、持续治理的飞蝗治理策略。累计改造蝗虫孳生地超过14.67万hm2,年生物防治面积3.33万hm2以上。二是水稻“两迁”害虫治理对策。大力推行对水稻“两迁”害虫的分区治理策略:华南稻区加强中、后期防控,减少迁出虫量;江南及长江中游稻区提高防效,减少虫源迁出及其在当地为害;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压前控后;西南稻区分类指导、适期防治;北方稻区加强虫情监测,做好后期防治。三是小麦锈病源头治理对策。大力推行对小麦条锈病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综合防治的治理策略。

  实施以越夏区治理为基础、以越冬区控制为关键、以流行区预防为重点的技术路线,以及作物多样性、品种多样性、措施多样性等措施。2005~2007年推广应用品种、作物、措施等多样性防控技术252万hm2,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连年暴发的势头。四是重大植物疫情控制对策。启动了苹果和柑橘疫情非疫区建设,以及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等项目。目前正在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2.3技术模式不断创新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